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現代社會生活)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新課件_第1頁
華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現代社會生活)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新課件_第2頁
華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現代社會生活)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新課件_第3頁
華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現代社會生活)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新課件_第4頁
華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現代社會生活)20世紀的科學、文化與社會生活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社會生活

一、現代社會生活內容大眾傳媒休閑與旅游時裝與模特廣播電視互聯網起始發展地位大眾傳媒大眾傳播媒介的簡稱。新聞傳播工具(newsmedia):傳遞新聞信息的載體;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新聞紀錄影片和新聞性期刊的總稱。西方稱為新聞媒介(Newsmedia)或大眾傳播媒介(Massmedia)。傳播工具歷史溯源最早出現的新聞傳播工具是報紙,它在漫長的傳播史中一直是新聞傳播工具的主要形態。對新聞傳播工具淵源的研究,中外新聞學者有3種說法:①新聞采集活動始于中國商代、周代,《詩經》、《春秋》是最早的古代報紙。這種觀點最早見于日本的新聞學著作。②中國的邸報(見敦煌進奏院狀)和古羅馬帝國的“每日紀聞”是最早的古代報紙。中國新聞學者的著作對此有詳細記載。③中世紀歐洲出現的“新聞信件”是最早傳播新聞的工具。許多中外新聞學者認為:《詩經》中記載的作品,多數是長期流傳而后有人采集并經過藝術加工的文藝作品;《春秋》中盡管有不少記敘文,但也經過后人加工,都不具有新聞的特性。中國的邸報和古羅馬帝國的“每日紀聞”刊登的帝王旨諭、百官奏折、官吏升降、軍政要報等等,是人們關心的新的事實,具有新聞性,因而是最早的古代報紙,是新聞傳播工具的始祖。發展變化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特別是金屬活字的應用,為近代報紙的產生創造了技術條件。17世紀是近代報紙的開創時期。19世紀初,隨著近代報紙發展的需要,法國人C.-L.哈瓦斯于1835年首創為報紙提供新聞的通訊社。20世紀初期,無線電廣播作為新聞傳播工具的新形態出現。1920年美國匹茲堡西屋電器公司的商業廣播電臺開始播出新聞。1936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1座電視臺,播送電視節目。大眾傳媒的功能

1.獲取與傳遞信息。2.文化傳承功能。3.輿論監督功能。4.娛樂休閑功能廣播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傳播工具。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節目的稱無線廣播,通過導線傳送節目的稱有線廣播。廣播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廣播的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短處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1919年美國馬可尼公司的6.5千瓦廣播發射機)1920年6月15日,馬可尼公司在英國舉辦了一次以梅爾芭太太主演的“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遠至巴黎、意大利、挪威,甚至在希臘都能清晰的收聽到。這就是廣播事業的開始。1919年,蘇聯制造了一臺大功率發射機,并于1920年在莫斯科開始試驗性廣播。1920年12月22日,德國的柯尼武斯特豪森廣播電臺首次播送了器樂演奏音樂會。1920年11月2日,美國在康拉德的指導下,威斯汀豪斯公司廣播站KDKA開始廣播,首次播送的節目是哈丁-科克斯總統選舉,在當時,這事曾轟動一時。1922年11月14日,倫敦ZLO廣播站正式開始在英國廣播每日節目,該站在1927年改為英國廣播有限公司,即BBC。1922年法國埃菲爾鐵塔也正式開始播音。1927年止,美國國內已擁有737個廣播站。這一時期,廣播站如雨后春筍在各國中相繼涌現。當時,在歐洲廣播已被視為一個龐大的通信工具。以后,全世界的廣播事業不斷發展,現已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廣播網。電視電視(television、TV、video、ティーヴィー)指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電視系統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后,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各國電視信號掃描制式與頻道寬帶不完全相同,按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的建議用拉丁字母來區別。發展簡史

1883年圣誕節德國電氣工程師尼普柯夫用他發明的“尼普柯夫圓盤”使用機械掃描方法,作了首次發射圖像的實驗。每幅畫面有24行線,且圖像相當模糊。

1908年英國肯培爾.斯文頓、俄國羅申克無提出電子掃描原理,奠定了近代電技術的理論基礎。

1923年美籍蘇聯人茲瓦里金發明靜電積貯式攝像管。1923年發明電子掃書描式顯像管,這是近代電視攝像術的先驅。

1925年英國約翰.洛奇.貝爾德,根據“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發明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當時畫面分辨率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大商店向公眾作了表演。

