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頁共8頁第1頁共8頁對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現狀的調查研究(重慶三峽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02級,重慶萬州404000)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對三峽庫區28所中小學體育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了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課外活動、體質健康、新《課標》執行情況等方面的問題。結果表明:在三峽庫區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材使用、教學組織情況較差,在辦學指導思想、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及場地器材等方面不能滿足目前教學的基本需要,這大大限制了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調查發現其早操與課間操情況較好,但在課外體育鍛煉、體育比賽等方面較差。為了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提高三峽庫區地區中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增強身體素質,促進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實。并結合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發展提出建議。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質健康新課標建議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而中小學生的體魄又是人類社會生息、繁衍、發展的根本。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強壯的體魄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能力去做每一件事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強調指出: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但幾十年來,由于各種因素,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偏遠農村,特別是落后貧困地區的中小學體育教學狀況和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本文就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在分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給出了一些發展對策:加強宣傳教育,促進觀念轉變;加強組織領導,推進依法治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工作待遇;加強教學管理,推進教學改革;多方籌集資金,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強身體鍛煉,注意營養;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1研究的對象與方法1.1研究對象本文研究對象為三峽庫區貧困地區中小學體育的狀況。所對學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了大量學校領導、體育教師等人有用的資料。1.2研究方法按上述抽樣調查對象和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6份,有用176份,有效率88%。先后深入三峽庫區對11所中小學進行訪談和實際考察,還從各地方地級教育局體委科收集所屬中小學專職老師的性別、年齡、學歷、專業、職稱、工作量、任教學校等基本資料。2結果與分析2.1體育教學2.1.1教學體育課是農村中小學體育開展的主要方式,我們調查了各校的開課率和實施教學大綱情況,在所調查的學校中,有96%的學校在課表的安排上都能保證每周二節體育課,然而,由于各種原因,一個學期實際上課課時見表1。表1每學期實際上課情況課時/學期202526313236占學校百分比28.54523.5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課,難以保量地完成,這里有多種因素影響,對學校體育課不重視,把其看成可有可無的“副課”,這是一個原因,因場地因素靠天氣決定上課是另個原因。雨天的體育課,有33%的學校讓學生在教室自習,有42%的學校上體育理論課,有25%的學校讓學生自由支配.體育教學大綱是規范體育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在各個不同條件的學校中,教學大綱實施情況見表2。表2三峽庫區中小學大綱實施情況完全實施部分實施完全不實施所占百分比226612說明在農村學校完全實施體育教學大綱存在很大的困難,現行的教學大綱與農村體育教學的實際仍存在一定的距離,對教學的指導性作用也在削弱。體育課的組織關系到體育教學的成敗,是體育教學效果好壞的決定因素。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組織較為松散、隨意,體育課的結構破碎,很多教師采取準備部分應付,基本部分匆忙,結束部分去掉的“放羊式”教學。據座談調查,采用這各“放羊式”教學模式的學校占40%-50%,教師在做完準備活動,上了一個新內容后,便讓學生自由活動,很少組織學生分組練習或進行輔導。2.1.2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體育師資隊伍是一個多層次、多系列、多要素的動態綜合體。就年齡結構而言,老、中、青三結合是最理想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體育教師隊伍年齡呈年輕化趨勢(見表3),45歲以下占79.1%,中年骨干教師少,年齡結構不夠合理。年青化使教師隊伍具有發展潛力,同時,也容易出現由于經驗不足開展工作不利,受市場經濟影響思想產生波動,不安心體育教學工作等現象。因此,要加強管理,注重發揮中年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起來。表3三峽庫區28所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基本情況(人)學校教師配備年齡結構(專職)學歷結果構(專職)職稱結果構(專職)(所)專職兼職30以下31~4546以上本科專科其他高級中級初級其他城鎮中學(7)262129716755975農村中學(8)214138456143796城鎮小學(6)1539548642763農村小學(6)1057532310573合計7214412718312233102829172.1.3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72名專職教師中本科學歷31人(占43.1%),專科學歷22人(占30.6%),其他學歷(高中以下)33人(占45.8%)(見表3)。在被調查的中小學中,除體育教師數量存在不足外,教師素質也相對較低,有學歷或高學歷的體育教師明顯偏少,且有相當一部分是民辦教師轉正的,或者是通過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中師學歷的,很顯然,他們實際擁有知識和能力不能適應體育教學的需要,這也是制約三峽庫區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2.1.4體育教師的達標按照國家教育部有關規定,到2000年中學、小學50%的教師要分別達到本科學歷和大專學歷的標準與要求[9](見表3),城鎮學校體育教師學歷達標率為82.1%(中學)和77.8%(小學),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學歷達標率為44%(中學)和33.3%(小學)。以上調查數據表明,城鎮學校尤其是城鎮完全中學體育教師學歷達標率較高,基本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與要求。農村學校,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師學歷偏低,與國家達標要求有較大差距。同時,教師隊伍職稱結構不盡合理,中級以上教師比例偏低,初級以下教師比例較高,各級學校缺乏學科帶頭人。特別是農村中小學,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少得可憐,無疑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武陵山區各地中小學體育的開展程度與水平。2.1.5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狀況調查得知(見表4):各學校基本上有不同規模的體育場地,但很少是標準場地。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是保障體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更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物質基礎。