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對一11月15號打印_第1頁
小學數學一對一11月15號打印_第2頁
小學數學一對一11月15號打印_第3頁
小學數學一對一11月15號打印_第4頁
小學數學一對一11月15號打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0小學數學一對一講義選擇題1、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體積的比是3:1,那么高的比是()。 A1:1 B3:1 C1:32、把一段圓柱形鋼料制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去部分重10千克。這段圓鋼重()。 A30千克 B20千克 C5千克 D15千克3、兩個正方體的棱長之比是3:1,小正方體體積是大正方體的()。 A B C D4、圓柱的體積一定,底面半徑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5、已知一個圓錐的體積是20立方厘米,一個圓柱與它等底,要使這個圓柱的體積是30立方厘米,它的高應是圓錐高的()。 A2倍 B C6、一個數增加它的后還是,這個數是()。 A1 B C0 7、24的約數一共有()個。 A10 B8 C6 D48、把長1.2米的圓柱形鋼材按1:2:3截成三段,表面積比原來增加56平方厘米,這三段圓鋼中最長的一段比最短的一段體積多()。 A560立方厘米 B1600立方厘米 C840立方厘米 D980立方厘米9、在含鹽為5%的100克鹽水中,再分別加入10克鹽和40克水后,這時鹽與水的比是()。 A20:1 B1:10 C10:9 D1:910、一個零件的實際長度是8毫米,但在圖上量得長是4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A1:2 B5:1 C1:5 D以上都不對二.填空題1、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倍。2、一個掛鐘分針長5厘米,它的尖端走了一圈是()厘米。3、六(1)班有29名男同學,21名女同學,女同學占全班人數的()%4、甲數是40,乙數是80,甲數是乙數的()%。5、一個圓的半徑擴大2倍,面積擴大()倍。6、甲數是5,乙數是4,那么甲數比乙數多()%。7、把5克鹽溶于95克水中,鹽占鹽水的()%。8、用同樣長鐵絲圍成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則圍成的()面積最大。行程問題幾類: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總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例1: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30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走6千米,乙每小時走4千米。問(1)甲乙二人幾小時相遇?(2)甲乙何時還相距10千米?例2:兩城市相距138千米,甲乙兩人騎自行車分別從兩城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走13千米,乙每小時走12千米,乙在行進中因修車耽誤1小時,然后繼續前進與甲相遇。求從出發到相遇經過幾小時?例3:小東和小西兩人同時從學校到游樂園,學校到游樂園的距離為1820米。小東騎車每分鐘行200米,小南步行每分鐘行60米,小東到游樂園后因有事立即返回,與前來的小南相遇。求這時小南走了多少分鐘?例4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32千米,4小時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時56千米的速度行駛,再行幾小時到乙地?例5甲乙二人上午8時同時從東村騎車到西村去,甲每小時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時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東村,在距西村15千米處遇到乙。求東西兩村相距多少千米?例6甲乙二人上午7時同時從A地去B地,甲每小時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時到達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離B地24千米處相遇。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一輛貨車和一輛客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貨車每小時行49千米,客車每小時行51千米。兩車第一次相遇后以原速繼續前進,并在到達對方出發點后都立即按原路返回,兩車從開始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6小時。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追及問題:速度差+慢者速度=快者速度快者速度-速度差=慢者速度速度差×追及時間=路程差路程差÷追及時間=速度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例1:A、B兩地相距16千米,甲乙兩人同時由兩地動身,同向而行。