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組合的語法化_第1頁
句子組合的語法化_第2頁
句子組合的語法化_第3頁
句子組合的語法化_第4頁
句子組合的語法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句子組合的語法化

語法研究不局限于一個句子或句子中,而是“擴大到所有語言體系的發展和動機”。“句子組合過程顯然屬于語法領域”。正是因為抱有這樣的觀點,霍伯爾(Hopper)和特拉格特(Traugott)提出了“從句組合斜坡”:(P170)并列結構(parataxis)>主從結構(hypotaxis)>從屬結構(subordination)并列結構包含幾個相對獨立的核心;主從結構包含一個核心和一個或更多個不能獨立存在的從句(邊緣),因而是相對依賴的;從屬結構的極端形式是嵌套,即完全的依賴關系,邊緣完全成為核心的組成成分。弗利(Foley)和凡林(VanValin)(P242)最早提出“依存”(dependent)與“內嵌”(embedded)這兩個基本參項。霍伯爾和特拉格特用這兩個特征對“從句組合斜坡”做了進一步解釋:(P170)并列結構>主從結構>從屬結構-依存+依存+依附-內嵌-內嵌+內嵌《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版)對“一面”的解釋提到了副詞的用法,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可以單用,也可以連用。“一面”的詞性問題,歷來頗有爭論,可另文討論。本文試圖說明,“一面”正是“從句組合斜坡”在漢語中的一個例證。1.需要解釋的問題1.1“一張”的雙用“一面”是復句關聯詞語,除了可以雙用和單用外,還可多用,連接兩個或多個小句。我們舉例如下:(1)他一面想,一面轉眼珠子。(老舍《鼓書藝人》)(2)姚宓一面聽媽媽講陸姨媽,一面焦急地等著一分鐘一分鐘過去。(楊絳《洗澡》)(3)小劉懶洋洋迷離迷瞪地蹭了出來,一面還打著哈欠。(老舍《鼓書藝人》)(4)王榮昌一面就坐,還搖著頭說:“不成體統,不成體統!”(茅盾《蝕》)(5)“唔。”老栓一面走,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接去說,“你給我罷。”(魯迅《藥》)(6)陳文婷一面走,一面說話,一面漫不經心地高聲大笑。(歐陽山《苦斗》)上述六例中“一面”的使用情況是:例(1)、(2)中“一面”雙用;例(3)、(4)中單用,其中例(3)是后用,例(4)是前用;例(5)、(6)是“一面”多用。“一面”雙用連接兩個動作的時候,有可能主語不同,如:(7)四歲時母親一面告給我認方字,外祖母一面便給我糖吃,到認完六百生字時,腹中生了蛔蟲,弄得黃瘦異常,只得每天用草藥蒸雞肝當飯。(沈從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一面”連接的兩個動作的主語一致時,主語的位置可以在第一個“一面”所在小句的句首,也可以在第二個“一面”所在的小句的句首,如:(8)那個人一面擦臉上的汗,一面往外走。(老舍《老張的哲學》)(9)一面踢,他一面咆哮地、悲憤地叫著:“為什么你們都說沒有這個人物?難道我這幾個月發了神經病?我和她在一起笑過,鬧過,玩過,跳過舞,釣過魚,唱過歌。我抱過她,吻過她……難道這一切都不存在?難道這一切都是幻覺?”(瓊瑤《雁兒在林梢》)“一面”單用時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一面”與“一邊”連用,二是“一面”與“同時”對應,分別如下:(10)“和和平平地做件大事!”鐵牛一邊走一面低聲地念道。(老舍《鐵牛和病鴨》)(11)像膽小的兒童,怕鬼又愛聽別人談鬼的故事一樣,一面感到害怕,同時又愿意聽下去。