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請發貼在課程論壇BBS“××電大平時作業發帖專用區”PAGEPAGE1《古典詩詞鑒賞》網上形成性考核(4)“宋元明清部分”及“小組專題討論活動”一、選擇題(請在正確答案下加下劃線)1、“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的作者是A、王維B、王昌齡C、范仲淹D、陸游2、柳永的《雨霖林》是()的代表作。A、豪放詞B、婉約詞C、懷古詩D、山水詩3、“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的作者是A、王安石B、劉禹錫C、杜牧D、辛棄疾4、下列詩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是A、溫庭筠B、蘇東坡C、陸游D、辛棄疾5、徹底打破“詩莊詞媚”界限的作者是A、柳永B、蘇軾C、辛棄疾D、李清照6、“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作者是A、蘇軾B、陸游C、辛棄疾D、李白7、“元曲四大家”是指馬致遠、關漢卿、和白樸A、鄭光祖B、張養浩C、王實甫D、睢景臣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并修改)1、范仲淹《漁家傲》中“燕然未勒”的意思是燕子還沒有飛回。×改:范仲淹《漁家傲》中“燕然未勒”的意思是還沒有為國破敵立功。2、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蘇軾。×改: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歐陽修。3、宋詩多喜敘事,以意境勝。×改:宋詩多喜說理,尚議論,以理趣勝。4、宋代形成兩大詞派:婉約詞派和豪放詞派。婉約詞詞調蘊籍。內容側重兒女風情,風格改:清切婉麗,語言圓潤。劉永、李清照為代表。豪放詞氣象恢弘。題材較為豐富,風格雄健奔放,不拘音律。蘇軾、辛棄疾為代表。√5、北宋詞至蘇軾而出現改觀,他的詞代表了北宋詞壇的最高成就。×改:宋詞至柳永而出現改觀;蘇軾的詞代表了北宋詞壇的最高成就。6、宋代第一個大量寫慢詞的是劉永。√7、“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是李清照的詩句。×改:“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是柳永在《雨霖鈴》中的詩句。8、“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聲聲慢》中的詩句。×改:“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是柳永在《雨霖鈴》中的詩句。9、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詠月而懷人,作品中說的“子由”是其弟蘇洵。×改: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詠月而懷人,作品中說的“子由”是蘇轍,蘇軾的弟弟。10、《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公瑾”是諸葛亮。×改:《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公瑾”是周瑜11、南宋晚期出現的一位著名詞人是李清照。×北宋和南宋之間出現的一位著名詞人是李清照。12、李清照的《聲聲慢》突出“雨”字來寫。×改:李清照的《聲聲慢》突出愁字來寫。1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是李清照在《聲聲慢》中的詩句。√14、楊萬里、范成大、陸游、辛棄疾四位詩人被稱為“南宋四大家”。×改:南宋前期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四位詩人被稱為“南宋四大家”。15、“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作者是楊萬里。×改:“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作者是陸游。16、“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是辛棄疾在《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中的詩句。×改:“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是辛棄疾在《破陣子》中的詩句。17、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繼承了楚辭“香草美人”的比興寄托手法,體現了柔美的特殊風格,代表了南宋婉約詞的最高成就。×改: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直接繼承了楚辭以詩為詞的比興寄托手法,體現了辛詞融鑄豪蜿,沉郁悲壯的特殊風格。18、李清照詞被辛棄疾稱道為“稼軒體”。×改:李清照詞被辛棄疾稱道為“易安體”。19、“元曲四大家”是指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四位雜劇作家。×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20、散曲分小令和元曲兩種形式。×改:散曲分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21、被譽為“秋思之祖”的作品是白樸的《秋思》。×改:被譽為“秋思之祖”的作品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22、白樸的《沉醉東風·漁夫》最后以“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題,表達了作者蔑視功利、淡泊灑脫的高尚情懷。√23、馬致遠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懷古傷今,揭示封建王朝無論興衰更替都給人民帶來災難;立意精警,氣勢雄渾,感情深沉。×改: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懷古傷今,揭示封建王朝無論興衰更替都給人民帶來災難;立意精警,氣勢雄渾,感情深沉。