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中藥材詳細說明書_第1頁
肉桂中藥材詳細說明書_第2頁
肉桂中藥材詳細說明書_第3頁
肉桂中藥材詳細說明書_第4頁
肉桂中藥材詳細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肉桂藥材名稱:肉桂拼音名稱:ROUGUI別名:牡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菌桂、薄桂、桂。科屬: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產地:分布在我國云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性味:[性味、歸經]辛、甘,熱。歸脾、腎、心、肝經。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中成藥:共有521種中成藥使用肉桂:復方二氧化鈦乳膏復方二甲雙胍格列吡嗪膠囊復方二氧化鈦軟膏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注射用奧扎格雷鈉注射用奧扎格雷鈉注射用奧扎格雷鈉慶余辟瘟丹壯骨追風酒壯骨藥酒等。應用:1、用于腎陽衰弱的陽痿宮冷,虛喘心悸等。本品甘熱助陽補火,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常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多與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腎氣丸、右歸飲。若治下元虛衰,虛陽上浮的面赤、虛喘、汗出、心悸、失眠、脈微弱者,可用本品以引火歸源,常與山茱萸、五味子、人參、牡蠣等同用。2、 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治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的脘腹冷痛,可單用研末,酒煎服,或與干姜、高良姜、革芨等同用。治脾腎陽虛的腹痛嘔吐、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常與附子、人參、干姜等同用,如桂附理中丸。治寒疝腹痛,多與吳茱萸、小茴香等同用。3、 用于寒痹腰痛,胸痹,陰疽。本品辛散溫通,能通行氣血經脈、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尤以治寒痹腰痛,本品頗為常用,多與獨活、桑寄生、杜仲等同用,如獨活寄生湯。治胸陽不振,寒邪內侵的胸痹心痛,可與附子、干姜、川椒等同用。治陽虛寒凝之陰疽,亦取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通脈,可與鹿角膠、炮姜、麻黃等同用,如陽和湯。4、 用于閉經,痛經。本品辛行溫通力強,溫經通脈功勝,故可用治沖任虛寒,寒凝血滯的閉經、痛經等證,可與當歸、川芎、小茴香等同用,如少腹逐瘀湯。此外,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在補氣益血方中,適加肉桂,能鼓舞氣血生長。配伍效用:1、 肉桂配伍黃連:肉桂辛甘性熱,入腎、脾、膀胱經,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功擅溫補腎陽;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長于清瀉心火。二者伍用,寒熱兼施,共奏瀉南補北、交通心腎之功效,用于治療心腎不交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煩躁不安、遺精等癥。2、 肉桂配伍黃芪、當歸:肉桂溫經通脈、散寒止痛;黃芪補氣、托毒、生肌;當歸補血、活血。三者合用,有溫補氣血、托瘡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血不足、寒邪凝滯之瘡瘍潰爛、日久不斂屬陰證者。3、 肉桂配伍熟地:肉桂甘熱,溫陽通脈,培補下元之陽;熟地甘潤,滋陰養血,培補下元之陰。二者合用,有滋陰助陽、養血通脈,培補下元陰陽之功效,用于治療下元虛損、腎氣虛衰而引起之小便不利、四肢發冷、腰膝酸軟、男子陽痿、遺精,女子宮寒不孕。用法用量:煎服,2?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未沖服,每次1?2G。注意事項:陰虛火旺忌服,孕婦慎服。肉桂畏赤石脂。采收加工:多于秋分后剝取栽培5?6年的樹皮和枝皮,曬1?2天,卷成圓筒狀,陰干,稱“油桂筒”(廣條桂);剝取10余年生的樹皮,將兩端削成斜面,夾在木制的凹凸板中曬干,稱“企邊桂”;將老樹干離地30CM處,作環狀剝皮,放木夾內曬至九成干,取出,縱橫堆疊,加壓,約一個月干燥,稱“板桂”;桂皮加工過程中余下的邊條,削去外部栓皮,稱“桂心”;塊片稱“桂碎”。本品不宜曝曬,以免影響品質。炮制工藝:除去雜質,刮去粗皮,搗成小碎塊。