(知俠《鐵道游擊隊》)1.2面偷一方演唱我們發現,當“一面”雙用時,在句法形式上有兩種可能:第一種:一面VP1,一面VP2第二種:一面VP1一面VP2第一種的例子如例(1)、(2)。第二種情況如下:(12)而且無論白天黑夜想唱就唱,甚至于古代的賊人在半夜里偷東西的時候,也是一面偷一面唱。(老舍《趙子曰》)(13)后來縣長請示了一下,給他們開了個訓導班,叫他們在里邊一面做苦工一面受訓——訓練的課程,仍是鐵鎖聽小春喜說過幾千遍的那一套。(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14)此后他當然癟下去了,攤在地面上,像一張煎餅;警察想要踢他都踢不到,只能用腳去踩;一面踩一面說:你們這些藝術家,真叫賤。(王小波《2015》)第一種情況比較常見,很顯然是復句。那么第二種情況呢?我們認為是緊縮復句。雖然是否有語音停頓(書寫上有標點符號)是判斷單復句的一個比較直觀的標準,但不是決定性的標準。辨別單復句的首要標準應該是結構標準,如果有兩套句子成分,則應該認為是復句。第二種情況同第一種情況一樣,VP1與VP2雖然有關系,但是兩個互不影響、互不包含的句法成分。關聯詞語“一面”的連用正是兩個句子成分邏輯關系的外在表現。1.3本文主要研究“另一方面”,并考慮唯一的主題,包括單用文中不再區分“一面”雙用時的一般復句和緊縮復句形式。2.在格式“vp1和vp2”中,vp1和vp2之間的意義關系我們對“一面VP1一面VP2”的語義關系進行歸類,大致有以下幾類:2.1著自己的衣壓力(15)韻梅流著淚,一面勸解祖父,一面喊叫婆婆。兩個孩子莫名其妙的,扯著她的衣襟,不肯放手。(老舍《四世同堂》)(16)范千金等地主得到了侯殿坤的“圣旨”,一面鳴鑼一面吆喝。(曲波《林海雪原》)例(15)、(16)中,VP1與VP2是同時進行的、相容的,前后替換后并不影響意思。2.2車內本,異常情況(17)可這會兒那老頭正穩穩地靠著駕駛室后窗坐著:一面扯著嗓子說著什么,一面警覺又故意不露聲色地環顧著車上的動靜。(張承志《黑駿馬》)(18)到去年(一九五一年)秋天,美國鬼子一面假意講和,一面準備進攻。(趙樹理《三里灣》)兩例中的VP1和VP2在邏輯上是矛盾對立的。2.3刑房的三大一舉,來給李信(19)他一面穿衣服,一面就從枕下摸出陸女士的那封信來,寧神斂氣地再讀一遍。(茅盾《蝕》)(20)他一面從袖子里掏出一張公文稿子,遞給李信,一面接著說:“刑房的幾位師爺真是狠。起初硬不肯賣出這張底子,一口咬定說縣尊大老爺已有口諭,不許外抄。后來我找到刑房掌案謝師爺,說了許多好話,他才答應幫忙。這張底子可真貴,非要二兩銀子不可。后來勉強減到一兩八錢,才把底子給我。”(姚雪垠《李自成傳》)VP1與VP2不是同時的,而是VP1在先VP2在后。2.4vp1和vp2(21)如今他的頭已經有一個多星期沒剃了,他一面在甲板上走動,一面不時撓撓那討人厭的短發茬兒。(老舍《鼓書藝人》)(22)此刻,他一面等著學生回答,一面把黃糊子用手指挖下來,抹在袍襟上。(老舍《四世同堂》)VP1是主要動作行為,在時間上可包容VP2,VP2是在做VP1的時間段內完成的。也可以說,VP1是VP2的背景事件。VP1經常是“談、走、說”等可持續動作。2.5牛骨湯和阿婆(23)我才六歲,尚只能夠一面哭泣著,一面添旺牛糞火,還有就是守著那鍋殘骨熬成的牛骨湯,我苦苦地等待著阿爸阿媽歸來,一起熱熱地喝。(馮苓植《雪駒》)(24)王德才覺出滿臉是汗,一面擦著,一面走進上房去。(老舍《老張的哲學》)VP1是VP2的伴隨情態。2.6同一人體器官引起的不平等(25)他們一面吃著瓜子花生,一面拉扯著家鄉的事。(老舍《鼓書藝人》)(26)有時逃學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園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著長長的竹竿大罵著追來時,就飛奔而逃,逃到遠處一面吃那個贓物,一面還唱山歌氣那主人。