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子女民族教育問題_第1頁
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子女民族教育問題_第2頁
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子女民族教育問題_第3頁
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子女民族教育問題_第4頁
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子女民族教育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子女民族教育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少數民族人口流動的頻繁增加,青島少數民族成分增多,少數民族人口迅速增長。尤其是隨著中韓建交及山東省與韓國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韓資企業增多,流動至青島市的朝鮮族人口激增,青島市成為朝鮮族的新的聚居地之一。來到陌生城市的朝鮮族面臨著許多過去未曾遇到的問題,民族教育問題即屬此例。鑒于此,2009年8月初,我們對青島市朝鮮族社會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實地調查,其間通過座談、訪談等形式對青島市朝鮮族教育現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了解,以便把握問題、研究對策。一、青島形成少數民族新聚居區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青島市居于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1981年被列為中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被列為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1986年被列為5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而1994年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200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61.56萬人,其中市區(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等7區)人口276.25萬人,5個縣級市(膠州、即墨、平度、膠南、萊西)人口485.3萬人(2)。在青島市人口中,除漢族外,還有滿、回、朝鮮、壯、蒙古等50個少數民族,2007年,少數民族人口33012人,其中朝鮮族14491人、滿族7959人、蒙古族3179人、回族3027人、壯族831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較少,有5個少數民族其人口只有1人(3)。青島市屬于少數民族雜散居地區,50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等。隨著朝鮮族人口的迅速增多,朝鮮族人口在當地少數民族總人口中占多數,青島逐漸成為朝鮮族的新的聚居地方,許多在此工作生活的朝鮮族將青島視為他們的“第二故鄉”。我國朝鮮族190多萬,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朝鮮族總人口的97%以上都居住于此。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尤其是中韓建交以來,朝鮮族人口流動更加頻繁,許多朝鮮族離開傳統聚居地區紛紛流向山海關以南城市,如今分布于山東半島、京津地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大、中城市的朝鮮族人口達50-60萬人,這表明我國朝鮮族中1/3的人口已經離開傳統聚居地區而流向山海關以南城市。隨著人口的流動,朝鮮族在一些城市聚集、定居,形成新的聚居區,其中以山東省青島市最為典型。據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青島市常住朝鮮族人口只有83人,包括現納入青島市轄區的嶗山縣、即墨縣等地的朝鮮族75人,也就是150多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也不過500人。而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青島市朝鮮族常住人口已達14491人,10年間增長近30倍。然而,包括暫住人口在內的流動人口數量遠遠多于常住人口,青島市已經成為山海關以南的城市中朝鮮族人口最為聚集的地方。目前,關于青島的朝鮮族人口數量眾說紛紜,有說35萬的,有說20萬的,也有說5萬多的,從中不難看出如今在青島的朝鮮族人口的確不少。綜合多方因素,我們估算在青島的朝鮮族人口約有15萬左右,其中有戶籍人口約3萬多人,包括暫住人口在內的外來人口10多萬人(1)。青島市朝鮮族人口迅速增多,并呈現出聚集、定居之勢。如今,青島朝鮮族比較集中居住的城陽區、李滄區、市南區、即墨市等地,出現許多朝鮮族聚居的小區,如即墨西元莊小區開發了9800套住房,其中6500套由朝鮮族購買;城陽區天泰城已付房款的3390住戶中,20%的住戶是朝鮮族;李滄區百通花園小區1000多住戶中,朝鮮族約占600戶(2)。據不完全統計,在青島購房的外來朝鮮族已有35000多戶。青島市能夠成為朝鮮族新的聚居地,與其處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是分不開的,同時也與韓資企業大量入駐青島有關。