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2023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3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3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3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2023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一、單選題1.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上,宇航員王亞平在空間站彈奏悠揚的《茉莉花》為全國人民送上祝福。關于琴聲說法正確的是()A.琴聲通過超聲波從空間站傳回地面B.用力撥動琴弦,琴聲的音調變高了C.琴弦的長短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D.會場手機調成靜音,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2.小明將手指放在喉結附近,說話時,手指有震感,這一實驗是用來探究()A.音調是否與聲源振動頻率有關 B.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介質C.聲音能否在空氣中傳播 D.聲音產生的原因3.暑假里,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內拿出一根棒冰,發現包裝紙上有一層“霜”,撕開包裝紙后,棒冰冒出“白氣”。關于這些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熱C.“白氣”是棒冰升華形成的 D.“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4.測體溫、戴口罩、常消毒,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關解釋正確的是()A.學校給同學們測體溫的電子測溫槍是利用紅外線工作的B.在冬天的室外,護士所戴的護目鏡上的水霧出現在護目鏡的外側C.學校食堂用來殺菌的紫光燈發出的紫光是紫外線D.噴灑消毒液后,濕潤的地面一會兒就干燥了,是因為消毒液發生了升華現象5.如圖自然現象中,屬于吸熱的物態變化現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霧縹緲C.秋天,露水晶瑩D.冬天,霜打枝頭6.從2019年開始,每到冬天,都會有上百只銀鷗來濟南過冬。大明湖、龍湖濕地、鳳凰湖都是它們常去的地方。它們時而在水面上下翻飛,時而在幾十米的高空俯沖而下捕食。關于銀鷗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與銀鷗關于水面對稱 B.銀鷗飛得越高,像越小C.水越深,像離水面越遠 D.像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7.如圖是光在空氣和水的界面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AOS=6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的入射光線是AO B.反射角大小是30°C.PQ是界面 D.光是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8.眼睛看到水中魚,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眼睛看水中“魚”的光路圖是()A. B.C. D.9.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的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和乙都是晶體 B.甲的熔點是40℃C.2-6min時,甲和乙都吸收熱量 D.8min時,甲和乙的熔點相等10.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太陽發出的光是白色的,也是單色光B.我們在電影院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說明屏幕是光源C.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黃顏色的花是因為黃花能吸收太陽光中的黃色光D.藍色玻璃紙只能通過藍光11.下列事例中屬于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鏡花水月 B.一葉障目 C.海市蜃樓 D.雨后彩虹1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兩種類型(如圖所示)。雨后的夜晚,迎著月光行走在有積水的路上時,會發現水坑處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樣。結合光的反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面發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干燥的地面發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干燥的地面比較暗,水坑處比較亮D.干的地面比較亮,水坑處比較暗二、填空題13.如圖所示為2022年1月26日航天員葉光富在空間站用葫蘆絲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情景。“葫蘆絲”是靠空氣柱的發聲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觀眾能分辨出葫蘆絲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不同。14.2022年9月5日,我國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給瀘定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時,會伴隨著的產生(選填“次聲波”或“超聲波”),此聲波人耳(選填“能”或“不能”)聽到。15.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甲和乙圖溫度計的讀數分別是、。中國科興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選填“丙”或“丁”)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表明疫苗(選填“安全”或“不安全”)。16.響尾蛇可以靠對光的敏感來捕食,這種光是;電焊工在焊接時要戴上護眼罩,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對眼睛造成害。若將電視機的紅外線遙控器對著溫度傳感器,一會兒后,傳感器的示數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7.如下圖,小明利用一段細線、一小塊冰塊和少許鹽表演了個小魔術。他先將打濕的細線搭放在冰塊上,向細線和冰塊的接觸位置撒少許鹽使冰(填物態變化名稱),從而(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降低;靜置一分鐘后,在低溫下,繩子里的水就會(填物態變化名稱),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細線把冰塊提起來了。18.如圖為豎直墻壁上的15塊鏡面墻貼,沙發在鏡中的像是(填“虛”或“實”)像;整個沙發在每塊鏡面墻貼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填“相同”或“不同”)的。若將15塊墻貼整體向右平移,則沙發在平移后墻貼中像的位置(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動。19.如圖,小明想通過三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該將燭焰、三個小孔和人眼調到上,此時看見的燭焰(選填“是”或“不是”)燭焰通過小孔成的像。20.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點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內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此時光斑在O點側。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水的過程中,折射角大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同時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移動。