在所抽查調查的28所學校中,在教學條件比較好的學校,體育器材以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繩、單雙杠為主,在教學條件差的學校,連以上最起碼的體育器材也不具備,所謂的體育用品都是學生自備的健子、跳繩等。體育器材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硬件系統,是學校體育正常開展的物質保證,這種情況與國家教育部對各級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遠,這遠遠滿足不了教學大綱所規定項目的教學要求。表4三峽庫區28所中小學場地情況學校(所)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單杠雙杠城鎮中學(7)20746221516城鎮小學(6)7001977農村中學(8村小學(6)80018892.2體育活動開展情況28所中小學除特殊情況外,平均有68.27%和77.40%學校能堅持天天做早操、課間操,有21.15%和13.94%的學校從不做早操、課間操。這主要分布于農村小學。調查訪問結果表明,課外體育活動是三峽庫區各類學校體育工作中一個帶有共性的薄弱環節。他們都是以學習為主.忽視體育的重要性。所有年級很少開展課外活動,城鎮中學占11.86%,農村中學占11.67%,城鎮小學占7.41%,農村小學占38.71%,女生課外活動時間一般是30分以下,男生課外活動時間一般是30以上,少數學生在一個小時以上。所有年級都在規定課外活動時間里實際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次所占比例較低,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在很多學校仍不能得到保證,學生周段煉的次數、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還需要有力的手段來保證。小學生周鍛煉人次男女差異不明顯,中學生周鍛煉人次男女差異較大(男生周鍛煉人次明顯高于女生)。這可能與女生進入青春期羞澀、不好動等心理生理特征有關聯,有待進一步研究。2.3中小學體質健康中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期,少年期與青年初期,一般年齡在7-18歲左右,骨骼、肌肉迅速發展,內臟器官系統日趨完善。調查顯示:三峽庫區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耐力、柔韌性、速度、肺活量等指標趨于停滯,甚至有所下降,肥胖與超體重學生的比例有所增長。尤其是城市學生的超體重及肥胖率高,中小學生中近視率居高不下,城市學生近視率還明顯高于農村學生,造成上述狀況的直接原因除學生生活水平普通提高,用于家庭食品的消費也越來越多。作為中學生這樣一個社會的特殊群體,中學生的身體形態發育水平(身高、體重、胸圍)也不斷增長,尤其是男女生體重增長快于身高的增長,并且食物越來越精,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攝入越來越多,學生體力勞動、體育鍛煉的減少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能力及對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功能缺乏足夠的認識是主要因素,致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肥胖和近視的行列,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體育健康教育力度,使學生積極的鍛煉身體,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2.4實施新《課標》調查分析有69%的學校實施了新課程,還有39%的學校不知道怎樣去實施新課標,特別是農村學校很嚴重,有些學校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課標,新課標的實施是德、智、體等素質是各種人才都必須具備的共性素質,各學科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都必須加以培養,體育課要落實《課程標準》的實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堅定的品質,使他們身體健康、心理、社會能力不斷提高,為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打下好基礎。下面是實施新《課標》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與思考:2.4.1把握分寸,創設情境這節課我是采用先提問的形式打開課題:“同學們見過青蛙嗎?青蛙是怎樣走路的呢?”一聽到他們所熟悉的小動物,精神馬上集中了起來,教師應用最簡單明確的語言,把動作的要領及示范動作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因為這時的學生已懂得青蛙是怎樣跳的了,精神已興奮了起來,總想盡快參與活動,這時必須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動起來。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糾正錯誤的動作,發現學生開始沒興趣時,再采用游戲的形式活動,結合本課的重難點,向前、向左、向右、向后各方位的跳躍。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達到了教學的目的。2.4.2亂而有序,以動制亂對差生教師親自參與活動,多表揚、多鼓勵、激勵敢于吃苦,不怕困難的精神,從不同的活動中調動不同程度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起到以激勵制“亂”的效果。通過不斷的變化游戲的內容,在不同的時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課堂上不易出現“亂”,而是“亂”中有序的活動。2.4.3合理調節,促進發展針對中小學的特點,運動量不宜過大,對于較難的動作不必人人掌握,教師應以親切和藹的形象對待學生,激勵學生,使他們不怕困難,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所以,今后的體育課,還必須對新《標準》不斷地研究和探索。在理論結合實踐中不斷創新,為新世紀培養意志堅強,身體、心理健康的適應社會的合格人才。3結論與建議3.1結論3.1.1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教學大都仍采用“放羊式”教學,組織形式較松散。3.1.2三峽庫區中小學教師的學歷結構不合理,有待進一步提高。3.1.3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場地設施狀況令人擔憂,有待進一步改善。3.1.4加強對年輕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充分挖掘年輕教師的潛力。3.1.5應向廣大家長及學生廣泛宣傳教育,注意合理膳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預防肥胖癥的發生和發展。3.1.6新課標的實施沒有落在實處。3.2建議3.2.1領導的重視進一步加大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宣傳力度。要使各級領導,學校校長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重要意義,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整個學校教育中的位置。“讓學生從小有體育”最重要的還是各級領導和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只要重視了,就能克服困難,想方設法使學校體育工作生機勃勃地開展起來。3.2.2體育改革加大體育課程改革力度,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研究制定與農村中小學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把一些民族體育項目引入到教材中來,如踩高腳、打飛棒、踢毽子、扳手腕,這些項目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又具有較高的鍛煉價值,能達到既弘揚民族傳統體育,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3.2.3體育課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給學生一點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到陽光下,操場上去鍛煉身心。學校體育運動會的設項,要充分考慮廣大學生的參與性,避免過分競技化,只是少數人參與的現象。3.2.4經費的投入加大學校體育工作的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基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校體育的投入納入政府部門的財政撥款中,以保證每年有適當比例的經費來源,為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提供必要條件,積極進行場所建設和器材的配備,以最大限度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3.2.5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目前我國各類人才分布嚴重不合理,大中專畢業生都聚集在經濟較發達地區,而且大量過剩。