24、清前期倡導“神韻說”的詩人是袁枚。×改:清前期成為詩壇盟主的是倡導“神韻”的王士禎。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詩句的作者是清朝的趙翼。√26、清前期的三大詞人是納蘭興得、陳偉松、朱彝尊。×改:清前期的三大詞人是李清照、張元干、張孝祥。27、清中葉,張惠言強調詞的比興寄托、創立常州詞派。√28、秋瑾是近代杰出的啟蒙思想家,他的詩揭開了近代進步詩歌潮流的序幕。×改:龔自珍是近代杰出的啟蒙思想家他的詩揭開了近代進步詩歌潮流的序幕。三、默寫題1、《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4、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泠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5、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6、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7、《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8、《已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四、論述題1、以《雨霖鈴》為例分析婉約詞的特點?答:此詞表現作者與戀人離情別恨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極為細膩地刻畫出了離人的痛苦情狀,傳達出復雜微妙的心理活動。下片寫離別后的孤獨凄涼,其中像“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數句,以虛景寫實情。集中幾種最能觸動離人愁思的景物,創造出凄冷清麗的獨特藝術境界。這首詞內容沒有超出傳統游子思婦和離情別緒的范疇,但作者以清秋蕭瑟之景色寫離別時凄惻之情,這是“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可謂委婉盡致。2、分析《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善于描寫月亮形象和抒發情感的特點。答:上片把酒詠月,開篇以“明月幾時有提問”,頓使詞境變得浩淼深邃。顯然明月引起了詞人浪漫的遐想,他的思緒順著月光到了天上,無奈高處不勝寒,于是月下起舞,抒寫了作者幻想超塵到復歸現實的思想過程,反映了他遁世與入世的思想矛盾。而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對月懷人,展現了作者情感和理智的矛盾。本是中秋團圓之夜,而對詞人而言,卻偏偏月圓人缺,他不禁發出“何事長向別時圓?”的疑問,看似怨月,實則懷人至深。然而月不長圓,人不長聚,自古而然,只有順其自然,就祝愿親人安康,在千里之外共享中秋圓月吧。由“無眠”轉向怨月,再轉向理性思考,最后情與理達成了統一,全詞表現了作者不為失意而憂,不因離別而苦的曠達態度;而以這樣一種博大的宇宙意識來關照人生,詩情與哲理交融。3、《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分析蘇軾詞的藝術特色答:大江兩句,起筆頗有氣勢,從總體上寫時、空、人、營造了一個極其悠遠而廣闊的時空背景。在這一大背景下,作者把視線收縮,集中到特定的空間“故壘西邊“,特定的人物“周郎”,特定的歷史事件“赤壁”,抒發了對”千古風流人物“的無限緬懷與仰慕之情,寄托了深沉的歷史感慨。“亂石穿空:是仰視絕壁之景色,重在形。驚濤拍岸:是臨聽江邊之聲,卷起千堆雪:是遠望狂瀾壯闊,重在描寫色,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感覺生動描寫了如詩如畫的山水,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舞臺,才展限了當年的風云際會,英雄云集,成就了千秋偉業。“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總束上文,帶起下片。選擇了周瑜這一“風流人物“為代表,從不同方面進行了刻畫,塑造了一個英姿勃發的青年將領形象,把周郎的風流神韻刻畫的淋漓盡致。而跟少年得志,卓有建樹的周郎相比,詞人的仕途坎坷,壯志難酬就明顯突出了,所以他不禁感慨萬千,由歌詠古人以自傷,自笑空懷壯志,卻”早生華發“。但蘇軾畢竟是個闊達之人”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將自己的郁悶寄托于永恒的江水和明月。全篇由赤壁大江的雄偉景色引出代代風流人物,以不羈才情論千古,把眼前的江山,心頭的歷史,人物。情懷完全熔鑄在一起,其視野之大,容量之多,感慨之深,氣勢之豪,是豪放詞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作。4、分析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的思想情感、風格特征以及用詞上的特點答:李清照《聲聲慢》通篇寫眼前事、身邊景,把情感活動和自然景物、生活細節融合起來,委婉巧妙地加以鋪敘、渲染和烘托,創造了動人的意境。開頭連續14個疊字,將內心空虛、痛苦、若有所失,但又尋覓無著,周圍氣氛冷清,更加使自己憂愁苦惱的心情表現得十分形象。接下來,運用鋪敘手法,通過一系列景物描寫刻畫,來展現詞人的內心世界。以天氣,淡酒,晚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來襯托自己的凄苦心情,從而構成了動人的意境。分析辛棄疾詠史懷古詞的藝術特點答:詠史懷古詩藝術特點:多借古說今,抒發北伐抗金的志向;(2)風格慷慨悲壯。6、分析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的藝術特點。答:上片著力描繪錢塘江秋潮雄偉壯觀的景象,從側面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首四句寫潮來時驚天動地的氣勢,先寫天空飛鳥,繼寫江面波濤。鼙鼓,戰鼓;組練,軍隊;貔虎,傳說中一種兇猛的野獸,后來多用以比喻兇猛的勇士。開頭四句大意說,他正看著半空翱翔的鷗鷺,剎那間便聽到如擂動戰鼓般轟鳴的波濤聲,只見那洶涌的潮水如千軍萬馬,以排山倒海之勢滾滾而來,如激戰中奔馳的貔虎似的大隊勇士勢不可擋。這四句寫得有聲有色,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形,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春意闌珊,抒發惜春,怨春,戀春之情。