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陳太丘與友期行》品人與閱讀等訓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考點:1.品人2.課內外閱讀結合題3.課外閱讀題【考點解讀】一、品人品人1.元方的爸爸待君久不至:元方的爸爸是個很講信用的人,朋友發脾氣是沒有道理的。2.客人——尊君在否:表現這位朋友還是有很高的修養的,用語文雅;——友人便怒:“怒”字比用“罵”字好,一是寫出友人的性格,是一個很率性的人。二是讓我們想出了此時的外貌形態和心理活動。——友人慚:表現出客人在元方的講道理下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十分羞愧。——下車引之:用動作表達內心的感情,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用一個動作向孩子示好,求得原諒,朋友是一個知錯能改的人。“尊”“怒”“慚”“引”,寫出了一位知書達禮的客人,寫出了一位很率性的客人,寫出了一位知錯就改的客人,客人的多個層面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3.陳元方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元方在給爸爸的朋友講道理,他很有禮貌,也說明他受到的家教很好;——入門不顧:用動作表達自己發脾氣,寫出了小元方是一個有脾氣的人;從說教、“入門不顧”可看出元方是一個有禮貌、有修養、聰慧與方正又有些小脾氣的孩子。【考題示例】一、課內外閱讀結合題(一)《陳太丘與友期》與《后漢書·郭伋傳》比較閱讀,完成下面題目。【甲】【乙】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課文《陳太丘與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請別駕從事③,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④,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
(選自《后漢書·郭伋傳》,略有改動)【注釋】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剛擔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別駕從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太丘舍去(舍棄、丟下)
B.則是無信(不講信用)C.及事訖(完畢)
D.先期一日(約定的日期)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相委而去
雜然而前陳者
B.計日告之
傳一鄉秀才觀之C.遂止于野亭
駢死于槽櫪之間
D.其為人若此
安陵君其許寡人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4.文段理解。(5分)(1)甲、乙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從選材角度看,甲文選取的是友人“無信”“無禮”的反面例子,乙文選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從表達方式看,甲文側重____________,乙文側重敘述。(3分)(2)從甲、乙兩文的故事中,你還得到了哪些新的啟示?(就一個或兩個故事來談均可,至少兩條)(2分)
(一)《陳太丘與友期》與《后漢書·郭伋傳》【答案】1.A【解析】放棄。2.C選項答案解析正確項C在;錯誤項A卻/表修飾;B他們(別駕從事)/之,是代詞,指仲永寫的那四句詩;D他/“其”是語氣副詞,起加強語氣的作用,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意思,在本句可以翻譯為“可要”、“一定”、“務必”等。例句與翻譯①雜然而前陳者:雜七雜八地擺放在面前的(《醉翁亭記》)②駢死于槽櫪之間: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③傳一鄉秀才觀之:傳給全鄉的秀才觀賞。④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啊!3.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嗎?”(或:那客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4.(1)做人要講信用(答出“講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違信于兒童);描寫(或:對話描寫;語言描寫)(2)①要有禮貌;②要勇于改正錯誤;③要容許別人改正錯誤;④成人要為兒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對兒童也要說話算數;⑥做人要言行一致。乙段注釋序號含義序號含義序號含義序號含義①至:到。②行部:巡視州郡。③竹馬:兒童放在胯下當馬騎的竹竿。④道次:路旁。⑤兒曹:兒輩;孩子們。⑥使君:漢代稱刺吏為使君,漢代以后尊稱州郡長官為使君,文中指郭伋。⑦訖(qì):完畢。⑧乃:才。乙段譯文郭伋開始去下屬處巡視時,到達西河美稷,有數百名兒童,各自騎著竹馬,在道旁依次拜迎。郭伋問:“孩子們為什么遠道而來?”兒童們回答說:“聽說使君到來,我們很高興,所以來這里歡迎。”郭伋象他們表示感謝。事情辦完后,孩子們又將他送出城,并問“使君什么時候再回來”。郭伋告訴了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訴他們。巡視后返回,比預計日期提前了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孩子們,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約定日期才進城。他就是這樣做人的。乙段點評漢朝時代,有一個姓郭名叫伋的,表字叫做細侯,是茂陵地方的人,在并州地方做太守官。對待百姓們素來廣結恩德,到任不久便要去巡行部屬郡美稷縣(故城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之北)。有幾百個小孩子,各自帶了一根竹馬,在道路旁拜迎。問他什么日子才可以回來,郭伋就計算了一下,把回來的日子告訴了他們。可是郭伋巡視回來,比從前告訴小孩們預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怕失去信用,就在野亭里住著,等到約定的日期,才走進境里來。以太守的尊嚴,和兒童在道路旁邊說話,也不愿失信于兒童。郭伋寧愿在野亭再住一天來等候期限,可見他誠信到了極點啊。二、課外閱讀題(一)《世說新語·政事》——回答的巧妙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選自《世說新語·政事》1.挖空訓練(給加點字注釋)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放縱、無拘束,這里指)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王后、皇后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孤家等稱呼)法()卿(客氣,)父?”元方曰:“周公(周公:的弟弟。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漢族,因封地在周,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指),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2.袁公給元方寫了一個難題,是什么?
