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膽湯加鎮心安神治療失眠
文膽湯是唐孫思瑜的創造的。它被收錄在《急金千方》中。書中言其主治證為:“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及至后世,其應用范圍漸見擴大:從病性來說,不僅是治虛煩膽寒,而多用于痰熱阻郁;從病位來說,已不限于心膽,凡痰熱阻于肝、肺、脾、胃、大腸等部位者皆用之:從病種來說,也不限于失眠,凡嘔吐、泄瀉、胃脘痛、脅痛、癲狂、眩暈、梅核氣等,只要屬痰熱內阻所致者,均可以之為治。然而,我體會,臨床用于各種疾病時,除嘔吐之外,大多需隨癥加減化裁,效果方可更加突出。舉例說明如下:一、溫膽湯加治“神神”原方所治,是大病之后,脾胃失健,津不得運,停為痰濕,阻于少陽膽經,陽氣被郁,心神受擾,所現虛煩失眠之證。此時,用溫膽湯去其痰濕、清其郁熱,使陽氣得升,膽經得溫,失眠自愈。其方名之由來,蓋緣于此。我們臨床用溫膽湯加鎮心安神之品治療因飲食不節,情志抑郁,化生痰熱,阻遏心膽,擾亂神明引起的失眠證,多獲顯效。張××男45歲82年10月24日初診。患者素喜飲酒而嗜肥甘,近一年來經常失眠,伴輕度心悸、心煩性急,脘腹痞悶,時有惡心,口苦,大便干溏不調,舌邊紅苔黃膩,脈滑實。曾服多種安神之藥效不顯著。脈證合參,證屬痰熱郁阻心膽。選方溫膽湯加味。藥用:竹茹20克枳實10克陳皮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6克生甘草10克朱砂3克(分沖)合歡皮12克四付。復診,服藥二付,失眠已愈,唯感脘痞。原方繼服四付。二、加保持中氣的病泄瀉有因痰熱郁阻胃腸所致者。誠如《金匱鉤玄》所謂:“或瀉,時或不瀉,或多或少是痰也”遇此,古人常有用溫膽湯治療者,今習用之。然全方之沉降不利于因痰熱郁阻,脾氣升發無力,水谷下趨而作泄,故此方中去枳實,改用黃芩清熱,加荷葉以升提中氣。狄××男67歲82年9月6日初診。泄瀉時輕時重歷時半年,西醫診為慢性結腸炎,服西藥及中藥參苓白術散等不效。大便日3、4行,所下為稀便或夾少許粘沫,無里急后重感。口干但不思飲,納食稍減,時感惡心腹脹、腸鳴,舌苔厚微黃,脈滑。證屬痰熱郁阻胃腸。治以溫膽湯加減:竹茹20克生姜1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黃芩6克荷葉10克四付。復診,泄瀉已止,上方減黃芩量至3克,繼服4至8付,以資鞏固。三、痰熱郁阻以治胃《證治匯補》云:“導痰湯,治痰厥心痛”此所謂痰厥心痛,即是指痰熱阻滯引起的胃脘痛。導痰湯與溫膽湯之差別僅在于前者有膽星而無竹茹、生姜。故我在臨床上,習用溫膽湯代導痰湯,且針對其疼痛的主證,合用性涼而行氣理血的川楝子、玄胡,療效更為顯著。李××男30歲患胃潰瘍五年,近經胃鏡復查仍系活動期。胃脘脹悶疼痛,饑時減輕,食后加重,不喜按壓。時有惡心、嘈雜、腹脹、口苦、不思飲、大便干溏不調。舌苔黃白相兼而厚膩,脈滑。證屬痰熱郁阻中脘,予溫膽湯加味治之:竹茹20克生姜1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陳皮10克生甘草10克炒.枳殼10克川棟子10克元胡10克四付。復診,脘痛脹悶已減大半,繼服四付,諸癥消失,囑原方隔日一付,繼服十付以鞏固療效。此案療效所以顯著,與按其胃脘疼痛這一主證,加用川楝、元胡有關。因痰熱阻滯并不一定疼痛,惟阻而引起氣血郁滯,經脈不利才發生疼痛之癥。然單用溫膽湯雖有行氣之陳皮、枳實(方中改為枳殼),終屬以清化痰熱為主,行氣血止痛之力較遜,故以加入川楝、元胡通行氣血止痛之功為優。四、化氣陰增加以養肝利鋼《景岳全書》說:“若痰飲停伏胸脅疼痛者,導痰湯加白芥子”這里所說的脅痛,是由痰之偏熱而起,即痰熱阻郁肝膽證。我曾用溫膽湯適當加減,治療此證,療效良好。曹××女36歲主訴于81年底開始感全身疲乏,右脅悶痛,化驗肝功僅轉氨酶高,其余正常。服中西藥4月余,無明顯效果,3月底查肝功能,轉氨酶仍340u。目前除右脅痛外,還感口苦、腹脹,納食不香,惡心,不思飲,小便黃,大便干,舌邊紅,苔黃厚膩,脈沉弦。證屬濕熱阻滯灼煉為痰,痰熱郁阻肝膽,用溫膽湯加減:竹茹30克生姜1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陳皮10克生甘草10克炒枳殼10克生山梔10克川黃柏10克茵陳18克焦六曲12克囑連服10劑。復診,謂上藥服后,脅痛大減,納食亦增,視其舌苔黃厚已減,脈仍如前。遂于前方中加郁金10克、白芍10克,繼服10付。諸癥消失。復查肝功結果:轉氨酶為127u,再予原方減黃柏、茯苓,續服10付,七月份來告曰:化驗正常,已經上班。此例用溫膽湯,針對其腹脹、便干、口苦、舌紅等,濕熱俱盛之證,加黃柏、梔子、茵陳以清其肝膽濕熱,加減得法,故取效較優。五、從痰熱治結社會癲證,多屬氣郁痰積而成,正如《臨證指南》所說:“癲由積憂積郁……氣郁則痰迷,神志為之混淆。”但是郁久亦有漸見化熱而致狂者,此時則可出現痰熱郁阻心膽之證。對于癲證,我體會以溫膽湯合甘麥大棗湯為優。宋××女38歲82年6月8日初診,家人代述:患者于今年五月,因愛人去世,情志受挫,漸見易躁善悲,神志恍惚,時自哭泣,納食減少。