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案三十高考語文上學期期末卷(本試卷滿分150分,測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在上古神話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話系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叛神的形象。這里有偷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間治水的鯀,他后被天帝命火神祝融殺于羽郊,神話說他化為黃熊而入于羽淵。這個叛神很有點近于古希臘神話中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不過有書說他不服堯讓位于舜而率眾造反。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發的水神共工,他與火神祝融交戰,不勝而怒,頭觸不周之山,把支撐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媧煉石補天,積灰理水。這里有敢和黃帝爭戰的刑天,他失敗后,被黃帝砍下腦袋。斷頭的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繼續拿著干戚作戰。在關于叛神的神話中,以環繞后羿的神話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話說,堯之時,天上十日并出,草木不生,民無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來他愛上洛水之神宓妃,射瞎宓妃丈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狀告于天帝,而失敗于天帝,這時的后羿已是叛神之神了。成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達天都,他西上昆侖取得不死之藥,但是不死藥帶給后羿另一個更大的悲劇:他的妻子嫦娥因為不死的誘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藥,飛身入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愛的學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認為天下能勝過自己的唯有老師后羿,所以設下埋伏,殺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師,古代關于后羿的神話是由叛逆而組成的悲劇。古代神話中的詩情、悲劇、叛逆,構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另一個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無數中國人的思想之中,個體自我的成長使它已不再浮現神話所含有的原初隱喻和象征,它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文意義。在這種人文特性的籠罩下,這種叛逆思想在文學上一般衍化為兩支系統。一支是作為“士”的知識階層的情感流露,大都體現為詩詞創作常以“佯狂”的形象出現,流露出一種憤世嫉俗、不與黑暗現實合作的自然情緒;而在具體的文化規約下,這種傾向又大都有“隱者”的因素,回歸自然是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學理想。另一支主要體現了市民精神,尤其是進入明代以后,這種市民精神又主要以愛情婚姻的題材表現出來,像“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許仙與白娘子的民間傳說等。當然,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與市民文化一直處在相互影響之中,清代的《紅樓夢》可以說是融合了當時中國的各種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難用某一簡單的概念加以框定。這種人文意義的逐步加強,固然明確了文學的特指內涵,但隨著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占據統治地位,所觀照出的世界也逐漸演化為一個價值的世界、一個有序的世界、一個善惡可辨的世界。這在美學上,反而喪失了神話所體現出的那種原初的混沌與無序,那種更有審美意義的叛逆悲劇。在美學上,比較接近于神話的,有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其中哪吒“剜腸剔骨”,還骨肉于父母,除了表示好漢做事好漢當外,還意味著對親情的割舍,在當時的道德文化中,確是一種大膽的叛逆。