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校本課程資源冊民間體育游戲目錄第一課丟沙包1第二課斗雞(撞拐子)2第三課團團轉(抽陀螺)3第四課老鷹捉小雞4第五課民間體育游戲:占四角5第六課貓捉老鼠6第七課摸瞎子7第八課石頭、剪刀、布7第九課切西瓜8第十課丟手絹9第十一課猜拳立定跳遠9第十二課拉繩10第十三課捉迷藏11第十四課老狼幾點了12第十五課小羊上山13第十六課瞎子捉瘸子14第十七課跑圈兒15第十八課打死救活16第十九課踩磚過河17第二十課穿山洞18第二十一課頂沙包追捕18第二十二課過線19第二十三課跳皮筋20第二十四課踢腳板22第二十五課跳長繩23第二十六課找朋友24第二十七課背案板25第二十八課拉巴牛25第二十九課鴨子圍(挪)蛋26第三十課三人四腳27第一課丟沙包活動目的:1、練習踢、投、跳躍、跑、躲閃等基本動作。2、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敏捷性,動作的協調性。活動準備:沙包一種活動玩法:1、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決定游戲的先后次序。2、第一組其中的一名學生站在場地中間準備躲閃沙包,而第二組的學生分別站在兩頭準備投沙包。3、游戲開始:(1)先由第二組的學生將沙包用力投向場地中間的學生,爭取沙包不被抓住,擊倒對方身體的任意部位,這樣在場地上的學生就失敗了,下場不再參加游戲;(2)如果被場地上的學生抓住沙包,那就為一余,繼續開始游戲,這時如果沙包再次砸到場地上學生的身體,而沙包落在地上,那就能夠減掉剛剛得到的一余,場上的學生就可下列去不能再繼續游戲了,這時再換其它伙伴繼續進行,始終把第一組學生全部擊敗為止,游戲結束。(3)第一組失敗后,換第二組上場,再重新開始游戲。這個游戲不僅使孩子健身。也是智力的角逐,由于負責砍包的人,要想方設法把包砍在中間人難以接到的部位,站在中間的人要想方設法靈活轉身躲包,隨時下蹲蹦跳,首先以防砍中。首先還想接包。此游戲既在戶外鍛煉了身體,又加深了小伙伴間的情感。并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第二課斗雞(撞拐子)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對民間游戲的愛好。2.訓練學生平衡能力。活動準備:1.選一塊平整的場地,并在地面上用粉筆劃出幾個一米左右的圓圈作為“陣地”即可。2.讓學生在場地做單腳跳的練習。游戲玩法:此游戲可用一對一或組對組的比賽法。一對一兩人玩法是在地上的兩個圈內各站一人。每人要一手抓住自己的一只腳的腳腕,將這條腿盤起來。只留另一條腿著地跳躍行走。游戲開始,由一人出圈“攻擊”,一人守“陣地”,出擊者蹦到對方圓圈邊,兩個人互用膝蓋撞擊對方,但不可用手去推拉,當被撞出圈(陣地)或另一條腿著地時,即為戰敗,如出擊者被守陣地者撞下另一條腿出擊者即為失敗。然后再輪流當“出擊”者或“守陣地者”。如果多人分兩組玩時。則以最后仍堅守陣地沒被撞出圈,而出擊者均被擊敗時即為勝者。規則:比賽時抬起腿不能落地,也不可任意換腿站立。第三課團團轉(抽陀螺)抽陀螺是一項很適合少兒們的室外游戲,很值得推廣。抽陀螺的游戲歷史久遠,據《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此游戲從明代就已流行。陀螺是一種木質旋出的、像個漏斗上圓下尖樣的一種錐形體,在尖頭上安有一種小鋼珠。為了轉起來好看,亦可在陀螺上著幾圈環形色彩,轉起來就非常好看,另外還需制作一種鞭子,即用約二尺長的一小木棍,在棍的一頭系上一根繩或細皮條、布條即可。活動目的:1.激發學生對民間游戲的愛好。2.訓練學生手、眼協調一致。活動準備:1.平坦的場地。2.每人一條繩子,陀螺游戲玩法:玩時先將鞭子的繩在陀螺上繞幾下,然后用勁把鞭繩拉開,同時陀螺放在較平的場地上,讓鋼珠著地旋轉。玩者應用鞭子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轉。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時抽打2至3個陀螺,亦可2至3人同時各抽陀螺,比誰轉的時間最長者為勝利者。規則:陀螺轉起來才算成功。第四課老鷹捉小雞活動目的:1、結合民間體育游戲,發展學生平衡、跑、跳、投擲等動作技能;2、通過學生對民間游戲的理解,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弘揚我國民族文化。活動過程:一、游戲導入,準備活動(學生扮演小雞,老師扮演雞媽媽,)師:小雞寶寶們,雞媽媽我呀想帶你們出去玩玩,你們想去嗎?