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聲的世界第一節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自學卡片】1.聲音的產生:由物體
產生的。
停止,發聲也停止。參考答案:振動振動2.聲音的傳播:(1)條件:聲音的傳播需要
,可以在
、
、
中傳播,
不能傳播聲音。參考答案:介質固體液體氣體真空(2)聲速:①在不同介質中,聲速
。②大小: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
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
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③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是
。參考答案:①不同②大于小于③340m/s(3)回音(回聲):①定義: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
的現象。②應用:
。參考答案:①反射回來②各種探測儀【做一做】用手摸住喉結發出“啊——”的聲音,有什么感覺?參考答案:聲帶有振動【想一想】老師講課的聲音傳到人耳需要時間嗎?參考答案:需要探究1聲音的產生【做一做】1.在碗中放入水,然后用筷子敲擊,在聽到聲音的同時,看到什么現象?說明碗在
。停止敲擊,不發聲時看到什么現象?參考答案:水在振動振動都不動2.揚聲器播放音樂時,放在紙盆上的泡沫塑料跳動嗎?說明紙盆在
。停止發聲時,看到什么現象?參考答案:泡沫塑料跳動振動泡沫塑料不動3.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輕插入水里,看到什么現象?用手握住正在發聲的音叉,會發生什么現象?由以上現象知:正在發聲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特征?參考答案:激起水花水花不再被激起都在振動【交流與討論】(1)觀察物體發聲時與不發聲時有何區別?(2)實驗中的水、泡沫塑料起什么作用?如何顯示微小的振動?參考答案:(1)發聲時在振動,不發聲時不振動。(2)放大作用利用轉換法,用較輕的物體靠近振動較小的、振動不易觀察到的物體,將微小的振動放大。【記一記】(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不一定消失。(2)物體振動,一定會發聲,但發出的聲音人耳不一定聽到;如果物體不振動,就一定不會發出聲音。探究2聲音的傳播1.如圖,把正在播放音樂的音樂芯片放入玻璃罩內,進行下列實驗,感覺聽到音樂聲的變化。(1)用抽氣機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在抽氣過程中,聽到的音樂聲
,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內的空氣完全抽出來,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音樂聲,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2)拔掉抽氣管,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中,聽到的音樂聲逐漸增強,由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結論?(3)在本實驗中不能把空氣全部抽出來,我們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
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種科學方法是
。參考答案:(1)逐漸減弱不能真空不能傳聲(2)空氣能傳播聲音(3)科學推理理想實驗法
2.將正在播放“生日快樂”的音樂芯片用塑料薄膜密封后放進盛水的缸中,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音樂聲。說明了
。參考答案:能液體能夠傳播聲音3.用細線、紙筒做成一個土電話,通過繃直的線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同學說話的聲音。說明了
。參考答案:能固體能夠傳播聲音4.結合聲音的傳播與人耳的結構,寫出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參考答案: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以波的形式傳播。聲波引起鼓膜振動,然后通過聽覺神經傳到大腦,便聽見了聲音。【交流與討論】(1)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效果相同嗎?(2)“土電話”中的細線松馳一些好還是張緊一些效果好?(3)利用“土電話”傳聲時,用手捏住細線,還能聽到聲音嗎?(4)有大隕石撞上月球,地球上的人能否聽到撞擊聲?參考答案:(1)不相同。聲音在固體、液體中傳播效果比在氣體中好。(2)張緊一些效果好,有利于細線的振動。(3)用手捏住細線,不能振動,不能傳聲,不能聽到聲音。(4)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地球上的人不能聽到撞擊聲。【記一記】理想實驗法——又稱科學推理法的理解探究3聲速和回聲1.下表是在常溫下聲音在常見物質里的傳播速度。物質名稱傳播速度v/m·s-1空氣340水1500鋼鐵5200(1)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大小相同嗎?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什么有關?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嗎?提示:表中的數據都是聲音在常溫下的速度,且在常溫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則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參考答案:不同介質種類有關(2)比較聲音在空氣、水和鋼鐵中傳播速度大小,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小有什么關系?提示:由表中數據可知,在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聲音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是5200m/s,5200m/s>1500m/s>340m/s,水是液體,鋼鐵是固體,所以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參考答案: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2.回音是如何形成的?在生產和生活中,回音有哪些應用?提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形成回音。利用回音可以測量距離;利用回音現象可以制成各種探測儀應用于生產、醫療和科學技術等方面。參考答案: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發生反射,反射回來的聲音即為回音。