而在貧困地區人才卻嚴重不足,這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所以,有關部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力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促進貧困地區教育發展。3.2.6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盡管貧困地區經濟困難,也要想盡辦法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和素質提高。另外,上級教育機構應采取措施促使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學校與貧困地區學校組成幫助貧困學校的對策,在教師和物質上對貧困學校給予以適當援助和交流,以提高貧困地區學校的辦學能力。3.2.7轉變觀念,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體育的領導和宣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首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切實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要求,加大對學校體育的監管力度。同時,采取有效方法加大宣傳力度,使學校領導、各科老師、家長、學生共同認識和理解體育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樹立全面發展的思想觀念,進而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3.2.8加強身體鍛煉,注意營養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以促使身體各方面發育,還可以增加脂肪與糖的消耗,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能使身體正常發育,同時也促進體型的健美,糾正學生飲食方面的營養過剩和偏食兩極分化,強化學生對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認識,改善營養狀況參考文獻:[1]李瓊志.陳芳.湘西南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文史博覽,2005(8)[2]穆榮先.黑龍江省中小學體育課間活動現狀及展望[M].中國學校體育,2005(4)[3]王峰.秦巴山區中小學體育的現狀.體育成人教育學刊[J],2006(1)[4]寧英紅.遼寧省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的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11)[5]王桂忠.廣東省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現狀及建設構想[J]體育學刊,2005/02[6]李立.西藏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01[7]楊樹.三峽庫區少數民族貧困縣學校體育教育現狀與應對策略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5(3)[8]穆榮先.黑龍江省中小學體育課間活動現狀及展望[D].中國學校體育,2005(4)[9]馬建州.青海省中小學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中國學校體育,2005(2)[10]葉新新.中學生體質狀況的對比分析[J].彭春政體育科技,2005(2)[11]滕越.梁平中學是怎樣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60/01[12]陳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區中小學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04[13]宋強.新課改背景下遼寧省中小學體育教師能力構成與評價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01-06[14]祖晶.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課程意識現狀調查及其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2005-07-18[15]孫繼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小學體育課程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04-11-09[16]王金偉.北京市國際學校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11-11[17]簡德平.湖北省農村鄉鎮中小學體育現狀調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03[18]陳新華.中小學兩種體育與健康課程設置模式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04-09-16[19]龐輝.新疆少數民族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4-07-28[20]馬嶸.新疆少數民族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新[D].疆師范大學,2004-07-28[21]陳穎悟.我國中小學課間操的產生、現狀及發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07-13[22]郭元.建國以來我國中學體育大綱發展變化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07-11[23]王華倬.論我國近現代中小學體育課程的發展演變及其歷史經驗[D].北京體育大學,2003-09-26[24]潘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發展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07-09.[25]邱遠.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不良因素及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04[26]阮曉菁.英國和澳大利亞中小學科學教育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06-18[27]傅紀良.《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標體系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2-10-18[28]李華生.我國部分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及發展目標預測[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1[29]張群林.中小學活動課程淺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1-11-29[30]李凱.山東省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2-04-16[31]胡廣鵬.山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對策探討[J].文教資料,2006/10[32]張敏.試析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幾個主要問題[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品牌專利授權協議書
- 廈門租房提取協議書
- 土地共同開發協議書
- 原生家庭援助協議書
- 土地合同解約協議書
- 商場保潔用工協議書
- 合同調崗變更協議書
- 取消外包司機協議書
- 地鋪門面轉讓協議書
- 土地借用搭建協議書
- A-Rose-For-Emily-William-Faulkner課文、作者、背景講解-(課堂PPT)
- 內分泌科糖尿病“一病一品”
- 起重作業培訓-指揮手勢-旗語
- 碳鋼管道焊接工藝規程完整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搖擺式輸送機設計說明書
- 山西河曲晉神磁窯溝煤業有限公司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重型自卸車貨箱與舉升裝置設計(含CAD圖紙)
- 內蒙古煤礦豎井地質勘察施工技術
-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20版)
- 周1530安全教育記錄(2021至2022)
- 西方音樂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山東師范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