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與認知隱喻_第1頁
原型與認知隱喻_第2頁
原型與認知隱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型與認知隱喻

我們意識到隱喻始于實踐。在修辭格的書籍中,比喻通常有兩種形式,即明喻和暗喻。明喻(simile),即用as或like對兩個不同的項作比喻,例如,ascoldasice(像冰一樣冷),asgoodasgold(像金子一樣好),Talltreestoweredlikepillarstothesky.(高大的樹木像柱子一般高聳入云。)與明喻同樣經常使用的隱喻(metaphor)則是一種含蓄的比喻,也同樣是兩個不同項的比喻,但它不出現象as和like這樣的比喻詞,例如,Jimwasafox.這里沒有用like這樣的比喻詞,是為了有更深層、更含蓄的含義。因為大家都知道狐貍是狡猾的,也就轉而想到Jim是精明、狡猾的。這種從修辭格的角度來認識隱喻是屬于比喻語言的觀點,這種修辭在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洛克、休謨以至當代眾多的教科書中,隨處可見。然而,當代認知語言學家從人的認知范疇的方面進行研究,認為隱喻不是隱含的明喻。為了理解隱喻,我們首先要了解范疇理論。一、作為原型的“政治”從最普遍的意義來說,對語言學的分析就是對語言學范疇的學習。傳統的亞里士多德的范疇經典理論認為,范疇是由一組充分和必要的特征條件所決定;一個實體只有嚴格且同等地滿足范疇的確定規則才能屬于一個范疇。譬如,三角形,這個科技術語,就符合經典規則的要求,因此,它可以有一個正式、界線分明的定義。但事實上,語言的范疇界線并非如此明確,一個詞,它既可能是動詞,也可能是名詞。而范疇的劃分的變化在隱喻可得到充分的體現。隱喻是發生在不同的范疇,隱喻的本體被賦予有待確定的范疇,它同時又是該范疇的原型式。隱喻是人們用一個概念領域來描述另一個概念領域,其本質是以另一件事和經驗來理解和經歷一件事或經驗。例如,Theskyiscrying.(天空在哭泣。)crying的原型是用來描述人的情感,在這里隱喻般地轉化為描述天空,不同的概念結合起來,相互作用,產生范疇轉化。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隱喻比比皆是。例如,IfClintonweretheTitanic,theicebergwouldsink.(如果克林頓是泰坦尼克號,冰川就會下沉)。我們知道泰坦尼克(Titanic)是1998年非常流行的電影,而美國克林頓總統在同年也因個人的生活丑聞遭受政治危機。克林頓和泰坦尼克相對應,丑聞與冰川相對應,二者跨空間的組合靠隱喻。人們利用冰川被泰坦尼克撞沉這個原型印象,強調克林頓及其同僚對檢察官斯塔爾的猛烈進攻,并暗示克林頓將躲過丑聞可能對他帶來的災難。再如,Watergate(水門事件),這個詞成為許多詞的原型,“門”變成類似水門事件的丑聞,即“政治丑聞”,例如,Irangate(伊朗門事件,指美國向伊朗出售軍火一事,有許多政府官員牽涉在內),Camillgate(卡米拉丑聞,指英國查爾斯王子與卡米拉的桃色新聞),Nannygate原譯為“保姆問題”,現擴充為“雇用非法入境的外國人看孩子”,或“非法雇用保姆問題”。還有Iraqgate(伊拉克門,指的是美國有些派別的人對美國布什總統所領導的政府利用情報而決策打擊伊拉克的做法提出質疑)。此外,還有許多源于“門”的“丑聞”,如,“Briefinggate,Cookiegate,Heavengate,Walk-on-gate”等等。國際政治方面的策略思想家常常利用隱喻來表示代價和利益。這個代價和利益(costandbenefit)就是原型概念。譬如,Lakoff在1991年就海灣戰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Warispoliticspursuedbyothermeans.”(戰爭是靠其他方式追求的政治。)政治的典型的含義是指政治上的獲利是靠可接受的代價來權衡的。當戰爭的代價超過政治上的獲利時,戰爭就會停止。通過分析原型的中心含義就可理解這個隱喻的含義:政治就是生意,有效的政治經營,被視為有效的生意經營。用“生意”這個原型含義,轉化到另一個范疇“政治”。這句名言用在每次戰爭,就能理解其寓意所在。二、計算機隱喻學說既然我們了解了隱喻是范疇的一種轉化,那么,這種轉化是如何產生和呢?