最富悲劇意味的還是紂王的兒子殷郊,殷郊的母親因紂王而死,要報母仇就必須殺父,可是他又是殷商的太子,如果要維護殷商的江山,就必須助父抗周。結果終于叛師,違背了答應師父的諾言而抗周,最后慘死在太極圖中。這幕悲劇展現出一種人的不可選擇的叛逆結果,應該說具有極為震撼人的美學力量。神話是集合了許多無意識活動的群體思想,具有人類更多的普遍性。后世的文學在具體文化的規約下,則呈現出它的特指內涵,因為文明社會的價值判斷逐步加強,社會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下,逐步喪失了神話所具有的那種原初的隱喻和象征。(摘編自蔡翔《叛神世界》)材料二: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神話大抵以一“神格”為中樞,又推演為敘說,而于所敘說之神、之事,又從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頌其威靈,致美于壇廟,久而愈進,文物遂繁。故神話不特為宗教之萌芽,美術所由起,且實為文章之淵源。唯神話雖生文章,而詩人則為神話之仇敵,蓋當歌頌記敘之際,每不免有所粉飾,失其本來,是以神話雖托詩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銷歇也。如天地開辟之說,在中國所留遺者,已設想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見,即其例矣。(摘編自魯迅《神話與傳說》)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西北大荒神話系統提供了鯀、共工、后羿、逢蒙等眾多叛神形象,從而充滿叛逆帶來的悲劇性。B.《紅樓夢》叛逆精神中體現的“士”文化和市民文化,是由古代神話包孕的叛逆思想所衍化的。C.人文意義的加強使后代文學更強調社會價值判斷,喪失了神話原初的混沌與無序所體現的美學價值。D.隨著后世對神話的演說,先民當時所遇到的真實的自然現象,以及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狀態全都湮滅。C【解析】
A項,“逢蒙”不是叛神,他是后羿的學生,是人類。B項,“是由古代神話包孕的叛逆思想所衍化的”曲解文意。材料一第5段中說的是“清代的《紅樓夢》……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難用某一簡單的概念加以框定”。D項,“全都湮滅”表述絕對。材料一第6段和最后一段中只是說“喪失了神話……那種更有審美意義的叛逆悲劇”,“逐步喪失了神話所具有的那種原初的隱喻和象征”。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鯀偷天帝的“息壤”而被殺和他不服堯讓位于舜而造反的不同講述,反映了神話在后世演說中會有改變。B.面對具體的社會文化規約,市民階層對婚姻愛情的追求比知識階層流露的“狂”“隱”情感更具叛逆性。C.《封神演義》中殷郊的結局之所以呈現出震撼人的美學力量,是因為他的叛逆體現了人的不可選擇性。D.通過研究不同時代對古代神話進行改易的文學作品,我們能夠發掘出不同時代的社會價值觀念。【解析】
“更具叛逆性”于文無據。B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人物形象的婚姻或愛情不能體現叛逆思想的一項是(3分)(
)A.王英與扈三娘(《水滸傳》)B.賈寶玉與林黛玉(《紅樓夢》)C.張珙與崔鶯鶯(《西廂記》)D.梁山伯與祝英臺(民間故事)A【解析】
A項,《水滸傳》中王英與扈三娘的婚姻只是才貌極不相稱而已,他們二人的結合和“叛逆思想”無關。B、C、D三項中,《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西廂記》中張珙與崔鶯鶯以及民間故事中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其主人公都具有反抗封建制度、封建禮教的叛逆精神。4.兩則材料都對神話與文學的關系進行了論述,請分別概括其內容要點。(4分)答:材料一論述神話中叛逆思想對后世文學的影響和其在后世文學中的演變。材料二論述神話是文學的起源(“文章之淵源”),文學使神話光大、存留,同時也使之改易、銷歇。(每點2分)【解析】
關于“神話與文學的關系”,根據材料一第4段中的“這種叛逆思想在文學上一般衍化為兩支系統”和最后一段中的“后世的文學在具體文化的規約下,則呈現出它的特指內涵”等可知,材料一主要論述的是神話中叛逆思想對后世文學的影響和其在后世文學中的演變。再根據材料二中的“故神話……實為文章之淵源……是以神話雖托詩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銷歇也”可知,材料二主要說的是神話是文學的起源,文學使神話光大、存留,同時也使之改易、銷歇。5.有評論認為,從大鬧天宮到修成正果,《西游記》中孫悟空形象的審美力量是逐步減弱的。請結合材料一的相關論述簡要分析。(4分)答:孫悟空自稱“齊天大圣”,受到天庭戲弄后大鬧天宮,表現出對權力和秩序的叛逆,具有叛神意味,帶有神話所具有的無序和混沌,善惡并不可辨;后來保唐僧西天取經,從不服管教到接受約束、修成正果,呈現社會要求代替人的自然情欲的過程,包含的是文明社會的價值判斷。(每點2分)【解析】
