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承校園文脈構建校園文化高校校園園林景觀總體規劃概念設計以山東建筑大學新校區為例
0體現市域文化,體現地域特色城市生態園林已成為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生態園林道路是城市綠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校園環境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教學與研究、學習與生活、運動與休閑、交流與活動等多重功能,對建設生態城市,體現地域特色,承傳校園文脈具有重要作用。建設生態校園,是貫徹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遵循人與自然協調的原則,通過合理規劃設計和建設實施,形成體現校園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校園生態系統,因此,將景觀生態理念融入校園環境,建設生態校園,“引森林進校園,讓校園坐落于森林中”已成為當代校園綠化發展的新趨勢。高校校園園林景觀總體規劃概念設計——以山東建筑大學新校區為例,是依托原有環境,結合其文化底蘊,以“承傳校園文脈、交融學府情景”及“建設生態校園”為設計理念,將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態要求相結合,規劃為“八大功能分區及一山、六園、十二景”的空間布局結構,從而營造一個文化底蘊豐富、生態特色鮮明的現代高校校園環境。1區域總結1.1面明—區域位置項目基址位于濟南市東部雪山片區,該區域南、西、北面以居住區為主,東面為學校和綠化用地為主,南側緊臨84m寬的城市快速路經十東路,東、北兩側緊鄰60m寬的城市干道泉港路(現鳳鳴路)和世紀大道。1.2環境景觀中心低山地和大山地之間的關系濟南市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且陽光充足、氣候條件優越。校園用地范圍內西南高,東北低,東西高差約20m,雪山上植被覆蓋率高,其相對高程約80m,是該區的環境景觀中心。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沖溝,形成天然小谷地,地勢起伏有致,基本特征為“一山一谷”。此處交通便捷,景觀要素豐富,是建設新校區的理想場所。1.3樹—人文條件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其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豐富的歷史,素有“天下泉城”的美譽,濟南市的市樹—柳樹,同濟南市的市花—荷花珠聯璧合,構成濟南一道亮麗的風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對泉城美景的高度概括。山東建筑大學原為山東建筑工程學院,于2005年更名為山東建筑大學,校訓為“厚德博學·筑基建業”,是一所土木建筑類專業為特色,具有理、工、農、文、法、管六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高等院校。2該計劃的基礎(1)《大學校園規劃設計規范》(5)山東建筑大學新校區建設總體規劃3設計原則(1)傳承與結合的原則學校的歷史文化沉淀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一個學校發展的根基。在新校區園林景觀總體規劃中,應注重校園歷史文化的傳承以及與現代校園的結合,通過“傳承”與“結合”來展示校園的歷史文化精華,緬懷先輩偉人,激勵教育后代。(2)地域文化的打造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歷來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地域特色。在校園的景觀總體規劃中應充分體現濟南的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特點,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為契機,將這些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匯與校園環境中。(3)校園生態景觀的設計校園總體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為指導理念,注重校園生態結構的塑造,保護和利用相結合,達到自然生態與人造景觀的和諧統一,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景觀環境。4設計理念4.1“承傳校園之歷史利益,交融儒學之情景,建設生態校園”的設計理念山東建筑大學新校區園林景觀總體規劃概念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在對場地環境現狀進行詳細分析的前提下,以景觀生態學理論及園林造園手法為指導,注重生態校園的建設,尊重校園的歷史文脈,通過合理布局,最終達到情景交融的設計目的,即“承傳校園之文脈,交融學府之情景”及“建設生態校園”的設計理念。“承”是繼承,“傳”則是弘揚,即在繼承傳統歷史文脈的基礎上,進一步弘揚校園文化,并融匯于現代校園建設之中,從而營造文化底蘊豐富、生態特色鮮明的現代高校校園環境。