1926年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

1927——1929年貝爾德通過電話電纜首次進行機電式電視試播;首次短波電視試驗;英國廣播公司開始長期連續播發電視節目。1930年實現電視圖像和聲音同時發播。

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電視銀幕。人們在倫敦通過電視欣賞了英國著名的地方賽馬會實況轉播。美國發明了每秒種可以映出25幅圖像的電子管電視裝置。

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采用貝爾德機電式電視廣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較高清晰度,步入實用階段的電視圖像。

1939年美國無線電公司開始播送全電子式電視。瑞士菲普發明第一臺黑白電視投影機。

1940年美國古爾馬研制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

1949年12月17日開通使用第一條敷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1951年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期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54年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制出第一臺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

1966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制出集成電路電視機。3年后又生產出具有電子調詣裝置的彩色電視接收機。

1972年日本研制出彩色電視投影機。

1973年數字技術用于電視廣播,實驗證明數字電視可用于衛星通信。1976年英國完成“電視文庫”系統的研究,用戶可以直接用電視機檢查新聞,書報或雜志。

1977年英國研制出第一批攜帶式電視機。

1979年世上第一個“有線電視”在倫敦開通。它是英國郵政局發明的。它能將計算機里的信息通過普通電話線傳送出去并顯示在用戶電視機屏幕上。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電視機,液晶屏幕僅2.5英寸,由電池供電。互聯網中文名稱:互聯網英文名稱:internet定義:由多個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成,而不論采用何種協議與技術的網絡。應用學科:通信科技(一級學科);通信網絡(二級學科)互聯網,即廣域網、局域網及單機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絡。互聯網是指將兩臺計算機或者是兩臺以上的計算機終端、客戶端、服務端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手段互相聯系起來的結果,人們可以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發送郵件、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共同娛樂。現實應用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聊天、玩游戲、查閱東西等。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上還可以進行廣告宣傳和購物。互聯網給我們的現實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我們在互聯網上可以在數字知識庫里尋找自己學業上、事業上的所需,從而幫助我們的工作與學習。目前中國的手機上網網民數已達到7305萬人。2.53億網民中,半年內有過手機接入互聯網行為的網民比例達到28.9%。手機上網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國發展迅速。手機上網的發展,使得網民的上網選擇更加豐富,手機上網情況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網民上網條件的變化。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3.8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該速度發展,未來2-3年中國的網民數量預計將超過5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1年7月19日在京發布《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較2010年底增加277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6.2%。十大消極影響虛假信息、網絡欺詐、病毒與惡意軟件、色情與暴力、網癮、數據丟失、網絡爆紅、陰謀論、過于公開、過于商業化時裝模特顧名思義是指專門從事時裝、服裝展示的一類模特群體。模特英文為“model”,模特在體型、相貌、氣質、文化基礎、職業感覺、展示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條件,并有良好的對服裝設計、制作與面料、配件以及音樂、舞臺燈光等具有一定的領悟能力,這樣的一群工作在T型臺上的工作者,一般身材高挑。如果一個人具有了某種商業使用目的,他/她就成為了Model。職業分類

具體業務對模特的要求除了時裝模特和平面影、視模特的基本標準,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分特定人物模特、產品形象模特、試衣模特和禮儀模特等。特定人物模特特定人物模特是指模特特定適合某個具體職業或職務的形象。例如,為電腦或電子筆記本指定一個老板形象,為酒店經理或服務員、警衛指定一個合乎身份的形象等等,均為特定人物模特。這類模特不受年齡、身高的限制,相貌的選擇在注冊時比較寬泛。在使用特定人物模特時要求卻非常具體、細致。產品形象模特產品形象模特是模特界和廣告界乃至企業界的寵兒。在他們的身上幾乎挑不出形象上的毛病。人們在廣告上看到他們的相貌時,幾乎同時能聯想起某產品的品牌。產品形象模特在鏡頭前的表現不能有絲毫的過溫或過火。神、情、形的協調統一和形象內涵的純真、明確,是職業模特所追求的最高技能。在中國由于技能和水平問題,產品形象模特還沒有廣泛應用于廣告界,但在汽車展、電腦展以及啤酒節、珠寶拍賣會等場合已在廣泛應用。試衣模特

