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淮安市宿遷市聯考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宿遷市聯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聯考
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3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論語》通篇看起來都在講修齊治平的義理,但并不會讓人覺得艱深晦澀。相反,它能讓人常讀常新,隨時翻開的時候也總會發現一些細節的微妙之處。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種文學性特質。因為這種文學性,楊絳先生曾經在《我是怎樣讀〈論語)的》一文中說:“‘四書’,最喜歡《論語》,因為最有趣。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
作為言行錄,《論語》中對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態和表情的描寫雖然簡約,卻十分生動可感。《陽貨》篇記錄了這樣一段對話。孔門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實施庫序教化,學習禮樂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輟。孔子到了武城,對這個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爾而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聽老師說過,君子學習了道,知了禮樂就會愛人;老百姓學習了道,知了禮樂就容易引導和管理。聽到這段話,孔子馬上正色道,子游的話是對的,剛才說的話不過是同他開玩笑罷了。這一段文字很有戲劇性,孔子從輕松詼諧到深沉肅穆,前后的轉變,氛圍感很強,反映出孔子的真實親切,也體現了他對于治國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論語》的文學性,還體現在大量比喻手法的運用。如《子罕》篇中出現了兩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另一句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對于時間和生命流逝的哲思詠嘆,后者則是對外境磨礪下的風骨彰顯和生命韌性、君子人格的歌頌。正如鐘嶸所說,“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標和原則,本質上緊緊關聯如何在生命里創造永恒的意義和價值,超越作為人的有限性,達成卓然和不朽。
總體而言,《論語》的文學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結構的外化,對兩千年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認真閱讀《論語》的讀者,在掩卷之時,腦海中總會呈現出一個個具體的人物形象,也常能體會到一種難以言傳的氛圍感。這些情形,恰恰是因為《論語》真正體現了以“文"化人的力量。
(摘編自車鳳《《論語〉中的以“文”化人》)
材料二:
讀書其實從哪本書開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讀書就是去思,讀書是學習,思考。“學而不思則罔。"《論語》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孔子不是告訴你必須如何如何,孔子的語氣永遠是:我是這么做的,這么想的,你看著辦吧。《論語》不辯論,不結論,不指示,不居高臨下“比你較為神圣"地“啟蒙”。《論語》是討論、陳述,是對思的啟發,對經驗的喚醒。讀《論語》要思,要體會。真理在思的過程中敝開,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攏礦,忽然,痛出一顆寶石。
正是那種課卓低調的語感,經驗之思,之談,令《論語》成為一部偉大的指示,千百年頗撲不破,故之四海而皆準。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世俗化的后現代氛圍,解構,調視,懷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視傳統、經驗已經成為常識。《論語》失位已經若干世紀,它本來是漢語的最高之書,現在隨便就可以調倪、否定。孔老二、喪家犬,從一個數授的嘴里說出來,碹坤都不會打一下:
《論語》在中單文明中,曾經有著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那說暴行有作……孔子成《春長》而亂臣賊子懼。”“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種崇高地位也令《論語》成為令人宣息的救條。所以音迅激憤地說:“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尸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顛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頻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競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圓書。”(《華蓋集·青年必讀書》)一個世紀過去,在讀書上,“拿來主義"已經相當媚俗,看看中國的書架就知道。竊以為,“溫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藝復興回到帝臘去找思想資源,越來越顯得先鋅起來了。