4.2空間布局結構新校區景觀概念設計以校園規劃總體布局為依據,充分利用環境現狀及自然條件,有機組織分布各功能區域,形成“八大功能分區及一山六園十二景”的空間布局結構,其八大功能分區為:廣場區、辦公教學區、科研教學區、生態防護區、濱水休閑區、生活區、生態休閑區、體育活動區(如圖1所示);一山:雪山;六園:冷香凝翠、芳溆溢原、曲池風荷、泉林秋色、青巒碧影以及百花爛漫;十二景:芙蓉花影、杏木佳蔭、竹徑尋石、齊魯淵源、現代藝苑、華夏之光、絲柳悠風、數碼天地、主題雕塑、時光柱雕塑、彩云雕塑、雪山聞濤亭(如圖2所示),旨在建造一個以生態校園為主題的綜合性校園。4.3主要功能區域和景觀的潛在設計4.3.1“泉林色”的由來廣場區即校園的主入口廣場,正對標志建筑——圖書信息中心,以雪山為背景,由行政辦公樓、建筑城規學院圍合形成廣場。廣場入口,設一景梁,景梁上部書寫校名“山東建筑大學”,兩側刻校徽,徽標采用漢字“建”為設計元素,并巧妙的設計成建筑的造型,充分的體現出學校的辦學特色(如圖3所示)。該區域內有主園區“泉林秋色”,以噴泉樹林為主,空間開闊,此處綠樹成蔭,形成清涼世界,頗有“秋色”之意,故名“泉林秋色”(如圖4所示)。該處空間較大,視野開闊,考慮與雪山之間的空間關系,建筑風格協調一致,圖書信息中心的架空連廊,增加了校園入口的景深,形成了大氣的校園入口空間,是校園環線以內的最主要出入口。4.3.2主要園區設計辦公教學區以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等建筑構成,集辦公與教學為一體,是校園內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區域內的“芳溆溢原”為主要園區,該園區緊鄰水面,采用自然式布局,小徑蜿蜒其中,木質座椅散布兩側,岸邊配置各種樹木花草,微風的吹拂下迎來陣陣芳香。園內西南角,杏樹成蔭,故名“杏木佳蔭”(如圖5所示)。“竹徑尋石”,以竹與石相結合為主要景點,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寓意廣大莘莘學子在攀登科學高峰時要具備竹子執著的良好品質(如圖6所示)。4.3.3現代景觀元素該區為學校的重要區域,包括科研以及教學用地。區域內分布有實驗室、科技樓、建藝館等建筑。主要園區“青巒碧影”,此處緊鄰雪山,山上的植物郁郁蔥蔥,形成碧綠的樹影,青翠的山巒,園區內有曲折的小路穿過樹林,指引人們通向雪山深處。“百花爛漫”園區主要以香花類植物為主,打破大漠景觀,體現校園內活潑,熱情奔放以及積極向上的校園風貌(如圖7所示)。主要景點“現代藝苑”,是位于建藝館中間的“U形空間”,具有濃厚的現代藝術氣息,為整個建藝館的景觀中心,是學生讀書休閑的主要場地,采用逐步下沉和水面、植物相圍合的形式,構建了一處獨立的、有圍合感的活動空間,置身建藝館上,俯視“U形空間”,讓人們忘卻城市喧鬧,進入現代景觀藝術的殿堂(如圖8所示)。建藝館南面“絲柳悠風”,兩排垂柳綠樹成蔭,微風襲來,帶來絲絲涼意。“華夏之光”,以景觀長廊為主景,展示了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科學探索以及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如圖9所示)。“數碼天地”,用來展現現有藝術、科技等文化。4.3.4“聞濤亭”的景觀生態保護區主要以雪山為主,是校園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雪山上以側柏為主要樹種,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叢林景觀,以聞濤亭為主要景點,“聞濤亭”寓意站在此處猶如在海邊,視野廣闊,俯視校園,一覽無余,美景盡收眼底(如圖10所示)。為體現生態防護區這一主題,此區域還建有最具代表性的生態民居———膠東海草房(如圖11所示),獨具生態特色,有濃郁的膠東氣息,海草房以海草為其頂,以石頭砌其墻,冬暖夏涼,居住舒適,形成了獨具生態特色的校園景觀。4.3.5“發現”—濱水休閑區濱水休閑區位于生活區、生態防護區以及辦公教學區之間,主要由曲池風荷園與冷香凝翠園組成,“曲池風荷”,顧名思義,以荷花池為主景,池內跌水潺潺,池畔綠柳垂蔭,秀麗清新,具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是濟南歷史文化的真實寫照(如圖12所示)。主題雕塑“時光柱”,以各類浮雕的形式為大家展現時光的流逝,鼓勵學生要珍惜現有時光,努力奮斗(如圖13所示)。該區為校園內的水景區,地勢較低,并與雪山呈環抱之勢,充分接收良好的生態小氣候影響。伴隨植物季節的變化,以及景假山、瀑布、跌水產生的潺潺流水聲,使此處成為一處獨特的濱水休閑觀賞區。“冷香凝翠”園,“冷香”指花果的清香,“凝翠”寓意此處郁郁蔥蔥的樹木,該園區主要以花卉樹木混交式配置,來寓意學子今日是滿園桃李芬芳,明日便是祖國棟梁。4.3.6林廣場區該區為學生公寓用地,其主要建筑物為學生公寓、食堂以及學生生活服務設施。同時將綠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為每棟宿舍樓題名,如有象征正義、神圣的松園;有體現不畏艱難、純潔堅貞的梅園;象征虛心有節、清高雅潔的竹園等。梅園下面的山石之上,有山東建筑大學的前身山東建筑工程學院的校牌(如圖14所示),將其整體由老校移植于此,即承傳了校園歷史文化,又見證了老校的發展與新校的成立。此處有面積較大的林蔭廣場,由建筑圍合而成,主題雕塑“彩云”,呈螺旋上升趨勢,寓意莘莘學子學業蒸蒸日上。“芙蓉花影”出自呂本中的“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此處以一株木芙蓉為主要景點,寓意廣大學子要有木芙蓉不畏艱難、無懼風霜的特性(如圖15所示)。林蔭廣場內多布置桌凳等設施,以滿足學生室外小憩的需要。擬建的學生公寓具有時代氣息,林蔭廣場中穿插的與學生生活有關的雕塑小品,營造了一種學生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氣氛。