孫悟空自稱“齊天大圣”,在天庭受到戲弄后大鬧天宮,其所作所為完全出于個人好惡,表現出他對權力和秩序的叛逆,與材料一中談及的叛神形象相近,體現出了“那種原初的混沌與無序”,“更有審美意義的叛逆悲劇”。后來孫悟空保唐僧到西天取經,從不服管教到接受約束、修成正果,呈現的是從不受約束的混沌狀態漸漸成為屈服于權力體系之下的“文明”人的過程,體現了材料一最后一段中所說的“后世的文學在具體文化的規約下……社會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所以孫悟空形象的審美力量逐步減弱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駱
駝
碗紅
柯駱駝碗長在駱駝的膝蓋上。孩子感到好奇,就鉆到駱駝肚子底下摸駱駝的膝蓋,堅實光滑跟紅銅一樣。駱駝太大了,臥倒時先要跪下,天長日久就把膝蓋磨成閃閃發亮的銅。看駱駝的老頭有個銅碗,他對自己的銅碗不屑一顧。孩子就問老頭為啥不弄個駱駝碗。老頭說:“得七八年才能弄成呢,老哈薩才有這份耐心。”他又拍拍孩子的腦殼說:“你別指望這些駱駝,它們不會讓人得手的,得跟它有交情才行。”孩子的神情就有些異樣。到底是個孩子,人家只是說說,他就當真了,整天泡在駱駝圈里,什么活兒都干。孩子回到家里累得都不能動了,母親細心盤問,也沒問出什么,那神奇的駱駝碗藏在孩子的心里。終于有一天,孩子可以向老頭提要求了,老頭說:“行啊,你叫吧,看它們誰愿意跟你。”孩子站在院子里打聲口哨,還真叫出了幾匹好駱駝。孩子選中了最漂亮的駱駝,就往大戈壁去了。北塔山不光有金草地,北塔山還有大戈壁,無邊無際的大戈壁把外邊的世界全隔開了。剛到大戈壁,駱駝就“嗚——”地叫起來,跟吹牛角號一樣。駱駝昂首天外,驕傲得不得了,看樣子它的脖子還要繼續往上伸。太陽低下來,在駱駝蹄子底下一閃一閃,就像一塊滋火的紅石頭。孩子和駱駝遇到了暴風雪,孩子鉆到駱駝肚皮底下。石頭都被凍裂了,老鷹被凍成冰塊從天上掉下來,孩子一點兒事都沒有,孩子從駱駝肚子底下鉆出來的時候一身汗氣。駱駝臥的地方也在冒氣。這不是給老天爺難堪嗎?暴風雪一下子就停在了半空,雪片跟麥衣子一樣被太陽抖得干干凈凈。太陽慢騰騰地走著,星星升上了天空,飽滿圓潤有一股淡淡的河泥的氣息,孩子親眼看見星星怎樣變成了月亮,月亮又紅成了太陽。孩子和駱駝再回到北塔山牧場,已是秋天了,這是牧草長得結結實實的黃金季節,金黃的牧草把牧人和馬托在掌心里,草原跟大海一樣起伏著奔騰著。孩子單人單騎橫穿大戈壁回來了。走進村子,母親撲上來抱住他就大哭。父親是個真正的男人,他狂暴地抓起了小板凳,可看著兒子毫不畏懼一動不動,又慢慢放下了。父親一聲不吭走到駱駝跟前。駱駝知道這個粗壯的漢子在想什么,垂下腦袋,正好跟父親的腦袋碰在一起,兩個雄性十足的大腦殼默默地貼了一會兒就分開了。駱駝再不理父親了,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又好像在告訴父親:“我沒有救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給我做伴兒逛了一回大戈壁。”駱駝的眼神就是這意思,父親也明白了,大戈壁和駱駝早就給兒子傳授了大地的秘密,孩子已經是少年了,是一只雛鷹了。父親不由得發出一聲贊嘆:“這世界上再沒男人了。”駱駝被人牽走了,牧場的駝隊要去運貨。少年一直惦記著駱駝,他總是到遠離村莊的戈壁灘去迎接駝隊。駝隊就這樣出現在駝道上,那股嗆人的味道讓人興奮。他撲上去,跟見了老朋友似的把他的腦袋跟駱駝腦袋碰在一起。那是少年告別駱駝留下的最后旋律,上升,回旋,遠去,從南到北,從東往西,從天空到大地。但駱駝似乎遠沒有他這么熱情,甚至有些冷漠,很從容地告別了他。孩子在駱駝跟前遭到冷遇。駱駝似乎在暗示這個傻小子,這沒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去了一趟大戈壁嗎?傻小子還真傷心了,他擦一下眼窩子,靠在沙棗樹上,望著大戈壁,他發現戈壁是有盡頭的。戈壁就這么奇怪,你走進去它就大得無邊無際,你在遠處看,就能看到它的邊。好多年后,他結了婚,生了子。兒子剛斷奶,駱駝來到他們的家,他看到了駱駝閃閃發亮的膝蓋,那是駱駝耗盡心血打磨出來的紅紅的銅。駱駝老的時候就這樣報答它的恩主。他很順利地剝下了駱駝膝蓋上的皮,用沙子擦干,趁皮子軟和的時候揉成碗的形狀,煙火熏了三年,細沙子打磨了三年,兒子就陪伴著碗長起來了。兒子去上學的時候,他開始給皮碗上光,用整整一年時間把金色草原的花草樹香烈風冰雪全打磨上去了。駱駝皮這時候才成為真正的銅,手指輕輕叩擊,就發出純正的金屬的聲音。最后一道工序是雕圖案,雕完,碗的神氣就出來了。