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簡潔版文理共用_第1頁
解放戰爭簡潔版文理共用_第2頁
解放戰爭簡潔版文理共用_第3頁
解放戰爭簡潔版文理共用_第4頁
解放戰爭簡潔版文理共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解放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分期過渡時期(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時期)(19458—19466)戰略防御階段(19466—19476)戰略反攻階段(19476—19489)戰略決戰階段(19489—19491)最后勝利階段(19491—19499)第17課解放戰爭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過渡時期19458-194661抗戰勝利后的國際國內形勢2重慶談判3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二解放戰爭的進程1戰略防御階段(19466-19476)2戰略反攻階段(19476-19489)3戰略決戰階段(19489—19491)4最后勝利階段(19491-1949101)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勝利標志2歷史意義3勝利原因兩黨關系發展演變的歷程:合作→對抗→再合作→再對抗制約兩黨關系的主要因素:①兩黨的階級性質不同(斗爭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③國際政治勢力的態度和國際環境的影響320世紀20-40年代,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經歷了怎樣的歷程?制約兩黨關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抗戰勝利后的國際國內形勢

①全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對內戰②中共:建立一個民主聯合政府,和平建國③國民黨:獨裁、內戰④美國的對華基本政策:“扶蔣反共”⑤國際:二戰后形成雅爾塔體系,實質是確定了美蘇兩分天下的世界格局根因: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中日民族矛盾中國人民同美蔣的國內矛盾,階級矛盾(內戰爆發的必然性)思考:蔣介石內戰方針已定,為何還要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目的何在?毛澤東先生勛鑒:……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如何以建國之功收抗戰之果,甚有賴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計‥‥‥蔣中正八月二十日2、重慶談判(1)背景:思考:毛澤東應不應該赴重慶談判去的目的是什么?①對人民:內容有利于實施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國②對中共:表明了爭取和平的誠意,擴大了影響③對國民黨:被迫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再發動內戰就會陷于政治上的被動地位2、重慶談判(1)背景:(2)過程:1945828—1010(3)成果:簽《雙十協定》19451010(4)意義:國民黨: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策略國內外要求和平的輿論壓力;內戰準備尚未就續關鍵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揭露美蔣假和平陰謀;宣傳黨的政策,喚醒人民,毛澤東毅然前往談判3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初)政協協議內容包括:改組國民政府,召開國民大會,實施《和平建國綱領》、整編全國軍隊、制定憲法等二解放戰爭的進程1戰略防御階段(19466-19476)標志:19466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結果:解放軍先后粉碎其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2戰略反攻階段(19476-19489)(1)解放區的土地改革(2)戰略反攻:3戰略決戰階段(19489—19491)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共殲滅改編150多萬人,基本消滅國民黨軍隊主力4最后勝利階段(19491-1949101)(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1949春西柏坡)(2)北平和談(19494)(3)渡江戰役和占領南京(1949423)揭開序幕:19476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時期內容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思考:中共在這三個時期實行不同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據是什么?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雙減雙交)【學思之窗】

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和人民解放的勝利有什么關系?

作戰方針戰役名稱指揮者參戰部隊結果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林、羅劉、鄧陳、粟譚林、羅聶東北解放軍中原、華東解放軍東北、華北解放軍關門打狗中間突破分割殲滅先打兩頭后取中間三大戰役概況解放東北全境基本解放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地區華北全境解放1、三大戰役共殲滅或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國民黨的主力基本上被殲滅。2、廣大的華北地區連成一片,為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人民群眾對三大戰役的支援土地改革1948年冬,陳毅在一首詩中寫道:“幾十萬里,民工走不通。駿馬高車送糧食,隨軍旋轉逐西東,前線爭立功?!盎春鹨鄣膭倮侨嗣袢罕娪眯≤囃瞥鰜淼?。”人民的支持與中共什么措施有關?戰役勝利的根本原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時地:內容:意義:1949年春西柏坡毛澤東作重要報告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①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轉移到恢復和發展生產上來;②提出促進革命勝利的方針③規定勝利后黨的各項基本政策及總任務④告誡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務必繼續保持廉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19494北平和談,達成《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但國民政府拒絕簽字,和談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上海江陰湖口浙江安徽江蘇江西渡江戰役示意圖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覆滅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勝利標志:1949101新中國的成立2歷史意義:①結束了中國近百年來屈辱的歷史,迎來了人們期盼已久的、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②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③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也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國內意義)(世界影響)(經驗總結)3、勝利原因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軍隊厭戰,士氣低落③貪官橫行,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