近來又增躁動,自汗出,大便干。觀其面色較紅,口唇干燥,舌苔黃膩,切脈顯細滑之象。從脈癥分析:原本系氣郁痰迷之癲證,近則出現化熱之象,當從痰熱治之。處方以溫膽湯加味:竹茹30克枳實10克法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生甘草10克淮小麥30克大棗10枚四付。復診,家人陪來,已能自訴一些癥狀,言胸脘痞悶,心煩、恐懼、善悲傷欲哭,口苦,時有惡心,舌脈如前。前方繼服。計服16付,諸癥消失。此例用溫膽湯以治其痰熱,另外,針對心氣不足出現善悲欲哭之證,合用甘麥大棗湯,甘緩益其心氣,故收效較好。六、平肝鎮逆藥治療組痰熱郁阻除可致發上述諸證外,還可引起眩暈病,正如張景岳所說:“丹溪之論眩運,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也。”(《景岳全書》)。遇此痰熱作眩,也可用溫膽湯。但眩暈的特點是痰熱上擾清竅,用本方治療時,最好加入平肝鎮逆之藥,才能提高療效。潘××女49歲82年5月11日來診,訴眩暈反復發作已數年。昨日因生氣又發,自覺頭暈昏重,惡心欲吐,性急微煩,口苦,納食減少,大便稀溏,舌苔黃膩,脈沉弦。血壓160/98毫米汞柱,證屬痰熱郁阻肝膽,上擾清竅。治用溫膽湯加減:竹茹20克茯苓16克法夏10克陳皮10克灸草10克生姜10克生石決明30克白蒺黎10克白菊花12克四付。復診:眩暈已除,諸癥亦消失。血壓140/90毫米汞柱。囑繼服前方8至12付,以鞏固療效。此例應用溫膽湯清化痰熱,并針對痰熱隨肝膽之氣上沖,擾于清竅之特點,加用石決明等平肝鎮逆之品為宜,故而療效顯著。七、清痰熱郁結之方—梅核氣此病雖以痰氣郁結為多見,但久而化熱亦可形成痰熱郁阻之證。此時溫膽湯可作為主治之方。但此病的特點是痰熱與氣膠結不解,故須于方中加入行氣開郁之藥如厚樸、蘇葉、枇杷葉之類,以破其膠結之勢。王××女45歲82年5月14日初診。數月來感咽中如有物塞,咯之不出,吞之不下,胸脅滿悶,噯氣、口苦、便干、舌苔黃白相兼而膩,脈弦滑(曾經鋇透未見異常),診為梅核氣。證系痰氣郁結,久而化熱所致。治以清化痰熱開郁散結,方用溫膽湯加減;姜竹茹30克法夏10克茯苓16克生姜10克陳皮10克炒枳殼10克灸甘草10克厚樸10克蘇葉10克枇杷葉10克4付。復診,咽塞感已消失,仍感輕度胸悶,視其舌苔仍膩。故復予前方四付,以撤余邪。對梅核氣之痰熱郁結證,應加入厚樸、蘇葉等開郁行氣之藥,才能開其膠結之勢,否則收效不會有如上之顯著。綜上所述,可見以溫膽湯作為主方,可以治療多種病中之痰熱郁阻證,所以如此,是因溫膽湯配伍得當,正如《名醫方論》中所說:“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陽,而臣以甘草、生姜,調胃以安其正;佐以二陳,下以枳實,除三焦之痰壅;以茯苓平滲,致中焦之清氣,且以驅邪,且以養正;三焦平而少陽平……”諸藥配合,化痰躁濕而不助熱,清涼泄熱而不戀濕,行散中兼顧正氣,沉降中佐有升浮,為清化痰熱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木樓梯扶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方巾紙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彩繪牡丹杯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室內移動式空調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女裝手提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從零開始構建安全醫療環境-年度報告分享
- 2025至2030年中國衛生級呼吸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醫用氨水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分光度六合一檢測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游泳救生員技能培訓課程設置試題及答案
- 機器學習課件周志華Chap08集成學習
- 新生兒亞低溫治療護理
- 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
- 印章使用登記臺賬
- 《電力行業職業技能標準 農網配電營業工》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 施工工地環保知識培訓課件
- 康復醫學基礎知識培訓
- EPC項目承包人施工方投資估算與設計方案匹配分析
- 紡織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分析報告
- 中藥熱奄包在急性腸炎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