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模塊)下冊》094-9(牛雁斌)教案 第17課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_第1頁
《語文(基礎模塊)下冊》094-9(牛雁斌)教案 第17課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_第2頁
《語文(基礎模塊)下冊》094-9(牛雁斌)教案 第17課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_第3頁
《語文(基礎模塊)下冊》094-9(牛雁斌)教案 第17課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_第4頁
《語文(基礎模塊)下冊》094-9(牛雁斌)教案 第17課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17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第課第課第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PAGE117PAGE10PAGE10課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品選讀(一)課時2課時(90min)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目標:(1)通過閱讀反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學作品,把握其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提高閱讀品味(2)通過閱讀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新成就、新成果的文章,理解文章內容,領會表達技巧,培養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思政育人目標:(1)通過學習反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學作品,感受祖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新月異的變化(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增強道路自信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理解文章內容教學難點: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教學用具電腦、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教材教學設計考勤(2min)→問題導入(5min)→求之有道(18min)→文以載道(一)(20min)文以載道(二)(20min)→文以載道(三)(20min)→課堂小結(3min)→作業布置(2min)教學過程主要教學內容及步驟設計意圖第一節課考勤(2min)【教師】使用文旌課堂APP進行簽到【學生】按照老師要求簽到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掌握學生的出勤情況問題導入(5min)【教師】提出問題:我國近年來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文化、科技、經濟成果?【學生】聆聽、思考、舉手回答通過問題導入,引導學生思考我國取得的成果,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求之有道(18min)【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知識點,介紹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的相關知識一、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中國共產黨人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歷經幾代人的艱辛探索,開創并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凹t色”經典所弘揚的對信念的堅守、對理想的執著、對光明的向往,以及革命英雄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等崇高品質,正是我們當代人所缺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優勢道路決定命運、關乎成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就在于這是一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之路,就在于它是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具有獨特優勢的成功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盀榱苏l、依靠誰”,是關涉道路的根本問題。把人民永遠放在最高位置,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國道路區別于其他道路的根本標志。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持創新發展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其中蘊含著創新創造的巨大動力、潛力和活力。堅定道路自信,就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學生】聆聽、理解、記錄Φ【課堂互動】教師提出問題:對于以上內容,大家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Φ【學生】聆聽、舉手提問Φ【教師】解答學生的問題通過理論講解、舉例、提問等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個性化解讀文以載道(一)(20min)【教師】通過講解、舉例、展示圖片等教學手段,介紹作者歐震,并安排學生朗讀《美麗中國》一、作者簡介歐震,詩人、詞作家,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其詩歌代表作有《青春中國》《和你一同老去》《不朽》等。《美麗中國》這首詩以真摯的情感、上口的語調和浪漫的詩韻,表達了對祖國的贊頌和摯愛之情。