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困境和原因分析_第1頁
醫養結合-困境和原因分析_第2頁
醫養結合-困境和原因分析_第3頁
醫養結合-困境和原因分析_第4頁
醫養結合-困境和原因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養結合的困境和原因分析匯報人:@@@我國最根本的養老模式為家庭養老、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國內對于醫養結合模式的探索主要有三種: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醫院內設養老機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聯手。基于中國開展的現狀,在探索醫養結合模式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目錄壹資金層面貳管理層面叁服務層面12籌資渠道不暢,養老機構積極性不高醫保定點覆蓋率低資金層面A1.籌資渠道不暢,養老機構積極性不高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的標準和本錢相對較高。一些社區和小型養老機構主要是與社區衛生效勞中心和一級醫院合作,但由于合作方醫療設施簡陋,根本上很難滿足社區和養老機構對高質量醫療效勞的需求。很多較大規模的養老機構雖然與附近大型醫院簽定了合作協議,但合作協議中效勞內容、效勞標準和要求不夠細致明確,而且缺乏有效監管和問責,很難確保老年人突發疾病時能夠得到及時救治。養老網注冊的養老機構有24160家,醫保定點的養老機構有924家,占總樣本的3.8%。當前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相互獨立。養老機構未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增加了養老本錢。2.醫保定點覆蓋率低案例福州天年老人護理中心是福州市規模較大的民辦養老機構,2021年建院時就設立了可開處方的醫務室。護理中心開設的醫務室可為老人免費看門診,并提供日常藥品,但是藥品和后續治療費需要由老人自己負擔。老人假設想刷醫保卡就醫,只能到外面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去。這對于養護中心內近9成生活無法完全自理的老人來說十分不便。為此,該養護中心屢次向有關部門申請開通醫保,但因為醫務室掛靠在天年老人護理中心內,沒有獨立法人,他們的申請未獲批準。福利院只能每月兩次義務派車接送老人至福州一些醫保定點醫院,方便持相關醫保卡的老年人就醫取藥。12政府多頭管理,政策扶持落實難違規操作嚴重,“套保〞風險隱患較大管理層面AB1.政府多頭管理,政策扶持落實難在我國,養老機構的行政管理部門是民政部門,同時,機構的開展和管理工作需要稅務、衛生、勞動和社會保障等各部門的支持,涉及部門廣,而醫療保健效勞由衛生部門監管。醫養結合機構同時涉及養老和醫療,沒有明確的部門組織監管。養老機構和具備醫療資源的機構屬于獨立的經濟主體,無論是養老機構還是醫院都很難防止經濟利益的驅動,存在利益沖突,增加上級管理部門協調難度。A2.違規操作嚴重,“套保〞風險隱患較大在“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實踐中,局部地區存在較為嚴重的“套保〞風險隱患。在局部已納入根本醫療保險試點且開設養老、托老效勞的民辦醫療機構中,存在把“養老床位〞變相改為“醫療床位〞,套用醫保資金支付養老床位費;將入住老人一般的康復護理效勞變相改為“醫療診治〞效勞,用醫保基金報銷費用;用醫保名義給老人開“營養液〞“中醫調理〞等保健處方,變相套取醫保資金等問題。這些違法、違規行為不僅嚴重影響了醫療保險資金的正常使用,還侵蝕了醫療保險基金,更加損害了其他參保人員的權益,且人為地增加了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合作難度。123養老機構效勞定位偏誤,阻礙自身開展效勞內容單一僵化專業醫護人員缺乏效勞層面A1.養老機構效勞定位偏誤,阻礙自身開展

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因為其更高層次、專業的醫療效勞而導致收費較高,這就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殘疾老年人、患病老年人、高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不符。在不少已開展“醫養結合〞效勞的機構中,存在較為嚴重的盲目定位高端市場、瞄準高端人群的問題,不能很好地契合本地區的經濟開展水平、消費水平、人口結構等實際養老需求,嚴重影響了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已納入根本醫療保險試點的青島福山康復醫院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養老機構,但由于其市場定位較高,只有少局部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才能負擔得起,建成以來入住率始終缺乏30%。案例A2.效勞內容單一僵化

我國目前對老年人缺乏全面評估,導致無法明確老年人是否需要醫養結合效勞以及效勞的具體內容和需求程度,很難做到效勞內容與效勞需求相吻合。設有醫務室的養老機構主要還是以簡單生活照護為主,以提供簡單治療為輔,無法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治療、康復、護理和臨終關心等專業醫療保健效勞與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效勞中心合作的養老機構和社區注重對慢性病年人提供治療性措施,但無視了健康教育健康詢、行為干預等效勞內容。大型三級醫院內設的養老機構能提供相對優質的醫療效勞,但往往無視精神衛生、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等效勞內容。案例重慶渝北區龍塔街道紫福路社區養老效勞站總面積1000多平方米,可供老年人開展棋牌、舞蹈、唱歌等娛樂休閑活動,還可為老人提供理療、養生等效勞。今年5月投入使用以來,最多時可日托1500名老人。“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白天在這里搭個伴玩,晚上回家住。〞養老效勞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在全國各地,像這樣的社區養老效勞站越來越多,它們為越來越多的老人和家庭解決了不少實際的養老負擔,受到社區居民的普遍歡送。但是,與老年人豐富的養老物質、精神需求相比,與國外一些成熟的社區養老效勞相比,我國的社區養老效勞還存在著不小差距。美國的養老社區一般分為4類:生活自理型社區、生活協助型社區、特殊護理社區和持續護理退休社區。其中,生活自理型社區主要面向年齡在70歲到80歲之間、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生活協助型社區主要面向80歲以上、沒有重大疾病,但生活需要照顧的老人。社區提供包括餐飲、娛樂、保潔、維修、應急、短途交通、定期體檢等根底效勞,并可通過付費方式享受其他生活輔助效勞、用藥管理及阿爾茨海默癥的特殊護理。特殊護理型社區主要面向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術后恢復期的老人及記憶功能障礙的老人。社區內設有專業護士,提供各種護理和醫療效勞;持續護理退休社區面向那些退休不久、當前生活能夠自理、但不想由于未來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被迫頻繁更換居所的老人。為了實現對入住老人的持續護理效勞,此類社區一般是生活自理單元、生活協助單元與特殊護理單元的混合。“社區養老效勞應做到‘醫療護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位一體,使老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慰藉都得到滿足。〞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兆懷說。AB3.專業醫護人員缺乏按根本標準建設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醫務室,至少應有一名工作滿5年及以上的執業醫師,假設執業醫師超過一人,至少要配備一名中醫類執業醫師;至少有一名注冊護士,每增加100張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冊護士;至少有一名康復治療人員;護理員的數量與注冊護士之比為1:2.5。但全國養老護理人員的需求量達1000萬,但從事養老護理效勞只有20萬-30萬人。養老機構中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年齡偏大,學歷低、技能低、收入低,養老機構普遍存在“人難招、人難留〞的問題。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專業醫護人員的短缺也制約了養老機構的開展。案例:有空床但不能接收老人“空著那么多床位,為什么不接收老人?〞青島紅十字老年護理院院長譚美青時常遇到這樣的詰問。“如果全部開放,我們可以提供270—300張床位,因為工作人員招不齊,我們只能開放200張,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床位處于閑置狀態。〞譚美青無奈地告訴記者,近年來,先后有醫生、護士、護理員共計102人離開了紅十字老年護理院。“我們這里快成培訓基地了。〞和譚美青一樣,青島市南區頤和老年公寓董事長吳文興也在為招不到護理員而苦惱:“市南區有11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