雞寶寶按次序排好隊,跟著媽媽出發吧。(老鷹音樂響起)師:哎呀,誰來了?(老鷹來了)快到媽媽身后躲起來。(師幼玩老鷹捉小雞游戲)師:老鷹飛走嘍!(學生歡呼)二、玩法:一人當老鷹,一人當母雞,其它人當小雞。小雞們一種接一種抓住前面人的衣服連接在母雞背面,母雞需要擋住老鷹,不讓其抓到身后的小雞,而老鷹就要通過跑動等措施抓住母雞身后的小雞.如果小雞被老鷹捉到,就輸了。”第五課民間體育游戲:占四角活動目的:1.學玩占四角的游戲,體驗民間游戲的樂趣2.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交往,協商,恪守規則等社會性行為。3.鍛煉身體的敏捷性,發展學生走,跑,跨越等技能。活動準備:學生經驗準備:玩過占圈游戲、搶椅子游戲。活動過程:一、學玩占四角游戲1.教師出示圖一:孩子們,小熊轉了一圈,什么也沒有找到,忽然,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什么?(呼啦圈)孩子們,你們玩過嗎?你們以前是怎么玩的,學生討論。2.教師:那你們來猜猜,小熊和它的小伙伴會怎么玩?教師出示圖二,引導學生理解看懂圖紙。你看了圖紙,請你來說說你覺得它們會怎么玩呢?◎表達呼啦圈,●表達小熊,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有哪些口令。教師總結:5只小熊,4個呼啦圈,一只小熊站到中間發號口令,聽到口令后5只小熊一起跑動搶占四個角落,占到者為贏,輸者就在中間重新發號口令。3.個別學生示范游戲玩法,再次明確游戲玩法和規則4.組織游戲,教師巡回指導二、設立障礙物,創新占四角游戲。學生根據現場提供的材料,增設障礙物,討論制訂游戲規則注:“占四角”是傳統的民間游戲,原來的玩法是四人分別站在四個角落,一人站到中間發號口令,然后五個人一起跑動搶占四個角落,占到者為贏,反之為輸,輸者就站到中間當發令員。游戲規則:(1)每個人必須聽到口令后的最后一種字才干跑動。(2)四個角落里的人聽到口令后必須移動位置,不可原地不動。第六課貓捉老鼠活動目的:1)學生練習鉆的動作。2)培養學生的反映能力。準備材料:沙包10~15個撒放在大圓圈中。游戲玩法:請兩個學生扮貓站在大圈內,另請學生人數的二分之一扮鼠,站在大圓圈外,其它學生站在大圈上手拉手做籬笆。游戲開始,老鼠要設法鉆過籬笆偷糧食,偷到糧食后放在鼠洞里,貓要看守糧食,并追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站在圈中,捉到一定適量的老鼠后游戲結束,重新開始。規則:老鼠每次只能偷一種沙包。貓只能鉆到籬笆內捉老鼠,拍到即捉到。第七課摸瞎子活動目的:1、體驗幽默有趣的游戲特色。2、恪守游戲規則。活動準備:空曠的場地,一條絲巾游戲玩法:在地上畫出一種正方形區域,作為游戲場地。大家站在場地內,先選出一種人當“瞎子”,用絲巾蒙住他的眼睛,確保看不到任何東西,然后推著他轉三圈,就開始“摸”人了。當“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種人,還需要能夠通過身高、頭發等特性“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誰。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則繼續當“瞎子”,放了這個人,轉三圈,再“摸”。如果猜出是誰,那么換由這個被捉到的人當“瞎子”,蒙上眼睛,轉三圈,開始“摸”人。在摸的過程中,大家能夠通過發出聲音,也能夠忽然拍他的后背,來吸引當“瞎子”的人,但是當“瞎子”捉到一種人開始猜的時候,就不能發出聲音了。如果有人被逼出邊線,那么也算這個人失敗,由他來當“瞎子”。第八課石頭、剪刀、布活動目的:1)訓練學生腳的敏捷性。2)學生根據兒歌指令進行游戲。活動準備:學生學習兒歌游戲玩法:第一階段:學生運用腳來做石頭、剪刀、布的動作。第二階段學生找同伴,然后用腳進行石頭、剪刀、布進行游戲。第三階段:學生念兒歌,每停止一次變換一次動作,若相似,則B下到隊尾,C上,再次開始,依次類推,動作皆不同,B成贏家,A到隊尾,C繼續游戲。第九課切西瓜活動目的:1、在追逐游戲中發展良好的體能。2、培養學生對游戲的愛好,活動中有良好的競爭意識。活動材料:無規定游戲玩法:幾位學生手拉手圍成一種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學生做“切西瓜”,邊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兩半。