讓我們細細品讀、深情吟誦,深入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意蘊和情感吧!二、朗讀《美麗中國》當我以南方雨林一滴露水的晶瑩感受你的清澈當我以茫茫北國一片雪花的溫柔感受你的壯美當我以萬里長城上一塊磚的厚重感受你的歷史當我以春天故事里一朵花的綻放感受你的風姿哦,中國當我以一個中國人的脈搏感受你的心跳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呼喊——我愛你,中國,我的美麗的中國?。ㄔ斠娊滩模┤?、整體感知提問:這篇文章共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答案: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將自己比作露水、雪花、長城上的一塊磚以及一朵花,歌頌了祖國的歷史悠久與壯麗秀美。第二部分:作者描繪了自己身處天安門廣場時內心的感受以及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也向讀者展示了開國大典、火箭升空、高鐵飛馳等多個令中國人自豪不已的情景,贊嘆祖國的山河壯麗、繁榮富強。第三部分:與第一部分相呼應,作者化身一扇窗、一顆衛星、一件精美的產品以及土兵的步伐,贊嘆國力強盛和百姓安樂。Φ【課堂提問】提出問題:在朗誦這首詩歌時,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哪些畫面?給你帶來深切感受的是什么情景?Φ【學生】聆聽、思考、舉手回答四、分析課文主要情節問題1:課文是怎樣描寫祖國的壯美景色的?答案:一條大河波浪寬(出自歌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指長江),萬紫干紅春滿園,江山如此多嬌(出自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如花、如畫,淡妝濃抹、分外妖嬈。問題2:課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答案:課文運用了擬人、反復、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問題3:作者在詩中描繪了哪些情景?通過描繪這些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案:莊嚴的宣告聲(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開國大典的禮炮聲,火箭一飛沖天,高鐵在神州大地上風馳電掣,田野中涌動著金色的麥浪,大地上崛起新城,人們在歡呼,這些情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的贊嘆之情,也表達了其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容光煥發的臉龐,平凡、樸實、生動的中國人的面孔,風雨泥濘中走過來的堅實的腳步,創造的大手,汗水和熱血,這些情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的歌頌與贊美。Φ【課堂提問】提出問題:學完這首詩歌,談一談你的感受,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思想感情?Φ【學生】聆聽、思考、舉手回答【學生】聆聽、理解、記錄通過講解、朗讀、提問、分析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賞析《美麗中國》,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學素養第二節課文以載道(二)(20min)【教師】通過講解、舉例、展示圖片等教學手段,介紹作者沈英甲,并安排學生朗讀《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一、作者簡介沈英甲,1948年生,《世界知識》雜志編輯,著有長篇小說《前塵》《探求宇宙之謎》《經營之神》《探索自然》《終極診斷》《生存方式》等。袁隆平,1930年生,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本文為人物通訊。課文用四個小標題把內容分成四個部分,分別從四個方面揭示出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的精神品質,刻畫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光輝形象。二、朗讀《喜看稻菽千重浪》曾記否,到中流擊水2001年春節過后的第二天,湖南長沙馬坡嶺籠罩在薄霧之中,空中不時飄下雨點。袁隆平瞇起雙眼,出神地打量著這片幾百畝大的試驗田,然后跨過水渠,邁步走進田間。他蹲下身子翻看著土壤。(詳見教材)三、整體感知提問:文章可分為幾部分?講述了什么內容?答案:本文由四個小標題構成,每個部分側重點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曾記否,到中流擊水”表現了袁隆平注重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二部分:“創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表現了他不迷信權威,勇于創新的精神。第三部分:“事實是科學家的空氣”側重于說明袁隆平堅持事實、實事求是。第四部分:“饑餓的威脅在退卻”側重于表現袁隆平目標遠大,不斷進取。Φ【課堂提問】提出問題:作者通過哪些描寫,將袁隆平的形象呈現在了讀者的面前?Φ【學生】聆聽、思考、舉手回答四、分析課文主要情節問題1:這篇人物通訊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案:本篇通訊全面地記敘了杰出的世界級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的優秀事跡和重大成果,他重視實踐、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宣戰,志向高遠、品格高尚,富有創新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文章高度評價了這位雜交水稻專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義:他不僅使中國率先在世界上實現了“超級稻”目標,而且對解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問題都具有重大意義。問題2:這篇通訊在結構上有哪些特點?答案:這篇通訊以小標題組織材料,條理清晰明白、重點突出、結構工整。問題3:作者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使袁隆平“立”在我們面前的?