持傳統觀的多數修辭學的文學批評家都是用取代說(substitutionview),即用一個表達法去取代某個意義相同的,僅取其字面意義的表達式,結果而變成隱喻。還有一種觀點是比較法(comparativeview),其觀點是隱喻是兩個事物相似性的比較或明喻的縮略,這正是人們常說的“A是B”的模式。第三種是相互作用說(interactionview)。這個理論主要有兩種表達方法:1)隱喻是兩個語義項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隱喻是把隱喻項的聯想含義應用于隱喻的主項。2)隱喻是把隱喻次項的聯想含義應用于隱喻的主項。標準的語義理論認為,我們的復雜概念都有不可分解的原型(prototype),隱喻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由一簇元素構成的經驗格式塔(gestalt)。若按Rosch等人的觀點,將范疇分為三個層次——低層次(subordinatelevel),基本層次(basiclevel),高層次(superordinatelevel)。例如,高層次:動物、家具;基本層次:狗,椅子;低層次:獵狗,搖椅子,而隱喻多發生在高層次。例如,Loveisajourney.(愛是旅程。)Love的關系相對應是vehicle(交通工具),它本身就包括了像car,train,boat,plane的基本層次。雖然基本層次處于豐富的精神映象和豐富的已知層次,從而有一些特別事情的隱喻都用了基本層次,但在高層次上的映射都使在源范疇(sourcedomain)映射到目標范疇(targetdomain)的可能性大為增大。因此,隱喻的產生,如果用計算機隱喻理論來解釋的話,則認為人的大腦被隱喻為計算機,即硬件,而人的思維隱喻為程序,是軟件。在計算機硬件啟動和執行軟件程序時就產生了隱喻。三、隱喻的認知過程“世界是人”這個隱喻蘊含著人一來到世上就不斷地認識世界,建立起人與世界的普遍聯系。就像人最初以十指計數一樣,他對世界的理解始于自己的身體來認識認同世界。大腦所創造的絕大部分聯系是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當我們成功地進行了已知和未知之間的移位時,真正的理解——思維開始了。生態說表明:隱喻起源于對世界感知信息的共鳴,隱喻創造與語境的激發相關。這就依賴著人們從孩提時代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的記憶,即原型印象。而隨著人的成長、知識的擴大,對隱喻的創造理解也會產生改變,因此認知包含了兩個過程,即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和世界通過大腦對我們的思維做出的反映。隱喻通過大腦,思維再反映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認知的過程。正是這樣一個認知過程,也就說明了為什么有些人會更多地使用隱喻,理解隱喻,而有些人則不,這就是各人的認知能力和水平的差異。盡管人們對隱喻的認識有所差異,但無論如何隱喻卻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各行業跨學科的語言隱喻表達法不斷出現。未來各學科的橋梁與工具,像計算機科學中的“病毒”概念是從生物學轉變過來的,還有信息高速公路,泡沫經濟。又如,Everyonehasdifferentopinionsaboutwhattodo.Sothecommitteewillhaveitsworkcutouttryingtoreachanagreement.(究竟該怎么做,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因此,委員會面臨如何達成一致意見這個棘手問題。)這句中的tohaveitsworkcutout源自紡織業,表示“面臨困難棘手的工作”。另外,體育運動也深入百姓家,由此運用而生的體育用詞也轉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Jamesspendsallhistimechannelsurfing.Idon’tthinkheeverwatchesthewholeofaprogrammeonanyc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