他離開兒子,去了北塔山的峽谷。整個冬天,他都在磨那把小小的刻刀,磨一磨,對著刀口吹氣,再磨一磨。北塔山靜悄悄的,當青草拾起葉片、萬物萌動的時候,刀子就有了大地的靈氣。他舉碗對著天空,旋動了手中的刀子。活兒做得很成功。他太興奮了,他跟個孩子一樣把他的絕活藏到了北塔山上,他不想讓兒子知道,他要偷著樂。兒子一直惦記著那只神奇的碗。每次孩子問起,他總有點慌亂:“快,快完了。”“爸爸真了不起!我長大了一定要跟爸爸一樣騎駱駝穿過大戈壁。”孩子的眼睛多亮啊,他真想帶孩子到山上去,去看看那只神奇的駱駝碗。春天又回到了牧場,牧草唰唰地響著……(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聽了看駱駝的老頭的話,孩子流露出異樣的神情,表現了孩子內心的震驚和動搖。B.孩子回到村子時,母親的“大哭”中包含著擔憂、思念、喜悅和自豪等復雜情感。C.“這世界上再沒男人了”的贊嘆,是父親對駱駝的認可,也是對自己不如駱駝的慨嘆。D.主人公藏駱駝碗,體現了他對碗的珍愛、對畢生追求感到神圣以及對孩子的良苦用心。D【解析】
A項,“動搖”錯誤,根據下文“那神奇的駱駝碗藏在孩子的心里”可知,孩子內心沒有動搖。B項,“自豪”錯誤,母親在見到孩子回來后更多的是擔憂、思念和喜悅。C項,“也是對自己不如駱駝的慨嘆”錯誤,應是對兒子得到鍛煉,獲得成長的感慨。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對孩子剛到大戈壁時駱駝和太陽的描寫,運用了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表現駱駝漫步戈壁的豪情,烘托孩子在磨煉中成長。B.小說中老頭強調人得跟駱駝有交情,為下文主人公到駱駝圈干活兒、在駝道上候迎駱駝以及兒子期盼得到駱駝碗等情節提供了依據。C.小說雖然對主人公的兒子著墨不多,但通過對主人公兒子成長過程的交代,表現出主人公制作駱駝碗工序的復雜和時間的漫長。D.小說的敘事節奏時而舒緩時而急促,比如主人公回到村里的場景就敘述得比較舒緩,而主人公制作駱駝碗的過程就敘述得比較急促。B【解析】
“兒子期盼得到駱駝碗”的情節與文章開頭“老頭強調人得跟駱駝有交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8.請簡要說明文中畫線句表現的父親的情感。(6分)答:①想用板凳砸孩子,表現父親對兒子獨自離家的惱怒,暗含對兒子的愛;②看到兒子毫不畏懼而慢慢放下板凳,表現父親對兒子經過磨煉變得堅強、得到成長感到欣慰。(每點3分)【解析】
分析父親的情感要綜合上文及畫線句中父親的動作來看。父親之所以“狂暴地抓起了小板凳”是想用板凳砸孩子來對他進行教育,體現了他對兒子單人單騎橫穿大戈壁讓家人擔憂的行為感到惱怒,這其中也暗含了他對兒子的愛;但“兒子毫不畏懼一動不動”,可見兒子經過這次獨自離家冒險的磨煉變得堅強了,父親“慢慢放下”板凳的動作,表現了他對兒子得到鍛煉成長感到欣慰。9.小說寫主人公對駱駝碗的特殊情感,你認為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答:①駱駝碗是大漠的物象,作者借此表現大漠的生命狀態和獨有的文化特質;②駱駝碗是主人公一生的追求,作者借此歌頌奮斗和執著的精神;③駱駝碗是父親影響孩子的載體,作者借此肯定雄健陽剛的大漠精神,并表達大漠人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復雜心理;④駱駝碗是駱駝對主人公的回報,作者借此贊美感恩的品質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即可)【解析】
駱駝碗是這篇小說的核心物象,文章圍繞“駱駝碗”展開故事情節,這一物象傾注了主人公的特殊情感。首先,駱駝碗為大漠所特有,能夠代表和表現大漠的生命狀態和獨有的文化特質。其次,駱駝碗貫穿文章的始終,從童年時代到結婚生子,駱駝碗始終藏在主人公的心里,是主人公一生的追求,表現了他為此而奮斗和執著的精神。再次,小說寫到主人公結婚生子后,“駱駝來到他們的家……報答它的恩主”,這體現了一種感恩的品質,也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最后,文章后半部分寫到駱駝碗對主人公的孩子的影響,主人公的孩子對駱駝碗一直惦記著,并表示“長大了一定要跟爸爸一樣騎駱駝穿過大戈壁”,可見駱駝碗是父親影響孩子的載體,體現了雄健陽剛的大漠精神,主人公一方面藏起駱駝碗,另一方面又想帶孩子到山上去看駱駝碗,表現了大漠人在對待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復雜心理。善,卿亦記之邪?”對曰:“臣職當載筆,不敢不記。”黃門侍郎劉洎曰:“借使遂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上曰:“誠然。”