21.今年我國西南地區遭遇嚴重干旱,為減緩旱情某部空軍出動飛機在云層中播撒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實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吸收大量的熱,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過程中成水(以上兩空填物態變化名稱).22.我國古詩詞中往往有著優美的意境,千古名句中往往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名句中的一句。其中看到大漠中的“孤煙”是由于光在地面附近的空氣中沿傳播;詩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陽的實際位置,這是由于太陽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生現象所形成的,此時我們看到的是太陽的。三、作圖題23.做出AB經平面鏡所成的像。24.如圖所示,請畫出光線進入玻璃和穿出玻璃后的光路圖25.畫出A點發出的光經過平面鏡反射后,到達眼睛C點的光路。四、實驗題26.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水沸騰是一種劇烈的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2)某個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圖中A、B、C三種讀取示數的方法,正確的是,此時溫度為℃;(3)實驗時當水溫達到90℃時,每隔1min記錄溫度計示數,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請你在如圖丙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時間t/min0123456789101112溫度T/℃90919293949596979898989898(4)分析實驗數據或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水沸騰時的溫度特點是;(5)實驗完成后熄滅酒精燈,將燒瓶從鐵架臺上取下,水(選填“能”或“不能”)繼續沸騰。結合上面所有實驗現象可知,水沸騰的條件是。此時拿橡皮塞塞緊瓶口,用冷水噴燒瓶底(如圖丁),里面的水(選填“能”或“不能”)重新沸騰;(6)實驗中給一定質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戊中a圖線所示,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的質量增加,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正確的是___________A.a圖線 B.b圖線 C.c圖線 D.d圖線27.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桌面上已給出的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各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兩個;白紙一張;火柴一盒。(1)該實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2)實驗中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此時需拿一支(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同樣大小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里運用了(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若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則原因可能是;(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眼睛在蠟燭(選填“A”或“B”)側觀察,發現光屏上接收到蠟燭A的像(填“能”或“不能”),說明平面鏡成的是(選填“虛”或“實”)像;(5)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28.圖中,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時,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1)先將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紙板放在平面鏡上且與鏡面保持,白色的硬紙板表面應盡可能;(選填“光滑”或“粗糙”)(2)讓入射光線貼著該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反射光線沿OB方向射出,并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結果如圖a所示。接著多次改變方向,重復上述操作,最終才能得出“”的普遍性規律;(3)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如圖b,則紙板F上(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線,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內;(4)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著BO射向O點,則光沿圖a中的OA方向射出,這是因為;(5)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硬紙板傾斜,如圖c所示,讓入射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與法線(選填“在”或“不在”)在同一平面內;若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紙板,則看到的圖像應為下圖中的(選填“①”、“②”或“③”)。29.小明發現小孔成像時像的大小會變化,于是他設計了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下圖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與燭焰到小孔的距離、燭焰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于是他用同一個蠟燭實驗,且保持燭焰ab到小孔的距離為8cm不變,多次改變小孔到薄膜之間的距離時,他測出了像的高度填入表格內(見下表)。實驗次數①②③④⑤小孔到薄膜的距離s/cm2.04.06.08.010.0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1)為了使效果明顯,應將圖中圓筒的(選填“A”或“B”)蒙上薄膜作光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C.燭焰的正立像 D.燭焰的倒立像(3)若只將三角形小孔改為小圓孔,則像的形狀(選填“改變”或“不變”);(4)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當燭焰AB和小孔的距離保持不變時,薄膜離小孔越遠,所成的像越(選填“大”或“小”);由表格可以推知當薄膜距小孔12cm時,像的高度是cm;(5)若將點燃的蠟燭向上移動,則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選填“上”或“下”)方移動;若只將蠟燭靠近小孔少許,蠟燭的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6)晴天正午,小華從樹蔭下走過時,發現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所示。經與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形狀不規則光斑和較小的圓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選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A.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B.樹葉縫隙到太陽的距離不同C.樹葉縫隙的大小不同

1.D2.D3.A4.A5.A6.A7.C8.C9.C10.D11.B12.C13.振動;音調;音色14.次聲波;不能15.熱脹冷縮;17℃;-16℃;丁;安全16.紅外線;紫外線;變大17.熔化;吸收;凝固18.虛;相同;不19.同一直線;不是20.左;不變;右21.升華;熔化22.直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