邊繞著圓圈走,并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后一種字時,將身邊兩位學生拉著的手切開,然后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到的兩位學生則必須立刻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達成原位者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第十課丟手絹活動目的:1、樂意和同伴一起游戲,體驗游戲的愉快。2、隨音樂節奏拍手,恪守游戲的規則。活動材料:手絹一條游戲玩法:全體學生圍成圓圈蹲下,一學生拿手絹圍圓圈轉,全體學生唱《丟手絹》歌,拿手絹者要偷偷的把手絹放在圈上的學生背面,蹲著的學生懂得后拿手絹追丟手絹者,丟手絹者要快跑繞圈一周到被丟者處蹲下,如被捉就要到圈內表演節目,如被丟者沒發現手絹沒丟手絹捉到也要到圈內表演節目。游戲重復進行。參加者兩人念兒歌,兒歌念完后,立刻靜止不動,不說不笑地對視,誰先忍不住動或笑了,就算輸。第十一課猜拳立定跳遠活動目的:1、體驗玩民間游戲的樂趣。2、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活動準備:在場地劃一條起跳線,再劃一條距起跳線20米的終點線。 游戲辦法:游戲者兩人一組、游戲開始,游戲者要嫻熟猜拳口令:火箭>飛機>大雁。火箭跳3次、飛機跳2次、大雁跳1次,游戲者每組2人。1人猜拳喊口令,1人等待立定跳遠。在兩個組的比賽中,先達成終點線者為勝。游戲再重新開始,跳者與猜拳喊口令者交換。游戲規則:跳后雙腳不得向前移動。教法建議:1.也可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用上述辦法進行比賽,累記每組得分,最后以得分多的隊為勝。2.場地距離可根據游戲對象決定延長或縮短。第十二課拉繩活動目的:1、體驗玩民間游戲的樂趣。2、發展學生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平衡能力。活動準備:繩圈、沙包若干活動過程:1)老師介紹拉繩要玩法:兩兩一組,學生套在繩圈里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信號發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竭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2)教師示范,強調繩圈放置在身體的腰部,等信號發出才干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竭力去抓沙包。3)學生兩兩自由組合進行練習,老師觀察指導。4)加深游戲難度,規定3人一組。提出游戲規定:3人一組,學生套在繩圈里背對背站立,將繩圈放置腰間,手握住繩圈,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二米處,各放一沙包,等信號發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竭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為勝。5)學生3人自由組合進行練習,教師觀察指導。第十三課捉迷藏活動目的:1、能對的地感知不同的方位詞。2、提高學生快速瓜能力。活動材料:自然場地即可游戲玩法:藏摸摸互兒,也稱“逮人兒”,即捉迷藏。源于唐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小朋友游戲。玩法多樣,規則也不同。普通玩法是:眾人分成兩伙。選一棵樹或一面墻為“家”,一方守家并尋找另一方躲藏者;另一方則在附近各處藏匿起來,并伺機回“家”或“救人”,若躲開追逐并摸到“家”,即勝。若被對方抓住,則被帶至“家”內嚴加“看護”。被抓的同伙則伺機前來“搭救”,俗稱“打死救活”。同伙相救,手接觸到即“活”,能夠再跑。若被抓的人數多,他們可手拉手待“救”,來救者只需“救”一種即可全“活”,俗稱“連電”。一方若將對方全部抓獲,則為勝。第十四課老狼幾點了活動目的:1、樂意和同伴一起游戲,體驗游戲的愉快。2、練習快跑和聽指令做動作,發展躲閃跑的能力和反映的敏捷性活動準備:老狼頭飾一種,場地一端畫一條起點線。游戲玩法:學生扮小動物,四散地站在起點線后,教師戴上頭飾,背對學生站在學生前面幾米的地方。