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生物一輪鞏固訓練題8及答案 精_第1頁
廣安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生物一輪鞏固訓練題8及答案 精_第2頁
廣安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生物一輪鞏固訓練題8及答案 精_第3頁
廣安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生物一輪鞏固訓練題8及答案 精_第4頁
廣安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生物一輪鞏固訓練題8及答案 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安實驗中學2018年高考生物一輪鞏固訓練題(8)及答案一、選擇題1.如圖表示細胞某些結構的組成成分,圖中字母是元素符號,甲、乙、丙表示物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圖示細胞是真核細胞,圖中的化學元素都屬于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甲物質可分為頭部和尾部兩部分,其中P位于其頭部乙物質在細胞膜上都是靜止不動的丙物質的單體是脫氧核苷酸【解析】由題圖提取信息:(1)甲和乙組成膜結構,乙和丙組成染色體;Q)甲、乙丙代表的物質分別是磷脂分子、蛋白質分子、DNA分子。由題團可知,因為有染色體的存在所以該細胞是真核細胞,GH、O.N和P都是大量元素,A正確,磷脂分子由親水性的磷釀頭部和疏水性的脂肪酸尾部組成,E正確,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在細胞膜上都是運動的,C錯誤;DNA是由脫氧核苜酸組成的,D正確。【答案】C2.下表是兩種生物干重中有關元素的質量分數(%):~*1~=t^.元糸CH0NPS生物甲43.576.2444.431.460.200.17生物乙55.997.4614.629.333.110.78根據上表,有人得出下面結論,正確的是()如果它們分別是動物和植物,則甲是動物,乙是植物等質量的組織中,甲所含的熱量少于乙兩者體細胞中,乙的染色體和基因比甲多由兩者的含水量比較,可推測甲比乙多【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生物乙含有較多的N元素,乙更有可能是動物,A錯誤;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乙含有較多的H和較少的0,因此氧化分解時消耗的氧氣多于甲,釋放的能量多于甲,B正確;從表格中看不出甲、乙兩者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多少,C錯誤;由表格中的數據不能判斷二者含水量的多少,D錯誤?!敬鸢浮緽3.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否移植到乙地生長,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該植物細胞液濃度的方案,實驗結果如下表:濃度/mol/L0.100.150.20.25質壁分離狀況不分離剛分離分離顯著分離顯著他們又測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濃度,發現乙地土壤溶液的濃度適合該植物生長,則乙地土壤溶液濃度最可能是()三0.15mol/LW0.15mol/L<0.15mol/L0.10mol/L〈土壤溶液濃度〈0.25mol/L【答案】C【解析】由表格可知該植物的細胞液濃度范圍在0.10-0.15moLL之間,植物細胞要想生活,必須生活在低滲或等滲溶液中o4、4.下列敘述不屬于人類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遺傳特征的是()男性與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患者的雙親中至少有一人為患者患者家系中會出現連續幾代都有患者的情況若雙親均為患者,則子代的發病率最大為3/4【答案】D【解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表現為連續遺傳,患者家系中會出現連續幾代都有患者的情況;該病的患病概率沒有性別差異,即男性與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患者至少有一個致病基因來自父方或母方,則雙親中至少有一人為患者;若雙親均為患者,夫婦雙方均為患病純合子時,子代的發病率最大為1,故D項錯誤。下表是其他條件均為最適宜的情況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關實驗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實驗一(乳糖濃度為10%)實驗二(酶濃度為2%)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00001%255%252%5010%504%10020%655%20030%65實驗一若繼續增加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再增大實驗二若繼續增加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會增大實驗二若將反應溫度提高5°C,相對反應速率將增大實驗一的自變量是酶濃度,實驗二的自變量是乳糖濃度【解析】實驗一若繼續增加酶濃度,相對反應速率有可能繼續增大;實驗二在乳糖濃度為20%時,相對反應速率已達到最大值,若繼續增加乳糖濃度,相對反應速率不會增大;本實驗結果是在其他條件均為最適情況下獲得的,故再提高溫度,反應速率會下降?!