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14詩歌閱讀詩歌閱讀試題必須要整體考查全詩歌,不能以點帶面,要綜合來看,有些學生往往只是注重其中的一部分,不能縱觀整首詩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答題的錯誤。閱讀詩歌一定要有高屋建瓴之勢。由于缺乏一定的鑒賞知識和理解能力,也沒有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考生在答題時,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策從以下幾點來分析詩歌,詩歌的考查不外乎從形象、語言、表現技巧、思想情感價值觀四個方面入手,所以,詩歌閱讀必須從知人論世開始,把詩歌看做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而不是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整體。先入為主,妄加推斷。脫離詩句,沒有抓住重點詞句分析,全憑主觀臆斷,或無中生有,或牽強附會,導致理解有偏差。示例生查子·獨游西巖①辛棄疾青山招不來,偃蹇②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被誣罷官,長期閑居于上饒城北的帶湖之畔。西巖就在上饒城南,風景優美。這首詞是他閑居期間的記游之作。②偃蹇:高聳、傲慢的樣子。
在詞人筆下,青山、明月是怎樣的形象?
答:
參考答案:貌似傲慢卻又充滿情意的青山,高潔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詞人想象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沒有世俗偏見,高潔、正直而又純潔,是詞人被貶獨游時的知音。
詞中“偃蹇誰憐汝”“喚我溪邊住”“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等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借物寓懷,是理解詞意的關鍵。但許多考生沒有認真分析,認為“青山”“明月”意在表現詞人閑居時一種怡然自得的心境。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東坡蘇軾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注:這首詩是蘇軾貶謫黃州后所作,題目中的“東坡”既是他勞動與生活的處所,也是他的“號”的來源。犖確:山石大而多的樣子。【試題】很多評論者都認為,“雨洗東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極好,你的看法如何?請具體說說你的理由。【缺陷答案】他既寫出了月光之潔白、月夜之清靜,又寫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清冷。【缺陷分析】這個答案的可取之處是看到了“清”不僅指客觀的景,也映射詩人主觀情感這一層,但它顯然只注意到了“雨”和“清”的一般意義,就從經驗出發(而不是從詩歌本身出發)武斷地得出了詩人心情孤寂、凄冷的結論。其實只要考生注意三、四句中的“莫嫌”和“自愛”這些關鍵詞,再聯系雨洗月清后東坡清朗澄澈的意境及注解中的說明,是很容易理解到詩中“清”不僅指景物清新宜人,也應指心情的清凈恬淡這一層的。著眼全詩,是解答此題的關鍵。這個答案的另一缺陷是過于籠統,沒有考慮到題目中所說的“請具體說說你的理由”這一要求。如果考生注意到了“具體”,自覺地去聯系全詩,也許就不會得出這樣的缺陷答案了。【參考答案】這首詩里的“清”字既寫出了月色和地面景物,又寫出了心情,情景交融,的確很好。一場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潔凈,月光透過無塵的碧空,傾瀉在珠水晶瑩的萬物之上,顯出一澄明清朗的境界,這是寫景;詩人雖然被貶黃州,仕途坎坷,但隨遇而安,開朗樂觀,心凈無塵,這是寫情。二者和諧統一。就詩論詩,引申不當。
鑒賞詩歌要“知人論世”,聯系寫作背景、作者生平、詩歌風格等方面去體味,不能拘泥于詩句本身,而應該去體察詩人的靈魂,讀懂言外之意,句外之情。
示例初冬夜飲杜牧淮陽①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注:①淮陽:西漢汲黯,他因剛直敢言,屢次上諫,多次被流放。
第二句描繪出的是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最后一句表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
參考答案:第二句描繪出一個在燭光下自斟自飲、孤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最后一句,寫出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和壯志難酬的隱痛。
杜牧早年即以經邦濟世的才略自負,慷慨激昂,好談軍事,剛直不阿,敢于指陳時弊。但他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始終未能施展抱負。這首詩寫在睦州任官期間,長期宦游在外,便有漂泊之苦、仕途不遇之慨。考生答題時,無法準確把握詩歌愁苦的內容。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詠山泉儲光羲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怎樣的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點撥】:分析詩歌形象應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寫,識別性質;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義。答案由三部分構成:①詩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②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現的)。③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詩前六句寫景,描寫山泉的平凡、色彩和聲音,最后兩句贊美山泉的品格,寄托了詩人的人格追求。【答案】:這首詩在表現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不能遷移,會錯詩意。
呆板聯系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它們特定的內涵,造成理解上的南轅北轍。
示例晚春劉希夷佳人眠洞房,回首見垂楊。寒盡鴛鴦被,春生玳瑁床。庭陰幕青靄,簾影散紅芳。寄語同心伴,迎春且薄妝。“寒盡鴛鴦被,春生玳瑁床”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要寫“鴛鴦被”“玳瑁床”?