游戲開始:“小動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動物”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然后又問:“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X點了”。“小動物”每問一句,就要朋膽地走近“老狼”。這樣轉身往回跑,“老狼”轉身追捉“小動物”,但不能越過起點線,被捉到的“小動物”站到場外。規則:(1)“小動物”與“老狼”應邊問答邊往前走,不能停留。(2)“老狼”回答幾點時,不能回頭看。(3)“老狼”回答幾點時,能夠任意間隔鐘點,但不能倒書時間。第十五課小羊上山活動內容:練習跳躍活動目的:練習助跑跨跳。培養學生敏捷機智的良好品德。游戲玩法:選1~2名學生扮狼,站在山溝里,其它學生扮小羊,成一橫排站在家里,面對山坡。游戲開始,小羊念兒歌:小羊小羊要上山,不怕老狼把路攔,跑得快來跨的遠,我們團結又勇敢。念玩兒歌后,小羊上山坡跑,遇山溝要跨越過去,并躲閃老狼的攔截。若被老郎捉到退出比賽,其它小羊重新開始游戲。規則:老狼只能在溝里攔截。第十六課瞎子捉瘸子游戲目的:1、進行躲閃、急轉、分辨等活動,訓練學生的判斷能力。2、體驗不同角色的心情和個人與群體的和諧關系,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游戲辦法:學生站成圓形,人數10-14人為宜,從中選出兩人,一人扮演瞎子,用手帕蒙住眼睛,一人扮演瘸子,用繩子將手足捆綁在一起。其它同窗圍成一圈,游戲在圓圈內進行,游戲開始,瘸子給瞎子提供多個信息,如聲音、拍掌、拍打身體,瞎子聽音分辨位置捉瘸子,在商定的時間內,瞎子捉住瘸子,瞎子贏,捉不住為輸,輸者為大家表演節目,輪流參加,人人游戲。游戲規則:1、瘸子不能做出有損瞎子的動作;2、瘸子多給瞎子傳遞信息;3、瘸子不能跑出圈外。教學建議:1、適于各年級學生在課外活動或體育課中進行。2、如果班級人數多,可分組進行。
第十七課跑圈兒游戲目的:鍛煉學生體力,通過“連拍——躲閃”,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訓練學生運動的敏捷性。游戲辦法:把全班同窗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小組,每兩組為一對,在操場上畫兩個直徑為15——20為的圓圈,其中一組同窗站在甲圈內準備向乙圈內跑,乙圈的同窗站在離甲圈3——5米的地方,甲組開始跑動(能夠一、二人先跑,引誘圈外同窗追堵,其它同窗乘機跑出,也可和圈內的同窗同時跑動),圈外同窗開始堵、截、追,凡被拍打的同窗立刻原地停跑,圈外同窗能夠堵截其它由甲圈跑向乙圈的同窗。被拍打者等待沒犯規的同窗來救,即跑動者乘堵截者不注意時,用手接觸已犯規的同窗,算救活了。規定的時間到了,另換一組,辦法同樣。游戲規則:1、堵截時,不準推人,只需輕輕拍打跑動的同窗身體即可。2、被拍打的同窗要恪守規則。教學建議:1、若人數多,可畫多個圓圈,分若干小組同時活動。2、此游戲適合中低年級學生。 第十八課打死救活游戲目的:培養學生的敏捷性,發展奔跑能力。游戲辦法:在場地上畫任意一種圖形,把參加人員平均分成兩隊,一隊為逃跑者,一隊為追者,游戲開始,逃跑者均站在圖形內,追者站在圖形外,逃跑者乘機逃跑后,追者追逃跑者,追住者拍擊逃跑者的身體為“打死”,“打死”者就在原地站立,第二逃跑者又乘機設法去救活“打死”者,當拍擊“打死”者的手后,謂之救活,可繼續逃跑。追者繼續追擊,至全部逃跑者“打死”,為第一回,第二回逃跑者與追者更換角色,游戲繼續進行。游戲規則:1、追者只能輕拍身體,不準推人、拉人。2、逃者“打死”后,隨時等待“救活”,可伸出一只手等待救者。教學建議:1、這個游戲可根據對方的實力進行陣局調節,注意控制運動量。2、男女生可分組進行,根據體質平均分派。3、適合于各年級學生。游戲示意圖: 甲
乙
乙
第十九課踩磚過河游戲目的:1、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2、鍛煉學生的奔跑速度和耐力。游戲辦法: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幾個組,把準備好的幾塊磚放在每組前面準備過河。游戲開始,站在前面的一人用單腳跳過河,腳步要又穩又快,到對岸時跑回來,站到隊后,第二個同窗接著跳。依次輪換到最后一人,最快的組為優勝組。最慢的組表演節目,游戲重新開始。游戲規則:1、規定一塊磚只能踩一只腳,若雙腳踩上視為犯規。若腳踩在地面上可判為落水。2、磚與磚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大。3、游戲前可做單腳跳、雙腳跳練習。教學建議:1、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具體狀況使用器材。如:木板、橡膠板、方磚等。2、可變化過河的不同方式。3、此游戲適合于各年級學生。游戲示意圖:
