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真題_第1頁
2013年5月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真題_第2頁
2013年5月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真題_第3頁
2013年5月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真題_第4頁
2013年5月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技能選擇題(1~100題,共100道題)本部分由十一個案例組成。請分別根據案例回答1~100題,共1OO道題。每題1分,滿分10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正確,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錯選、少選、多選,該題不得分。案例一: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37歲,已婚,本科學歷,某銀行職員。案例介紹:求助者曾任某銀行部門經理,非常要強,工作積極努力。一個多月前參與銀行高級崗位竟聘,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經理職位,成為一名普通員工。求助者認為領導偏心,認為以前自己堅持原則曾經得罪過人,自己命運不好。上班時情緒低落,沒有了以往的工作干勁。想辭職,但考慮到銀行的待遇不錯,一時難下決心。求助者不知該如何處理,內心苦惱,煩躁不安。求助者的父母及丈夫勸說其想開些,但求助者覺得難以做到。最近經常失眠,食欲也明顯下降。曾到醫院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為解決內心苦惱主動前來咨詢。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好強,做事認真,人際關系一般,平常身體健康。1.該求助者出現的主要癥狀包括()。[1分]2.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心理沖宓屬于()。[1分]3.引發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心理學原因包括()。[1分]4.引發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社會學原因包括()。[1分]5.對該求助者社會功能的判定是()。[1分]6.對該求助者社會支持系統的判定是()。[1分]7.還需重點收集該求助者的資料是()。[1分]8.對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1分]9.在本案例咨詢中,恰當的近期咨詢目標包括()。[1分]10.面對求助者的負性情緒,咨詢師正確的態度包括()。[1分]案例二: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57歲,初中文化程度,退休職工。案例介紹:求助者半年多以前因胃痛要做胃鏡檢查,抽血檢查發現感染了梅毒。求助者感到非常詫異,自己生活檢點,且已經多年沒有性生活了,不可能感染梅毒。求助者到多家醫院做了檢查,但結果都一樣。三個多月前,女兒生了孩子,求助者害怕自己將梅毒傳染給孩子,面對孩子時非常緊張,不敢抱孩子,給孩子換尿布時要戴雙層手套,而且手抖得很厲害。求助者想見孩子,又怕傳染孩子,為此以各種理由謝絕女兒女婿來家,即使來了也不留他們吃飯。面對這種情況,女兒有意見,丈夫也不理解。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好意思和女兒明講。為此內心極其痛苦。近來沒有胃口,吃不下飯,失眠,自己主動前來咨詢。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服飾整潔,小時候家教很嚴,從小做事認真,做事要做到最好。丈夫反映求助者平時認死理,很較真。1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現的軀體癥狀包括()。[1分]12.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現的情緒癥狀包括()。[1分]13.引發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1分]14.表明該求助者社會功能改變的是()。[1分]15.本案例中該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緒表現是()。