禮儀模特

在社會上有禮儀學校,職業高中也有禮儀班。這些學生對世界各國、各民族風俗和各種社交場所的禮儀知識有較深入的學習,但和禮儀模特的工作相差甚遠。禮儀模特多用于企業開業剪彩,比賽頒獎,大型會議接待,發放公司簡介,重大活動迎賓等等。禮儀模特是邀請單位的“面子”,其任務是用自己訓練有素的形象及文雅周到的言談舉止為邀請單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起到壯大場面,烘托氣氛的效果。對禮儀模特的選擇標準是相貌較好,身材苗條,身高在1.70一1.75m之間。另外,模特還有兩個局部部位需在面試時注意挑選:一是頸部,要求平滑、細膩、豐滿、線條優美,主要用于拍攝項鏈。二是腳部,要求腳型好,皮膚好,指甲健全,無青筋暴露,主要用于涼鞋、拖鞋、健身器材等廣告的拍攝。挑選全面的符合各類條件的模特非常不易,但對于時裝模特來說,前三條是最主要的標準能夠達到即可錄取。后幾條標準可以挑選局部優異者擔任。總之,模特是美的締造者和傳播者其最實際的標準只有一條:能夠勝任產品廣告形象的需要。時裝模特

電視模特大賽為模特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與其它種類的模特不同,電視模特不限身高,體型等因素,完全大眾化,面向泛圍廣大,只名副其實的“電視走秀”。作為一位優秀的模特,不僅要具備較好的生理條件、文化基礎,還要對服裝設計、制作與面料、配件以及音樂、舞臺燈光等具有一定的領悟.能力。模特的工作場所在T型臺上,若要在臺上取得成功,就必須在臺下加倍努力,試想,一個有文化基礎的模特,他(她)對不同的服裝風格有各種獨特的表演方式,這樣就便于形成自己的個性,在職業上就容易發展。其實,有很多文化知識是跟模特表演有很大的關系的,例如音樂知識,舞蹈知識、服裝設計、攝影藝術、舞臺燈光等等,都是從事模特。T臺模特

在各類模特中,T臺模特對身體條件的要求是最嚴的,因為模特是賦于服裝靈性的活動衣架,為達到服裝設計最理想的穿著效果,世界各國的設計師基本上都按標準尺寸制作樣衣。這樣,模特的身高、三圍比例就要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職業T臺模特一般都必須符合這個標準。女性:25周歲以下,身高:1.68米以上;男性:28周歲以下,身高:1.80米以上;要求:身材勻稱,整體感好,形象氣質佳。因此,要想成為優秀的T臺模特,除了自身身高等一些條件必須達到要求外,還必須經過嚴格的長期訓練,包括體形、造型、體態、走姿、站姿、臺步、腿型、面型等訓練。成為時裝模特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最近在中國舉辦的一次時模特大賽,70%以上的參賽者都是擁有大專學歷的,在她們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具有本科學歷。她們不但在身材和外貌上無可挑剔,而且在文化水平方面,在言談舉止方面都令人稱贊。要成為一個時裝模特,要具有良好的身材和相貌的基礎,和其它因素的配合,如個人的氣質、文化基礎、人格素養、展示服裝的能力等內在素質。才能為一個成功的模特。所以,作為一名模特,她應具備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總結起來,有體型、相貌、氣質、文化基礎、職業感覺、展示能力等幾方面的條件二、城市化發展和人口爆炸1、城市發展和人口爆炸(1)城市發展(數量劇增、規模擴大、立體城市)→交通發展(汽車普及)→大都會和城市群的連鎖反應(2)人口爆炸世界人口:1950年35億,1960年40億,目前60多億中國人口:占據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達13億多2、人口、資源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立體城市(GREATCity)立體城市是中國知名企業家、商界思想家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于2009年12月8日晚在哥本哈根“中國商界氣候變化國際論壇”上闡述的新型城市建設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在大約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個建筑面積600萬至1000萬平方米,可容納15萬至20萬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城市群城市群(又稱城市帶、城市圈、都市群、都會區或都市圈)是指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周圍輻射構成城市的集合區域。城市群的特點反映在經濟緊密聯系、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由多個城市群或單個大的城市群即可構成經濟圈。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的都會區到周邊郊區空照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999年初公布的統計數字向人們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長的歷程: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億,1927年增長到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上升到50億,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60億。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達64.77億。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鐘,作為全球第70億名人口象征性成員的丹妮卡·卡馬喬在菲律賓降生。“世界人口日”1990年,聯合國根據其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關注。1990年7月11日遂成為第一個“世界人口日”。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國都組織開展“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

【近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

從1996年起,聯合國人口基金為每年的世界人口日確定一個明確的宣傳主題。1996年:生殖健康與艾滋病。

1997年: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權利。

1998年:走向60億人口日。

1999年:60億人口日倒計時。

2000年:拯救婦女的生命。

2001年:人口、發展與環境。

2002年:貧困、人口與發展。2003年: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權利。

2004年:紀念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10周年——遵守承諾。

2005年:平等=授權。

2006年:年輕人—為了年輕人,與年輕人一起行動起來。

2007年:男性參與孕產婦保健。

2008年:規劃你的未來:規劃你的家庭。旨在讓人們意識到計劃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