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八上語文教學同步周周測:第6周第三單元古詩文過關測試卷_第1頁
2023秋八上語文教學同步周周測:第6周第三單元古詩文過關測試卷_第2頁
2023秋八上語文教學同步周周測:第6周第三單元古詩文過關測試卷_第3頁
2023秋八上語文教學同步周周測:第6周第三單元古詩文過關測試卷_第4頁
2023秋八上語文教學同步周周測:第6周第三單元古詩文過關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周周測卷:第三單元古詩文過關測試卷時間:70分鐘

滿分:7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穩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2.拿到試卷后,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指定區域內。3.不要舍不得放棄,一道題無思路做不出來,你在那里耗時間,就是在減少試卷分數!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一、文言文閱讀(共50分)(11分)(2021河南安陽·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小題。(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二)仆①去月②謝病,還覓薜蘿③。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⑤重⑥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選自吳均《與顧章書》)注:①仆:自己的簡稱。②去月:上月。③薜蘿:一種山中生長的藤本植物,后以此代指隱士的服飾。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素:向來,一向。⑥重:重視,這里是向往的意思。⑦辦:具備。1.(2分)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1)五色交輝

交(2)曉霧將歇

將2.(2分)把語段(一)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夕日欲頹,沉鱗競躍。3.(3分)語段(一)是怎樣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出山林的特點的?請結合相關內容具體分析,4.(4分)語段(一)和語段(二)都是作者寫給朋友的書信,它們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相同之處?【答案】1.(1)相互(2)將要

2.夕陽快要落山了,水中潛游的魚爭相躍出水面。

3.語段(一)用山峰、溪流、巖壁、林竹的靜態描寫,與猿啼鳥鳴、魚兒競躍的動態描寫相結合,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山林極富生命力和幽深靜謐的特點。

4.都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歸隱山林的逍遙自在(閑適自得)之情。【解析】1.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為:色彩斑斕,交相輝映。交:相互;(2)句意為: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將:將要。2.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本句重點詞語: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3.考查內容理解。“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意思是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寫五彩斑斕,交相輝映的石壁,寫青翠挺拔的竹子,是靜態描寫;寫造成的霧氣漸漸散去,猿猴和鳥兒啼鳴聲交織在一起,夕陽西下,魚兒躍出水面,這是動態的描摹,由靜到動,描繪出一幅秀美、富有生機的山川圖。4.考查內容理解和對比閱讀。《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端,言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與顧章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可分為二層。第一句為第一層,以敘事開篇,交代了自己上個月歸隱一事。從第二句開始一直到最后為第二層,主要描繪石門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歸隱后自得其樂的情趣。【點睛】參考譯文:【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乙】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那里陡峭的崖壁欲與天上的云霞爭高下,孤倔的山峰能夠遮住太陽,幽深的洞穴積囤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那里蟬叫鶴鳴,水聲激響,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一向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而此地多菊花,又有很多竹實,隱居山谷所需的生活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仁人智士喜愛山水,真不是隨便說說的呀!(17分)(2022吉林延邊·八年級統考期末)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甲)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乙)書上元夜游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②雜揉③,屠沽④紛然⑤。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⑥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⑦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⑧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注】這是哲宗元符二年己卯(1099),東坡在海南儋dān州(治今海南儋州市)貶所寫的一篇小品,《東坡志林》題為《儋耳夜書》。①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己卯,即公元1099年。上元:陰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②民:指漢族。夷:指當地少數民族。③雜揉:同“雜糅”,混雜。④屠沽:屠戶與賣酒者,文中指賣肉、賣酒的人。⑤紛然:盛多的樣子。⑥關:門栓,文中指門。⑦過:蘇軾的幼子,宇叔黨。紹圣四年(1097)隨侍蘇軾于海南。⑧韓愈曾在詩中借釣魚釣不著大魚,埋怨水太淺,要另覓垂釣之處,暗指自己境遇不好,郁郁不得志。5.(2分)甲乙兩文作者都是

(朝代)的文學家蘇軾,字6.(2分)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考慮,想到)B.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有老書生數人來過(經過)D.歸舍已三鼓矣(動詞,擊鼓)7.(2分)用“/”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8.(2分)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9.(2分)請從描寫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10.(4分)【甲】【乙】兩文都寫了夜游,所見之景有何不同?各有怎樣的特點?11.(3分)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遭遇坎坷磨難,【甲】【乙】兩文帶給你怎樣的啟示?【答案】5.

