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疾病新情況_第1頁
肉鴨疾病新情況_第2頁
肉鴨疾病新情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肉鴨疾病新情況-花斑脾病概述:近段時間,肉鴨市場不斷反應肉鴨在10-30天出現零星死亡,總死亡率2%-10%不等,肉鴨先出現減料,發熱而找潮濕地方臥,進而消瘦死亡。解剖以脾臟出現大理石花斑脾為主要癥狀,成活鴨部分到賣都要,如果出現其他繼發感染,死亡率極大,對養鴨業造成極大損失,呼吁有關專家進行深入研究。這里也談一下我對鴨花斑脾的一點見解。市場見解有:1、呼腸孤病毒感染論。2、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3、癱瘓綜合癥。4、霉菌毒素中毒論。5、鴨論本人認為:導致花斑脾的原因是綜合的,是近年肉鴨發展過于迅速,南北調苗、販運毛鴨、用藥不規范、肉鴨不規范以及等問題所引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霉菌毒素:眾所周知,近年價格一路攀升,收獲季節也多遭雨水,為控制成本,中應用了很多替代品,中霉菌毒素總量含量超標或者嚴重超標,導致肉鴨或者種鴨慢性中毒,出現內臟器官或組織的實質性損傷(主要是食道、肌胃、腸道、腎臟、肝臟;脾臟、胸腺、法氏囊等);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從事肉鴨或者疾病控制的人員感到迷惑,在反復投喂抗生素、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等藥物后無效或者微效的主要問題所在;但有個問題需要注意,筆者認為胃部最該出現問題的情況卻很少,聯想到的腸毒綜合癥,可能是鴨胃早已習慣了的原因,或者是另有原因。2、 疾病方面:據國內包括國外專業從事水禽疾病研究者對目前水禽疾病有研究興趣的學者、專家作過深入的研究,他們在經過實驗室分析后得出過不同的結論,主要有:鴨病毒性肝炎、沙門氏菌、呼腸孤病毒、網狀內皮增生、低致病性等;毋庸置疑,這些專家、學者治學都非常嚴謹,但由于各自研究的領域的差異,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問題的關注點不同,加上目前畜禽帶病原體隱性感染的普遍性,所以才會得出這么多的結論,筆者認為不足為奇,由于霉菌毒素的非生物性,所以他們在實驗室的條件下是不能發現或者察覺到的。筆者認為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霉菌毒素和環境,由于霉菌毒素危害的廣泛性、持久性、蓄積性以及可被動垂直獲得性,所以才使得目前的鴨病看起來迷霧重重,用藥成本居高不下,鴨病毒性肝炎、沙門氏菌、呼腸孤病毒、網狀內皮增生、低致病性等病原是在機體抗病力差,免疫功能狀態低下的情況下繼發感染或者顯露出來。筆者認為,治療本病必須采取綜合措施:1、 從有信譽的企業進料或嚴格把關配料;進鴨苗注意從大場進,在育雛頭7天飲水中加多維、電解質、氨基酸等提高機體活力的物質。2、 加強環境消毒,特別是夏季,細菌容易繁殖,還要加強圈舍通風。3、 防治:應加入清熱瀉火、理氣開胃的中藥,減少腺胃胃酸過分分泌,緩解酸中毒和抑殺霉菌。推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