第二十課穿山洞游戲目的:1、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2、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游戲辦法:將學生按人數分成兩個隊,排成兩列橫隊,讓各隊的同窗持續報數,規定每個學生切記自己的號數,游戲時,教師任意叫兩個持續的號數,如:2號、3號或8、9號,隊員聽到口令,則立刻由這兩個數字的同窗伸出雙手搭成一種洞口,其它同窗立刻鉆洞,鉆洞后立刻搭成洞,哪隊洞口設立的快、鉆的快,洞排列齊則為勝。洞口的開設位置隨教師的指揮,為斷改換地點。游戲規則:1、隊員必須切記自己的號數。2、手不能斷開,如斷開就算輸。教學建議:1、此游戲內容簡樸,技術動作規定不高,在搭洞時,學生反映要靈活,動作要快,且鉆洞的時候,互相配合進行。這有助于學生養成團結協作的精神。2、適合于各年級學生。
第二十一課頂沙包追捕游戲目的:通過頂沙包追捕,發展學生的奔跑和平衡能力,培養身體的協調性。游戲辦法:學生左右間隔一臂,成一圓圈坐于地下,另選兩人,其中一人為追者,一人為逃者,頭上各頂一種沙包,站在圈外兩側。游戲開始,追者沿圈追逐逃者,若拍一下逃者身體,逃者即被捉住,但逃者見要被捉住時,可立刻將頭上沙包取下來,放在就近同窗頭上,該學生就成為追者,原追者成為逃者。游戲就這樣為斷變換追逃角色,盡興而上,凡被捉住的人須表演小節目。游戲規則:1、追者逃者在互相追逐時,頭上的沙包不能掉下來,否則,表演小節目。2、游戲人數不適宜過多,普通8-10人為宜。教學建議:1、教學器材能夠用沙包,也能夠用其它器材替代。(如毽子等)2、此游戲可由學生自己主持。3、此游戲適合低年級學生。
第二十二課過線游戲目的:1、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跳躍、敏捷及協調能力2、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游戲辦法:在地上畫三條線,長約1——2米,三條線間的距離也約2——4米。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游戲開始,先用手將沙包扔在第一間中,兩腳夾住沙包,跳起,把它扔到第二間,然后再把沙包夾住,扔到第三條線外,跳過去,把沙包用腳夾住,跳起夾在兩腿間。單腳跳到第二間,再走一步,把沙包放在第一間,然后把沙包夾在兩腳跟處,用力蹬地,跳出線外,同時將沙包拋向身后,用手按住。接著進行第二間,辦法同前,犯規者退出比賽,犯規少者為勝。游戲規則:1、最后接住沙包時兩腳不能動。2、向前扔沙包時,腳不能超越前面的線。3、沙包壓線、踩線,均為犯規。教學建議:1、變化玩的辦法,頭頂沙包放在肩上,放在肘上等。2、在掌握游戲基本玩法的基礎上,游戲方式和難度可提高,a.增加“線”或“間”;b.可多人參加互相營救,夾、帶、拋多個沙包。3、此游戲適合中高年級學生。游戲示意圖:32第二間1第一間 器材:沙包第二十三課跳皮筋游戲目的:1、發展腿部力量和身體協調性;2、培養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游戲辦法:用一根長8——10米橡皮筋兩端接在一起,把學生分成甲、乙兩隊,游戲開始,甲隊兩名隊員,分別站在皮筋兩端,用腿繃著皮筋,乙隊一名隊員一腳在里,一腳在外,用腳尖踮地,前后左右交替進行,邊跳邊詠兒歌,“小汽車嘀嗒嘀,馬蘭花兒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等。如跳不進去或中間跳錯了就算失敗,下一種隊員接著跳,這一隊如跳成功了,可提高皮筋高度,如這一輪也成功了,繼續跳下一節,如乙隊隊員全都犯規了,甲隊隊員才干跳。游戲規則:1、必須邊跳邊詠兒歌。2、如中間跳錯后立刻停止、退出。3、皮筋高度,由低到高,動作難度由易變難。教學建議:1、游戲前,可自由練習跳皮筋。體驗輕松,協調的感覺。2、不停提高游戲的難度,皮筋從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腰、胸、腋下、脖子等部位。3、隨兒歌的變化,動作也有所變化。4、跳皮筋的辦法多個多樣,可把皮筋拉成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等,玩的人數不限。5、此游戲適合各年級學生,兒歌資料參考以下:皮筋謠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小朋友,在一起,跳皮筋,做游戲。學習雷鋒創三好,紅花朵朵真美麗。皮筋歌猴皮筋,我會跳,五講四美我懂得;講文明,講道德、秩序、衛生和禮貌。 猴皮筋,我會跳,五講四美我懂得: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環境也要美。猴皮筋,我會跳,五講四美我懂得:又會說,又會做,老師、家長開口笑。