3.元方是怎么回答的?這個回答的巧妙之處在哪?
4.從這個故事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元方?
【考點解讀】1.挖空訓練2.難題3.回答的巧妙4.人物形象文本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選自《世說新語·政事》問題1挖空訓練(給加點字注釋)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放縱、無拘束,這里指)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王后、皇后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孤家等稱呼)法()卿(客氣,)父?”元方曰:“周公(周公:的弟弟。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漢族,因封地在周,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指),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答案陳元方年十一時,候(拜訪,問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稱贊,贊不絕口)之,何所履行(實施,實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安,體恤)之以(用)德,弱者撫之以仁,恣(放縱、無拘束,這里指順從)其所安,久而益(更加)敬。”袁公曰:“孤往者嘗(曾經)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王后、皇后對自己的尊稱,還有寡人,孤家等稱呼)法(效法,仿效)卿(客氣,親熱的稱呼)父?”元方曰:“周公(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漢族,因封地在周,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指思想和行動),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學習)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問題2袁公給元方寫了一個難題,是什么?答案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問題3元方是怎么回答的?這個回答的巧妙之處在哪?答案元方舉周公和孔子的例子來類比袁公和父親,既沒有得罪身居高位的袁紹,又沒有損貶父親的名聲。問題4從這個故事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元方?答案不卑不亢、聰明機智、恪守孝道。譯文陳元方十一歲時,去拜會袁紹。袁公問:“你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么一致。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二)《后漢書·陳寔傳》——挖空訓練陳太丘“梁上君子”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節選自《后漢書·陳寔傳》1.挖空訓練(給加點字注釋)陳寔,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寔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成性,遂至于斯()。”兒孫曰:“孰()也?”寔指梁上盜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盜大驚,自投于地,叩頭歸()罪。寔徐(緩緩地,慢慢地,這里有意思)諭()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省()己為善。”實知其貧,乃令人與之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者。2.態度上——“整拂”:慎重對待;“呼命子孫”:注重教育;“正色訓之”:嚴肅以對;行動上——送二匹絹布(讓他能夠活下去,不再去偷);稱呼他“梁上君子”,給了他重新改過的機會,維護了他做一個好人的尊嚴。2.對于家里來了賊,陳太丘是怎么做的?
3.從這個故事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陳太丘?
【考點解讀】1.挖空訓練2.情節概括3.人物形象文本陳太丘“梁上君子”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節選自《后漢書·陳寔傳》問題1挖空訓練(給加點字注釋)陳寔,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寔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成性,遂至于斯()。”兒孫曰:“孰()也?”寔指梁上盜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盜大驚,自投于地,叩頭歸()罪。寔徐(緩緩地,慢慢地,這里有意思)諭()之曰:“視君狀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軟考設計師考試時間管理試題及答案
- 風險管理中的利益相關者溝通試題及答案
- 美術課外活動安排與組織計劃
- 課外知識拓展活動安排計劃
- 城市交通與城市規劃發展趨勢重點基礎知識點
- 城市交通規劃知識產權咨詢重點基礎知識點
- 管理者的自我反思與提升計劃
- 2024年泉州升華實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屆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吉安市吉州區社會福利院招聘筆試真題
- 教研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河北檢察院試題及答案
- 東北石油大學專用畢業答辯模板2
- 想象作文復習課(
- 6000T近海油船設計論文
- 鋼質單元門產品合格證
- 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觀形象設計規范
- 如何指導小學生朗讀
- ICC國際商會NCNDA和IMFPA中英文對照可編輯
- 靜電紡絲技術及其應用PPT優秀課件
- 4.2地應力測量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