答:
參考答案:意思是,去年結婚用的繡有鴛鴦的被子,隨著春天的來臨消盡了寒意,撫摸上去那么柔軟、溫暖,用玳瑁裝飾的床上也生出溫馨的氣息。這兩句,摹寫佳人在室內的內心活動,以樂景寫哀情,用“鴛鴦被”“玳瑁床”這些色彩鮮艷、濃麗的事物來反襯她的孤獨、無聊。
“洞房”“鴛鴦被”“玳瑁床”固然能表現出新婚的喜慶氣氛,但“垂楊”常常表達思親懷人,如“楊柳依依,昔我往矣”。再聯系“寄語同心伴”,我們可以判斷出詩歌意在表現閨中少婦的哀愁。而不少考生卻理解為寫新婚的快樂。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初見嵩山張耒①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注】①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受\t"/showweb/0/0/_blank"蘇軾牽連,累遭貶謫。作者初見嵩山是什么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請結合全詩簡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點撥】:解答本題可先看標題。標題對作品而言,為眼睛,為窗口。透過標題,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標題中“初”就是關鍵字眼。再看抒情字眼。本詩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蘊涵著詩人的喜悅之情。【答案】:初見嵩山,作者的心情驚喜而又親切。這種心情是鋪墊出來的:①作者奔走風塵,全靠青山開闊情懷,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給作者一種期待感;②接著作者運用迂回之筆,一道雨幕被拉開,最后嵩山從云層中聳現,驚喜和親切之感撲面而來。不明隱含推斷,不明典故。詩歌以最少的語句來刻畫和反映最豐富的內容,必然要出現思維進程的跳躍和高度概括,連綴聚合,才能對作品意境、內涵有較真切的把握。許多考生做題時,不能明了古詩中的隱含推斷,不明詩歌中典故的出處和作者使用的真實意圖,對詩歌的內容做出錯誤解讀。建議連綴聚合,整體悟意,熟悉典故,據典得意。示例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詩人在詩中是怎樣寫“客情”的?請結合詩句賞析。答:
參考答案: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三、四兩句寫兒童挑促織,表面上看似乎與“客情”無關,實際上是用兒童的快樂——無憂無慮,來反襯自己旅居的孤獨和愁思。這兩句,從庭內移到戶外,來了個大跨度的跳躍。兒童夜捉蟋蟀,興致勃勃,那份專注癡迷,那份謹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舉手一投足的舉止中展露無遺。這種歡快有趣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勾起詩人對自己童年生活的追憶、留戀。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機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注】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分析鑒賞詩歌藝術技巧的能力。內容上題干已點明——寫出了山水的變化,題干主要是要結合詩歌分析其表達效果。答題應遵循“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的思維順序。【答案】: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山水的變化。“曉云散去山腰瘦”寫出了曉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著曉云彌漫時想象中山峰的壯闊;“宿雨來時水面肥”既表現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寬闊,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錯一、(2022年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魏了翁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B.在人日這天吹打奏樂,祈盼農桑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C.這首詞以樸實的筆觸描繪當時農村的風俗景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D.詞人以議論入詞,能夠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論隨,全詞并無生硬之感。16.詞人在下闋發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案】15.A16.(1)人應當執著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實踐和追求對于生活幸福至關重要,勉勵人們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長幼之序,懂得天理人倫等做人的道理。【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錯。此句意思是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苦”,形容執著地追求,表達出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的執著。不是說詞人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故選A。【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詞的末三句“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發的感想,是此詞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首先,作者由“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感悟到人應當執著地追求幸福和美好。“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是說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詞中的“南山”,大約指的是春光優美之處。這里可以象征為幸福、美好。“苦”字表達出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的執著。可以看做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執著追求。這是作者所肯定的。其次,作者由人們在人日這一天的祈求豐收、追求幸福的實踐活動,提醒人們,“人”的實踐和追求對于生活幸福至關重要,勉勵人們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兩句,寫的是農村“人日”這一天的熱鬧景象,是作者“覓”春所見。“祈麥祈蠶”,就是祈求農事豐收,點出“村村簫鼓家家笛”這項活動的目的。他們要用這盡情的簫鼓和笛聲表達他們心中的祈求。“商行賈坐農耕織”,這一組活動,由商、賈、農三種行當的人物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織”三個詞,點明了三種行當人物的特征,語言簡練。在古代,商人們分為行商和坐商兩種。“耕織”則為“農”的本業。當然,這里不一定實寫“人日”所見,而是作者由人們的祈求而聯想到的各種自食其力的人所從事的爭取豐收、幸福的實踐活動。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孫扶掖”,告訴我們要懂得長幼之序。“翁前子后孫扶掖”正是“來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孫孫。從“翁”、“子”、“孫”的排列順序中我們可以看到魏了翁對長幼之序極為重視。