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地資源學-在線作業_A一單項選擇題1.從土地資源的構成要求,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與生產潛力計算、土地資源的開發,保護,最后到土地資源的世界分布和利用規律,處處都聯系到土地與土地資源的概念與定義的關系。土地是(D)。(5.0分)a 土地資源是一個自然一一經濟綜合體b 按系統論觀點、土地是一個由耕地、林地、園地、牧草地、水域、居民選用地,工礦用地,旅游和特種用地等子系統構成的生態系統。c “土地是氣候、地貌、巖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和人類過去與現在生產勞動的產物”。d土地是比土壤更為廣泛的概念,它包括影響土地用途潛力的所有自然環境和氣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全部因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還包括過去和現在人類活動的成果2.土地報酬遞減律是指在技術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投入資本與勞動,而達到一定限度時,其增加收益就會遞減。這一規律是(A)。(5.0分)a 是相對的有條件的,而不是絕對的,對土地經營、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b 限制人們思維的c 是馬爾薩斯人口論的理論基礎d 不存在的?3.FAO的AEZ法進行區域土地生產潛力及其人口承載力的方法原理是(A)。(5.0分)a 是基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其農業生態環境的自然科學原理,如氣候生產潛力的熱量與降水等氣候因子糾正及地形、土壤等自然因子糾正。并進而考慮投入水平及每人的熱量與蛋白質的日均消耗需求而計算的
b要按人口的日均糧食需求的計劃經濟的計算結果c是土地生產潛力與人均日消耗糧食對本而計算的d是土地生產潛力與人均的糧食需要而計算的§4.宏觀性的中國土地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措施是( )。(5.0分)a宏觀利用分區b實行規?;洜Ic實行生態退耕、退牧退水與生態搬遷;南水北調與西調;水土保持與三北防護林建設d 實行土地利用承包5.基本農田保護是( A)。(5.0分)a 保證國家的糧食、經濟作物和特殊農產品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需要,且具有良好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高產、穩產的優質農田b 保證糧食安全的基本糧田c 保證社會需要供給的農田d 保證我國主要糧食產區的基本農田?6.土地資源的水文構成要素包括(D)(5.0分)a地下水中的潛水與層間承壓水b河流水與湖泊水c河流水與湖泊水d地表水和地下水7.區域土地資源開發規劃是(C)。(5.0分)a 根據區域土地資源開發的經濟評價,確立環境生態開發的原則b 開展區域土地資源調查,評價,確定區域土地資源開發項目而后進行規劃c 其后備土地資源開發,或未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開發d明確區域土地資源開發規劃的任務,確立區域土地資源開發的原則及步驟、內容,編寫開發規劃書及有關圖件,并經審查、討論、修改,而后付諸實施?8.土地資源的地學構成要素包括(C)(5.0分)a地貌地形和巖性b地質因素和地理因素c地貌地形、巖性、水文和土壤d山地、丘陵和盆地9.土地儲備是(C)。(5.0分)a 相似于土地彩票b 將建設區周邊區的部份土地資源事前收購作為土地資產儲備而后銷售c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形勢,在于以建設區于事先收購一定量的土地進行某些基礎工程開發,既滿足經濟發展需要,以按章合理收購土地;同時也提高了土地的資產價值,更合理的保護土地資源d 將城市發展的通電地區、預先收購并儲備一定數量的土地10.我國土地資源的地理優勢是(A )。(5.0分)a溫帶面積大,季風降雨使其對作物生長的有效降水量大,其次是東部平原面積大b 灌溉面積大占耕地面積的42.6%c 平原面積大,區域條件好d 太陽輻射強度大
§11.[作物的氣候生產潛力]X[土壤適應性評價]系數二[作物的光溫水土生產潛力]是(C)。(5.0分)a區域土地牛產潛力b區域土地最咼產出率c區域土地最大生產潛力d區域土地最高自然生產潛力?12.作物的光溫水生產潛力就是(D)(5.0分)a[光溫生產潛力]=灌溉土地的生產潛力>光溫水生產潛力b[作物的光溫生產潛力]X降水修正c光溫生產潛力加光合生產潛力d作物的氣候生產潛力13.土地整理和規模經營必須考慮到(d)(5.0分)a自然條件b農林牧綜合考慮c經濟區位d與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具體優勢及相應的產業相結合14.土地資源調查可分為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等,其工作程序可分為準備工作、外業調繪工作等,在當利用三S技術(RS、GPS、GIS)后,其工作速度和工作質量可大大提高,但是(C)。(5.0分)a 由于計算機技術人員進行衛星影像的光學處理和進行非監督分類的光譜的專業分類即可也不用外業工作b 在三個工作程序中于外業工作的開始的勘測階段加強遙感影像的專業判斷標志的解釋后可以將大量外業工作轉入室內判讀和勾繪專業草圖后,再于外業工作中進行統計抽查,故可以減輕外業工作量c 由熟悉當地土地類型特點的專業人員進行室內專業編譯制圖即可