答案:通過細節描寫和對典型事例的描寫。例如,“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上,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馬上把這株洞庭早秈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條標記。袁隆平欣喜異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終于找到了?!边@幾句話通過描寫袁隆平的目光(突然停留)、行動(馬上標記)、心情(欣喜異常)三個細節,就把袁隆平難能可貴的創新精神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了。具體、典型的事例包括:袁隆平領獎前仍在稻田里工作,袁隆平敏銳地發現了“天然雜交稻”的雜種第一代,袁隆平終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袁隆平發表文章批判貶斥雜交稻的文章等。和勇敢好強的性格。問題4:這篇作者為什么說“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中國科學家之一,他正在引導一場新的綠色革命”?文章沒有驚險的戰斗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藝術感染力呢?答案:這是全文結束部分的一個總結性語段。前一分句是對袁隆平的高度評價,將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和世界上產生過很大影響的其他科學家相提并論,這也是對這位杰出的科學家的贊美。后一分句指出他所做出的貢獻與其他最優秀的科學家的發現一樣,堪稱一場”革命”,這場革命正由他引導著,向貧窮與饑餓開戰,并一定會取得輝煌的勝利?!緦W生】聆聽、理解、記錄通過講解、朗讀、提問、分析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賞析《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學素養文以載道(三)(20min)【教師】通過講解、舉例展示圖片等教學手段,介紹作畢淑敏,并安排學生朗讀《離太陽最近的樹》作者簡介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從事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寫作,代表作有《紅處方》。她的這篇散文對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進行了反思。作品展現了紅柳頑強的生命力,謳歌了紅柳這一高原精靈,呼吁人們熱愛自然、珍惜生命和保護生態環境。二、朗讀《離太陽最近的樹》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當兵。這世界的第三極,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靈的佑護還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皺褶里,有時會不可思議地生存著一片紅柳叢。它們有著鐵一樣銹紅的枝干,鳳羽般紛披的碎葉,偶爾會開出谷穗樣細密的花,對著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這高原的精靈,是離太陽最近的綠樹,百年才能長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區巡回醫療,我騎馬穿行于略帶蒼藍色的紅柳叢中,曾以為它必與雪域永在。(詳見教材)三、整體感知提問:文章可分為幾部分?講述了什么內容?答案:第一部分:(第1~2段):寫紅柳的生長環境及其外在的美。第二部分:(第3~18段):寫紅柳遭受毀滅的情形,贊頌紅柳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及其內在的美。第三部分:(第19~21段):寫紅柳被砍伐后的情景,抒寫了對高原生存環境的擔憂。Φ【課堂互動】提出任務:文中第二段“它們有著鐵一樣銹紅的枝干,鳳羽般紛披的碎葉,偶爾會開出谷穗樣細密的花,對著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一句從哪兩個角度描寫了紅柳樹?并請分析其中微笑一詞的手法和作用。Φ【學生】聆聽、思考、舉手回答四、分析課文問題1:作者用大量筆墨渲染挖紅柳場面的用意是什么?答案: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長,越襯出紅柳的頑強;隊伍越浩大,工具越先進,越顯示人類破壞自然的可怕與可悲。問題2:紅柳的結局如何?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并體會語句中蘊涵的思想感情。答案:“紅柳就枝丫道勁地騰越在曠野之上,好似一副鏤空的恐龍骨架。“整個紅柳叢就訇然倒下了?!薄叭ツ瓯痪蜃呒t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術的傷員,依舊大睜著空洞的眼瞼,怒向蒼穹。④“紅柳林早已掘凈燒光,連根須都煙消灰滅了。文章運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紅柳被砍伐后觸目驚心的景象,蘊涵著作者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問題3:文章詳細記敘“我”和司務長的對話有何作用?答案:司務長那副義正詞嚴、理直氣壯的神態,反襯了人類挖掘紅柳的可悲。人們不僅親手毀滅了這高原上唯一的綠樹,破壞了生態平衡,還理直氣壯,振振有詞,認識不到自己行為的可悲。問題4:文章開頭哪句話暗示了紅柳的結局?答案:“我騎馬穿行于略帶蒼藍色的紅柳叢中,曾以為它必與雪域永在。““曾以為”暗示了紅柳的悲劇,為下文埋下了伏筆。Φ【課堂提問】提出問題:文中關于紅柳的描述具體而形象,說說這樣描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Φ【學生】聆聽、思考、舉手回答Φ【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學生】聆聽、理解、記錄通過講解、朗讀、提問、分析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賞析《離太陽最近的樹》,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和文學素養課堂小結(3min)【教師】簡要總結本節課的要點本節課學習了如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并賞析了《美麗中國》《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