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7_第1頁
社會實踐報告-7_第2頁
社會實踐報告-7_第3頁
社會實踐報告-7_第4頁
社會實踐報告-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對新農村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設的調查報告——對湖北省監利縣新溝鎮的報告,加強文化建設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摘要】:我對我的家鄉湖北省監利縣新溝鎮進行了文化現狀的調查,希望對家鄉的文化建設做出貢獻。新溝鎮是監利縣的北部門戶,新溝是江漢油田開采原油的重要資源地之一,境內盛產糧食、棉花、瓜果、水產等農副產品。新溝鎮工業基地實力雄厚,現有湖北銀欣集團、天河水產、恒泰米業、發旺油脂、棉花等農副產品加工和印鐵制罐業等為支柱產業的工業格局,我的家在秦陽村,我調查了新溝鎮許多人,詢問他們關于對文化現狀的看法。在現在的農村,在家務農的人員已經很少很少了,許多人都在外打工,他們去到了全國各地的各個行業,為城市建設做出了他們微薄的貢獻。平時在村間很難看到青年,在家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只有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回到家。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讓我們一起努力!【關鍵詞】文化現狀文化底蘊留守兒童交通民俗風情交流農業文化企業文化文化產業學校教育文化場所【調查目的和意義】黨和國家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利用寒假返鄉時間,對我家鄉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在經濟情況有較好發展的同時也不忘記對文化生活等精神層面的追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同步提高才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學校方面注重文化培養,讓祖國的下一代有更好的讀書學習的環境。使有關部門將工作落實到實處,重視黨中央對基層文化建設的安排。讓自己對家鄉的情況更加的了解,關注家鄉文化建設,為家鄉的文化生活建設獻計獻策。【調查過程】到秦陽村各地走訪,跟群眾進行交流,了解農民文化生活情況,到村里的老年人活動中心調查老年人生活情況。到村小學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對農村小學教育進行調查,詢問周圍小朋友關于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對民俗文化進行考察,針對民俗文化事件進行了解。參加婚禮、葬禮等蘊含豐富民俗文化活動,詢問大家對舊文化習俗的感受。到鎮上文化活動較多的地區進行了解,如服裝一條街、娛樂一條街,小吃一條街等等。對國家農業部等九部委評定的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省政府重點扶植的糧油加工企業的湖北省食品產業福娃集團員工文化生活進行了解。【基本情況與分析】在我的家鄉,秦陽村,以農業為主、養殖業、漁業為輔的經濟體系,青壯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在家務農的就只有少數青壯年,其余的都是老年人,現在農業現代化普及情況已經很好了所以農業一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沒有什么很重的體力活,在農余的時候老年人基本上都在老年人活動中心度過時光,沒有什么其它的文化活動了,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加強老年人文化基礎設施相對比較重要了,豐富文化生活可以從很多地方做起,增加組織力度,促進文化生活發展。村子里的小型戲曲舞臺,極大的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觀看戲曲的主要以中老年人為主去到村小學,以前我讀書的地方,小學已經放寒假了,所以在學校里面沒有學生,我問了周圍的人群,在我們那個時代,這間小學有兩百人之多,但是現在只有十幾人了,生源情況很不樂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個,比如現在交通方便了,有的學生都到教育比較好的學校去了,有一部分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將小孩帶到了自己工作地進行文化學習,在計劃生育的情況下,孩子開始減少了,現在小學就變成兩個年級了,也就是一年級和二年級,所以在讀完二年級后,孩子們都選擇了比較遠的小學。在小學里我發現學校的學生活動區域很多都被其它方式占用了,學生在課外沒有什么很多的活動空間,只有兩張破舊的乒乓球臺。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教育問題應該是很重視的一個問題,改善農村子女教育,豐富課外生活,對學生的認知學習有許多的好處。在現在農村小孩子的父母的文化層度都不高,對子女的教育也相對有限,而且大多數都是在外務工的,孩子的生活一般都是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的年級大了,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樣就會出現小孩子的求知欲上有問題,很多農村的小孩,文化層度都比較低,要提高文化生活,文化層度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風俗,有些文化風俗是可以學習的,但是某些不好的文化風俗情況我們就應該摒棄。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后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明顯不足,二是文化基礎設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機構運轉存在較大困難,四是文化產品、文化服務供給不足。由于農村地區的地方政府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政府文化建設職能缺位,文化建設投入不足,文化宣傳滯后。使一些農村文化建設處于“無陣地、無隊伍、無作品”的“三無”狀態。一些農村的電影院、文化館、圖書室都變成了商店、旅社、個體攤位;描寫農村生活,適合農民口味的文學精品越來越少。電視節目繁多,但真正關注農業技術、農業法規以及農經信息方面的電視節目少;出版社“三農”圖書積壓,但是農民很難看到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市場經濟理論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識的書籍。農村的娛樂設施和場所太少,加之缺乏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正確引導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觀念和生活習俗乘虛而入。此外,農村教育落后,農民文化素質偏低,這也是農村文化建設落后的重要表現。資料顯示,我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在農村4.97億的勞動力中,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過職業技術培訓的不足5%,受過技能培訓的僅為1%。農村教育落后不僅導致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低下,還引發了農民文化修養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陳舊,同時使不良社會風氣蔓延。鎮上是文化活動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新溝鎮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基礎建設以總體規劃為依據,以城市化建設為標準,堅持小城鎮建設與發展農業產業化相結合;堅持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相結合;堅持小城鎮建設與發展第三產業相結合的城鎮建設發展思路,按照工業興鎮,開放強鎮、城建靚鎮和工業化、外向化、城鎮化、農村現代化“三鎮四化”的工作發展思路,制定了建設城鎮,發展城鎮,繁榮市場的過硬措施,把領導力量向城建傾斜,工作精力向城建傾斜,可用財力向城建傾斜。