4.3.7會展現會展現歷史記憶的“地方”該部分以鐵路工業及建筑展示基地為主。“一個老式蒸汽機車車頭、兩條平行鐵軌、三棟德式風格小樓……”這就是濟南老火車站的樣子,該部分將重點展示濟南老火車站設計元素,重現濟南老火車站火車站的昔日光景,仿佛一段歷史記憶被喚醒。以濟南老火車站為主題,在此修建部分主體餐廳,供師生休閑,形成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圖16所示)。4.3.8塑造校園運動空間,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該區域位于生活區的北面,配有一流的運動場地和設施,包括標準塑膠田徑場(如圖17所示)、體育館、籃球場、足球場和排球場,用來豐富學生們的體育活動,周邊為基礎綠化,美化校園,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有與體育相關的雕塑小品和體育文化墻(如圖18所示)布置其中,以此來增加體育活動區的文化品位。4.4工廠配置計劃校園的植物配置要考慮校園文脈的延續性,突出生態校園建設,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創造一個情景交融,文化內涵豐富的生態校園。(1)生態校園新校區植物配置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創建生態校園。植物規劃中應遵循生態造園的思想理念,注重保護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增加綠量,形成生態小氣候,從而達到生態平衡。(2)重視生態園林綠化主題,貫穿于校園建設建設之中植物配置與綠化植物選擇應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突出濟南的地域特色,重視生態綠化主題,將其貫穿于校園建設的始終。鄉土植物能更好的體現地域特色,對長勢及損傷恢復更具優勢。因此,在選種方面,應盡可能的選擇鄉土樹種。(3)生態性原則。在生活空間,植物的選用主要分為自然和社會校園植物配置中,不同的功能區對植物選擇也具有較大差異。生活休息區,應以創造適宜的人居環境為目標,為師生營建一個自然和諧的生活空間,綠化植物應該以人們喜聞樂見的觀花、觀葉、聞香及保健植物為主要基調樹種為主。教學區域則應該特設草地、休讀景點,給師生創造規則有序,寬松宜人的教書育人環境,綠化樹種應以常綠、香花植物為主,組成規則有序、主次分明、嚴肅活潑的教學綠化空間。其他的活動區域,應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良性循環為目的,營造一個舒適、安全、和諧、健康的校園。5生態、人文結合的原則校園是一個功能復雜的綜合體,校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師生的工作、學習與交流,間接影響其人生觀與自然觀的形成。因此,校園景觀建設不僅要把注意力放在創建生機盎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力發電廠熱經濟性評價考核試卷
- 能源零售商的市場分析能力考核試卷
- 礦山開采對空氣質量影響評估考核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新朝陽實驗校2025屆初三寒假自主學習綜合練習英語試題含答案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信號與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戲劇學院《大學生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寧師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教學診斷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施工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外國語大學《藥學細胞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浙江溫州市公用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54人(第一批)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超重問題與健康對策》課件
- 陜西、山西省天一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階段性測試(七)歷史試題及答案
- 高中數學不等式教學中的認知障礙診斷與干預機制研究
- 2024年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學行政人員及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課件
- 2025年江蘇泰州市泰興經濟開發區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省濟南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廣西《健康體檢重要異常結果管理規范》(材料)
- 2025-2030中國藜麥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駕培行業營銷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