[1分]16.咨詢師對該求助者是否感染梅毒的判斷依據是()。[1分]17.對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1分]18.心理咨詢師為幫助求助者解決情緒困擾,可首先做的是()。[1分]19.在本案例咨詢中,對價值中立原則的理解與實踐正確的包括()。[1分]20.在本案例咨詢中,咨詢師應用保密及例外原則,正確的做法是()。[1分]案例三: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16歲,高中一年級學生。案例介紹:求助者從小有咬指甲的習慣,多次受到父母的訓斥。自己也很想改,但做了很多努力,沒有明顯效果。主動前來尋求幫助。下面是心理咨詢師與該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心理咨詢師:通過前面的咨詢,咱們已經明確了你的心理問題及原因所在。你有咬指甲的習慣,想改掉但沒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惱。作為咨詢師我能理解你,我愿意幫助你。現在咱們先討論咨詢目標吧!求助者:咬指甲很不好,我就想讓您幫助我改掉這個毛病。心理咨詢師:好,我同意將改掉咬指甲的行為作為咨詢目標,你現在每天咬指甲大約有多少次呢?求助者:(沉默)其實我看電影、玩游戲的時候根本不咬指甲,我媽說我只要閑下來就咬指甲。我沒有數過,我想一天總有上百次吧。心理咨詢師:通過咨詢你想改變成什么樣呢?求助者:一次都不咬。心理咨詢師:根據你目前的情況看,我認為一次都不咬這個目標有些高,恐怕你難以做到吧?求助者:也許吧,但我有決心堅決改掉咬指甲的壞習慣。心理咨詢師:好吧,咱們就把不咬指甲作為第一個目標,今后不再咬指甲。按照心理學的原理,改變行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陽性強化法,一種是厭惡療法,你準備用哪種方法?求助者:兩種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根據經驗替我選吧。心理咨詢師:好吧,我在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有個遠房侄子以前也有這個習慣,我幫助他解決了。我幫你使用厭惡療法改變你咬指甲的行為。厭惡療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為和厭惡刺激結合,產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覺,多次結合后使你產生條件反射,當你以后咬指甲時,就會產生恐懼,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為就改變了。具體的步驟是:第一步,明確目標行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構建焦慮等級,看看你焦慮的程度。第三步,選擇厭惡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的行為和厭惡刺激結合起來。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選用什么樣的厭惡刺激呢?心理咨詢師:主要是電刺激、藥物刺激、想象的刺激等,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聯合應用。求助者:那好吧,大約需要做多少次啊?這種方法有效嗎?心理咨詢師:這種方法肯定有效,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求助者:我知道了,萬一沒有效果,還有其他方法嗎?心理咨詢師:還有其他方法,如陽性強化法、認知行為療法等。21.心理咨詢師在開場白中使用了()。[1分]22.“通過前面的咨詢……現在咱們先討論咨詢目標吧!”表明咨詢師()。[1分]23.咨詢師問“你現在每天咬指甲大約有多少次呢?”其意義在于()。[1分]24.通過雙方對話可以看出,在選擇咨詢方法上咨詢師的失誤是()。[1分]25.通過對話可以看出咨詢師在咨詢方法的具體步驟上()。[1分]26.厭惡療法的基本原理是讓求助者()。[1分]27.實施厭惡療法的基本步驟包括()。[1分]28.實施厭惡療法時,對厭惡刺激的選擇,理解正確的是()。[1分]29.實施厭惡刺激時,厭惡刺激的強度應該是()。[1分]30.實施厭惡療法幫助求助者改變行為的前提條件是咨詢師具有()。[1分]案例四: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16歲,高中一年級學生。案例介紹:求助者的家離學校較遠,每天由父母開車接送。半年前的一天,在上學的路上遭遇車禍,父親臉上流了很多血,求助者也受了輕傷。