敬鸢浮緿在研究溶菌酶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得到了多種突變酶,并測得50%的酶發生變性時的溫度(Tm),部分結果見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酶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數目二硫鍵數目Tm/C野牛型T4溶菌酶Cys5i,Cys97無41.9突變酶CCys2i,Cysi43152.9突變酶FCys3,Cys9,Cys2i,Cysi42,Cysi64365.5(注:Cys上角的數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鏈的位置)突變酶F的最適溫度為65.5C突變酶C的熱穩定性提高與半胱氨酸的數目有關突變酶中二硫鍵的形成與半胱氨酸的位置無關溶菌酶熱穩定性的提高可能與空間結構的改變有關【解析】依題意可知,65.5匕是突變酶F有炭生變性時的溫度,而不是該酶的最適溫度,A項錯誤;突變酶C的半胱氨酸數目與野生型T4溶菌酶的相同,說明突變酶C的熱穩定性提高與半胱氨酸的數目無關,E項錯誤;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二硫鍵數目越參,滾菌酶熱穩定性越高,而二硫鍵的數目的增加可以■通過改變半胱氨酸的位墨和増加半胱氨酸的數目加以實現,C項錯誤,D項正確。【答案】D某實驗室用兩種方法進行酵母菌發酵葡萄糖生產酒精。甲發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氣,乙發酵罐中沒有氧氣,其余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過程中,每小時測定兩發酵罐中氧氣和酒精的量,記錄數據并繪成坐標曲線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D.該實驗證明向發酵罐中連續通入大量的氧氣可以提高酒精的產量【解析】從圖中信息可知,乙發酵罐產生的酒精總量為15mol,由于乙發酵罐中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故消耗的葡萄糖量為7.5mol,甲發酵罐酵母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為9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為1mol,故甲發酵罐消耗的葡萄糖較多,A正確;甲發酵罐的無氧呼吸開始于第2h,B錯誤;甲、乙兩發酵罐實驗結果表明酵母菌是異養兼性厭氧型生物,C錯誤;通入過多氧氣會抑制無氧呼吸,得到酒精量會減少,D錯誤?!敬鸢浮緼8.某實驗小組研究溫度對水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依圖可知,水綿細胞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5°C圖中水綿細胞積累有機物速率最大時的溫度是25C每天光照10小時,最有利于水綿生長的溫度是25C在5C時,水綿細胞產生氧氣的速率是消耗氧氣的速率的2倍【解析】圖中縱坐標表示光照下吸收血的量很卩凈光合速率)或黑暗中釋放5的量很卩呼吸速率h由于沒有對高于站匸條件下水綿細胞的呼吸作用進行研究,因此,不能說明水綿細胞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5to水綿細胞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是指凈光合速率,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石匸時水綿細胞在光照下吸收g的量最高,即積累有機物的速率最丈。每天光照10小時,最有利于水綿生長的溫度應是加匕,因為在20匕時,每天光照10小時,一晝夜水綿積累的有機物最多,為11.5(3.25x10-1.5x14=ll.SXffi收量表示)。在§匕時,水綿細胞產生氧氣的速率是l-XffiCOj量表示消耗氧氣的速率是0.5CTCO2量表示可知水綿細胞產生氧氣的速率是消耗氧氣的速率的3倍?!敬鸢浮緽9.關于同一個體中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兩者前期染色體數目相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不同兩者中期染色體數目不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相同兩者后期染色體數目和染色體行為不同,DNA分子數目相同兩者末期染色體數目和染色體行為相同,DNA分子數目不同【解析】分析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以及染色體和DNA分子數目變化,逐項進行解答。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都進行了DNA的復制,但染色體數目都沒有加倍,兩者前期染色體數目、DNA分子數目相同。有絲分裂前期染色體散亂排列,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兩者染色體行為不同A項錯誤。兩者中期染色體數目、DNA分子數目相同,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兩者染色體行為不同,B項錯誤。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一分為二,染色體數目加倍,而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只是同源染色體分開移向兩極,染色體數目沒有發生變化,兩個過程的DNA分子數目沒有發生變化,C項正確。有絲分裂末期,由同一條染色體分開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分別進入不同的子細胞,分裂結果是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和DNA數目不變,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同源染色體分開進入不同的子細胞,形成的兩個次級性母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DNA分子數目都減半,D項錯誤?!