(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注】①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在洛陽開天策府,唐儉為天策府長史。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參上言/修洛陽宮/勞人收地租/厚斂俗好高髻/蓋宮中所化/B.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參上言/修洛陽宮/勞人/收地租/厚斂俗好高髻/蓋宮中所化/C.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參上言/修洛陽宮/勞人/收地租/厚斂/俗好高髻/蓋宮中所化/D.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參上言/修洛陽宮/勞人收地租/厚斂/俗好高髻/蓋宮中所化/C【解析】
“勞人”的意思是使百姓勞累,是“修洛陽宮”的結果,“厚斂”的意思是使賦稅加重,是“收地租”的結果,“修洛陽宮”與“收地租”結構一致,“勞人”與“厚斂”結構一致,且“俗好高髻”的意思是時下的習俗女子喜好高綰的發髻,語意完整,故“勞人”“厚斂”后皆應斷開,據此排除A、B、D三項。故選C。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壬申,壬為天干第九位,申為地支第九位,古人常用干支相配之法來紀年、月、日,文中是紀日。B.御史,原為史官,后為監察性質的官職,主要職能為監督軍政要務、正風肅紀、糾劾不法等。C.加,在原有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也可表示官職升遷,表示官職升遷的詞還有擢、陟、拜等。D.起居注,指我國古代帝王的言行錄,是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指記錄帝王言行的官職。【解析】
“拜”指授予官職,并不表示“官職升遷”。C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聽聞工匠談論何為良弓,唐太宗自知不能盡曉天下之務,隨即廣開言路,向五品以上的京官了解民間疾苦和政事得失。B.皇甫德參的上書激怒了唐太宗,魏征認為應體諒臣子的忠貞之心,之后又指出唐太宗近來不喜直諫,希望他像原先那樣豁達。C.唐太宗以史為鑒,以堯、舜為榜樣,重視賢才而輕視財物,并因此罷黜不進賢才而專言稅銀之利的治書侍御史權萬紀。D.因擔心史官如實記錄自己做過的壞事,唐太宗提出要看一看起居注,結果被褚遂良、劉洎反駁了一通,最后放棄了。【解析】
“因擔心史官如實記錄自己做過的壞事”于文無據。D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朕貴為天子,所乏者非財也,但恨無嘉言可以利民耳。我貴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財物,只是遺憾沒有好的建言可用來使百姓獲利罷了。(2)史官書人君言動,備記善惡,庶幾人君不敢為非,未聞自取而觀之也。史官記錄君主的言論行為,詳盡記錄好的與不好的,希望君主不敢做壞事,我沒聽說過(君主)親自取來觀看記錄的。【評分標準】(1)關鍵詞“但”“恨”各1分,判斷句“所乏者非財也”1分,句子大意1分。(2)關鍵詞“書”“備”“庶幾”各1分,句子大意1分。【回歸教材】①諸葛亮《出師表》:“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恨:遺憾)②范仲淹《岳陽樓記》:“前人之述備矣。”(備:完備、詳盡)14.唐太宗打獵時,先“笑”后“悅”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①“笑”是因為拔劍斬豕而得意。(1分)②“悅”是因為唐太宗明白了唐儉話中的勸諫之意:要在國家政務上有作為。(2分。只答“勸諫之意”給1分,明確具體內容給1分)【解析】
應聯系前后文,分析唐太宗“笑”和“悅”的原因。唐太宗“笑”之前,唐儉因有豕危及唐太宗,而“投馬搏之”,唐太宗則“拔劍斬豕”,而后說出“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邪,何懼之甚”的豪邁之言,可見唐太宗之“笑”一方面出于拔劍斬豕的得意,另一方面也有譏笑唐儉的護駕行為多余的意思。唐太宗“悅”是因為聽到了唐儉“漢祖以馬上得之……豈復逞雄心于一獸”的勸諫,可見唐太宗是十分認同唐儉的不要在打獵上逞雄心,而要在國家政務上有所作為的勸諫的,他因明白了唐儉話中的勸諫之意而高興。【參考譯文】閏三月壬申日,太宗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愛弓箭,得到了十幾張優良的弓,自認為沒有比這些弓更好的(無以加:比不上)了。近來把它們拿給做弓的工匠看,(工匠)竟然說‘都不是好木材做的’。我問他原因,工匠說:‘木頭中心不筆直,那么木頭的紋理就都不正(邪),做出來的弓雖然有勁但射出去的箭不會直。’