甲每小時4千米,乙每小時6千米,出發后多少小時乙可以追上甲?例2:老王和老張從甲地到乙地開會,老張騎自行車的速度為每小時15行米,先出發2小時后,王老才出發,老王用了3小時追上老張,求老王騎車的速度。例3:甲、乙兩人分別人西村和東村同時向東而行,甲騎自行車每小時行14千米,乙步行每小時5千米,2小時后,甲追上乙。求東西村相距多少米?例4:姐姐每分鐘走60米,妹妹每分鐘走50米,姐妹兩人同時背向出發,10分鐘后姐姐返回追妹妹。問:姐姐返回多少分鐘可以追上妹妹?例5、甲乙兩人去同一地點辦事,甲每小時走5千米,乙每小時走6千米,甲有急事先出發1小時后,乙才出發,經過幾小時后能追上甲?流水問題:關鍵是抓住水速對追及和相遇的時間不產生影響;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即順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個量中只要有2個就可求另外2個)例1一只小船逆流而上,一個水壺從船上掉入水中,發現時,水壺已經與船相距3千米,已知靜水船速為每小時6千米,水流速度為每小時2千米,小船掉頭后多久可以追上水壺?例2、一名體育特長生,順風跑90米用了10秒鐘,在同樣的風速下,逆風跑70米也用了10秒鐘。問:無風的時候,他跑100米需要多少秒?例3、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時,返回原地需要10小時;乙船逆水航行同樣的一段路程要15小時,請問:乙返回原地需要幾小時?例4兩碼頭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順水航行完全程要9小時,逆水航行完全程要12小時。這艘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多少千米?這條河水流速度是多少千米?例5甲、乙兩個碼頭相距336千米。一艘船從乙碼頭逆水而上,行了14小時到達甲碼頭。已知船速是水速的13倍,這艘船從甲碼頭返回乙碼頭需要多少小時?火車過橋:抓住加入了火車車長這一條件,抓住巧用火車上的人與車相遇:路程和=火車車長,速度和=車速+人速火車車長÷(車速+人速)=相遇時間追及:路程差=火車車長,速度差=車速-人速火車車長÷(車速-人速)=追及時間車與車相遇:路程和=甲車長+乙車長,速度和=甲車速+乙車速(甲車長+乙車長)÷(甲車速+乙車速)=相遇時間追及:路程差=快車長+慢車長,速度差=快車速-慢車速(快車長+慢車長)÷(快車速-慢車速)=追及時間頭對齊,尾對齊:頭對齊:路程差=快車車長,速度差=快車速-慢車速快車車長÷(快車速-慢車速)=錯車時間尾對齊:路程差=慢車車長,速度差=快車速-慢車速,慢車車長÷(快車速-慢車速)=錯車時間例1:一列長120米的火車,每秒行15米,經過長600米的大橋,需要多長時間?例2:一列長120米的列車,以每秒16米的速度正在行駛,它通過一個隧道用了48秒,這個隧道的長多少米?例3:某列車經過360米的第一個隧道用了24秒鐘,接著通過第二個長216米的隧道用了16秒鐘,求這列米車的速度和長度。例4:在雙軌鐵道上,一列長200米的客車與一列從對面開來的長300米的貨車,由車頭相遇到車尾離開一共用了10秒鐘。已知客車每秒行27米,貨車每秒行了多少米?例5:一列快車長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車車長130米,每秒行18米,快車從后面追上慢車到超過慢車,共需多少秒??環形行程:抓住往返過程中不變的關系復雜行程:包括多次相遇、多人行程、二維行程等。比例應用: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復雜的行程問題經??迹乙级疾缓唵?。例在400米的環形跑道上,甲乙兩人同時起跑,如果同向跑3分20秒相遇,如果背向跑25秒相遇,已知甲比乙跑得快,求甲乙兩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課后作業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距離是100千米。甲每小時行6千米,乙每小時行4千米,甲帶著一條狗,狗每小時行10千米。這只狗同甲一道出發,碰到乙的時候,它就掉頭朝著甲這邊跑,碰到甲的時候,它又掉頭朝著乙這邊跑。直到兩人相遇時,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兩隊同學同時從相距30千米的甲乙兩地相向出發,一只鴿子以每小時20千米的速度在兩隊同學之間不斷往返送信。如果鴿子從同學們出發到相遇共飛行了30千米,而甲隊同學比乙隊同學每小時多走0.4千米,求兩隊同學的行走速度。一只小船逆流而上,一個水壺從船上掉入水中,發現時,水壺已經與船相距3千米,已知靜水船速為每小時6千米,水流速度為每小時2千米,小船掉頭后多久可以追上水壺?4、一名體育特長生,順風跑90米用了10秒鐘,在同樣的風速下,逆風跑70米也用了10秒鐘。問:無風的時候,他跑100米需要多少秒?5、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時,返回原地需要10小時;乙船逆水航行同樣的一段路程要15小時,請問:乙返回原地需要幾小時?6、一列火車車頭和車身共41節,每節長30米,節與節之間間隔1.5米?,F該火車以每分鐘2千米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