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青島得益于其位居沿海,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最先開展與韓國的經貿交流,1989年中韓兩國建交以前,就有韓資企業落戶青島。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山東省作為與韓國最早聯系的省份,與韓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十分活躍,而青島市借助其諸多優勢更是走在中韓交流的前列。我們以青島市與韓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為例,1993年12月4日,青島市與韓國的大邱廣域市(相當于我國的直轄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1995年9月27日與仁川廣域市、1999年8月10日與京畿道平澤市、2003年3月23日與釜山廣域市、2003年9月21日與慶尚南道群山市等締結了友好城市關系。青島市與韓國及其相關地區的密切交流,積極招商引資,吸引韓資企業不斷地投資青島。據統計,至2008年末,曾在青島得到許可的韓國投資項目件數達10242個(3)。隨著韓資企業的源源流入,與韓國人“同源異流”的我國朝鮮族憑借其族緣、人緣和語言優勢,紛紛由東北進入青島,在青島的朝鮮族人口迅速增多。朝鮮族積極為中韓兩國經貿交流穿針引線,對當地招商引資起了重要的中介橋梁作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二、民族教育發達,融合發展朝鮮族人口的大量流入,使得青島成為朝鮮族新的聚居地。在黨和國家民族政策指引下,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朝鮮族群眾的自身努力,青島朝鮮族社會已經為其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開始,來青島的許多朝鮮族與韓資企業密切相關,他們在韓企打工,許多人經歷了一個從普通職員、科長、理事(理事在韓企屬于上層管理干部)到獨自辦企的成長歷練過程。韓資企業為朝鮮族人士提供了一個鍛煉的平臺,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后許多韓國老板回國,由朝鮮族人接手許多韓資企業,也有一部分朝鮮族人從韓資企業出來獨立辦企業。據統計,在青島的朝鮮族企業有1000家左右,其中城陽區就有朝鮮族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42家,朝鮮族注冊的個體戶300多家。來青島的朝鮮族首先是男子,他們在青島立足后,許多人就把家屬(父母、妻子、兒女)帶過來,使得在青島的朝鮮族人口迅速增多。隨之而來,學校、飯店、賓館、旅行社、車行、租賃行、超市等服務于民族群體的相關生活設施相繼出現。在青島的朝鮮族人群教育水平較高,他們當中除了辦企業以外,許多還分布于大學、文化領域,例如在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等高等學府任教以及在其他事業單位工作的朝鮮族有100多人。隨著朝鮮族人口的增多,在朝鮮族社會內出現許多民間團體,如青島朝鮮族企業家協會、青島朝鮮族科學文化人協會等。青島還駐有吉林的《延邊日報》、黑龍江的《黑龍江新聞》等報刊的支社,發行朝鮮文報刊。此外,朝鮮族群體的消費也很可觀,例如在青島市城陽區人口總數中朝鮮族人口所占比重不到10%,而他們的消費額卻達到該區消費總額的30%以上。種種跡象表明,朝鮮族社會在青島逐漸形成。一個明顯的事例,就是在青島的朝鮮族教育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朝鮮族重視民族教育,從歷史傳統來看,只要有朝鮮族聚居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學校。朝鮮族的這種優良傳統經久不衰,也體現于當今的青島朝鮮族社會之中。在青島,隨著朝鮮族人口的相對聚集,民族教育應運而生。如今,青島已有兩所朝鮮族民辦學校,它們是碧山朝鮮族學校和西元莊朝鮮族學校。碧山朝鮮族學校位于青島市李滄區,是青島市教育局批準的民辦全日制朝鮮族學校。該校設立于2000年8月,當時學生只有12名,校舍是租賃的。經過近10年的發展,學校初具規模,辦學走向正規,已開設了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全部課程,附設了幼兒園和朝鮮語周末學校。學校現有小學生300多人,幼兒園學生213人,教職工40余人(50%為漢族,50%為朝鮮族)。學校采用青島市市區小學統一教材,增加朝鮮語課程,英語口語(外教)等特色語言課程,除朝鮮語、英語口語和音樂以外其他課程全部采用漢語教學,保證學生的學習與義務教育的同步,從而實現了朝鮮語、漢語、英語“三語教學”。學校除了注重對學生進行民族語言文字、民族文化等民族特色教育以外,還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開設多種特長課,使學生掌握基本禮儀,培養其自立生活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學校擁有完備的特長教育設施,如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語音教室、計算機教室、科學實驗室、圖書室、播音室、多功能活動室,由專業教師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掌握一門特長。學校實行寄宿制,宿舍、食堂設施齊全,整潔有序,每天安排教師管理學生的晚自習、晨讀、后進生的輔導等學習和食宿生活。學校配備班車,接送走讀學生和周末回家學生。