用倒敘之筆,表明詞人再一次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懷。以春天比人,比當時國家,象征著如詞人一樣的那些愛國志士對南宋王朝的復興仍懷癡心一片,但卻只是一相情愿,無濟于事罷了。從惜春到怨春再到戀春,層層轉折,步步深入,表達了詞人對南宋頹危局勢的憂慮和無力回天的悲哀與無奈。過片以古喻今,流露出對不辨忠奸的君王的怨恨,對進讒害忠良的小人的憎恨。全詞才用比興,寄托的手法,措辭委婉,用典貼切,意象凄迷,抒情隱約,旨意含蓄而不粗豪直露。以香草美人比擬失意英雄,以纏綿悱惻表達激越的怨憤,創造了寓剛于柔,熔婉約與豪放于一爐的獨特風格,極其深郁頓挫,婉轉深沉之致,使人讀了蕩氣回腸。7、分析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思想情感以及景物描寫的特點答:這首小令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煉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游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游子心。這幅圖畫由兩部分構成: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游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里,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凄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游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8、分析龔自珍《已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的情感和藝術特點答: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四月二十三日,龔自珍因不滿朝政,又受到當權者的排擠,憤而辭官,告別友人,只身南歸。五月十二日抵江蘇清江浦,七月九日到達杭州省父,八月底回到昆山的羽輝山館。九月十五日自昆山北上迎接妻兒,至十二月二十六日返回羽輝山館。往返河北、山東、江蘇、浙江之間,計八個多月,行程九千余里。途中創作了三百一十五首詩,這就是著名的大型組詩《己亥雜詩》。《己亥雜詩》所反映的思想內容既豐富又廣泛,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鴉片戰爭前夜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抒發了對清朝政府腐朽黑暗的悄感和要求改革時弊、變革社會以及反對侵略、反對屈膝投降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作為一個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在激烈變化的社會斗爭中找不到出路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苦悶、傍徨、憂愁的心情。在表達這一思想內容時,詩人采用了獨特、新奇的藝術手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于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五、鑒賞題仔細閱讀所提供的詩作,并寫出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鑒賞文章。題目自擬,角度自選。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防!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賞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感情深摯的悼亡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時年蘇軾四十歲,剛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不久。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乙卯即熙寧八年。題為記夢,實際是通過記夢來抒寫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詩人十九歲娶王弗為妻,二人恩愛和睦,感情篤厚。王弗隨蘇軾官居京師,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歸葬故里四川眉州東北之彭山縣安鎮鄉。詩人與朝中權貴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夢見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寫下這篇著名的悼亡詞。全詞感情深摯,充滿一種凄婉哀傷的調子。
詞的上闋寫自己對亡妻的無限懷念和人世滄桑的悲戚。起句“十年生死兩茫茫”,顯示了他對亡妻的思念之深,展現在讀者面前的便是一種沉甸甸的哀情,為全詞定下了主調,凄哀至極,也點出夫妻死別的時間——十年。王弗病故至蘇軾作此詞時恰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長的途程。然而,歲月的流逝,生活的變遷,都沒有沖淡詩人對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僅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她,而且思念之情,歷時愈久而愈深、愈濃。懷想至切,卻生死相隔,不得一見。“茫茫”二字,傳達出一種莫可名狀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著一“兩”字。“兩茫茫”,就不只是講詩人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時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內。生者和死者,一樣情思,一樣哀緒。