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與致病機理_第1頁
細菌感染與致病機理_第2頁
細菌感染與致病機理_第3頁
細菌感染與致病機理_第4頁
細菌感染與致病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細菌與病毒

的感染與致病機理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研室潘鳳蘭副教授

聯系方式:81487384(o)病例分析

某男孩15歲,被一釘子扎傷腳后自行處理傷口,一周后出現張不開嘴、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肌肉的強直性痙攣癥狀,送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什么感染?致病因素?麻風病白喉炭疽

第一節細菌的感染與致病機理細菌感染致病菌pathogen(病原菌):非致病菌(非病原菌):條件致病菌(多數)

一、正常菌群與條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1定義:在正常情況下寄居在人體的對人體無損害的微生物。2、正常菌群對人體的有利作用:(1)生物拮抗作用;(2)營養作用;(3)免疫作用;(4)抑癌作用;(5)抗衰老作用。3、人體常見的正常菌群p59腸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糞便涂片健康壯年糞便涂片健康中年糞便涂片

鼻咽腔葡萄球菌、甲,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類桿菌等

外耳道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綠膿桿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表皮葡萄球菌口腔甲,丙型鏈球菌類白喉桿菌、肺炎球菌奈氏菌、乳桿菌、梭桿菌螺旋體、放線菌、白念珠菌

腸道大腸桿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厭氧性細菌真菌、乳桿菌,雙歧桿菌等

陰道

大腸桿菌、乳桿菌白念珠菌、類白喉桿菌非致病性分枝等

皮膚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白念珠菌丙酸桿菌、類白喉桿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人體內正常菌群的分布

眼結膜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桿菌

尿道白色葡萄球菌、類白喉桿菌、非致病性分枝桿菌(二)、條件致病菌(機會性致病菌)

1定義:在正常條件下不致病,特殊情況下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稱為條件致病菌。

2機會性感染

3致病的條件

(1)寄居部位改變;(2)機體免疫功能低下;(3)不適當的使用抗菌藥物菌群失調。3、菌群失調及菌群失調癥(1)菌群失調:正常菌群與宿主及外界環境的動態平衡被打破,菌群中各種細菌正常比例關系發生明顯改變,即為菌群失調。(2)菌群失調癥或菌群交替癥:菌群失調進一步發展,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就稱為菌群失調癥。(3)菌群失調經常發生,而菌群失調癥少見。

二細菌的致病機制細菌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菌致病性):細菌能感染或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毒力(virulence):病原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半數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

半數感染量(medianinfectivedoseID50)LD50/ID50:即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一定途徑,能使一定體重的某種試驗動物半數死亡或感染所需的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病原菌的致病性(細菌的致病作用)

毒力侵入機體的數量侵入途徑(一)細菌的毒力

毒力的物質基礎:侵襲力毒素

1侵襲力(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機體的防御功能,在機體內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力。

侵襲力

菌體表面結構侵襲性物質(酶)(1)菌體表面結構1)莢膜與微莢膜2)粘附素(粘附因子):

G-菌:菌毛

粘附作用具

G+菌:菌體表面的毛發樣突出物

有特異性(2)侵襲性物質侵襲性酶:

抗吞噬:血漿凝固酶

有助擴散:透明質酸酶、志賀菌的侵襲蛋白

破壞粘膜保護作用:SIgA酶侵襲素:有侵襲功能的蛋白多肽2毒素(toxin)(1)外毒素(exotoxin)

1)來源:許多G+菌和部分G-菌均能產生。2)共同特征:

A化學成分:蛋白質

A亞單位

B亞單位

B毒性極強

C選擇性強D性質:不穩定E抗原性強

外毒素

0·4%甲醛

類毒素(toxoid)

刺激機體

抗毒素

中和

外毒素的毒性作用。F種類多:對細胞的親和性

細胞毒

及作用方式

神經毒

可分為

腸毒素

3)致病機制:溶血素小兒破傷風燙傷樣皮膚綜合癥(2)內毒素(endotoxin):1)來源:2)化學成分:

LPS

類脂A:是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核心多糖

O特異多糖3)特性:耐熱,不能用甲醛脫毒成為類毒素。4)致病作用

Ⅰ、發熱反應

Ⅱ、白細胞反應:傷寒桿菌例外

Ⅲ、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休克

暴發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重癥傷寒和G-菌敗血癥等。

Ⅳ、Shwartzman現象與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5)內毒素致病機制:刺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細胞因子6)內毒素的檢測:家兔發熱法和鱟試驗法內毒素(endotoxin):G-菌細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當菌體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細菌后才釋放出來刺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細胞因子:少量-機體適度發熱、微血管擴張、炎癥反應,對機體有益大量內毒素入血-高熱、白細胞增多、微循環障礙、休克、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細菌內、外毒素的主要區別