北宋或宋代

子瞻

6.C

7.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

8.在這月光皎潔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嗎?

9.“步”、“入”、“歷”三個動詞連用寫出了蘇軾從容觀賞景物的心態和樂而忘返的濃厚游興。

10.甲文描寫了庭院中月色,突出了空明澄澈的特點。乙文描寫了儋州小城上元之夜城西的風光,僧舍的景物,小巷的民情,紛紛攘攘的生意人,表現了繁榮、熱鬧(祥和)的特點。

11.身處逆境之時,要做到達觀,能夠隨緣自適,善于從身邊發現美之所在,放下煩憂,享受生活。(意思對即可)【解析】5.考查文學常識。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父為蘇洵,弟為蘇轍,父子三人并稱“三蘇”。6.考查文言實詞。C.句意為:有幾個老書生過來看我。過:拜訪。看望;故選C。7.考查文言文斷句。句意為:家里人掩門熟睡,已經是鼾聲陣陣了。“舍中”是指家里人,做主語,“掩關熟睡”是動賓短語,二者之間應斷開;“已再鼾矣”做補語,應和前文斷開;故斷句為: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8.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重點字詞:嘉:美,好;“良月嘉夜”形容詞短語做狀語,應譯為在“良月嘉夜”。9.考查賞析句子。句意為:于是走進西城,進入僧人宿舍,穿過小巷,只見漢族和少數民族混雜在一起,賣肉的賣酒的多得很。句中“步”、“入”、“歷”是三個動詞,寫出了作者游玩時的從容與怡然;“屠沽紛然”寫出夜晚賣肉賣酒熱鬧的場面,“民夷雜揉”各族人民混雜一起,歡樂不已,一派美好祥和之景讓作者產生流連忘返之意。10.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甲文根據“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可知,作者在和友人游玩時看到了皎潔的月光照耀庭院,仿佛院前有一汪清水,突出了月色空明澄澈的特點;乙文根據“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可知,作者在夜游時,走進西城,進入僧人宿舍,穿過小巷,看見漢族和少數民族混雜在一起,還有很多賣肉的賣酒的生意人,彰顯出一派歡樂、祥和、熱鬧、繁榮的氣氛。11.考查道理啟示。兩文的寫作背景都是作者被貶官外放,但是作者也都沒有沉溺于眼前的得失,而是放下過去,坦然面對生活。由此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境時,不要自怨自艾,要能夠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好,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點睛】參考譯文:【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乙】己卯上元節,我在儋州。有幾個老書生過來看我,說:在這月光皎潔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嗎?我很高興地聽從他們的提議。于是走進西城,進入僧人宿舍,穿過小巷,只見漢族和少數民族混雜在一起,賣肉的賣酒的多得很,回到家已經三更天了。家里人掩門熟睡,已經是鼾聲陣陣了。我放下拐杖發笑,心想我半夜出游和家人酣睡,究竟哪個有得?哪個有失?蘇過問我為什么笑,我是自己笑自己。這也是在笑韓愈,他在一個地方釣魚未釣到,就想到更遠地方去,他不知道走到海邊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大魚。(14分)(2022河北唐山·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乙]《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①,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十許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②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濟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④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于千古矣。”(《宜都記》節選)【注釋】①紆曲:曲曲折折。②書記:書中記載。③踐躋:親自登臨。④疊崿:重重疊疊的高崖。12.(4分)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1)互相軒邈