求助者當時非常害怕,出現胸悶、心慌、全身發抖、手腳出冷汗等癥狀,幾乎癱倒。求助者和父親被送去醫院,沒有發現嚴重的問題。但從此以后求助者不敢坐車,甚至不敢坐公共汽車。求助者自己也明明知道坐車不一定就會出車禍,也曾逼著自己坐車,但最終都因害怕而失敗。求助者現在只能騎自行車上學,就是騎車,也感到害怕,既耽誤了時間,也感覺很累。求助者恨自己膽小,擔心今后的學業與生活,內心非常痛苦。為此無法安心學習,甚至想退學,但又不甘心。迫切要求解決“坐車恐懼”的問題,在家長陪同下前來咨詢。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從小懂事聽話,膽小怕事,內向,學習勤奮,人際關系良好,以往身體健康。31.為明確診斷,心理咨詢師還需重點收集的資料包括()。[1分]32.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特點包括()。[1分]33.按許又新教授的評分標準,對該求助者社會功能損害程度的評分是()。[1分]34.不能反映求助者社會功能受損的是()。[1分]35.對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1分]36.本案例中,可以當作近期咨詢目標的是()。[1分]37.對該求助者較適合的心理咨詢方法包括()。[1分]38.咨詢師在咨詢中使用了系統脫敏法,該方法原理包括()。[1分]39.在實施系統脫敏時,理想的焦慮等級之間的級差應該是()。[1分]40.在系統脫敏中,僅靠重復放松難以降低焦慮分數時,可能的原因是()。[1分]案例五: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29歲,已婚,大學文化程度,某公司職員。案例介紹:求助者是本市人,家中經濟條件優越。在工作中與本公司一位同事戀愛,盡管對方比自己小兩歲,且家在農村,家中經濟條件較差,但還是不顧父母的反對,與之結婚。婚后兩人生活得很幸福。然而在孩子出生、公公婆婆來同住后,為生活瑣事經常產生矛盾。求助者怪罪公公婆婆沒有文化,愚昧落后,怪罪丈夫不和自己一心。為此經常生氣,內心苦惱,主動前來心理咨詢。下面是心理咨詢師與該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心理咨詢師:你能詳細地說說你與公公婆婆及丈夫產生矛盾的原因嗎?求助者:我家是本市的,家里就我一個孩子,雖然我父母當時堅決反對我嫁給他,但婚后還是給我們買了房買了車,就連婚禮的費用都是我父母出的。沒孩子時我們兩人生活得很幸福,有了孩子后公公婆婆堅持要來,說是要照顧我,照顧孫子,我也不好意思拒絕。可來后矛盾就出來了,我晚上經常因為喂奶睡不好覺,早上起得晚,可他們四五點鐘就起來了,吵得我也睡不好,說了幾次,他們反而怪我嬌氣。我婆婆做飯就是糊弄,還特別咸,我一表示不滿丈夫就說我找事。最典型的是有一次我父母從外地回來,半夜的飛機,讓我丈夫去接。我婆婆說他兒子累,第二天還要上班,不允許去。他們來后我父母請他們吃了好幾次飯,而我看父母從家里拿了一箱奶,我婆婆都跟我丈夫叨嘮,說我什么東西都往娘家搬。我父母為我們付出很多,他們怎么能這樣對我和我的父母呢?我很傷心,越想越生氣!為這些事我們現在關系很緊張,經常吵架。心理咨詢師:我聽明白了,也知道了你的想法,你和你的父母為你們的小家付出了很多,公婆及丈夫不但不感激,反而做出讓你很傷心的事,你非常生氣,是這樣嗎?求助者:對啊,您理解得太對了,就是這樣的。心理咨詢師:咱們前面商定的咨詢目標是減輕你的情緒困擾,現在先看看你是怎么生氣的吧。求助者:怎么生的氣?當然是他們這樣對我和父母讓我傷心、讓我生氣。如果他們對我和我父母好些,我怎么會生氣呢?心理咨詢師:我聽明白了,按你所說,你要求自己對丈夫、公婆怎樣,丈夫、公婆就應該對你怎樣。求助者:對呀,夫妻雙方就應該這樣啊!心理咨詢師:按你所說,你信奉的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怎樣,另一個人就應該對他(她)怎樣。求助者:對啊,應該的呀。這不就是禮尚往來嘛?心理咨詢師:因此,別人對你怎樣,你肯定就對別人怎樣。我喜歡你,我對你好,你一定就對我好,你肯定與丈夫離婚,肯定嫁給我。求助者:(沉默)……您在開玩笑吧,那怎么成呢?您對我再好,我也不能與丈夫離婚呢!心理咨詢師:你剛講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怎樣,另一個人就應該對他怎樣,我對你好,而你并不對我好,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釋一下嗎?求助者:(沉默)……你對我好,可我是有家室的人,當然不能對你好了!心理咨詢師:你看,盡管我對你好,可你實際上并沒有對我好。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詢師:你提出要求,別人就應該按你所說的去做,而別人提出要求,你卻可以不按別人的要求去做,同樣是提出要求,卻有不同的結果,這怎么解釋呢?