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新教材統編版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第15課教學設計第15課《答司馬諫議書》目錄一、素養目標二、學習資源三、教學素養四、作者背景常識五、鑒賞活動六、文本研讀七、文本聯讀2/2第15課《答司馬諫議書》一、素養目標人文主題——責任與擔當1.學習古代仁人志士愛國愛民的情懷,以及講責任、敢擔當的精神,心懷天下,堅守道義。2.恪守正確價值觀,增強為中華民族復興而讀書的責任意識。語文素養1.傾聽理性的聲音,知人論世,領會作者觀點及其現實針對性,把握其解決現實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鑒賞文章的說理藝術。2.學會在辯證分析與合理推理的基礎上理性判斷,養成大膽質疑、縝密推斷的批判性思維習慣。3.寫作議論性文章,學會論證自己的觀點。二、學習資源本單元共四篇課文,都是古代議論性文章。1.《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寫給唐太宗的奏章,勸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慮終2.《答司馬諫議書》是王安石寫給司馬光的回信,逐一反駁對方所加罪名,表明自己推動變法的決心。3.《阿房宮賦》探討了秦國滅亡的原因,希望唐朝統治者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4.《六國論》闡發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希望北宋統治者汲取歷史教訓,舉賢任能,團結一致,維護和鞏固統治。三、教學素養1.梳理、積累兩文中重要文言基礎知識。2.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3.賞析兩文不同的說理風格、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4.學習作者心懷天下、堅守道義、敢于擔當、勇于變法圖強的崇高品格。忠臣批“龍鱗”,逆“圣聽”,諷諫帝王確為不易之事。比干遭挖心、屈原被放逐就是千古明證與教訓。然而,唐代諫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余次,非但沒有招來殺身之禍,反而得到了唐太宗的稱贊。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高瞻遠矚諫太宗居安思危,令人動容。作為改革者的王安石與作為保守派的司馬光是兩股針鋒相對的勢力。他們都試圖說服對方,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以堅定的態度和明確的觀點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對司馬光來信中的觀點一一駁斥。這兩篇著名的文章,行文簡潔、說理嚴謹、理足氣盛,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的擔當精神。四、作者背景常識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宋神宗時任宰相。他創新法,改革舊政,是一位進步的政治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文方面。雖然他的作品不多,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不受當時綺靡風氣的影響,詩歌遒勁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傳世。[情境活動]某校要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物長廊,請你查找資料,為王安石撰寫“出場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王安石:一襲布衣,一腔熱血,懇辭入朝,越次入對;熙寧變法,三不足畏。臨川拾遺,窮而后工。春風又歸江南,明月再入他懷。這篇文章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是王安石答復司馬光的信。司馬光,字君實,當時任右諫議大夫,故稱司馬諫議。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實行新法。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當時任右諫議大夫的司馬光多次寫信給王安石,要他停止變法。王安石這封信,是針對司馬光熙寧三年(1070)二月一封長達三千余字、全面攻擊新法的來信的回復。王安石先是簡短地回復了一封信,對來信所責難的諸點“不復一一自辯”,隨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誼深厚,信札來往不宜草率簡慢,就又寫了這封答書。五、鑒賞活動(一)文意理解(第1層)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啟(陳述,告訴):昨日蒙教,竊(私自,這里用作謙辭)以為與君實游處(同游共處,交往)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常常)不合,所操(持)之術(方法、主張)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硬啰唆,勉強解說。聒,說話聲嘈雜),終必不蒙見察[被(您)理解],故略(簡略)上報(寫回信),不復一一自辨(同“辯”,分辯)。重念(又考慮到)蒙君實視遇(看待,對待)厚,于反覆(指書信往返)不宜鹵莽(粗疏草率),故今具道(詳細地說出)所以(我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冀(希望)君實或見恕也。請概括層意:主要闡明寫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為兩人之間有分歧,所以寫信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第2層)蓋儒者(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所爭,尤(特別)在于名(名稱)實(實際),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根本道理)得(清楚)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怨恨,指責)也。某則以謂(以為,認為)受命于人主(君主),議法度(法令制度)而修(修正)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負有專責的官吏),不為(不是,不算)侵官;舉(施行)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批駁不正確的言論),難(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獻媚、不行正道的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本來)前(預先)知其如此也。請概括層意:作者以“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為論證的立足點,對保守派謬論進行駁斥,表明自己堅持變法的立場。(第3層)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顧念,憂慮)國事、同俗(附和世俗)自媚(獻媚討好)于眾為善,上(皇上。這里指宋神宗趙頊)乃(卻)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抵制,斗爭)之(代詞,指上文所說的“士大夫”),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形容聲勢盛大或兇猛)?盤庚之遷,胥怨(相怨,指百姓對上位者的怨恨)者民也,非特(不僅)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計劃),度義[考慮到(事情)適宜]而后動,是(認為正確)而不見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施恩惠)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做事。前一個“事”是動詞,后一個“事”是名詞),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愿意領教的。知,知道,這里是“領教”的意思)。請概括層意: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態度,緊承上段結尾處怨誹之多早在意料之中,對“怨誹”來歷的分析一針見血。(第4層)無由(沒有緣由)會晤(見面),不任(不勝)區區(小,用作自稱的謙辭)向往(仰慕)之至!請概括層意:結束全文,禮儀性的客套話。(二)基礎梳理(A)請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不復一一自辨 ()[答案]“辨”同“辯”,分辯(B)請解釋下列加點(紅色)的實詞、虛詞的含義。