先后投資4500萬元,依據規劃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目前已經建成商業步行街、建材一條街、休閑娛樂一條街、餐飲美食一條街、服飾一條街、商業一條街,商賈云集,是監利縣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鋪設了七條主干道(即銀欣大道、向陽路、南后路、工區路、新民路、油田路、吉祥大道)拉開了四縱五橫的城鎮框架,上水、下水、電力、電訊、路燈、人行道鋪裝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城市化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城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0%,道路硬化率已達96%,路燈安裝率已達95%,供水普及率已達98%以上。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10000噸,11萬伏的新溝變電站座落在城郊,部分企業專線供電;郵電通信設施先進、容量大,電報、電話、電傳和無線移動已進入全國自動轉報大網;無線電視和有線電視覆蓋全鎮;飲居服務和文化衛生等公共設施齊全,文化活動也相對豐富。新溝鎮物華天寶,資源豐富,一是農業產品資源豐富。盛產糧食、棉花、油料、產量居全省五十強鄉鎮之列,蔬菜、瓜果、水產品種種養殖面積逐年遞增,網箱養鱔、池塘喂蝦、養蟹等形成了新型的水產品養殖模式。近幾年來,先后建成了15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商貿城。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是江漢油田開采原油的重要資源地。開放開發的新溝,隨著時代發展的脈搏,以強勁的發展態勢,迅速融于現代化建設的滾滾熱流。小型城市初具雛形,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軟硬環境日趨優化。新溝鎮現有福娃、天和水產、華田米業、恒泰米業、發旺油脂、鑫泰棉花等農業產品加工和印鐵、制罐包裝業等龍頭企業32家。湖北福娃集團已躋身151家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新溝鎮工業園初具規模。全鎮共有工業產品20個大類,54個品種,其中荊州市天和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各種水產品已獲得美國FnA和歐盟EEC衛生注冊,擁有自營出口權。產品全部運銷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是全省同行業最大的創匯企業。福娃集團的“楚天牌”小磨麻油、“福娃”雪餅、膨化鮮貝、“迪達迪”餅干系列、“荊珍雪”免淘米享譽全國。食品工業鎮的格局已經形成。商貿活躍、市場繁榮。現有“富迪”連鎖超市大小8家,“新潮”小商品市場已形成市場網絡體系。新溝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人稱“小漢口”,形成于北宋,舊時沿稱石牌樓,豆口市、七星街、晰興口、新口嘴、新溝嘴,新溝鎮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段德昌、謝覺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一度領導紅軍多次涉及此地,革命勝跡有新溝鎮大捷紀念碑、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舊址、紅三軍軍部舊址等。1949年5月置為新溝鎮,歷經改革開放后的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現已煥發出勃勃生機,1987年曾榮獲全省首屆小城鎮建設競賽二等獎,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綜合實力五十強鎮,2000年、2002年分別被評為荊州市評為小康鄉鎮,2002年鄉鎮綜合實力評估在荊州市排名第一,1996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06年3月奪得湖北省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競賽“楚天杯”,2006年6月被省委確定為全省新農村建設20個重點鄉鎮之一。湖北福娃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其前身是湖北銀欣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93年6月,是國家財政部農產品深加工重點支持企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中國大米加工十強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中央政治局委員、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等領導曾多次到公司視察指導,對福娃的產業化經營給予了充分肯定。集團十分重視文化活動,專門建設了很多文化活動設施,為新溝鎮的文化建設作出了很多貢獻。【調查結論】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應該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按照業余自愿、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節日和集市,組織開展花會燈謎、文藝演出、書畫展覽、讀書征文、體育健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發掘民族民間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許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戲曲、民間書畫、雕塑以及各種民間工藝等,其中不乏有價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在這些具有特色文化資源的村莊,挖掘、保護和合理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開展展示活動和申報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動,對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繁榮農村文化、展示新農村農民新形象、增強農村凝聚力和提高農民自信心,有著積極的意義。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應該培養“鄉土藝術家”。最近幾年,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如送戲下鄉、送演出下鄉、送書下鄉、送電影下鄉、送科技下鄉……在全國各地的農村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是這種“送文化下鄉”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代農民對文化的需求。因此,新農村文化建設要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培養和激勵“鄉土藝術家”,戲劇、皮影、泥塑、年畫、秧歌等民間藝術和鄉村生活有著天然的親和性,培養鄉土藝術家,可以保護大量的民間文化,還可以激發農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農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養,引導地方培養基層文化隊伍,通過國家公共財政引導的方式,獎勵和補貼農村基層文化帶頭人,建立一支鄉土化、農民化和本土化的農村文化精英隊伍,使之成為農村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這是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評價建議或對策】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應該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從市場發展來看,近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農村農民自辦文化應運而生,如“農村文化大院”、“農村電影隊”、“業余劇團”、“農家書屋”等,這種“自辦文化”相當一部分就是農村文化產業的原始或者初級形態。農村文化產業是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和潛力的領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發展的重要形態,我們在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的同時,應當積極地發展健康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是新農村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