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人教版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4章 光現象(非選擇題)(答案+解析)_第1頁
2021年中考人教版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4章 光現象(非選擇題)(答案+解析)_第2頁
2021年中考人教版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4章 光現象(非選擇題)(答案+解析)_第3頁
2021年中考人教版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4章 光現象(非選擇題)(答案+解析)_第4頁
2021年中考人教版物理真題分類匯編-第4章 光現象(非選擇題)(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光現象(非選擇題)

填空題(共11小題)

1.(2021?衡陽)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工作人員每天噴灑消毒液,并對進入校園的人員測量

體溫。如圖,常用的測溫槍是利用人體發出的(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來測量體

溫的。噴灑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這是因為消毒液發生了(填物態變化名稱)。

2.(2021?棗莊)如圖所示,三條互相平行的光線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體表面上,三條反射光線

(選填“會”或“不會”)平行射出,這種反射(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

射定律。

3.(2021?泰安)一幅裝飾畫在平面鏡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3m,則裝飾畫到平面鏡的距離是

rrio

4.(2021?懷化)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通過平面鏡檢視防護服的穿戴情況。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

是(選填“實像”或“虛像”);當醫護人員走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選填”變

大”、,,變小,,或,,不變,,).

5.(2021?荷澤)雷雨天氣時,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v)tv聲;聲音和

光都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其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6.(2021?天津)聳立于碧波與云霄之間的“天塔”是津門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

光的形成的;塔尖周圍的“云霧”是水蒸氣(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

滴。

7.(2021?昆明)如圖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兩幅照片,(1)圖甲中的倒影沒有

牌子本身明亮,這是由于;

(2)由于刮風,圖乙中的水面有漣漪,倒影有些模糊,這是由于光發生了

8.(2021?江西)如圖所示是南昌?;韬畈┪镳^“劉充國印”的展臺,透過上方鏡能看到放大的印章,

這屬于光的現象;通過下方鏡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這屬于光的現象。

9.(2021?上海)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是V,電飯煲在工作時,將轉化為內能,

在電飯鍋中注水,發現鍋底比平時看到的淺,是由于。

10.(2021?常德)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體溫檢測己成常態,在人員密集的醫院、車站、機場

等地方都安裝有“門式人體測溫儀”,如圖所示,人通過門時就可檢測出人的體溫狀況,這是利

用來工作的,它屬于一種(選填“可見光”、“不可見光”).

11.(2021?連云港)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點。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

內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此時光斑在。點側,這是因為發生了現象。打開水槽底

部水龍頭緩慢放水,同時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移動。

激光筆

Jh0

二.作圖題(共16小題)

12.(2021?成都)日辱(gui)是古代的一種“時鐘”,利用太陽光下指針的影子指示不同的時刻(如

圖)。請根據指針的影子AB,畫出此時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太陽光視為平行光)。

AB

日易

13.(2021?河南)如圖甲為開封鐵塔及其倒影的美景。請在圖乙中畫出光從塔尖經水面反射進入人

眼的光路圖,其中A點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

水面

甲乙

14.(2021?廣西)請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

15.(2021?泰州)如圖所示,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

M

A

B,\

N

16.(2021?蘇州)畫出圖中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標出折射角丫。

空氣

17.(2021?揚州)如圖,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18.(2021?濰坊)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Pi。保持光束和容

器的位置不變,向容器中緩慢加水,光斑移到P2位置時,請在圖中畫出此時的折射光線及水面位

置。

19.(2021?陜西)在如圖中作出點光源S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S'(保留作圖痕跡)。

20.(2021?重慶)如圖所示,請畫出相應的反射光線。

o

21.(2021?內江)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向水面,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和進入水中光線的大

致方向。

22.(2021?荷澤)小明駕車通過小區道路轉彎處時,通過轉彎處的鏡子M(可看作平面鏡)看到了

行人,他及時采取避讓措施保證了行車安全。如圖為轉彎時的俯視圖,其中A是車內小明的眼睛,

B為行人,請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圖。

23.(2021?昆明)圖中的A'B'是物體AB經過平面鏡M后所成的像,請在圖中畫出該物體。

'、B'