求助者:(沉默)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就是一個人對別人怎樣,別人不一定就對他(她)怎樣?心理咨詢師:是的,你和父母對你的丈夫公婆很好,你就要求他們也這樣對你及你的父母。這是一種絕對化的要求,一種不合理的信念,正是它使你內心極其不平衡。不合理的信念會造成你的情緒困擾,通過改變它,你就能改變自己的情緒。例如把對別人的“要求”變成“希望”,當不希望的事發生時,最多是一種失望,不會過分的怨恨別人,自己也就不會生氣了。求助者:我明白了,我對丈夫及公婆怎樣,他們不一定就對我和父母怎樣,實際上我要是能接受他們對我及父母好或者不好這兩種可能,就不會生氣了。41.“你能詳細地說說你與公公婆婆及丈夫產生矛盾的原因嗎?”,心理咨詢師使用了()。[1分]42.“我聽明白了,……是這樣嗎?”,心理咨詢師使用的技術包括()。[1分]43.“因此,別人對你怎樣,……肯定嫁給我。”表明心理咨詢師()。[1分]44.咨詢師說“你剛講過……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釋一下嗎?”使用的是()。[1分]45.咨詢師說“你提出要求……卻有不同的結果,這怎么解釋呢?”使用的技術包括()。[1分]46.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論,本案例中的A包括()。[1分]47.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論,本案例中的B包括()。[1分]48.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論,本案例中的C是()。[1分]49.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現沉默,可能的原因是()。[1分]50.在本案例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不宜扮演的角色是()。[1分]51.在本案例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所做的工作包括()。[1分]52.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師幫助求助者改變信念的方法是()。[1分]案例六: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41歲,高中畢業,已婚。案例介紹:半年多前的一天,求助者到銀行存款,無意間看到銀行工作人員正在將一摞一摞的錢放進保險箱,估計有上百萬元。求助者當時想自己要是像劫匪那樣,拔出槍來,把錢搶走,自己買房買車就不缺錢了。但求助者馬上意識到自己這么想非常可怕自己是老師,有家有業的,怎么能有這種犯罪的想法呢?越想越可怕,求助者連忙告誡自己今后千萬不要這樣想,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一天到單位財務室辦事,見到保險柜,不知怎么回事,又想到“要是像劫匪那樣,拔出槍來,把錢搶走,自己買房買車就不缺錢了。”求助者覺得自己這么想很可怕,不允許自己這么想。但從此以后,這種想法時常就冒了出來。求助者認為自己出現了問題,害怕有一天真做了傻事。求助者命令自己不許這么想,可這種想法像著魔一樣,時不時就冒出來。求助者也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去搶鋃行,不該這樣緊張,很想控制住自己,但始終控制不住。現在求助者見到銀行、保險柜等就很緊張,為此盡量避免不去銀行,不接觸保險柜。耽誤了大量時間,求助者內心非常痛苦。因此痛恨自己,焦慮不安,情緒煩躁,有時難以入睡,白天沒精神。最近經常因瑣事與妻子孩子鬧矛盾,不主動關心父母,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自己主動前來咨詢。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內向,自我要求嚴格,做事認真細致,謹小慎微。多年來努力工作,力爭把事情做到最好。53.該求助者出現的心理癥狀包括()。[1分]54.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現實原因是()。[1分]55.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心理學原因包括()。[1分]56.該求助者的內心沖突體現在()。[1分]57.該求助者社會功能的改變包括()。[1分]58.