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課件_第1頁
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課件_第2頁
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課件_第3頁
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課件_第4頁
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天氣:是在一定地理環境中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態(如冷暖、風雨、干濕、陰晴等)及其變化的總稱。天氣系統:指引起天氣變化的高壓、低壓、高壓脊、低壓槽、鞍天型氣壓場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氣運動的系統。第五章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天氣:是在一定地理環境中短時間常見的幾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地區尺度(km)中緯度熱帶半球尺度>10000極地東風帶中緯西風帶低緯信風帶洲際尺度10000-5000長波副熱帶高壓帶赤道輻合帶大尺度5000-500溫帶氣旋、反氣旋、高空急流、鋒面臺風東風波中尺度500-50強雷暴、山谷風、海陸風強對流云小尺度50-1積雨云單體、冰雹、陣雨、龍卷風對流云細胞微尺度<1地面小渦旋、晴空湍流同左常見的幾種尺度的天氣系統地區中緯度熱帶半球尺度極地東風帶低緯第五章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5-1氣團和鋒§5-2溫帶氣旋與反氣旋§5-3副熱帶高壓§5-4熱帶天氣系統第五章天氣系統和天氣過程§5-1氣團和鋒§5-§5-1氣團和鋒一、氣團二、鋒§5-1氣團和鋒一、氣團二、鋒一、氣團

(一)定義:

氣象要素(溫度、氣壓、濕度、大氣穩定度等)在水平分布上比較均勻的大范圍空氣團。

空間尺度:水平:整個海洋或大陸(幾百-幾千公里)垂直:對流層頂(幾-十幾公里)一、氣團(一)定義:(二)氣團的形成條件1、必須具有范圍廣闊、地表性質比較均勻的下墊面氣團中的水、熱主要來自于下墊面,只有廣闊的性質均勻的下墊面,才可以向空氣提供相同的水、熱,使空氣在一定范圍內形成的物理屬性也大致相同。

例:海洋:形成暖濕的氣團沙漠:形成干燥的氣團冰蓋:形成冷干的氣團(二)氣團的形成條件1、必須具有范圍廣闊、地表性質比較均勻的2、具有一個能使空氣團物理屬性在水平方向

上均勻化的環流場

空氣團運行緩慢,方向較穩定,可以使大范圍的空氣能有較長時間的停留,以便逐漸獲得與下墊面相適應的物理屬性,通過輻射、湍流、對流、蒸發、凝結、平流及空氣的垂直運動來完成。

例: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和蒙古地區

2、具有一個能使空氣團物理屬性在水平方向

上均勻冬季西北季風冬季西北季風(三)變性1、定義:氣團的物理屬性隨時間變化的過程。2、原因:氣團是在一定的下墊面和大氣環流中形成后將離開源地移到另一個地方,并與所經過的下墊面不斷進行新的水份、熱量交換,改變了氣團原有的大氣層結構、大氣運動狀況,引起原有氣塊物理屬性和天氣特征的改變。(三)變性1、定義:3、影響變性的因素①氣團的性質:冷或暖,哪一種變性快?②氣團與下墊面性質的差異:③氣團離開源地的時間長短:④氣團離開源地的距離遠近:3、影響變性的因素①氣團的性質:冷或暖,哪一種變性快?(四)氣團的分類1、地理分類法:根據氣團的源地、下墊面性質分,南北半球各有四個:冰洋氣團南北極大陸氣團(Ac)南北極海洋氣團(Am)極地氣團中緯大陸氣團(Pc)中緯海洋氣團(Pm)熱帶氣團熱帶大陸氣團(Tc)熱帶海洋氣團(Tm)赤道氣團(E)(四)氣團的分類1、地理分類法:冰洋氣團南北極大陸氣團(Ac2、熱力分類法冷氣團:氣團的溫度低于下墊面的溫度

特點:所經之處氣溫降低,本身變暖,由于氣團下層溫度升高,氣團內部易對流。屬于不穩定的氣團。2、熱力分類法冷氣團:例:夏季:冷氣團含水多,常形成積云、積雨云,產生降水或雷雨天氣。冬季:冷氣團含水少,只出現淡積云,甚至無云。例:夏季:暖氣團:氣團的溫度高于下墊面的溫度