24.(2021?南京)如圖中,牙醫借助平面鏡觀察牙齒的背面,請在圖乙中畫出能反映此過程的光路

圖。

25.(2021?廣安)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角,請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及度數。

26.(2021?衡陽)舞蹈教室有一面平面鏡,四位學生在平面鏡前排練舞蹈,請你根據平面鏡成像的

特點,在圖中分別用A',C'標出A,C兩位學生像的位置。

27.(2021?武威)如圖所示,A是燭焰上的一點,B是人眼的位置,請畫出A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

平面鏡反射后經過B點的光路圖。

三.實驗探究題(共10小題)

28.(2021?云南)如圖1所示,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和一塊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圖1圖2

圖3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可以確定像的。實驗中有同學從蠟燭一側透過玻

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發生了光的射。改善“重影”

問題的辦法是o解決問題后,移動點燃的蠟燭,多次測量并分析得出結論。

(2)小明發現上述實驗中難于準確測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體進行多次

實驗,就得出了像與物大小的關系,于是他換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塊進行實驗。

①如圖2甲所示,將一組木塊置于玻璃板前,改變該組木塊的位置,進行三次實驗,用筆在白紙

上標記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圖2乙所示。根據對應頂點就能準確測出相應的距離,再將白紙

沿(選填“EF”或“GH”)對折,若像和物的對應頂點都,則證明平面鏡所成

的像和物具有對稱性。

②如圖3所示,用疊加的方法改變物的大小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鏡所成的

像與物的大小o

木塊的位置保持不變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123

塊的個數/個)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123

塊的個數/個)

(3)某小組在較暗的環境中實驗時,發現木塊的像較暗、不易辨識,聯系日常照鏡子的經驗,解

決方法是(選填“照亮木塊的像”或“照亮木塊”)。

29.(2021?濰坊)某同學用身邊的器材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操作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在白紙上豎立一透明玻璃板,在白紙上沿透明玻璃板畫一條直線;

②取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蓋a、b,蓋的邊緣涂上印泥,在玻璃板一側放置瓶蓋a且用力按一下,

觀賽a在玻璃板中的像。手持瓶蓋b移至與a像重合。稍用力按下b記錄a像的位置;

③多次改變a的位置,重復步驟②,白紙上得到對應的物、像痕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保證實驗效果,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實驗過程中玻璃板底邊必須與所畫直線重合

B.實驗過程中玻璃板底邊與直線平行即可

C.玻璃板必須垂直紙面

D.玻璃板可適當傾斜

E.應選用較厚的玻璃板

(2)若不使用直尺和三角板,要驗證物、像是否對稱,接下來進行的實驗操作是o

30.(2021?岳陽)如圖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

(1)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入射光線E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選填“漫”或“鏡面”)反射;

(2)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反射角入射角;

(3)小明發現實驗中所用的激光垂直照在光屏上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直線,這樣使實驗中更容易

觀察光路。他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拆開激光筆。如圖乙所示,一束很細的激光發射出來

后通過一個透明的圓柱體,由于圓柱體對光有(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最終使

激光在光屏上展開得很寬。

31.(2021?廣西)(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實驗中,當入射角減小時,反射角;當

入射角等于4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互相。

(2)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

面;水沸騰時持續吸熱,溫度o

(3)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已有的器材:小車、停表、長木板及小木塊各一,

還需要的器材有;為了方便計時,應該使斜面的坡度較(選填“大”或“小”)。

32.(2021?十堰)小紅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實驗中她選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

(2)她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實驗,觀察及測量距離之后,小紅得到初步結論:像和物關于

平面鏡?