(沈從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VP1與VP2是同一人體器官發出的動作,無法同時進行,不能重合。如例(25)中“吃瓜子花生”和“拉扯家鄉的事”都要通過嘴,不可能同時做。但在一個廣義時間范圍內,是反復交替進行的。2.7“你反……”(27)那木匠看看我有點頹喪,明白我認識那小東西,擔心我生氣時一摔,一面趕忙收拾盆罐,一面帶著鼓勵我神氣笑笑地說:“老弟,老弟,明天再來,明天再來!你應當捉好的來,走遠一點。明天來,明天來!”(沈從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28)巴三虎看勢不好,一面往門外沖,一面大聲喊道:“你們反……”(馬峰《呂梁英雄傳》)VP1是緊急的、首要的,需要馬上做的;而與VP1相較,VP2是可以暫緩的、急迫性較低的。如例(28),情勢不好之際,當務之急是先往外沖,而不是先大聲喊叫。2.8張麻黃的私家車之間(29)我就歡喜看那些東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許多事情。(沈從文《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30)比方說,李老板的傻兒子老盯著張老板的傻丫頭的屁股看,一面看,一面胯下就撅了起來。(王小波《尋找無雙》)2.9《僵尸》的故事與vp1、vp2(31)我坐在你的西室中對著蔣堅忍著的《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一面閱讀,一面札記,準備把日本侵華的無數事件——自明代倭寇擾海岸直至“八一三”的侵略戰——一一用漫畫寫出,編成一冊《漫畫日本侵華史》,照《護生畫集》的辦法,以最廉價廣銷各地,使略識之無的中國人都能了解,使未受教育的文盲也能看懂。(豐子愷《告緣緣堂在天之靈》)(32)關于瑟夫的謠傳也很多,有人說他清晨的時候跑到羅馬古墻彎門下,躺在滿了露水的草地上寫情書,一面寫,一面撕掉,就算已經寄給他所崇拜的“繆司”了。(蘇雪林《棘心》)VP1是VP2的前提,只有在VP1的基礎上才能做VP2。當兩個事件(VP1、VP2)放在一起時,兩事件之間多半存在時間關系。像交錯關系、因果關系、前提關系、伴隨關系等都含有時間關系,只不過我們往往不會注意其中的時間關系而已。3.從同時結構向主結構的轉變3.1vp1與vp2邢福義(P174~180)把“一面VP1一面VP2”格式納入廣義并列復句。他發現這兩個格式的邏輯基礎,除了并列關系外,“一面VP1一面VP2”的VP1、VP2還有轉折關系,即我們所說的“矛盾對立關系”。而我們在研究中發現的其他七種關系邢先生并沒有提及。當“一面VP1一面VP2”的VP1與VP2是并列相容關系、矛盾對立關系和交錯關系時,VP1與VP2相互獨立存在,可以互換。這時VP1與VP2構成并列結構,“一面”是連接它們的“顯性從句連接標記”。(P173)陸儉明(P91~96)研究了表示主從關系的連詞,他羅列了常用的60個左右的連詞,共分七組:表示讓步轉折關系;表示假設讓步轉折關系;表示假設條件結果關系;表示結果關系;表示推論結果關系;表示因果關系;表示目的關系。他認為,表示這七組語義關系的連詞,是表示主從關系的連詞。也就是說,這七種語義關系,是主從關系的具體分析。我們得出的“一面”作連詞時的語義關系,有些與陸文重合,有些陸文則不包括。除了構成并列結構的三種語義關系外,其他六種語義關系的語義重心側重在后一小句上,后一句是核心,前后小句不可以互換,符合霍伯爾和特拉格特對“主從結構”的定義。那么我們至少可以說,“一面VP1”和“一面VP2”已經有了主次之分。