然而,該校校舍仍是租用的,教師工資也出自學費,這不僅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也造成了學校經營困難和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西元莊朝鮮族學校,位于青島市郊區,是由曾創辦青島碧山朝鮮族學校的金長雄在2006年所建。2006年7月1日,金長雄租用西元莊村校舍,先創辦了西元莊朝鮮族幼兒園,8月28日創辦了西元莊小學。該校經營方式與碧山學校大同小異。如今,西元莊朝鮮族幼兒園和小學在校人數有500多人,教職工44名。學校建筑面積4400平方米,教學設施比較完備,還備有學生宿舍、食堂、淋浴室及洗衣房等。但由于是民辦學校,校舍租金、教職工工資等負擔較重,學校常年處于虧損狀態,僅2008年就虧損了10萬元。如上可見,由于青島市的朝鮮族民族教育還未能納入國家義務教育系統,民族教育發展面臨著許多問題。三、煙臺市少數民族教育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朝鮮族人口在青島市開始聚居,民族教育提上議事日程。雖然已經創辦了兩所民辦朝鮮族學校,但是,由于民辦朝鮮族學校得不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在校舍、師資及經費等方面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青島市朝鮮族教育發展步履艱難。其主要表現如下。1.持續加大對少數民族學校的經費資助朝鮮族歷來重視子女教育問題,普及教育水平和接受教育年限均居我國各民族之前列。在青島,隨著朝鮮族人口在聚居,兩所朝鮮族學校應運而生,但由于兩所都是民辦學校,生源中許多是沒有當地戶籍的孩子,總是得不到相關政府部門的經費資助。得不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資助,這些民辦朝鮮族學校經營只能完全依賴于學費。而每學期3500元左右的學費(另外住宿生每學期還要多交1000元的住宿費)比當地公辦學校多10倍左右,這給家長帶來較大負擔。如果不是念及民族教育,許多父母就不會將孩子送至朝鮮族學校讀書,而會把子女送到當地公辦學校。朝鮮族父母希望子女懂得本民族文化與語言文字,但面臨的現實是民族學校昂貴的學費,他們處于進退兩難之境。面對這種無奈,他們更是渴望政府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政府出面給予解決民族教育問題。2.學校要從的法目前,青島市的兩所朝鮮族民辦學校的校舍、場地都是租用的。租賃校舍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要從每年的學費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繳納租金,學校沒有更多的資金以滿足教學、教研以及校舍建設。二是租賃校舍具有不穩定性,因而辦學投資者不敢也不愿意在學?;A設施配備以及辦公條件改善方面投入大量資金,這種狀況下學校無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3.少數民族學校青島的兩所朝鮮族民辦學校的老師都是招聘而來,教職工來自東北三省和本地,50%為漢族,50%為朝鮮族。他們學歷達標,具有較高素質,但由于是民辦學校,學校無經費,也沒有時間讓這些老師接受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還有,受聘的老師均沒有正式編制,享受不到公辦學校教師應有的福利待遇。此外,老師人事、檔案關系基本都留在原單位,給學校的管理也帶來一定難度。4.少數民族雜居城市由于朝鮮族學校的經營完全依賴于學生交納的學費,在民辦學校就讀的朝鮮族學生要交遠高于當地公辦學校學生的費用。此外,朝鮮族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屬于無當地戶籍的外來人口,所以,這些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在非戶籍地要想接受民族教育很難,他們無法享受國家規定的接受義務教育的種種權利。青島市屬于少數民族雜散居城市,相關政府部門還沒有引起對少數民族教育的重視。究其原因,一是因為當地不是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口本來就不多,更何況許多少數民族成員及其子女不具有當地戶籍,引不起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關注。二是民族教育有其特殊性,在非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要進行民族教育,其人力、財力、物力在同樣條件下要花費更多,而當上級政府還沒有制定相關政策予以規范,當地政府又沒有什么義務非要關注非當地戶籍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民族教育不可。當然,從嚴格意義上說,在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內,哪個地方都必須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不論到哪個地方應該都能享受民族政策的關懷。尤其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少數民族人口越來越多地分布于非民族地區的城市,城市民族問題將日益復雜多樣,這要求各級城市政府必須改變傳統工作思路,轉變觀念,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四、反應和建議1.民族教育問題亟待解決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現象日益顯著。