敬鸢浮緾10.如圖為某哺乳動物的細胞分裂示意圖(已知該生物體細胞有4條染色體,基因型為MMN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甲、乙、丙所示的細胞分裂過程中可發生基因的重組圖乙、丙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圖甲、丁中不具有同源染色體圖丁細胞的基因型為MmNn,說明該細胞在此之前發生了基因突變圖丁細胞的名稱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解析】這是一個通過圈像隱藏條件的典型例子。圈甲、丙發生的都是有絲分裂,分別為有絲分裂后期、中期,團乙、丁均代表減數分裂,分別為減數第一、二次分裂后期。由此很容易判定A選項錯誤,因為有絲分裂過程中不發生基因重組;團乙、丙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團甲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E錯誤。C選項需要題干、圖像結合才能進行有敷分析:題干給出該生物的基因型為MMNh,其中汾有m,而團丁細胞中出現了m,說明是基因突變的結果,C正確。D選項僅從圖丁來看,這個選項似乎正確,但是甲、乙、丙、丁四個分裂團所示細胞均來自同一個生物體,就不能僅從.團丁來判斷D項的正確與否,還要看其他團像。甲、乙、丙三個圖像中對D項戢響最大的是團乙,從形態來看,圖乙對應的應該是初級精母細胞,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由此可以■判斷該哺乳動物為雄性。因此,圖丁對應細胞的名稱只能是次級精母細胞,不可能是極體〔來自雌性動物"【答案】C二、非選擇題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詹姆斯?羅斯曼、蘭迪?謝克曼和托馬斯?蘇德霍夫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細胞內囊泡轉運的調控機制。細胞中的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后,經和加工,然后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進行運輸,因為囊泡的膜與其他生物膜的是相似的,因而能夠脫離轉運起點,再通過膜融合以方式排出到細胞外。羅斯曼和同事發現動物細胞膜融合需要NSF蛋白及其附著蛋白SNAP的參與。由于這兩種蛋白能共同介導各種類型的囊泡的膜融合過程,說明它們本身(填“有”或“沒有”)特異性,因而推測膜融合的特異性是由目標膜上的SNAP受體蛋白(即SNARE)決定的。謝克曼通過研究轉運機制有缺陷的酵母細胞發現,某些基因發生突變后,就不能通過過程表達出正常的蛋白質,由此篩選出了細胞內與囊泡運輸有關的基因。祖德霍夫發現了一種突觸結合蛋白。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神經元內部的鈣離子濃度會增加,一旦鈣離子與突觸小泡膜上的該蛋白結合,內的突觸小泡就會通過與膜上的SNARE等蛋白的相互作用,按需要快速或緩慢地釋放?!敬鸢浮?1)內質網高爾基體組成成分和結構胞吐沒有(2)轉錄和翻譯(3)突觸小體神經遞質【解析】(1)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后,形成囊泡運輸至細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將分泌蛋白排出。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是相似的。由NSF蛋白及其附著蛋白SNAP能共同介導各種類型的囊泡的膜融合過程,可知它們本身沒有特異性。(2)基因表達的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步驟。(3)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三個部分,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含有神經遞質,突觸小泡膜和突觸前膜融合,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2、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據此回答下列相關問題:胰腺包括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外分泌腺(填“有”或“無”)導管;當人們最初知道胰腺內的胰島B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狗的胰腺中直接提取胰島素,但未獲成功,其原因是。從酶本質的角度來看,酶的合成都需要經過基因的過程。已知胰淀粉酶的抑制劑有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兩種,非競爭性抑制劑通常與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基團結合使酶活性下降,則增加底物濃度(填“可以”或“不可以”)解除這種抑制。已知胰淀粉酶主要在小腸中發揮作用,據此簡要寫出測定其催化作用最適pH的實驗思路。實驗思路:。【答案】(1)有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將胰島素分解(2)轉錄(3)不可以(4)在一定pH范圍內設置pH梯度,分別測定酶活性,若測得數據出現峰值,則峰值對應的pH即為其最適pH【解析】(1)胰腺的內分泌部沒有導管,外分泌部有導管,外分泌部分泌的酶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