儲存貯藏:置陰涼干燥處,密閉。現代研究:1、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1%?2%,稱桂皮油或肉桂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桂皮醛,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此外尚含黏液質、鞣質及微量生物素,亦含多種二萜類成分。2、 藥理作用:肉桂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冠脈及腦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等作用。在體外,其甲醇提取物及桂皮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肉桂酸鈉具有鎮靜、鎮痛、解熱、抗驚厥等作用;桂皮油能促進腸運動,使消化道分泌增加、增強消化機能,排出消化道積氣,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并可引起子宮充血;肉桂水提取物、酷提取物對動物實驗性胃潰瘍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肉桂酸具有使人肺腺癌細胞逆轉的作用。肇慶產肉桂降糖作用明顯。桂皮油對革蘭陰性菌及陽性菌有抑制作用。桂皮的乙酷、醇及水浸劑對多種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 毒副作用:桂皮醛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靜脈注射為132MG/KG,腹腔注射為610MG/KG,口服為2225MG/KG。桂皮油6?18G對狗可致死,解剖可見到胃腸道黏膜發生炎癥與腐蝕。小量桂皮醛能引起小鼠運動抑制,眼瞼下垂;大量則可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耳血管擴張,呼吸促迫,翻正反射消失,死亡。外觀表現鎮靜,但對聲音及觸覺刺激反應仍敏感。臨床應用本品用量不宜過大。曾有1例成人因頓服大量(一兩二錢)肉桂粉末發生毒性反應的報告,表現為頭暈眼花、目脹、咳嗽、口渴、尿少、溺時尿道中有灼熱感等。推測其毒性反應與肉桂中所含桂皮油有關。臨床應用:1、 治療支氣管哮喘:肉桂粉16,加入無水酒精10ML,靜置10小時后取上清液0.15?0.3ML,加2%普魯卡因至2ML,混勻,注入兩側肺俞穴,每穴1ML。治療21例,19例控制發作,1例癥狀減輕,1例無效〔《福建中醫藥》1959;(1):16)2、 治療凍瘡:1號山桂膏(山莨菪堿400MG,肉桂3G,樟腦2G,研極細粉,加凡士林9G,調勻備用。)和11號山桂膏(1號山桂膏100G,土霉素25萬單位(研粉),調勻備用,)外用,治療1804人,隨訪812人,全部治愈〔《中西醫結合雜志》1987;7(1):49)3、 治療狹窄性腱鞘炎:肉桂、公丁香各等份,研細末,鮮生姜洗凈切成薄片,中間用針刺6?7個小孔備用。先在患部痛點上撒藥粉少許,然后放上姜片。用艾柱在姜片上點燃灸之。治療25例,痊愈23例,好轉2例。〔《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8;(4):45)4、 治療腰腿痛:肉桂粉5G,1次服用,每日2次,3周為1療程。治療腎陽虛型腰痛102例(風濕性脊椎炎35例,類風濕性脊椎炎5例,腰肌勞損55例,原因不明者7例),治愈47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2例。〔《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2):115)5、 治療小兒泄瀉:丁香5?10G,肉桂4?6G,木香5?10G,研細末置紗布袋內,用繃帶縛小兒臍上1夜,一般1?3次即可見效。治療66例,痊愈56例,顯效6例,好轉4例。〔《中醫雜志》1985;26(6):75)6、 治療小兒流涎:肉桂10G(2次量)研成細末,醋調至糊餅狀,每晚臨睡前將藥均勻攤于兩塊紗布上,分別貼敷于兩側涌泉穴,膠布固定,次日晨取下。治療脾陽虛型小兒流涎6例,用藥3?5次全部治愈。〔《中醫雜志》1983;(8):78)茶療食譜:1、 桂漿粥[材料]肉桂5克,車前草30克,梗米30克,紅糖適量。[做法]先煎肉桂、車前草,去渣取汁,后入梗米煮粥,熟后,調入紅糖,空腹食用。[功效]溫陽利水[用途]用于陽虛水泛證。[來源]《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2、 肉桂茶[材料]肉桂2G、花茶3G。[做法]用1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功效]補元陽,暖脾胃,除冷積,通血脈;鎮靜,降壓,殺菌。[用途]肢冷、神衰、腹冷泄瀉;經閉;陰疽流注;慢支炎;腰痛。[來源]傳統藥茶方。3、 肉桂黃連茶[材料]肉桂3G、黃連1G、花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