3.2從語義上講,“兩個典型,兩個v著”都有很強的差異,引起了對象我們在語料中還看到下列句子:(33)母親加一件衣服給她,并且又說:“你不要上地吧?我去吧!”金枝一面搖著頭走了!披在肩上的母親的小襖沒有扣鈕子,被風吹飄著。(蕭紅《生死場》)(34)江麗在后院密室里寫好了宣傳品提綱,叫著秀芬、小曼向許鳳的屋里走來,要跟許鳳、李鐵趕緊商量一下。她一面走著不由地想起李鐵來。(雪克《戰斗的青春》)(35)“鳳姐!鳳姐!”秀芬和小曼一面叫著跑進來。小曼一下摟住許鳳扎到她懷里。(雪克《戰斗的青春》)(36)李鐵聽了不免一驚,素日看來莫名其妙的一些孤立的現象,好像突然有了關聯。他一面沉思著把一些可疑的事件講了出來。(雪克《戰斗的青春》)(37)春蘭一面笑著跑回家去,碰面看見老驢頭。(梁斌《紅旗譜》)(38)春蘭娘一面哭著趕上來,老驢頭拿锨柄敲著她的脊梁,說:“你養的好閨女!你養的好閨女!”(梁斌《紅旗譜》)(39)據老百姓說,有不多幾個偽軍,在高房上藏著打槍,也弄不清他們是打誰。另外,在附近的炮樓上也不斷有槍響。史更新一面聽著不住地點頭。(劉流《烈火金剛》)(40)這報是土造的麻紙,本來有的字就不太清楚,又經過千山萬水的郵遞傳閱,上邊的字更加模糊了,但是還看得出來有朱總司令的命令:全國所有的抗日根據地的民兵武裝,每縣每天都要打死一個日本鬼子。人們一面看著心里就算起賬來:一天要打死他多少,一年要打死他多少;這只是民兵啊!(劉流《烈火金剛》)(41)他馬上見風轉舵,說道:“你是金區長吧?早就耳聞。請到屋里坐!屋里坐!”一面說著就都進了屋。(劉流《烈火金剛》)(42)他把煙袋鍋兒一磕,啐了口唾沫,“甭怕,他們沒有什么可怕的。”他一面說著把煙荷包繩兒使勁往煙袋桿上纏。(劉流《烈火金剛》)(43)玉卿嫂常給滿叔纏得脫不得身,直到我生了氣喊起來:“你聾了是不是?到底來不來的啦!”玉卿嫂才摔下壇子叔叔,急急忙忙一面應著跑過來,我埋怨她半天,直向她瞪白眼。(白先勇《玉卿嫂》)上面這些例子語法形式上非常一致:都是“一面V著+VP”;V是單音動態動詞,很少帶賓語;而VP相對復雜得多,或者動詞帶補語,或者動詞前面有狀語。從句法特征上看,“一面V著”不嵌套于VP[-內嵌],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依存],表現為它的主語必須與VP的主語同指。從語義上看,“著”是持續標記,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或變化的持續,(P71)“V著”有很強的狀態描寫性。朱德熙(P163)專門分析了V帶“著”的連謂結構,他認為兩個動詞結構分別代表兩個伴隨著發生的動作,但重心在后者。高增霞(P67~79)運用典型論和語法化理論,認為連動式的各成員從典型到不典型形成一個連續統:典型的連動式>非典型的連動式>邊緣的連動式。“V1著V2”是邊緣連動式,語法化程度高。通過句法變化手段,把“V1著V2”變化為“V2的時候V1”,例如:端著臉盤出去洗漱→出去洗漱的同時端著臉盤這說明“V1著V2”表現出來的只是一個單一事件。這個事件由V1和V2兩個部分組成,但是兩部分在語義上有主次之分。例(33)至例(43)的“一面V著+VP”,雖然“V著”前面多了連接詞“一面”,但這并不影響“一面V著”與VP分別代表兩個伴隨著發生的動作,兩部分有主次之分且中心在后者。例如:秀芬和小曼一面叫著跑進來春蘭一面笑著跑回家去一面說著就都進了屋一面應著跑過來劃線的“一面V著”是對后面VP的情狀描寫:秀芬和小曼怎么跑進來?“一面叫著”跑進來。春蘭怎么跑回家去?“一面笑著”跑回家去。怎么都進了屋?“一面說著”都進了屋。怎么跑進來?“一面應著跑進來”。“一面V著”修飾VP,作狀語,是VP的伴隨情態。從認知角度來看,“一面V著”是無界的,而VP是有界的。因為“有界限的事件最容易用作圖形”,因此VP作單句的謂語,是句子的核心;而“一面V著”則作狀語,依賴于VP。