我們這個時代的好處是,那種教條化的傳統已經被懷疑主義、虛無主義、“一切復零,從頭開始"“怎么都行”“唯我獨尊"摧毀,斯文掃地,煙消云散。《論語》的經典地位早已被解構,去蔽。“禮失而求諸野”,《論語》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剛剛說出來的時代那樣去傾聽,去拜讀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顏淵、子路、閃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這個時代,可以讀《論語》了。
(摘編自于堅《可以讀〈論語〉了》)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論語·陽貨》篇記錄了孔子與弟子子游的一場戲劇性對話,氛圍由輕松到肅穆,塑造了真實親切的孔于形象。
B.《論語·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頌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實之物表達了儒家的修身目標和原則。
C.《論語》不作結論性的“指示”,卻成為塑造中國人文化心理及國民性格的“指示",彰顯了以“文”化人的魅力。
D.《論語》“溫故而知新"一說,與西方文藝復興汲取古希臘文化養料有相似之處,二者均秉持“拿來主義”的原則。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中,以“氛圍感"這一富有時代特征的網絡流行語,生動簡潔地表達了對《論語》深刻思想性的肯定,
B.材料二中,針對《論語》這一經典被隨意調侃、否定的現狀,作者以口語化的文字形象地寫出了自己的不滿之意。
C.材料二以隨筆式的語言,論及《論語》成為經典、經歷失位、回歸生活語境的過程,看似零散瑣碎,實則脈絡清晰。
D.兩則材料都力圖拉近《論語》與當代文化生活的距離,從不同角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對傳統經典進行創新性閱讀。
3、下列選項與材料二的立場最為接近的一項是()(3分)
A.《幾何原本》是歐氏幾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張卜天根據數學史家希思的英譯本,將其翻譯為中文。
B.《史記》涉及許多歷史材料,但司馬遷并沒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漢朝的語言講述歷史,并于其中滲透自己對文獻的當代理解。
C.在公祭孔子大典上,兩百位身著傳統服飾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廟道路兩側,朗誦《論語》,展現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力量。
D.河南衛視播出了端午特別節目《洛神水賦》,片中“洛神”絕美登場,娉婷裊娜,衣袂翩躚,再現了曹植名篇《洛神賦》的神韻。
4、關于讀《論語》等"中國書"這一話題,魯迅與于堅的觀點是否存在矛盾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4分)
5、在傳統經典作品研習活動中,你所在的小組需要完成《論語》導讀資料的撰寫任務,請根據材料一、材料二為該導讀列出要點。(4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八月的鄉村(節選)
蕭軍
在茂草間,人可以聽到諸多種的聲音和諧地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人們的腳步也開始松弛。
為著便利任是某個時間全可射擊,步槍并不拘泥,任便每人取著合適的準備姿勢。他們中有小紅臉、崔長勝等抗日農民;有舊軍隊出生的劉大個;還有青年學生蕭明。
每人的子彈袋全變得空虛了!病蛇般的軟垂在人們的脅下,隨著人們的腳步在動蕩。
“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
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對面的小山上去……
“這又是犧牲了兩個弟兄!”蕭明底眼睛有點蒙朧——悲傷和疲乏攻打著他。
老年的崔長勝說:“我呢!只要一看到蕭同志說過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蕭同志,你說的那樣好的世界,什么時候才能來呢把日本兵全趕跑了就成嗎"
在陰夜里,蕭明走在六個人的前頭。為的不要使大家跑錯了路,眼睛常常要睜大著,這樣工夫一久,那會發生很不好受的脹痛!汗又開始在前額和身體各部分心流。他實在自己也估計不出“新世界”究競誕生在那一天。不過他知道“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會來到的。
“一定的嗎蕭同志啊——”
“一定的——"
下了這個山坡,由兩山中間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帶長谷——
“同志們,出了這個谷口,再過一條河,對面在幾個山懷抱里的那個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這個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面一定有紅旗,如果他們在那里一他們一定有人在這里等候我們……"
這是一種希望!隊尾的李三弟競唱起歌來: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
起來!全世界的罪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作一次最后的斗爭……
舊世界……
一刻全為這歌聲感動得合唱起來。老人崔長勝流著淚。
感動地舒展著臉上的皺紋。“蕭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應該唱唱嗎這是再好沒有的歌啊!”