邈:(2)鳶飛戾天者

戾:(3)常聞峽中水疾

疾:(4)既至欣然

欣然:13.(2分)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統領全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和“奇山”兩方面描摹,脈絡分明。B.[乙]文中作者描寫了長江三峽中長達百多里的西陵峽的壯觀最象。C.[甲][乙]兩文內容上均寫景,但兩文的文體卻不相同:一文為“書”,一文為“記”。D.[甲][乙]兩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分別描摹富春江、長江兩岸的峽谷奇觀,寄托了作者厭倦官場政務,縱情山水的高雅志趣。14.(4分)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15.(4分)[甲][乙]兩文都屬于寫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烘托,請從[乙]文中找出側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賞析。【答案】12.

(1)遠

(2)至、到達。

(3)快

(4)高興的樣子

13.D

14.(1)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2)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在山谷間回響著,清越不絕。

15.側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來烘托山之高;用“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烘托三峽秋景的清寒幽靜。【解析】12.考查文言詞語解釋。(1)句意: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邈:遠。(2)句意: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戾:至、到達。(3)句意:常聽人們說,峽中水流險急。疾:快。(4)句意:一到這里就滿懷欣喜。欣然:高興的樣子。13.考查內容理解。D.有誤。[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句意:一到這里就滿懷欣喜,這才相信耳聞總不如親見了。“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于千古矣”句意是:我一邊為自己能一睹這樣的奇觀而高興,一邊又想,山水如果有靈,那么千秋萬代之中能夠得到一個知己,也該感到驚喜了!結合上面兩句可知,本文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以及自己勇于探險的精神和自得之意。故選D。14.考查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1)急湍:湍急的水流。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若:像。奔:奔騰的駿馬。(2)至:非常。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清越。15.考查寫作手法。[乙]文“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句意:不是日中,看不見太陽;不是半夜,看不見月亮。以日中、半夜分別看不見太陽和月亮來烘托山之高;“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句意:猿啼的聲音特別凄清,在山谷中回響,清脆的聲音傳送不絕。以猿啼的聲音烘托三峽秋景的清寒幽靜。【點睛】參考譯文:[甲]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的向東或向西漂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的樹,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也就平靜下來。那些整天忙于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乙]《宜都記》里說:“從黃牛灘向東進入西陵峽,到西陵峽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兩岸山脈高峻、重重疊疊,不是日中,看不見太陽;不是半夜,看不見月亮。絕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頭是彩色的,形狀大多像一些東西。樹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顯凋零,猿啼的聲音特別凄清,在山谷中回響,清脆的聲音傳送不絕。”所說的三峽,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說:常聽人們說,峽中水流險急,書中的記載和口頭的傳聞,都是講述身臨險境時的可怕情景,以此來相告誡,卻沒有人談到這里山水之美的。待到我親身踏上這片土地,一到這里就滿懷欣喜,這才相信耳聞總不如親見了。那層疊的崖壁、秀麗的峰巒,奇形怪狀,姿態萬千,實在難以用筆墨形容;林木參差,郁郁蔥蔥,高與云霞相接,仰觀山色,俯視倒影,愈看愈感美妙,流連游賞了兩天,不覺樂而忘返;平生親眼所見的景物,沒有像這樣壯麗的了。我一邊為自己能一睹這樣的奇觀而高興,一邊又想,山水如果有靈,那么千秋萬代之中能夠得到一個知己,也該感到驚喜了!(8分)(2021四川廣元·八年級四川省蒼溪中學校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①、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鑒、如瑯玕②、如綠沉瓜,窈然③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⑤。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⑦。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⑧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碑皆不堪讀。【注釋】①玦(jué):似環而有缺口的玉佩。②瑯玕:美石,詩人多以青瑯來比竹。③窈然:幽深的樣子。④委:江河下游。⑤神膚洞達:指清新舒爽。⑥舁(yú)夫:抬轎子的人。⑦想當爾爾:想象中杜甫大概是這個樣子。爾爾,如此。⑧何仁仲:萬歷時夔州通判。別駕,即通判。16.(2分)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或所云