特點:所經之處氣溫升高,本身變冷,屬于穩定性的氣團。

若水汽充足:形成層云、層積云,降毛毛雨,雷陣雨,平流霧;若水汽不足:則天氣晴好。暖氣團:氣團的溫度高于下墊面的溫度(五)中國的氣團活動

由于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多樣,因此沒有氣團的源地,多數是變性的氣團。1、冬季:①變性的極地大陸氣團:此氣團源于西伯利亞和蒙古,勢力強大,時間長,有寒潮出現。②變性的熱帶海洋氣團:此氣團源于西太平洋,暖濕、多云、產生降水。(五)中國的氣團活動由于中國大陸地形復雜多樣2、夏季

①變性的熱帶海洋氣團:除西北一小部分外全國都受其影響②變性的極地大陸氣團:影響長城以北及西北,天氣晴朗,但與暖濕氣流相遇會產生降水。③變性的熱帶大陸氣團:源于中亞,天氣晴、熱、干④赤道氣團:源于赤道海面,高溫、高濕、有雷雨2、夏季①變性的熱帶海洋氣團:3、春秋:

屬于過渡季節,主要受變性的極地大陸氣團和變性的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3、春秋:屬于過渡季節,主要受變性的極地大陸二、鋒(一)概述:1、鋒的定義:鋒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之間的狹窄而又向冷氣團傾斜的過渡帶。二、鋒(一)概述:2、鋒的結構暖氣團冷氣團傾斜的鋒面長度寬度地面鋒線高空鋒區高空鋒區GAV幾百—幾千公里1/50—1/300平均10公里200—400公里幾十km2、鋒的結構暖氣團冷氣團傾斜的鋒面長度寬度地面鋒線高空鋒(二)鋒的分類根據鋒面兩側冷暖氣團的移動方向和結構特征分類1、冷鋒:所到地區降溫,全年都可出現,冬季影響全國,夏季在長江以北冷空氣暖空氣鋒的運動方向(二)鋒的分類根據鋒面兩側冷暖氣團的移動方向和結構特征分類12、暖鋒:所到地區升溫,在東北及長江中

下游地區以鋒面氣旋的形式出現鋒的運動方向冷氣團暖氣團2、暖鋒:所到地區升溫,在東北及長江中

冷氣團暖氣團暖氣團冷氣團冷鋒暖鋒氣團運動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暖氣團主動移向冷氣團天氣變化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氣溫高、氣壓低、晴朗陰雨、大風、降溫氣溫降低、氣壓升高、晴朗氣溫低、氣壓高、晴朗陰雨天氣氣溫升高、氣壓降低、晴朗冷鋒暖鋒冷氣團暖氣團暖氣團冷氣團冷鋒暖鋒氣團運動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3、準靜止鋒: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鋒面移動緩慢或

呈準靜止狀態(南北擺動)冷空氣暖空氣3、準靜止鋒: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鋒面移動冷式錮囚鋒更冷氣團冷氣團暖氣團4、錮囚鋒:冷式錮囚鋒更冷氣團冷氣團暖氣團4、錮囚鋒:暖式錮囚鋒冷氣團更冷氣團暖氣團暖式錮囚鋒冷氣團更冷氣團暖氣團(三)氣象要素特征1、溫度場:①鋒區內的水平溫度梯度大氣團內的溫度變化是:1℃/100km鋒區的溫度變化是:5-10℃/100km

地面鋒:地面圖(海平面圖)上溫差大的地區

高空鋒區:高空圖(等壓面圖)等溫線密集的區域(三)氣象要素特征1、溫度場:地面鋒與高空鋒區的關系:高空鋒區與地面鋒線平行,越向高空,鋒區愈向冷空氣一側傾斜,愈遠離地面鋒。暖氣團冷氣團地面鋒線高空鋒區高空鋒區地面鋒與高空鋒區的關系:暖氣團冷氣團地面鋒線高空鋒區高空鋒區②鋒區內有逆溫現象