(1)操所(2)具故今(3)征以為侵官、生事、(4)難辟邪說,(5)特非(6)如則固前知其(7)于于(8)以故今具道所[答案](1)動詞,持動詞,從事動詞,拿,持(2)副詞,詳細地動詞,具有,具備名詞,工具(3)動詞,求動詞,出征動詞,征驗、表現(4)動詞,排斥形容詞,與“易”相對名詞,困難(5)副詞,僅僅名詞,三歲的大獸(6)動詞,像連詞,如果,假如(7)介詞,在介詞,從介詞,交給介詞,對,對于介詞,向(8)名詞,理由連詞,同“而”,表示結果連詞,同“而”,表順承連詞,同“而”,表目的,相當于“來,以便”介詞,把介詞,拿,因為動詞,以為,認為(C)請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1)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2)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 ()[答案](1)名詞作動詞,辦,做(2)名詞作動詞,施恩惠(D)請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義。(1)于反覆不宜鹵莽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2)不任區區向往之至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數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3)故略上報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向上級報告。(4)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形容聲勢盛大的樣子(多含貶義)。[答案](1)指書信往返。(2)小,用作自稱的謙辭。(3)寫回信。(4)形容聲勢盛大或兇猛。(E)請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1)所操之術多異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終必不蒙見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至于怨誹之多。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判斷句是所持的政治主張在許多方面不同的緣故啊。(2)被動句但終究一定是不能被(您)理解。(3)狀語后置句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決定)。(4)狀語后置句我卻認為從皇帝那里接受命令。(5)賓語前置句那么他們怎么會不爭吵?(6)定語后置句至于(社會上對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誹謗。(三)文白對譯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主張。操,持。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強聒反覆:指書信往返。具:實,名實已明,而天下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實際。侵官、生事、征利、拒諫:這都是司馬光信上指責的話。意思是,王安石變法,添設新官,侵奪原來官吏的職權;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擾民;設法生財,與民爭利;朝中有反對的意見,拒不接受。致: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士大夫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六、文本研讀(一)整體感知1.依據你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補充空缺部分。在本文中,作者通過辯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五事,逐條駁斥了司馬光的指責,揭露士大夫不恤國事、茍且偷安、墨守成規的保守思想,表明了自己堅持改革、敢想敢為、決不為流言蜚語所動的決心。2.找出文本中對應部分,將圖示中的空缺部分補充完整。答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受命于人主②難壬人(二)任務活動任務一分析文本的思想主張[學習情境]清初思想家顏元:“荊公廉潔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薄洞鹚抉R諫議書》雖然非常簡短,但后人卻可以據此窺見王安石的精神。德量汪然若千頃之陂,氣節岳然若萬仞之壁,遠見卓識今日莫之能廢?!洞鹚抉R諫議書》逐條駁斥司馬光的謬論,表現出了王安石堅持改革、絕不為流言蜚語所動的決心以及堅持變法的堅決態度。見識高超,論辯犀利。學習時要注意分析文本的思想主張。1.司馬光是從哪幾方面來指責變法的?王安石又是怎樣逐一駁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司馬光從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五個方面來指責變法。王安石在駁斥前,先提及一個雙方都認可的道理——“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再針對司馬光上述五個方面的謬論逐一分析批駁。結論同中有變,對前四個方面的駁斥都是以“不為……”四個判斷句作結。對“致怨”的駁斥,這里只采取不屑一駁的從容之態,告知對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無須辯駁。2.本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王安石非凡的政治膽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改革前就已經將這種情況洞明于心,卻敢于挑戰。②“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直斥當時保守派茍且偷安、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的現象,不回避,不妥協,不遮掩。③明知寡不敵眾,卻“欲出力助上以抗之”。④在論辯中面對司馬光這樣的政敵,使用“何為而不洶洶然”之類的強烈反詰語氣,加強肯定語氣,增強了結論的不可置疑性。舉重若輕地對待“洶洶然”的“怨誹”。任務二賞析文本的說理藝術[學習情境]《答司馬諫議書》實際上是王安石給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的回信。措辭委婉,彬彬有禮,但立場堅定,寸步不讓。所以既不盛氣凌人,有傷朋友情誼,又態度明朗,在原則問題上針鋒相對,婉言中透露出剛毅態度,顯得老練、精悍、嚴峻。學習時要注意賞析文本的說理藝術。3.本文的論證方式是駁論,其批駁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試結合文章具體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直接反駁,如“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②借助論據進行反駁,如“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這里就舉出了有利的根據,說明王安石不是侵奪原來官吏的職權,而是受命于皇帝,議訂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給負有專責的官吏去執行,指出這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合理合法的。③舉出史實進行反駁,如“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這里以盤庚遷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會因流言蜚語而改變立場,既委婉地反駁了對方的責備,又表達了自己變法的堅定決心。整個反駁是明確而有力的,言簡意賅。4.此文語言委婉、柔中帶剛的特點表現在哪些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2025年數學八下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VB編程實踐探索試題及答案解析
- VB語言優化思想及實施試題及答案
- 網絡管理員考試高頻試題及答案指南
- 經濟學研究中的道德困境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學湘一南湖學校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南充市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試題 英語含答案
- 2025屆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外學校七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行業風險分析與公司戰略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精煉解析試題及答案
- 教科版六下科學全冊課時練(含答案)
- GB/T 18781-2023珍珠分級
- GA/T 544-2021多道心理測試系統通用技術規范
- 年代小說先鋒小說
- 【超星爾雅學習通】世界建筑史網課章節答案
- (52)-皰疹性咽峽炎小兒推拿探秘
- 土建施工員培訓課件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GMP體系文件(手冊+程序)
- 陜西延長石油四海煤化工有限公司金屬鎂廠1萬噸-年金屬鎂生產項目環評報告
- 集電線路安裝工程質量通病防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