二、(2022全國甲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畫眉禽文同盡日閑窗生好風,一聲初聽下高籠。公庭事簡人皆散,如在千巖萬壑中。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詩和文詩題目大體相同,都是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的詠物詩。B.歐詩所寫的畫眉鳥在花木間自由飛行,文詩中的畫眉鳥則在籠中飼養。C.歐詩認為鳥籠內外的畫眉鳥,其鳴叫聲有差別,而文詩對此并未涉及。D.歐詩中的“林間”與文詩中的“千巖萬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5.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答案】14.C15.①歐詩托物言志,通過對比畫眉鳥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抒發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詩對畫眉進行側面描寫,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襯托出了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而文詩對此并未涉及”說法錯誤。文詩中先說籠中的畫眉鳥在窗邊清風中鳴叫,初聽之時,聲音還是來自“高籠”之中;但等到詩人了卻簡單的公事,眾人散盡之后,衙署清幽安靜,此時再聽畫眉鳥的鳴聲,則如同置身于“千巖萬壑中”一般。因此,文詩也認為畫眉鳥在“高籠”中與在山林之間的鳴聲是有差別的,對此有所涉及。故選C。【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歐詩以畫眉鳥為直接描寫對象,托物言志,寫詩人聽見畫眉鳥在山林繁花之間千啼百囀,才知道籠中畫眉的叫聲,遠比不上它在山間的自由歌唱那么悅耳動聽。在本詩中,詩人對畫眉鳥進行正面描寫,通過對比畫眉鳥在“山花紅紫樹高低”和“鎖向金籠”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抒發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2022全國乙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白下驛餞唐少府
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
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
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
C.
頸聯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
D.
頷聯和尾聯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
15.
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答案】14.
A
15.
在《白下驛餞唐少府》中,詩人借可見之景太陽來遣愁,尾聯“長安在日邊”,即長安就在太陽邊上,如若想念在長安的唐少府,可抬頭看看太陽;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詩人借樂觀的態度來遣愁,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說明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達,無需感到離愁。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A.“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錯誤,頷聯“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時間早?只要心意是一樣的,便不需要在乎認識的早或晚。言外之意是兩人認識時間不長,所以唐少府并非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故選A。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與比較詩歌內容的能力。
《白下驛餞唐少府》中,提到詩人排遣離愁的句子是尾聯“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大意是走哪條路離開呢?長安就在太陽邊上。即無論唐少府怎樣離開此地,最終的目的地長安都是在太陽邊。“日邊”即太陽的旁邊,一方面寫出了此去長安距離很遠,另一方面也寫出了長安的位置,如若想念在長安的唐少府,可抬頭看看太陽,借舉目可見太陽來排遣離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提到詩人排遣離愁的句子是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此句寫出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詩人表達了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達,不需要為離別而難過。這是借樂觀的態度來排遣離愁。
四、(2022浙江卷)(8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樓前[中唐]王建天寶年前勤政樓,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飛龍老馬曾教舞,聞著音聲總舉頭。過勤政樓[晚唐]杜牧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②。【注】①千秋節:唐開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請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為千秋節。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樓慶生,賞百匹飛龍舞馬。飛龍,馬廄名。士庶間互贈承露絲囊。②金鋪:釘在門上的獸面形的門環底座。19.這兩首詩中都寫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寓鑒戒之意。20.分析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答案】19.①.勤政樓②.千秋節20.情感不同:①王詩追憶飛龍舞馬,表達對昔日盛世的懷念,而感慨玄宗的驕侈佚樂,言外自見;②杜詩借眼前金鋪上的紫苔,抒發昔盛今衰的悲嘆之情。寫法不同:①王詩運用細節描寫,寫出老馬“總舉頭”這一習慣性動作,生動傳神;②杜詩運用擬人手法寫紫苔“偏稱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營造荒涼氛圍。【知識點】表達技巧類題目;思想內容、觀點態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解析】【點評】(1)題干要求分析分析詩歌所表達的內容和寓意的能力。要在整體閱讀詩歌文本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歸納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的情感和表現手法的能力。要從字里行間分析詩歌的寓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態度。平時要積累常見的詩歌術語,掌握常見的表現手法,如托物言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等等。19.從“每年三日作千秋”“千秋佳節名空在”“天寶年前勤政樓”“過勤政樓”看出都寫了“千秋節”“勤政樓”。故答案為:勤政樓;千秋節。20.題干要求分析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王建的詩歌“飛龍老馬曾教舞,聞著音聲總舉頭”表現的是對千秋節盛況的懷念之情,手法方面“聞著音聲總舉頭”,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寫出了唐玄宗慶生時的壯觀場面。