“好,現在我就教給你,——來!先唱第一句: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
就如軍隊行軍,或是出操時候唱歌一樣,蕭明唱一句,崔長勝和別的人們復誦一句。一刻是整齊了!加上山谷的回應。——啊!這是一片轟鳴!這轟鳴一直是由山谷里傾瀉出來,向著對面山頭上有紅旗飄動的方向,廣漠地飛撲過去……
田野上,高粱紅著穗頭,在太陽下面沒有搖曳。東北鄉下,收割的日子雖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卻不被人們怎樣重視。村子里少壯的農民,更是不注意到這些。鐮刀在房檐下的刀掛上生著銹……所有的什么也沒準備。全是迫切的掮著自己的槍巡邏呀,守望呀……在被指定的地方。有的時候偶然聚在一起,他們也會談論由隊部那里聽到的,是一向由他們祖先也沒聽到過的一些新的話,新的故事。在他們誰也不肯顯示自己不聰明;全要顯示自己是英勇的,沒有一點膽怯或憐憫來殺一個日本兵,更是殺日本軍官。
“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兇!我們的老婆,孩子,爸,媽,還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們,白用刺刀給捅了——司令那家伙真是條漢子,真可以。”
“聽說,這七個人……原先是九個,半路上‘過去’兩個,蕭明原先就是我們的人那不能算數的。"
“蕭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來是個學生,能和我們一樣吃苦,沒白念書。”
正午的太陽,火一般燃燒在人的頭頂上。除開煙蟈在叫得特別響亮以外,再也聽不到蟲子的吟鳴,豬和小豬仔在村頭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頭軟垂到嘴外,喘息在每個地方的墻蔭,任狗蝸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驅逐。孩子們脫光了身子,肚子鼓著,趁了大人睡下的時候,偷了園子的黃瓜在大嘴啃吃著。
這好像幾百年前太平的鄉村。雞鳴的聲音,徐徐起來,又徐徐地落下去,好沉靜的午天啊!
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廢墟。
彈窩在每處顯著貪婪地擴大;墻垣頹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齊的牙齒。茅草在各處飛揚著,屋頂開了不規則的天窗,太陽能夠從這樣孔洞投射下,照到死在炕底下的尸骸。小孩的頭顱隨便滾在天井中。
沒有死盡的狗,尾巴垂下沿著墻根跑,尋食著孩子或是大人們的尸身。到午間再也聽不到山羊們帶著顫動的鳴叫,也沒有了一只雄雞,麻雀子們很寂寞地飛到這里又飛到那里。
(選自《“奴隸"叢書》,1934年,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寫了蕭明領導的小分隊奔向王家堡子的艱苦歷程,蕭明雖然悲傷疲乏,但堅定勇敢、身先士卒、認真負責、關愛部下。
B.隊伍下了山坡繼續行軍,他們期望在王家堡能見到紅旗。紅旗,是斗爭方向的象征,她給困難中的戰士帶來力量和鼓舞。
C.這篇小說情節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中,表現出了主人公情感的起伏變化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D.隊伍統一了思想,一往無前地高舉紅旗高唱《國際歌》奔向革命的主流大軍,這歌聲給人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在突出描寫人物抗擊侵略者的戰斗精神的同時,也寫出了抗日隊員們復雜矛盾的心態和各種不同的性格。
B.小說具有一種濃郁的眷戀鄉土的愛國主義情緒,雄渾遒勁,質樸剛健,充滿了英雄主義的音調,讀來令人感奮。
C.小說描寫了一支抗日游擊隊伍的成長,著重描寫戰斗者的群像,人物的性格在行軍、戰斗、執行命令的過程中展現。
D.這篇小說描繪了八月東北鄉村寧靜的畫面,語言華麗,滲透著憎恨日本侵略者、熱愛東北故土、熱愛浴血抗爭中的人民戰士的情感。
8.小說是如何塑造蕭明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9.小說結尾并未詳細交代戰斗過程,而是著力描繪廢墟場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
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勻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初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筆試考試必做題有答案
- 地下一層交易合同3篇
- 合同審批單表格模板3篇
- 合同與采購案例解析技巧3篇
- 光伏玻璃銷售合同2篇
- 戶口辦理委托書格式模板3篇
- 房產政策空氣質量規定3篇
- 家長對學校孩子海外游學項目的支持2篇
- 建行代表授權書格式3篇
- 企業紀律保證書案例分析3篇
- 2025年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長白山機場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生涯課件
- 目光禮儀培訓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英語試題4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 設備驗收方案
- 高中家長會 高三高考沖刺家長會課件
- 2024年全國統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混凝土構件之梁配筋計算表格(自動版)
- 自制飲品操作流程
- TSG Z7002-2022 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核準規則
- 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定量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