外毒素來源G+及少數G-菌G-細菌產生釋放方式生活狀態下釋放死亡裂解釋放化學組成蛋白質脂多糖抗原性強、甲醛處理后弱、甲醛處理后不可形成類毒素能形成類毒素穩定性60-80℃,30’破壞160℃,2-4h破壞毒性作用毒性強,有選擇性,毒性較弱,各菌毒性引起特殊臨床表現效應類似,引起發熱反應區別要點內毒素p64(3)內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區別見64頁表5-3。(4)細菌毒素對人體也有有益作用p64-65

一般而言:細菌毒力愈強,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少;毒力愈低,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越大。(三)細菌侵入部位適當的侵入部位也是構成感染的重要環節。(二)細菌的侵入數量(四)其他影響因素1、某些細菌的免疫病理作用.2、毒力的基因調控3、環境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三細菌的感染途徑(一)感染的來源1、外源性感染(病人、帶菌者、患病及帶菌動物)2、內源性感染(條件致病菌、潛伏的細菌)3、醫院感染(交叉感染、自身感染、醫源性感染)(二)感染的途徑1、病原菌傳播方式

直接方式間接方式媒介方式2、感染途徑呼吸道感染

p66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創傷性感染經血感染多途徑感染四、細菌感染的類型*隱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亞臨床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潛伏感染(latentinfection)*帶菌狀態(carrierstate)*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感染類型成因臨床表現備注隱性感染免疫力較強,或侵入的病原菌數量少、毒力弱對機體損傷較輕,不出現或出現不明顯臨床癥狀獲得免疫力傳染源潛伏感染感染后機體與病原菌相互作用,維持平衡狀態病原菌潛伏于機體的組織或細胞內;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則大量繁殖,使疾病復發潛伏時一般無傳染性帶菌狀態感染后病原菌未能及時排出,在體內持續存在,并與機體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無臨床癥狀,持續排菌TyphoidMary顯性感染免疫力較弱,或入侵的致病菌數量較多、毒力較強機體的組織細胞受損,生理功能改變,出現臨床癥狀臨床上有各種表現細菌感染的類型毒血癥toxemia菌血癥bacteremia敗血癥septicemia膿毒血癥pyemia內毒素血癥endotoxemia急性感染acute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局部感染localinfection全身感染generalizedinfection顯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血行蔓延血中查細菌在血中繁殖產生毒素臨床表現舉例毒血癥-*毒素入血特殊毒性癥狀破傷風菌血癥+-臨床癥狀輕微傷寒早期敗血癥++嚴重全身中毒癥狀,高熱、皮膚和粘膜淤斑、肝脾腫大鼠疫流腦傷寒膿毒血癥++中毒癥狀,多器官膿腫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毒血癥內毒素血癥-內毒素釋放入血發熱、DIC、休克、死亡小兒急性中毒性細菌性痢疾全身感染的類型帶菌狀態帶菌狀態帶菌者

健康帶菌者

恢復期帶菌者帶菌者是重要的傳染源復習題1、為治療菌群失調癥,應使用A、維生素B、纖維素C、抗生素

D、抗毒素E、生態制劑2、與致病性無關的細菌代謝產物是A、毒素B、細菌素C、熱原質

D、血漿凝固酶E、透明質酸酶3、具有黏附作用的細菌結構是A、鞭毛B、芽胞C、莢膜

D、性菌毛E、普通菌毛4、革蘭氏陽性菌類似菌毛作用的成分A、肽聚糖B、M蛋白C、脂蛋白

D、膜磷壁酸E、壁磷壁酸5、細菌內毒素的成分是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脂多糖E、莢膜多糖6、內毒素的毒性部分是A、

特異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

D、核心多糖和脂多糖E、類脂A7、正常菌群的組成和數量發生明顯改變時,可出現___。8、正常菌群對機體的有益作用包括___、__、___和__等。9、某些正常菌群成員獲得致病性的條件是___、___、___。10、細菌的毒力是由

____

____

決定的。11、細菌的侵襲力是由

____

____

構成。12、內毒素是

_菌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