而杜牧的“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表現的是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滄桑、頹廢之感。運用的手法是擬人。通過苔蘚最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表現了一種落寞荒涼的氛圍。故答案為:王詩是對玄宗千秋節慶生的喜樂盛況的懷念,采用細節描寫,生動形象。而杜牧后兩句主要表現的是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頹廢落寞之感,手法方面主要是擬人。五、(2022新高考2卷)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送別李白[唐代]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根據本詩內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16.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答案】B【解析】B項,“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錯誤。三、四句的意思是:那里的風景一直為世人所傳頌,您到了南中一定會很喜歡。詩中并沒有談到友人的風采。【試題情境】本題以詩句內容、表達方式、人稱代詞等相關信息為微情境,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和對表達技巧的鑒賞能力。試題屬于基礎性考查。16.【示例】①寓情于景:詩人送別友人,遇蘆花颯颯作響,離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詩人與友人分別的依依不舍的離情。②以景結情:詩人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思遠人晏幾道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點撥】: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用什么研墨——淚水也,以淚水研墨,和淚作書。情到至極,思念到深處,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以致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答案】:關系:“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原因:紅箋被淚水浸濕。由于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七、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好事近(清)黃之雋高臥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綠痕皴斷,是叢篁幽石。天開十折畫屏風,遮住半江黑。仔細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開頭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插”字有何表達效果?【思路點撥】:本題主要考查情感和煉字。前兩句勾勒出作者“高臥”船頭而“仰看”映入江中的山色時的畫卷,不難看出作者閑適自得的心情。后一問為煉字題,“插”為動詞,有尖銳之感,詩中是山峰映在水中的意思,這更突顯了山峰的尖峭、挺拔。【答案】:表現了作者乘船觀看山水時悠閑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邊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現出來。八、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曉至湖①上(清)厲鶚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折②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景③。(選自《清詩選》)【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彎曲。③景:影。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思路點撥】: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首先,要明確幾種常用的手法,包括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其次,仔細觀察題目中所限定的兩句詩,將這兩句詩細化到每一個詞語和字。最后,在答題的步驟上應該注意,不能只是簡單地說出用了什么手法和技巧,還要結合用這種手法和技巧所達到的效果。【答案】:①對比:以“有聲”與“無影”對比,近寫聲覺,遠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近和景致的深闊。②對偶:以“折葦”對“遙山”,近景與遠景相結合;以“動有聲”對“淡無影”,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形象豐富,層次分明,意境深闊、淡雅。(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九、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卜算子張元干①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張元干,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宋代愛國詞人,秦檜當國時,主張堅決抗金,力諫死守,與張孝祥一起號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做簡要分析。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蘇鹽城市盤龍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浙江德清縣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解釋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自動送磚機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聚馬來酸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羊毛女氈帽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細拋用砂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紅外光幕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筆記本便攜標記機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禮服罩杯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咨詢-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高中語文《致大海》課件
- 后廚主管月度績效考核表(KPI)
- 商品價格表模板
- 波浪理論基礎要點圖解[精]
- 汽車充電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
- 機械零部件過盈配合壓入力與壓出力計算
- 房屋建筑物構筑物檢查表
- 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房地產公司員工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 《春酒》ppt課件(2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