我才明白(寤)以前對弓的辨別不夠精通。我憑借弓箭平定天下,對它的認識尚且不夠全面,更何況天下的事務,難道(其)能全部知曉嗎?”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在中書內省值班住宿(更宿),并多次接見(延見)他們,詢問民間的疾苦和政事的得失。八年冬天十二月,中牟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說:“修筑洛陽宮,使百姓勞累。收取土地租稅,使賦稅加重。時下的習俗女子喜好高綰的發髻,大概是受宮中的影響。”太宗很生氣,對房玄齡等人說:“皇甫德參想要國家不役使一人,不收取一斗地租,讓宮女都不留頭發,這樣才合他的心意嗎!”想要治他誹謗詆毀(謗訕)的罪。魏征勸諫說:“漢文帝在位時賈誼上書,說‘(國事中)可為之痛哭的是一件事,可為之流淚的是兩件事’。自古以來上書言辭不激烈直率(激切),就不能打動君王的心,所謂狂放之人的話,圣人有選擇(地聽),希望(唯:句首語氣詞,表希望)陛下裁斷明察(裁察)。”太宗說:“我如果怪罪(罪)這個人,那么誰還敢再進言呢?”于是賜給皇甫德參二十匹絹。有一天,魏征上奏說:“陛下近來不喜歡正直的言論,即使勉強采納(含容),也不像從前(曩時)那樣曠達(豁如)了。”太宗于是對皇甫德參另加優厚的賞賜,授予其監察御史一職。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書說:“宣州、饒州的銀礦大加開采,每年可得到幾百萬緡錢。”太宗說:“我貴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財物,只是遺憾沒有好的建言可用來使百姓獲利罷了。與其多得到幾百萬緡錢,不如得到一個賢能的人才。你不曾薦舉(進)過一個賢才,罷退過一個不才之人,卻專門說稅收銀子的好處。過去堯、舜把美玉扔(抵)進深山,把珍珠投進溝谷,東漢的桓帝、靈帝卻聚集錢財作為私人財產,你想讓桓帝、靈帝那樣的下場等著我嗎?”這一天,太宗罷黜了權萬紀,讓他返回家鄉。冬天十月,太宗在洛陽苑打獵,有一群野豬突然從樹林中沖出,太宗拉弓,連發四箭射死(殪)四頭野豬。有一只野豬突然跑到太宗面前,碰到了馬鐙。民部尚書唐儉跳下馬與野豬搏斗,太宗拔劍斬殺了野豬,回頭笑著說:“天策府長史沒有見過天策上將擊殺賊寇嗎,怎么這么恐懼!”唐儉回答說:“漢高祖憑借馬上功夫得天下,不憑借馬上功夫治理天下。陛下憑借英明威武平定天下,難道還要對著一頭野獸顯示(逞)自己的雄心嗎?”太宗(聽后)很高興,因此停止狩獵,不久加授唐儉為光祿大夫。十六年夏天四月壬子日,太宗對諫議大夫褚遂良說:“你還在掌管起居注,所記載的我可以看看嗎?”褚遂良回答說:“史官記錄君主的言論行為,詳盡記錄好的與不好的,希望君主不敢做壞事,我沒聽說過(君主)親自取來觀看記錄的。”太宗說:“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會記下它嗎?”褚遂良回答說:“我的職責是應當秉筆直書(載筆: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不敢不記錄。”黃門侍郎劉洎說:“即使(借使)褚遂良不記錄,天下人也都會記下來。”太宗說:“的確是這樣。”(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蝶戀花·密州上元①蘇
軾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②,更無一點塵隨馬③。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①本詞是作者剛從杭州調任密州知州時所作,正值密州連年蝗旱,盜賊橫行,民不聊生。②香吐麝:富人家的帳底吹出的麝香氣。③此句化用蘇味道《上元》詩:“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此處指行馬無塵,氣清土潤。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上闋寫燈、寫月、寫人,聲色交錯,充分展現了密州上元節“有聲有色”的熱鬧、繁榮景象。B.本詞內容不囿于成規,“寂寞山城人老也”一句是過片,使情調陡然一轉,意之所到,筆亦隨之。C.與《江城子·密州出獵》相比,本詞語言更顯雋秀,至情深婉,這與本詞的思想情感密切相關。D.末句“昏昏雪意云垂野”,不但寫出了密州氣候的寒冷,而且讓人感覺到環境的空曠蒼涼。A【解析】