d 外業調繪工作可以免除,而主要依靠遙感影像的內業工作即可進行專業判斷§15.土地資源的資產特征是(B)(5.0分)a多功能性b產權性、增值性與不動產性c對人類社會的多用途性d不可移動性與不可展延性16.將土地地面生長的,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植物區系與其土地生長環境之間的關系明確為土地生態系統,這(B)。(5.0分)a加強區域土地資源開發b提高土地改良與土地保護的生態系統認識與工作c加強水土保持工作d有利于大氣循環弦17.從聯合國自1950年以來的世界各國人口基本情況的統計表及1980年之后的預算圖,看來1950-1990年間人口主要增長在亞洲和南亞,2000年的后將主要在南亞和非洲,其原因分析是(a)。(5.0分)a土地的質量及生產潛力的差異b經濟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c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的素質和觀念d帝國主義的剝削后果18.土地類型是研究區域的氣候、地質、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綜合影響的地域分異與時間變化而形成的景觀形態單元,它是(C)。(5.0分)a來自于植物生態學的研究b來源于自然地理科學的研究,對土地利用參考意義不大來自于自然地理學的研究范疇,是土地資源類型研究劃分的自然屬性認識的基礎形似于土地資源的自然基礎分類的研究d來自于土地利用類型的差異19.土地與土地資源的關系是(B)(5.0分)a 土地資源的廣義的理解就等于土地,從土地的生態功能梾理解,未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在土地資源范圍內b 土地資源的面積小于土地面積c 土地資源包括水資源在內d 土地資源同于國土資源&20.土地資源構成要素包括(D)。(5.0分)a 土壤和地形b 人類勞動改造了土地c 氣候和降水d 地上層一氣候、地表層一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動物、人類過去和現代的勞動成果,地表下層-巖石風化層、潛水土地資源學-在線作業_B一單項選擇題§1.區域土地開發的基本原則是(C)(5.0分)a農用土地優先開發,生態平衡式的開發和綜合性開發b全面規劃,順序開發cr因地制宜,協調發展式開發
d 區域點一軸模式開發&2.土地資源生產潛力評級和土地適應性評級均以土地的自然屬性和其所適宜的土地利用作為評級的基礎,但是(b)。(5.0分)a 土地評價可為一個適宜性的匹配過程 (題目中土地評價是只哪個方面的?)(/p-579261496.html區別與聯系看案例)土地評價的多目標應當考慮將土地的自然屬性與其經濟區位相結合的LESA模式更具現實意義中國土地評定等級要進一步研究3.土地資源調查的工作報告是(D)。(5.0分)工作匯報r工作匯報流水帳式的記錄一般的程序性工作報告全面工作的質量檢查及時調查及土地資源的全面評價為國家區域土地資源開發決策的參考依據)。4.中國土地資源的不利因素(C)。(5.0分)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水土流失面積達國土面積的38%C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水土流失面積達國土面積的38%土地沙化嚴重,且發展迅速,近年來年均沙化面積已達3446萬畝人均土地面積及耕地面積小,且后備耕地面積小;山區和丘陵面積大(占70%);水土資源不平衡。且土地質量差,中低產農田>60%,低產林地,低產草地面積大;土地污染嚴重;非農用地占用耕地面積年均50萬公傾以上;大氣變暖,降水量減少,嚴重威脅我國西部與北部的生態與農業d 土地自然植被破壞嚴重5.土地生態系統的特征是具有(B)。(5.0分)a 具有生產者、消耗者和轉化者物質轉化系統