或:有時。B.頗有次第

次第:順序。C.溪周之

周:環繞。D.不必求肖

肖:相像。17.(4分)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2)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18.(2分)第一段寫出了浣花溪怎樣的特點?【答案】16.A

17.(1)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宮。溪流一會兒遠,一會兒近。

(2)溪東面住有人家,這時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見;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現在眼前。

18.作者從浣花溪的方位落筆,接著以“西折纖秀長曲”總寫溪水的流向和形狀。進而用“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鉤”五個比喻,極寫縱目所見溪流的曲折多變,生動地描繪溪流的形狀。而后又以“鑒”“瑯玕”“綠沉瓜”喻溪水,展現了它清澈透明、瑩然如鏡而又澄碧柔美的特點。【解析】16.A.或:或者。故選A。17.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譯能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鍵字詞,要翻譯準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構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注意關鍵詞:時遠時近:一會兒遠,一會兒近。左:東面。蔽:遮住。時:常常。18.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鑒、如瑯玕、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文章寫浣花溪水流,以環、玦、帶、規、鉤狀其形,突出其纖秀長曲之美;用鑒、瑯玕、綠沉瓜繪其色,則描繪出浣花溪水清澈見底,幽深碧綠的特點。【點睛】翻譯出成都城南門,左邊是萬里橋。向西折行的細而美、長而彎,所見像套連的圈兒、像開口的玉環、像帶子、像圓規、像彎鉤、水色像明鏡、像碧玉、像濃綠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現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著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帶,然后才有“浣花溪”這一專門名稱,這是因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兒罷了。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宮。溪流一會兒遠,一會兒近。青竹翠柏郁郁蔥蔥,顯得對岸濃蔭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盡頭,平望像一片薺菜。水光樹色,清幽而絢麗,使人表里澄徹,神清氣爽。從青羊宮往西,因溪水匯流而架設了三座橋,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轎夫說通向灌縣,或者這就是所謂“江從灌口來”的說法吧。溪東面住有人家,這時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見;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現在眼前。象這樣的情形有好幾處。溪岸人家用樹枝、竹條編扎成門戶和籬墻,很是齊整。走盡了橋,路旁邊立著一座亭子,題寫著“緣江路”幾個字。過了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橋跨越溪身,橋上有臨水的欄桿覆圍著,到此才看見題著“浣花溪”字樣的匾額。過橋,是一片小小的陸地,象梭子那樣橫斜著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環繞著它,沒有橋便無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題字為“百花潭水”。從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過橋經過梵安寺,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畫得十分清朗古樸,不見得一定強求惟妙惟肖,但想來杜甫應當是這個模樣。還有一塊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著杜甫的傳記,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華陽縣令時所制作的。碑文全都沒法讀了。二、詩歌鑒賞(共20分)(4分)(2020河南駐馬店·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9.(2分)本詩的頷聯從動物的角度描寫季節特征,用詞準確而精妙,從中找出一處并進行品析。20.(2分)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所展現的畫面。【答案】19.示例一:“爭”生動表現出早春黃鶯爭搶向陽的樹的活躍熱鬧景象,寫出了春光給自然帶來的活力及早春乍暖還寒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早春景色的喜愛。示例二:“幾處”照應“早鶯”,“誰家”修飾“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寫出了春光給自然帶來的活力及早春乍暖還寒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西湖早春景色的喜愛。