“密州上元節”錯誤。上闋中“燈火錢塘三五夜”中的“錢塘”指的是杭州,而非“密州”,上闋展現的是杭州上元節的熱鬧景象。16.下闋中“寂寞”二字流露出作者的心境,請簡要分析作者寂寞的原因。(6分)答:①對杭州繁華景象的懷念。杭州的上元節“明月如霜”“帳底吹笙”,繁華熱鬧,而密州的上元節“火冷燈稀”,僅有的鼓和簫也是為了祭祀。②感慨人生失意。“山城”遠離中央朝廷,作者被調到此地為官,感到失意落寞。③對密州百姓的生活感到憂心。密州的上元節十分清冷,作者看到人們祈求豐年無心熱鬧,為百姓的困苦生活感到心酸。(每點2分)【白話詩歌】杭州燈火輝煌的上元之夜,月光皎潔如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畫。帳底傳出笙樂聲,吹出麝香氣,江南氣清土潤,行馬無塵沙。密州的上元節孤寂冷清,感覺自己已經老也!人們擊著鼓吹著簫,卻轉而去農桑社祭祀。燈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天空陰暗昏沉,烏云籠罩四野,似乎快要下雪了。【詩歌鑒賞】粗筆勾勒,對比反襯。這首詞的標題為“密州上元”,詞的上闋卻從杭州的上元節寫起,寫燈、寫月、寫人,聲色交錯,充分展現了杭州上元節的熱鬧、繁榮景象。下闋描寫密州的上元節。“寂寞山城人老也”用“寂寞”二字,與上闋杭州上元節的熱鬧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密州上元節的寂寞冷清。“卻入農桑社”,以村民舉行社祭祈求豐年透露密州的貧瘠。結句“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不但寫出了密州氣候的寒冷,而且讓人感覺到環境的空曠蒼涼。(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勸學》中,以行路為喻,從反面闡述學習必須善于積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鐘山記》中,蘇軾引用魏絳的典故描摹石鐘山發出的動人聲響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鴻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許多作客他鄉的人生發出無限憂思,古人常借此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錯字】(1)跬;(2)窾,鏜,鞳。(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工匠精神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業文明的“舶來品”。中國自古雖是農業大國,但從不缺少①________,魯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級工匠大師成長、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國制造產品,中國的絲綢、瓷器、金銀器亦曾經是西方貴族的奢侈品,它們承載的是中國古代工藝匠人執著專注、獨具匠心的精神。《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還有庖丁解牛、運斤成風、百煉成鋼……這些②________的詩句、成語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匠人們所秉持的③________、一絲不茍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人發揮積極行動起來,工匠精神將引領人們書寫精彩的更多故事,為實現中國夢獻計力量。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中國夢要求人們要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實干精神,要有“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執著精神,要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這些精神都體現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東……這些大國工匠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答:①能工巧匠
②耳熟能詳
③精益求精【解析】
第一空,結合后文列舉的“魯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級工匠大師”可知這里應該是講中國從不缺少世界級工匠大師,可以用“能工巧匠”。能工巧匠:指工藝技術高超的人。第二空,前面列舉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運斤成風、百煉成鋼”是人們很熟悉的詩句、成語,可以用“耳熟能詳”。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第三空,前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運斤成風、百煉成鋼”等詩句、成語體現的是人們認真執著、不斷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可以用“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學術、技術、作品、產品等)好了還求更好。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人積極行動起來,工匠精神將引領人們書寫更多精彩的故事,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解析】