利用回音可以測量距離;利用回音現象可以制成各種探測儀應用于生產、醫療和科學技術等方面。【交流與討論】(1)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嗎?(2)為什么在教室內聽不到回聲,而在大山前能清楚地聽到回聲?參考答案:(1)不一定,聲速與溫度和氣壓有關。(2)要能清楚區分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為0.1s以上,距離為17m以上。教室內的距離太小,不能區分原聲和回聲。【記一記】利用回音測距:已知聲速v,測出聲音從發出到返回至出發點所用的時間t,發聲體距障礙物的距離l=s=vt。考點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示范題1】(2014·福州中考)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會看到如圖甲所示的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如圖乙所示,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鈴聲越來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傳聲。【解題關鍵】解答本題需抓住以下關鍵:關鍵1:明確聲音的產生是由于物體的振動。關鍵2:明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精講精析】本題考查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圖甲實驗中水花四濺間接顯示了物體的振動;圖乙實驗中,隨著玻璃罩里的空氣逐漸變少,鈴聲逐漸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答案:振動真空【技法點撥】(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①產生:物體振動,只要振動就產生聲音。②傳播:以波的形式傳播,且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2)規避易錯點:物體振動一定產生聲音。但不一定發出聲音。如在真空中振動的物體,聲音不能傳播,故聲音無法發出。【變式訓練】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
;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
。【解析】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發聲體在振動;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說明音叉發出的聲音被空氣傳播,故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答案:發聲體在振動空氣能夠傳播聲音考點二聲速及有關計算【示范題2】(2014·聊城中考)端午節期間,鄭能隨父母到山區爬山,他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約1.6s后聽到回聲,他們距山崖大約
m,聲速按340m/s計算。聲音在空氣中以
的形式傳播。【解題關鍵】解答本題抓住以下關鍵:關鍵1:明確聲音傳播的路程是從人傳到山崖,再反射回來傳到人耳。關鍵2:計算距離的公式s=vt。【精講精析】本題考查聲速及有關計算。聲音從人傳到山崖的時間:t=×1.6s=0.8s,由公式v=得出此人與山崖之間的距離:s=vt=340m/s×0.8s=272m;聲音在空氣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答案:272聲波【技法點撥】(1)大小: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2)有關計算:由速度公式v=得,①聲音的傳播距離s=vt。②傳播時間t=。(3)回聲測距:聲音傳播路程是聲音從發出到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來回兩次的總路程。【變式訓練】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閱讀表中一些介質中的聲速,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m·s-1)空氣(0℃)331冰3230空氣(15℃)340銅3750煤油(25℃)1324鋁5000水(常溫)1500鐵5200回答問題:(1)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有什么規律?(寫出兩條)(2)在長為884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43s。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時氣溫約為15℃)【解析】本題考查聲速及其有關計算。(1)分析數據表得出聲音在介質中傳播速度的規律:①一般情況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②聲音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③聲音在固體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路灑水養護方案范本
- 新餐廳木工施工方案
-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高雅藝術走進學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信息系統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組合鋼模板襯砌施工方案
- 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藥物合成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鍍鋅橋架施工方案
-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基礎化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理工職業學院《智能移動設備應用軟件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汝州職業技術學院《中西醫結合外科學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試題(及答案)
- 腦疝醫學課件
- 嚴重心律失常急救與護理課件
- 美術寫生基地可行性方案
- 糖尿病病情評估與風險分級標準
- 2021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病證結合診療指南
- 檢傷分類資料
- 儲氣罐使用注意事項培訓
- 建筑技術質量考核評分表
- 機器學習-聚類分析
- 七年級心理健康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