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孟子三章》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3課《孟子三章》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3課《孟子三章》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23課《孟子三章》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23課《孟子三章》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故知新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以上幾句名言出自《______》一書,該書是______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宋代把它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稱為“四書”。論語儒大學中庸孟子

《孟子》是____________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

長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記錄孟子言行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____,字子輿。____時期鄒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____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____”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______以統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軻戰國儒亞圣施行仁政《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準確地朗讀課文,注意節奏和停頓。自讀自譯,勾畫疑難,小組交流釋疑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方圓三里的內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起來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的原因,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墻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啊,糧食供給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一方)棄城而逃,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說,限制百姓,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父母兄弟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連父母兄弟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理思路中心論點舉例論證得出結論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爭事例治國道理類推戰例1:進攻戰例2:兩個戰爭例子能否刪去一個?理清文章思路,根據已有提示,完成以下表格。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譯文: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制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讀思想課文和此文都共同體現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富貴不能淫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準確地朗讀課文,注意節奏和停頓。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生氣,諸侯就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便平安無事。”

豎線代表合縱,橫線代表連橫,合縱就是五國連起來對抗秦國。連橫就是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連橫合縱張儀

景春和張儀、公孫衍都是縱橫家。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政策,連橫親秦;公孫衍主張合縱,合縱抗秦。縱橫家是出現于戰國至秦漢之際的策辯之士,是中國五千年來最早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是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是戰國時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即合縱連橫。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設第劃謀多以國家政治需要出發,為儒家所不認同。《富貴不能淫》選自《孟子·滕文公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這次對話。

資料鏈接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孟子說:“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成年舉行冠禮時,父親教導他;女兒出嫁時,母親教導她,送到門口,告誠她說:“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把順從做為常法,是婦女之道。住在天下最寬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義’上。得志的時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不配稱為大丈夫的原因?用原文回答。“女子之嫁也……妾婦之道也。”

指出公孫、張二人的本質:他們只不過是順從君王的意志,就像當時出嫁的女子完全順從丈夫的意志一樣。他們既沒有獨立的人格,也沒有獨立的判斷是非曲直的標準,他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這樣的人當然不算大丈夫。孟子善于用類比來說理,此處用____來類比公孫衍、張儀之道,以此諷刺。二者有何相通之處?2.在孟子心中,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找出文中原句回答。并談談你對句子的理解。①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②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①講仁德,守禮法,做事合乎道義。(立下:仁、禮、義)②無論得志與否,都要堅守正道。(踐行:仁、禮、義)③更不能為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因素所迷亂、動搖、屈服。(堅守:仁、禮、義))這三個條件能否顛倒位置?

①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排比、比喻。用“廣居”比喻“仁”,“正位”比喻“禮”,“大道”比喻“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先秦君子之風:對“仁”“禮”“義”的信仰與追求。增強了文章語言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②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道路(原則)。體現了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追求與情懷。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貴不能使人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人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人屈服意志。表明了人不要讓外界的因素影響自身的價值和道德。體現了孟子剛正不阿,無私無畏的浩然之氣。不能。①“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一句是大丈夫應該堅守的根本原則:仁、禮、義修身,是核心和基礎。②“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這一句分兩種情況討論,是對根本原則的補充。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一句“富貴”“貧賤”“威武”是三種極端情況,具有一定偶然性,又是進一步補充。這三個條件能否顛倒位置?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節奏和停頓。自讀自譯,勾畫疑難,小組交流釋疑難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舜從田間被任用,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百里奚從市集上被贖出后被選用。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用這樣的方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一個人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能改正;在內心有困擾,在思慮上受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在臉色上表現出憔悴枯槁;從聲音上發出吟詠嘆息之氣,然后人們才了解他。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的國家),這個國家常往往會滅亡。磨難出人才經受磨難的好處理清文章思路,根據已有提示,完成以下表格。理思路(人才客觀條件)()()“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個觀點很深刻,你能否舉出同類的例子來印證這個觀點?舉例子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紅樓夢》

貝多芬即使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音樂創作。

愛迪生小時一邊賣報一邊作化學試驗。有一次,不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