原句有三處錯誤。一是“需要每一個人發揮積極行動起來”句式雜糅,可以刪除“發揮”。二是“精彩的更多故事”語序不當,應該是“更多精彩的故事”。三是“為實現中國夢獻計力量”搭配不當,應該是“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4分)答:“要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實干精神,要有‘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執著精神,要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構成排比。形式整齊,節奏感強,具有音韻美,形象生動地詮釋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的內涵。(意思對即可)(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早上七八點鐘,忙碌熱鬧的簸箕粄店儼然成了小城的一道風景線。(
),邊聽雞打鳴,邊有條不紊地做準備工作:磨米漿和炒餡料。米漿是簸箕粄的靈魂,直接決定粄皮是否爽滑。過去做簸箕粄,是用石磨磨米漿,然后把米漿均勻地攤在竹制簸箕中蒸熟,最后包餡,這也是簸箕粄名字的由來。如今,為了制作方便,人們用電動的料理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提式中藥粉碎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開關數字式交流儀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廠服裝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多層流延膜機組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印章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自動化油器清洗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PDRR模型在醫療信息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與實踐
- 講解明細籃球裁判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裁判員在國際比賽中的角色認知試題及答案
- 利用區塊鏈提高醫療用品的供應鏈可追溯性
- 2024年江蘇淮安中考滿分作文《這份考卷答的漂亮》2
- 1《神州謠》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GB/T 6433-2025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
- 服裝吊掛系統培訓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學 必修2 遺傳與進化《第二章 染色體與遺傳》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0課標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學》(東南大學)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醫療器械公司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
- 2025年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春新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九章 浮力 第四節 物體的浮與沉 第1課時 物體的浮沉條件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
- 城市更新專題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