20.示例:放眼望去,五顏六色的鮮花次第開放,千姿百態,爭奇斗艷,使人眼花繚亂;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信馬由韁,馬蹄剛剛沒在草叢中。【解析】19.考查詩歌煉字能力。頷聯指的是詩歌的第三句、第四句。這幾句詩的意思是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這首詩中詩人借“爭”“啄”等有情感色彩的字詞采用擬人手法來表現西湖早春的美景。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20.考查學生描繪畫面的能力。用自己的話描述某句詩中的畫面,一定要在正確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適當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與聯想,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畫面即可。句意是: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據此,展開合理的想象描寫早春花朵競相開放,小草長勢良好的景象來作答即可。示例:湖邊五顏六色的野花競相開放,迷亂了詩人的眼睛,馬蹄在新生的野草里時隱時現,詩人信馬由韁,沉浸在春意蓬勃的大自然里。(4分)(2023·湖南株洲·統考模擬預測)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甲】野望(唐)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乙】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21.(2分)下列對詩歌理解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把詩人的情感與籠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聯結起來,給讀者帶來美的愉悅。B.【甲】詩借獵人帶著獵物滿意而歸的熱鬧景象反襯出詩人的寂寞和孤獨之感。C.【乙】詩由近及遠描寫所望之景,由三城戍引發詩人對蜀地戰亂的深沉擔憂。D.【乙】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風塵喻戰爭,表現詩人和其他兄弟都散居各地。22.(2分)這兩首詩都由“望”感慨而發,尾聯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答案】21.C

22.【甲】詩尾聯運用典故,追懷伯夷、叔齊那樣的隱逸高士,表現了詩人在現實生活中輾轉漂泊,彷徨苦悶之情。【乙】詩尾聯寫出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轉蕭條的景象的隱憂之情。【解析】21.考查詩歌的理解。C.有誤,“【乙】詩由近及遠描寫所望之景”錯誤,由蜀地要塞三城戍到送別之地萬里橋,應該是由遠及近描寫所望之景;故選C。22.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王績的《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以“東皋薄暮望”開篇,下文寫具體所見,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尾聯運用典故,寫“望”的感受。“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只能詠一曲長歌來懷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詩人身邊沒有一個相識的熟人和朋友,沒有人能夠分擔這份寂寥,只好拉來已經遠去的伯夷、叔齊了。詩人唱著《采薇》之歌,抒發自己隱逸山林之志,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在現實中輾轉漂泊,彷徨苦悶,難覓知音,只能向先賢尋求慰藉的心情。杜甫的《野望》,是詩人躍馬出郊時感傷時局、懷念諸弟的自我寫照。首聯寫野望時所見西山和錦江,中間四句是野望時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尾聯最后點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憂慮。杜甫“跨馬出郊”,極目四望,原本為了排遣郁悶。但愛國愛民的感情,卻驅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觀引出對國家大事、弟兄離別和個人經歷的種種反思。一時間,報效國家、懷念骨肉和傷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結心頭。(4分)(2022福建龍巖·八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23.(2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敘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時輕車簡從、路途遙遠的情況和出使的目的。B.三、四兩句,寫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從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頸聯寫塞外奇觀,其正確的朗讀節奏應該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這首詩角度新穎,語言自然精練,寫景狀物逼真傳神,抒發情感深沉飽滿,情景交融,內蘊豐富,意境雄渾。24.(2分)古代詩人常借“落日”抒寫內心,請分析《使至塞上》中的“長河落日圓”和《黃鶴樓》中的“日暮鄉關何處是”分別借助“落日”抒寫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答案】23.B

24.《使至塞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對大漠壯麗景觀的贊嘆。《黃鶴樓》:夕陽西下,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解析】23.考查內容理解。B.有誤,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為“歸雁入胡天”透露出大雁從南往北飛,這是春天的景物特征;故選B。24.考查比較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意為: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這句詩描寫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表達了詩人對大漠壯麗美景的由衷贊嘆和喜愛。“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意為:暮色漸漸漫起,哪里是我的家鄉?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日暮”描繪出夕陽西下江邊的蒼茫景象,黃昏日落與江面上的煙波融為一體,此情此景不禁引發詩人對家鄉的思念。(4分)(2023·廣西·統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25.(2分)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詩借景抒情,寫出詩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見所感。B.首聯寫詩人乘舟到“荊門外”,交代了詩人的行蹤。C.頷聯描寫長江兩岸特有的景色,體現山水的靜態美。D.頸聯描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