b水平和垂直的三維特征;開放動態系統;隨時間而演替變異的系統;自我調節和補償的系統;地球表面生物圈內最活躍的地區c能量和物質交流平衡的系統d水平結構子垂直結構6.土地復墾是(D)。(5.0分)a一切廢棄荒地的墾殖b使其一切由于工程破壞的土地恢復其原有的生產力c使其一切被工程破壞的土地變為農用土地d指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力等造成破壞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利用狀態的活動?7.GPS在外業工作中具有6—7大優點,大大減輕了外業工作量,提高了外業工作的速度,而且(B)。(5.0分)a結合手機使用b不但在外業工作中,而且在內業制圖工作中可以隨時利用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圖結合GPS對衛星影像進行糾正c1外業工作路線導航d廠外業工作路線導航 (題目有問題)世界土地資源數量變化的原因是(D)。(5.0分)a城市化發展而占用耕地b大氣環境變化,影響土地資源而惡化c土地資源退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d人口數量增加而人均耕地減少,砍代森林,開墾草原和開墾濕地國際關于持續土地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則和基本含義是:(A)。(5.0分)
a保持和加強生產/服務(生產性);減少生產風險程度(穩定性);保護土地資源的潛力和防止土壤與水質的退化(保護性);具有經濟活力(可行性);社會可以承受(可承受性)b 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生態穩定;經濟發展;區域安全c 資源可承受性;社會穩定性;經濟可行性;生態穩定性;行政管理可操作性d生產發展;資源持續;嚴格管理;生態安全;統一行動LUCC(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的全球變化)的FAO的國際監測項目是(D)(5.0分)是對幾個重點地區的土地利用進行監測的計劃r是對幾個重點地區的土地利用進行監測的計劃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土地退化進行監測的計劃是對幾種土地退化類型進行監測的計劃利用三S技術對全球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進全球性的統一監測合作計劃土地利用是人類根據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以及土地資源的自然特性,對土地進行利用與改造的社會經濟活動。因而要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即(B)。(5.0分)自然因素的影響,但人類可“人定勝天”C自然因素的影響,但人類可“人定勝天”自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生態因素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首先是水資源的影響自然因素和社會自然經濟因素等,人類可以組織起來克服一切艱難險阻12.持續土地利用的科學管理是(d)(5.0分)a計劃執行一—專家設計b區域調查一—規劃——a計劃執行一—專家設計b區域調查一—規劃——c合理布局一—科學管理d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設計群眾執行計劃執行內部設計13.[區域土地作物生產潛力]二[作物氣候生產潛力]X[土壤生產潛力]X[投入水平]是(D)。(5.0分)是承認土地的區域差異所能承載人口的基礎r是承認土地的區域差異所能承載人口的基礎承認土地投入差異而生產的土地生產潛力的基礎是承認區域生產水平發展而影響土地生產潛力的基礎考慮不同投入水平下的生產潛力,它是計算區域不同投入下該區域承載的人口數量的土地資源基礎弦14.土地資源構成的人類勞動成果表現在(C)(5.0分)人類對土地資源的改造C人類對土地資源的改造人類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人類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改造與保護人類對土地資源的保護15.土地利用類型: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其區域土地資源的特點,通過一定行動以利用土地的性能來滿足自身需要的社會經濟行為。所有土地類型的階層系統劃分首先是按土地經濟用途分為耕地、園地等八大類再根據其下依某一特性和隸屬關系劃分,因此(D)。(5.0分)土地利用類型分類要考慮土地權屬r土地利用類型分類要考慮土地權屬土地利用分類要考慮土地自然類型進行劃分土地利用分類要考慮土地分等定級的差異土地利用類型分類是按土地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的及其它因素而進行的綜合性分類16.土地資源的土壤構成要素是指(C)。(5.0分)土壤肥力性狀C土壤肥力性狀土壤剖面及其理化性狀
d 土壤的生產潛力弦17.土地資源的氣候構成要素包括(B)。(5.0分)a太陽輻射與積溫b太陽輻射、熱量與降水c季風氣候與降水d光照強度與積溫&18.土地資源的生物構成要素包括( D)(5.0分)a主要是農作物b主要是植物c主要是自然植被d 以綠色植物為主題的植物一動物一微生物的生物體系◎19.綜觀世界一些主要國家人口對耕地壓力的關系比較主要是(A)。(5.0分)a 耕地的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