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不僅帶來了城市文化的多樣性和城市民族關系的復雜化,也提出了如何在城市進行民族教育的課題。特別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加速了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向大中城市的流動,其子女接受民族教育的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少數民族成員關于在城市設立民族教育機構,進行民族教育的呼聲也日益強烈。然而,城市民族教育方面除了已有的冠以少數民族名稱的學校以外,相關部門很少關注民族教育的實施,新設的民族教育機構微乎其微。這表明,在城市如何進行民族教育已提上議事日程,是各級城市政府必須面對的新問題。在青島,隨著朝鮮族人口迅速增多,它已經成為朝鮮族在山海關以南城市中的一個新的聚居地方,民族教育問題日趨突出。民族教育關系到少數民族人口素質的提高及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光大,民族教育也關系到增強民族成員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由于得不到當地城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資助,青島市現有的兩所民辦學校經營面臨較大困難,朝鮮族民族教育步履艱難。所以,相關政府部門必須關注朝鮮族民族教育現狀及朝鮮族民眾對政府的要求,采取一定措施切實解決民族教育問題。2.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應具有以下方面200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條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投資辦教育,免收學生的學費的教育?!钡谒臈l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這些規定強調了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與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統一性,也表明義務教育是國家投資免收學費的。依照這一規定,朝鮮族適齡兒童、少年具有與其他民族適齡兒童、少年一樣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同時應享有平等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的權利。各級城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該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教育政策,遵行《義務教育法》和《城市民族工作條例》關于“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重視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加強對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領導和支持。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采取適當措施,提高少數民族教師隊伍素質,辦好各級各類民族學校(班),在經費、教師配備方面對民族學校(班)給予適當照顧”的規定,重視實施民族教育,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為散居于城市的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接受民族教育創造條件。3.民族教育檢測難以實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照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有接受民族教育的權利,而進行民族教育讓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接受民族教育應該是各級人民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以青島市朝鮮族學齡兒童、少年為例,如果這些孩子沒有離開東北聚居地區,他們完全有機會、有條件接受公辦學校進行的民族教育。但是,他們離開聚居地區,首先面臨的是新的地方沒有民族教育機構,其次得不到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資助,要接受民族教育不得不去民辦民族學校,在這里他們不僅不能免除學雜費,還需要交納遠多于公辦學校的費用,無法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權利。因此,類似青島市這樣朝鮮族人口比較集中,學齡兒童、少年達到相當數量的城市,應該關注其民族教育,積極創造條件讓這些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接受民族教育。我們在調研中,經常聽到朝鮮族人士關于創辦民族教育機構的呼聲,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甚至說:在青島如果看不到朝鮮族的教育前景,“我們這些老人死了也不能安心?!碑數爻r族認為,如今居住青島市內的朝鮮族學齡兒童、少年已達幾千人,政府應該為他們設立公辦民族學校。如果建立公辦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