對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1分]59.本案例中求助者最主要的特點包括()。[1分]60.心理咨詢師在本案例中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基礎是()。[1分]61.在本案例咨詢中使用了貝克認知療法,該方法識別自動化思維的方法包括()。[1分]案例七: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l7歲,高中二年級學生。案例介紹:求助者外表一般,學習成績中等。母親反映求助者平時為人謙和,懂事聽話,但近來明顯脾氣暴躁,與同學和鄰居產生嚴重的矛盾,遂強行將其帶來咨詢。下面是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的一段對話:心理咨詢師:你媽媽希望我幫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幫助呢?求助者:我沒有什么心理問題,都是我們學校那些女同學鬧的,你還是去幫幫她們吧。心理咨詢師:你能具體說說你們學校那些女同學鬧了什么嗎?求助者:我……(沉默)我都不好意思說。心理咨詢師:這樣的,我們有職業要求,為你所說的保密,我會按照職業要求去做,你可以把你內心的想法告訴我,我一定為你保密。求助者:好吧,那我就告訴你。我是學校有名的“帥哥”,我想考大學,不想在中學就談戀愛,可總有女同學追我,趕都趕不走,我很煩。心理咨詢師:你是怎么知道總有女同學喜歡你的呢?求助者:我們學校是重點中學,女生很多,因為我是“帥哥”啊,走在路上,所有女生都使勁朝我笑,還噓寒問暖的,連上課時我都能聽見女生在議論我。我讓她們別煩我,可這些人死活不承認。我去找老師反映情況,可老師不好好管教這些女生,反而讓我去看病,這叫什么事啊!心理咨詢師:還有其他的嗎?求助者:還有很多呢,我們樓上有一個女孩,都上大學了吧,也追我。特別過分的是那天我們家去郊游,這個女孩居然追到那里。我沖上去說了她,可她卻不承認,險些打了起來。我報警了,警察來了沒管她,反而說我。現在弄的我都沒法上學了,為這些事煩得我睡不著。心理咨詢師:我聽明白了,請問你去精神科做過檢查嗎?求助者:我又沒有精神病,到精神科做什么檢查啊!62.咨詢師說“你能具體說說你們學校那些女同學鬧了什么嗎?”所使用的提問方式與技術包括()。[1分]63.咨詢師說“這樣的……我一定為你保密。”表明咨詢師()。[1分]64.求助者“走在路上……議論我。”的敘述最可能屬于()。[1分]65.求助者反映所有女同學在路上看到他之后的微笑、寒喧等表現,最可能的是()。[1分]66.求助者說聽見女生議論自己,最可能屬于()。[1分]67.求助者在郊區遇到樓上鄰居的這段話,說明其可能出現了()。[1分]68.求助者最后的話所反映的是()。[1分]69.求助者出現的異常癥狀包括()。[1分]70.根據對話,對該求助者的可能診斷是()。[1分]71.根據對話判定,與求助者的特點相符合的包括()。[1分]案例八: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42歲,某私企總經理。案例介紹:一年多以前求助者的母親突發心臟病去世,求助者當時異常痛苦。半年多以前有一次喝酒后,半夜突然醒來,覺得透不過氣來、胸悶、心慌,手腳發麻、渾身顫抖,非常難受,認為自己得了心臟病,非常緊張、害怕。求助者迅速到醫院看急診,經檢查未發現明顯器質性病變,后癥狀緩解。有一次在單位又有類似癥狀發生,還是到急診看病。求助者曾專門住院檢查,仍未查出明顯病變。此后類似癥狀經常發作,有時每周出現2—3次,時間持續數十分鐘,時間地點場合無規律,也無明顯發作征兆,能自行緩解。發作時頭腦清楚,客觀環境并無相應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發作時,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求助者害怕犯病,不敢一個人開車、出差或單獨在家,不敢一個人到外地出差,怕自己突發心臟病死了別人都不知道,也不敢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求助者也知道自己不一定就會得心臟病,但感覺控制不住擔心。曾對家人表示這樣活著真是受罪,生不如死。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性格較內向,做事認真謹慎,非常孝敬父母,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不吸煙,很少喝酒。幾年前曾被診斷為“胃潰瘍”,經治療后緩解。72.該求助者主要的情緒癥狀包括()。[1分]73.該求助者的軀體癥狀包括()。[1分]74.該求助者每周2~3次癥狀發作的特殊誘因是()。[1分]75.對于該求助者的診斷依據包括()。[1分]76.