4.身體動作在體力作用上也有所新動物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建立如下的一個演變過程(前提為VP1與VP2是伴隨關系):一面VP1一面VP2→一面V著+VP這個演變式既顯示了“一面”參與構成的并列結構向主從結構的跨從句語法化,同時也展示給我們一個從復句向單句過渡的過程。箭頭前的“一面VP1一面VP2”是復句,而箭頭后的“一面V著+VP”是單句形式。兩個本來獨立的小句整合為帶有一套語法關系的單句,其中一個小句(一面VP1)發生了從句的級降,(P181~225)表現到句法上,即句法上存在一些限制:首先,結構簡化,只能是“V著”。其次,V有限制。動詞不再自由,而是局限于“說、叫、走、笑”等身體動作。再次,態的限制,只能是持續態。最后,無界性增強。在時間上,動作有“有界”和“無界”之分。有界動作在時間軸上有一個起始點和一個終止點;無界動作則沒有起始點和終止點,或只有起始點沒有終止點。動詞帶有持續標志“著”,內部是同質的,具有伸縮性,是無界的。而作為復句的一個獨立的小句,“一面VP1”則自由得多,如:(44)仿佛知道這件事得用著另一個中年工人來說話了,他一面把棺木蓋挪攏一點,一面自言自語地說,“死了,完了,你瞧他多安靜。你難受,他并不難受。”(沈從文《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45)一面想起眼前這個無剪裁無章次的人生,一面想起另外一些人所抱的崇高理想,以及理想在事實中遭遇的限制,挫折,毀滅,不免痛苦起來。(沈從文《白魘》)例(44)、(45)中VP1是動補結構,是有界的。而動詞可以是具體動作“挪”,也可以是及物性低的心理動詞“想”。發生級降的小句不再獨立存在,而是依附于其后的謂語,成為狀語。狀語與謂語之間在句法層面存在著等級關系。至于為什么在向單句的過渡中“一面VP2”的“一面”會丟失,可以從認知角度來解釋。吉馮(Givón)(P826)提出了一個認知上的觀點:“兩個事件/狀態在語義或語用上結合得越緊密,對它們進行編碼的從句在語法上也就結合得越緊密。”也就是說,在人類意識中,一般來說,認識是一個整體的事物,我們傾向于把它們連在一起說;而對于我們認為是獨立的事物,則傾向于把它們分開來說,采用停頓、連接詞等語法手段。當“一面VP1一面VP2”整合為一個單句時,在語義上VP1與VP2是伴隨關系,兩個事件VP1和VP2不再被認為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描述一個單一事件,VP1描述VP2的情態;VP1與VP2在語義上關系緊密,在語法上也需要結合緊密。為此,“一面VP2”的“一面”被強制丟失。5.vp2的語義關系圖形—背景論(Figure-GroundTheory)是由丹麥心理學家魯賓(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來的,后被完形心理學家借鑒來研究知覺(主要是視覺和聽覺)及描寫空間組織的方式。它源于心理學,以突顯原則(prominentprinciple)為基礎,后被引入語言學。“圖形”指某一認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點部分;“背景”即為突出圖形而襯托的部分。圖形和背景同時存在于知覺場中,但不會同時被感知,這就是所謂的圖形—背景分離(figure-groundsegregation)的觀點。圖形和背景在空間上的方位關系也可以推廣到時間關系上來。具體說來,圖形是指在時間方位上可變換的事件,具有相對性;背景是指參考性的事件,在時間方位上相對固定,參照它可以確定圖形的時間方位。從認知角度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