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化通論導
論一、文化的含義
【本節要點】
一馬克思的文化觀給我們的啟示
(1)人類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都是以人類的實踐活動為基礎,文化在本質上是人類實踐的產物,人在實踐過程中不僅改造了自然,同時也改造了自身,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的人。
(2)文化不同于自然,就如人不同于動物,然而自然物一經人的實踐活動的介入,成為人的對象物,它便打上了人的印記,從而成為“人化的自然”,并集中體現出人的本質力量,人化的自然凝聚著文化的意義。一、文化的含義
(3)自然界的人和人類自身的文化,作為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的,由于人是文化系統中的主體,因此,人的本質和價值的實現、人的個性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是評價文化發展狀況的最主要的價值目標。一、文化的含義
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
(1)民族文化的發展,不能脫離在長期的共同地域、語言、心理等基礎上所形成的民族創造精神,一部中國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國文化不斷揚棄、更新和再生的歷史。現代的中國文化植根于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在世界文化史中,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綿延不絕而又不斷推陳出新的現象,既令人矚目,又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一、文化的含義
(2)傳統文化并非靜止不變,傳統文化一經形成,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更,其形式和內容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傳統文化既有流動性的特征,同時又有恒常性的一面,即它的合理內核不可能隨時代的發展而消解,而是隨著歷史的推移被融入到現代文化中,生生不息,并不斷自我更新。一、文化的含義文化廣義文化狹義文化文化的外顯模式文化的內隱模式一、文化的含義【本節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批判繼承綜合創新一、文化的含義【本節思考題】1 關于文化的釋義、廣義文化說和與狹義文化說有何不同?2 何謂文化的外顯模式與內隱模式?3 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關系?4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指出:“繼承性—不僅是人類文化進步的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是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發展的必要條件。”舉例說明你對此論斷的認識。1朱希祥著:《當代文化的哲學闡釋》(第一章和第二章)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方漢文著:《比較文化學》(第一章)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一、文化的含義【本節參考文獻】【本節要點】
1.地理環境一面臨海,其他三面與域外陸路交通極不便利的地理環境,造成了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一方面妨礙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保護了中國文化按其自身規律而自我發展。中國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中,雖數度受到異質文化的沖擊,卻表現出對異質文化的巨大涵攝能力,最終將其融入本土文化中,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國與外部世界雖相對隔絕,但疆土廣袤,腹里縱深,有著極為寬綽的回旋余地。二、中國文化的生成背景2.農耕經濟在近代商品經濟得到充分發育以前,中國經濟結構的主體是農業型自然經濟。農耕經濟是古代中國立國的基礎,也是傳統文化賴以發生和發展的經濟基礎。二、中國文化的生成背景3.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結構的本質在于人的社會關系,即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之間所存在的互動,它是社會秩序統一的體現。中國古代是一個等級社會,從先秦迄于明清,盡管社會形態有所變化,但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等級結構卻長期沿襲未變,它給中國文化打上了極為鮮明的烙印。二、中國文化的生成背景【本節關鍵詞】地理環境農耕經濟游牧經濟交流融匯社會結構宗法制度血緣地緣業緣二、中國文化的生成背景【本節思考題】1歷史上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生成與發展產生哪些影響?2為什么說農耕經濟是古代中國立國的基礎,也是傳統文化賴以發生和發展的經濟基礎?3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和宗族是一種社會關系,也是一種政治組織?二、中國文化的生成背景
【本節參考文獻】
錢穆著:《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第一章)商務印書館,2000。二、中國文化的生成背景【本節要點】1人文性人文性的特征使中國文化具有鮮明的非宗教性傾向,重人道輕神道。人文性特征也體現在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它不主張人去追求靈魂的不朽,而是要求人們關注現實人生,把內在的道德修養和外在的道德實踐,即“內圣”和“外王”結合起來,努力地立德、立功、立言,從而實現理想人格。三、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2包容性中國文化從來就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僵死體系,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綿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的胸襟,在于對不同區域或民族文化的交匯與融合中,求得頑強的生存與發展。中國文化屢經內憂外患卻表現出頑強的再生能力,歷經數千年而未中斷,這固然與農業—宗法社會所具有的頑強的延續力有關,與半封閉的大陸環境所形成的隔離機制有關,同時,中國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包容性特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倫理型歷代統治者視道德感化為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將有助于統治穩固、社會有序的道德規范去“教化”民眾,以規范社會成員的思想與行為。強調個人的倫理義務,要求個人服從整體。中國傳統文化不主張個人本性的高揚,而是強調個體與整體的融合,個體利益必須服從家庭、宗族乃至國家的利益,并以此為仁義道德之本。強調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視“修身”為立命之根本。中國文化中的倫理道德思想內容宏富,良莠并存,在建構現代人格的今天,有必要加以批判、改造和更新。三、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
和諧型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認為人與自然不是截然分離的對立物,人的存在與自然的存在是互為包含的。知行合一觀念主張“知”(認識)與“行”(實踐)統一,從而達到追求至善的目的。情景合一的創作觀要求在追尋、創造美的過程中,執著于人的情感與自然、社會的“合一”,在再現自然之工、社會之真時滲透主體色彩,使審美客體成為被主體心靈所外化的客體,使“美”與“真”、美與“善”有機統一。三、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5務實精神中國文化的務實精神體現在不主張構造彼岸世界和靈魂永存的幻象,也不去深究空疏世界的玄奧,而是告誡人們立足于此岸世界,把“立德、立功、立言”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務實精神使中國人在宗教方面未陷入迷狂,盡管中國本土產生有宗教,也輸入了一些宗教,但歷史上從未有哪種宗教成為國教。三、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本節關鍵詞】人文性包容性區域文化境外文化倫理性道德感化個人與整體道德修養內圣與外王和諧型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務實精神經世致用入世精神實用理性三、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本節思考題】為何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性特征?歷史上中國文化在與外來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體土地承包合同書
- 2025園林綠化采購合同模板
- 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部分學校中考第二次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
-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任務創業融資課件
- 生產代加工原料合同協議
- 牽制貨品供應合同協議
- 用鐵皮修繕房屋合同協議
- 電廠種植樹木合同協議
- 電纜敷設合同協議書范本
- 甲乙丙合資買房合同協議
- 出租車司機崗前教育培訓
-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 《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范SLT 277-2024》知識培訓
- 肝癌科普預防
- 《經典常談》每章習題及答案
- 公共資源交易知識培訓
- 《危機管理案例》課件
- 橈骨遠端骨折中醫護理方案
- DB13-T5687-2023負壓封閉引流術護理規范
- 2025年叉車司機操作證考試題庫
- 海綿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