求助者曾對家人表示這樣活著真是受罪,生不如死,說明其()。[1分]77.對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1分]78.心理咨詢師做鑒別診斷時需要考慮的包括()。[1分]79.對該求助者較適合的咨詢方法包括()。[1分]80.在等級制診斷系統中,關于焦慮與抑郁敘述正確的包括()。[1分]案例九: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42歲,碩士研究生,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案例介紹:求助者經常要乘飛機,但對乘飛機非常害怕,盡量避免乘飛機,嚴重地影響了工作與生活。為此非常苦惱,主動前來咨詢。下面是心理咨詢師與該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心理咨詢師:在上次咨詢中,咱們已經商定了咨詢目標是減輕對乘飛機的害怕,從原來自我感覺的90分左右,減少到20~30分,現在咱們商討用什么咨詢方法吧!求助者:都有什么方法啊?心理咨詢師:可以用認知矯正的方法幫助你改變對乘飛機的認知,可以用系統脫敏法幫助你減輕乘飛機的害怕。求助者:改變認知我知道,系統脫敏法是怎么回事啊?心理咨詢師:系統脫敏法是幫助你解決焦慮恐懼的一種行為治療技術。行為主義認為,讓一個原本引起強烈焦慮恐懼的刺激,反復在你面前呈現,同時用放松對抗緊張,最終這個刺激將失去引起你焦慮恐懼的作用,你就不會再感到焦慮恐懼了。求助者:那具體怎么做昵?心理咨詢師:系統脫敏法的具體步驟是:第一步,我幫助你學會放松:第二步,構建焦慮等級:第三步,給予焦慮刺激;第四步,實施系統脫敏。求助者:好的,我聽您的。心理咨詢師:第一步先學會放松,系統脫敏法非常強調放松,尤其強調精神放松、面部肌肉放松、四肢肌肉放松以及頸部肌肉的放松。求助者:我明白了,焦慮等級怎么建啊?心理咨詢師:構建焦慮等級就是對引起焦慮的刺激歸納整理,如最小的焦慮是0,最大的焦慮是100,通過排序建立焦慮等級表,每一個等級的級差不強求一致,可以由你自行決定,以免產生壓力.影響放松。求助者:我懂了,怎么進行系統脫敏啊?心理咨詢師:在實際脫敏中,按照從小到大的次序,逐漸脫敏,逐漸用放松代替緊張,不斷反復,直到不再恐懼。求助者:我知道了,系統脫敏就是用放松對抗緊張,好像我恨一個人,總想他的好,逐漸就不恨他了。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心理咨詢師:咱們現在先討論怎樣做,在后面的咨詢中我會幫助解決做到或做不到的問題。81.本案例中雙方商定的咨詢目標需要具備的特征包括()。[1分]82.系統脫敏法主要的適用范圍包括()。[1分]83.心理咨詢師在解釋系統脫敏法原理時,錯誤的說法是()。[1分]84.系統脫敏法的正確操作步驟包括()。[1分]85.系統脫敏療法中,重點強調的是()。[1分]86.對焦慮等級之間的級差,理解正確的是()。[1分]87.實施系統脫敏時,正確的脫敏順序是()。[1分]88.求助者說“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表明其出現了()。[1分]89.系統脫敏法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之一,是每級刺激引起的焦慮()。[1分]90.實施系統脫敏時,求助者想象次數的多少,取決于()。[1分]案例十: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測驗結果:言語測驗操作測驗言語操作總分知識領悟算術相似數廣詞匯合計數符填圖積木圖排拼圖合計原始分18179198624613292527量表分5953112量表分11107126135911109121153智商9911010491.在該求助者測驗結果中,百分等級高于50的分測驗有()。[1分]92.與一般人的平均情況相比,該求助者的弱項有()。[1分]93.有人評估該求助者的PIQ明顯高于VIQ,這種說法()。[1分]94.關于家長用的兒童行為量表(CBCL),正確的表述是()。[1分]案例十一: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測驗結果量表QLFKFbTRINVRINICHHsDHyPdMfPaPtScMaSi原始分742210664521343321281626331636K校正分?????T分45476643525447527178655650575958485295.關于該求助者的測驗結果,正確的說法是()。[1分]96.根據兩點編碼結果,該求助者可能診斷為()。[1分]97.臨床量表剖面圖模式屬于()。[1分]98.癥狀他評量表的評定方法是()。[1分]99.檢驗他評量表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