(3)她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在光屏上沒有看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平面鏡

成o

33.(2021?新疆)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

B,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關系;玻璃板的厚度對蠟燭所成的像的大?。ㄌ睢坝小?/p>

或“沒有”)影響;蠟燭所成的像(填“能”或“不能”)用照相機拍下來。

34.(2021?衡陽)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

在紙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取下紙板,用

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Ni和/r,得到的結論是反射角入射角(選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2)如圖乙,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這時在

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同一平面內(選填“在”或“不

在”);

(3)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選填“靠近”或“遠離”)法

線;

(4)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

反射現象中,;

(5)陳濤同學還想用圖丙和圖丁模擬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照圖丙那樣,把幾根細針垂直入一張硬

紙板中,表示法線,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將平行射出。隨后將紙板隨意彎

折,如圖丁所示,這時會看到“法線”不再平行,當入射光線平行射到各入射點上時,反射光線

(選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漫反射(選填“遵循”、“不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5.(2021?安徽)如圖所示,某小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為了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將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選填“點燃”或“未點燃”)

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蠟燭

A的像的位置。

36.(2021?東營)如圖為某實驗小組''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

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而且F板可繞ON轉動。

(1)使用可以旋轉的硬紙板,其目的是;。

(2)將入射光線AO向ON靠近時,看到反射光線OB(選填“靠近”或“遠離”)

ON,

(3)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向。點,光將沿圖中的方向射出,說明在光的反

射現象中,光路是的。

(4)無意中,小明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是(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的(選填“實”或“虛”)像。

(5)某同學在實驗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然后轉動紙板E并使其與紙板E在

同一平面內,但在F上沒有發現反射光線,其原因可能是。

37.(2021?嘉興)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像距與物距關系時的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白紙,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記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

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用筆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

③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個位置,重復上述實驗;

④用直線連接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記錄數據

如表。

次數物距/cm像距/cm

15.05.0

28.08.0

312.0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實驗本身的限制,要用與實驗對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對象

來替代的方法。本實驗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體體現在。

(2)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3)實驗中,有同學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你認為該同學還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嗎?并

說出你的理由。。

四.綜合能力題(共1小題)

38.(2021?山西)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用玻璃三棱鏡將太陽光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這

種現象叫,從此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

第4章光現象(非選擇題)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填空題(共11小題)

1.【解答】測溫槍是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來測量體溫的;噴灑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這

是因為消毒液由液態變為了氣態,發生了汽化現象。

故答案為:紅外線;汽化。

2.【解答】由圖可知,物體表面凹凸不平,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

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為:不會;遵循。

3.【解答】因為平面鏡成的像到鏡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相等,裝飾畫的像離鏡3m,裝飾畫離鏡也

應是3m。

故答案為:3。

4.【解答】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當醫護人員走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像與物體

等大。

故答案為:虛像;不變。

5.【解答】(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和在真空中傳播速度大致相等為3Xl()8m/s,聲音在空氣中

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

閃電和打雷總是同時發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要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所以我們

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

(2)聲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其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光能在真空中傳播。

故答案為:遠大于;聲音。

6.【解答】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塔尖周圍的“云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為:反射;液化。

7.【解答】(1)圖甲中的倒影沒有牌子本身明亮,是因為一部分光線被反射到空氣中,一部分光線

折射進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線減少,所以倒影暗了一些;

(2)水面有漣漪,則一部分光線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了四面八方,使得倒影有些模糊。

故答案為:(1)一部分光線折射進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線減少;(2)漫反射。

8.【解答】(1)上方鏡是放大鏡,透過上方鏡能看到放大的印章,這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2)下方鏡是平面鏡,通過下方鏡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是屬于平面鏡成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

故答案為:折射;反射。

9.【解答】(1)各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都是220V;

(2)電飯鍋就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工作時將消耗的電能轉化成內能;

(3)在電飯鍋中注水,發現鍋底比平時看到的淺,這是由于光的折射,我們看到的是鍋底的虛像。

故答案為:(1)220;(2)電;(3)光的折射,我們看到的是虛像。

10.【解答】因為人體會向外輻射紅外線,所以這種“門式人體測溫儀”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紅

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

故答案為:紅外線;不可見光。

11.【解答】水槽內沒有注水時,光沿直線傳播,照射到O點;當向水槽內注入適量的水后,光從

空氣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偏向法線,因此水槽底部光斑移動到O

點的左側,該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水,水面下降,折射點向右移動,因此折射光線逐漸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左;光的折射;右。

二.作圖題(共16小題)

12.【解答】由于在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太陽光傳播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故答案為:如上圖所示。

13?【解答】由題可知,A的位置是塔尖通過水面所成的像,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

據此畫出塔尖的位置A,,連接人的眼睛和A,則連線與水面的交點為反射點,據此作出反射光線、

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14.【解答】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