第二十四課踢腳板游戲目的:訓練小朋友邊唱邊做動作的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游戲辦法:人數不等,先讓小朋友排成一行或二行坐在臺階上,伸直雙腳,腳尖向上翹,另選1人為踢腳板的人,游戲開始,路腳板的人向每個腳板踢一下,邊踢邊唱:“踢人踢腳板,山梁滿,跳山澗,金子腳,銀子腳,尕里馬里打著一只半腳痊”。每詠一字為一人,最后一字“腳”落到誰誰為負。負者站起來接著踢。游戲規則:1、踢腳板的人用力不易過大,以防傷害對方。2、如雙腳彎曲,腳尖沒有翹起者,算為犯規。教學建議:1、此游戲運動量不大,可在激烈運動后進行放松練習。2、先踢完兩只腳的同窗,由踢者說出某動物名稱,被踢者可做模仿動作。3、此游戲適合各年級學生。第二十五課跳長繩游戲目的:1、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以及動作的敏捷性和協調性。2、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3、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游戲的愛好。游戲辦法:人數不限,準備一條長繩,大概1.5-2米,選兩人抓住繩的兩端搖繩,其它的同窗站成縱隊站在繩的一側,游戲開始,練習的同窗飛快鉆入繩下,然后根據歌謠練習做不同的動作,如果半途踩繩或觸繩則視為犯規,練習的動作花樣諸多,機靈、不觸繩則視為獲勝,背面同窗用同樣的辦法逐個進行。游戲規則:1、半途壓繩或觸繩則算為犯規。2、搖繩者要用力均勻。教學建議:1、游戲前,可做單人跳、雙人跳等練習,練習辦法由易到難,如單腳跳、雙腳跳,單雙腳交替跳、跳花繩等。2、動作變化:拍手,摸地,轉身,拋球,運球。。3、人數的變化:單人、兩人、三人、多人。4、此游戲適合各年級學生。器材:跳繩跳繩歌謠參考以下:繩兒五尺長,跳個新花樣,蝴蝶花間舞,鯉魚跳龍門,跳個燕翱翔;你學個鹿跳,我學小山羊,大家多歡暢;我學鳥歌唱,跳過大海洋,仿佛長翅膀。
第二十六課找朋友游戲目的:1、通過找朋友游戲,培養學生的奔跑、跳躍能力;2、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和反映的敏捷性。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游戲辦法:把全班同窗分成若干組,每組8——10人,站成一種大圓圈,選一人站在圈內。游戲開始,被選的人雙手插腰,繞著圓圈向前跑跳,其它同窗和被選者同時唱兒歌:找、找、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在學校,在操場,我的朋友在這里;唱到這,站在某一同窗的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務咨詢勞務合同協議
- 2025商業辦公空間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商業房產租賃合同范本與格式內容
- 模具合同延期補充協議
- 2025年出口商品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 2025機械設備購貨合同模板
- 2025家居用品最簡單購銷合同
- 2025年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考試題及答案詳解
-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采購協議
- 角膜潰瘍護理常規
- GB/T 43706-2024資產管理戰略資產管理計劃(SAMP)實施指南
- 俄羅斯阿爾泰山脈的生態保護與旅游業
- (2024年)夾具設計培訓
- 腹痛的護理措施
- 《我家漂亮的尺子》課件-定稿
- 區塊鏈投資計劃書
- 人口社會學(第二版) 課件 第八章 婚姻家庭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真題及詳細解析(一)
- 小號知識講座
- 醇發生消去反應、催化氧化反應的規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