這里將無知作有知寫,雖系虛空懸想,卻更見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愛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見之痛。“不思量”,寫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細領會,卻是詩人的更深一層的情懷。說不思量,即是思量。因為這種思念,既是一種有意識的每時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種難以中斷的無意識的思念,可謂“此情無計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所以是“自難忘”。這一敘述的跌宕,作者用最平常的語言,作了最真實動人的描繪,更顯出思妻之情的深沉。“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是指王弗死后,遷葬于四川眉山(蘇軾的家鄉),而此時蘇軾則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死者在千里之外,沒有詩人相伴身邊,想見得她一人獨臥泉下,該是何等的孤寂凄清。如果說“十年生死”是時間的隔絕,那么“千里孤墳”則是空間的阻斷。時空的無情反襯詩人的有情,表達了對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遠不得相逢的遺恨。“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三句中的“縱使”表讓步,其效果卻是使感情的發展更逼近了一層,下面說相逢而不相識,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塵滿面,鬢如霜”,寥寥數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風塵滿面,兩鬢如霜的詩人形象,通過妻子的角度帶有情感色彩的表現了出來。這里刻畫的是外部形象,卻表現出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寥寥六個字,蘊涵了跟妻子死別十年來的痛苦經歷、感情。作此詞時,蘇軾年僅四十,說“鬢如霜”不無夸張,但由此可見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涼。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妻是思妻的必然,也正合題旨。有了上闋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闋的“夜有所夢”了,境換而意相連。作為過渡句“夜來幽夢忽還鄉”,筆墨輕巧地一轉,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寫夢。“幽”字寫出了夢境之縹緲朦朧。夢可以超越時間、空間,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與人間社會的幽隔,夫妻相逢在夢中,現實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都沒有了。“忽”字寫出了千里歸鄉之快速,亦寫出了與亡妻相見之容易。平時多少個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現在倏忽之間就變成了事實,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這不過是一種虛幻不實的夢境。入夢是輕快的,所表現的感情卻極為沉重,隱含著亦喜亦悲的復雜感情。“小軒窗,正梳妝”
選取妻子生前閨房生活的細節來描寫。凸現妻子臨窗而坐,對鏡梳妝的場境,表現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襯出如今“無處話凄涼”的悲傷。驀然相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里與起句“十年生死兩茫茫”相映照。前者說情思縈繞,悵惘空虛,后者說縱使相逢,苦不堪言。此時無言勝過有言,四目相視,兩心相印,萬千思緒盡在其中了。“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三句總束全詞,是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皮革制品的染色與涂飾工藝考核試卷
- 海水淡化處理用于海島居民生活供水考核試卷
-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工程安全文化培育規范考核試卷
- 電信服務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機床制造中的質量控制成本考核試卷
- 衛生潔具市場促銷活動策劃與零售成效分析考核試卷
- 電子測量誤差分析與處理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在智能電網用能分析與優化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5【授權協議】律師服務合同
- 數控機床行業現狀及前景
-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6050人際關系心理學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福建省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費用參考指標
- CBL聯合情景模擬人文護理查房
-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模擬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JGJT322-2013 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
- 《中藥學》教案完整版
- 北京市西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
- JTT 1501-2024 潛水作業現場安全監管要求(正式版)
- 盜竊刑事案件案例分析報告
- 油菜的生長發育特性
- 名著知識競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