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M

15.【解答】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

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B1-..............-*B'

N

16.【解答】過入射點作法線,根據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空

氣中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17.【解答】先根據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端點A、B在平面鏡中的像點A'、B',用虛線

18.【解答】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會靠近法線,保持入射光線不變,向容器中緩慢

加水,折射點發生了變化,但折射光線的方向不變,即P2位置的折射光線與P1位置的折射光線是

平行的,據此做出折射光線,該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交點為折射點,也是水面的位置,如圖所

示:

19.【解答】做點光源S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如圖所示:

■d

S'

20.【解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另一側畫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21.【解答】在圖中,畫出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空氣中畫出反射光線;根據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水中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22.【解答】根據平面鏡中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點B的像點B',連接AB',與鏡面的交

OA為反射光線,連接BO,畫上箭頭即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23.【解答】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實線連接A、B即

為物體AB.如圖:

24.【解答】先作出牙齒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像的位置,連接像A'和眼睛B與平面鏡

交于。點,即為入射點,連接A0為入射光線,0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25.【解答】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做出法線,已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等于90°

-30°=60°,則反射角也等于60°,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即可做出反射光線.如

26.【解答】像與物關于平面鏡軸對稱,所以作A、C的軸對稱點A'、C'即為A、C兩位學生像

的位置,如圖所示:

27.【解答】先作出發光點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為A的像;連接A'B交平面鏡于點O(即

入射點),連接AO,則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B*

=.實驗探究題(共10小題)

28.【解答】(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于觀察并確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現象,造成重影;

玻璃板如果薄,兩個像距離近,測量誤差小,實驗效果好,所以為了改善“重影”,可以選擇較

薄的玻璃板;

(2)①實驗中應該將實驗數據沿平面鏡的位置對折,即為GH,若像和物的對應頂點都重合,說

明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對稱性;

②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玻璃板前后木塊的個數始終相等,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物體成像要清晰,就必須讓木塊有足夠光線射向平面鏡才能成像,所以應該照亮木塊。

故答案為:(1)位置;反;用較薄的玻璃板;(2)①GH;重合;②相等;(3)照亮木塊。

29.【解答】(1)AB.實驗過程中玻璃板底邊必須與所畫直線重合,這樣便于測量物距和像距的大

小,故A正確,B錯誤;

CD.為了使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與紙面垂直,故C正確,D錯誤;

E.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所以通過玻璃板該

同學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故實驗時應換用較薄的玻璃板,故E錯誤;

故選AC:

(2)若不使用直尺和三角板,要驗證物、像是否對稱,可以將白紙沿著所畫直線對折,若像與物

體重合,則表明物、像關于鏡面是對稱的。

故答案為:(1)AC;(2)將白紙沿著所畫直線對折。

30.【解答】(1)光在紙板上發生漫反射時,反射光線會向各個方向傳播,使我們從各方向都能看

到;

(2)光反射時,反射角總是等于入射角;

(3)透明圓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把很細的激光會聚起來,形成亮光,再在光

屏上展開。

故答案為:漫;等于;會聚。

31.【解答】(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實驗中,當入射角減小時,反射角也隨之減??;在光

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入射角等于45°時,反射角也等于45°,反射光線與入射

光線的夾角為90°,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互相垂直;

(2)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

相平;水沸騰時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3)根據丫=且可知,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測出時間,用刻度尺測出小車通過的距離,

t

題目中已經給出了秒表,因此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刻度尺;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

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時間更長。

故答案為:(1)減??;垂直;(2)相平;不變;(3)刻度尺;小。

32.【解答】(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

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即: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3)光屏不能接收虛像,只能接收到實像,而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

置上,在光屏上沒有看到蠟燭A的像。

故答案為:(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對稱;(3)虛像。

33.【解答】(1)實驗中選取完全相同的兩支蠟燭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

一支沒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至與蠟像A的像重合,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

大小關系;

(2)實驗中若用厚玻璃板,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

果,但對蠟燭所成的像的大小沒有影響;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也可以用照相機拍下來,所以蠟燭所成的像能用照相機拍下來。

故答案為:大??;沒有;能。

34.【解答】(1)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