冷空氣暖空氣逆溫層的厚度地面鋒線②鋒區內有逆溫現象冷空氣暖空氣逆溫層的厚度地面鋒線2、氣壓場特點:鋒線位于低壓槽中,等壓線通過地面鋒線時,呈氣旋式彎折,拆角指向高壓1000.01002.51005.0暖空氣冷空氣abc1000.01002.51005.0低壓高壓2、氣壓場特點:鋒線位于低壓槽中,等壓線通過地面1000.03、風場特點:在氣壓場中,由于地面鋒處于低壓槽中,根據梯度風的原理,風斜穿等壓線,呈氣旋式的切變。地面鋒成為風的輻合線GCAVVGCAGRCAVVGRCA自由大氣摩擦層大氣A3、風場特點:在氣壓場中,由于地面鋒處于低壓槽GCAVVGC(四)鋒面天氣1、定義:鋒面附近的云系、降水、風和能見度等要素的分布情況。2、影響因素:①鋒面坡度:坡度較大移動速度快,對暖空氣具有沖擊作用,迫使暖空氣上升,產生劇烈的天氣現象。②氣團屬性:若暖氣團含水量豐沛,降水較多,反之無云和降水。(四)鋒面天氣1、定義:鋒面附近的云系、降水、風和能見③垂直運動:

上升氣流愈強,愈能產生大量云雨。上升氣流是否強烈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鋒面兩側的相對運動:如果冷暖空氣垂直于鋒面的分量不相等,空氣就沿著鋒上下滑動。高空槽:槽前有上升氣流,若鋒在槽前,加強鋒面上的上升運動,產生大量的云雨現象。溫度平流:暖平流有上升作用;冷平流有下沉作用③垂直運動:上升氣流愈強,愈能產生大量云雨。3、鋒面天氣997.5997.5km02004006008002468高度(km)冷氣團1000.01000.01002.51002.51005.01005.0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暖氣團3、鋒面天氣997.5997.5km020040060080暖鋒天氣:?方向:暖空氣推動著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動,并緩慢爬升。?坡度:較小(1/150)移動速度慢。?在空中的位置:高空槽前?云系的分布:從前到后是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愈近地面鋒線,云體愈厚,坡度愈小,云體愈長,且云底與鋒面相接。暖鋒天氣:?方向:暖空氣推動著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天氣特點:

降水主要在雨層云,屬于連續性降水,強度小,雨區較廣(300-400km);鋒前降水,冷氣團中,因溫度分布不均勻,有亂流作用,若空氣達到飽和,則產生鋒面霧。?出現的地區:江淮、東北地區?天氣特點:降水主要在雨層云,屬于連續I型冷鋒1000.01005.01007.51002.5km80060040020002468高度(km)冷空氣暖空氣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I型冷鋒1000.01005.01007.51002.5kmI型冷鋒(緩行冷鋒)方向:冷空氣向推動著鋒面向暖空氣一側運動。坡度:很小,約1/100,移動速度緩慢高空的位置:槽前云系分布:從前到后分別是:雨層云、高層云、卷層云、卷云天氣特點:降水發生在雨層云中,且在鋒水,多是連續性的,若暖空氣不穩定,則產生雷陣雨。出現的地區:夏季在北方,冬季在南方I型冷鋒(緩行冷鋒)方向:冷空氣向推動著鋒面向暖空氣一側Ⅱ型冷鋒1000.01005.01007.51002.5km80060040020002468高度(km)冷空氣暖空氣Ⅱ型冷鋒1000.01005.01007.51002.5kmⅡ型冷鋒(急行冷鋒)方向:冷氣團推動鋒面向暖空氣一側移動坡度:較大1/70(1/40---1/80)移動速度快在高空中的位置:槽線附近或下沉氣流區中云系的分布:因坡度大,出現強對流性的天氣,形成強盛的積雨云,出現雷暴和陣性降水;若在槽后,則暖空氣沿鋒面下滑,無云。暖空氣穩定時,則出現層狀云系。Ⅱ型冷鋒(急行冷鋒)方向:冷氣團推動鋒面向暖空氣一側移動天氣特點:這種冷鋒過境時,往往狂風暴雨、雷電交加,氣象要素有劇變。鋒線一過則天氣豁然晴朗。但降水區較窄。冬季因暖空氣干燥,則鋒后出現大風和風沙天氣。出現的地區:常出現在我國北方的春、冬季。春季更為多見。天氣特點:準靜止鋒形成:往往由冷鋒演變而成的。當冷鋒南下過程中勢力逐漸減弱,與南方的暖空氣團交綏而勢勻力敵時,就形成了準靜止鋒。分類:根據云系的部位不同分為云系在鋒上(華南準靜止鋒)、云系在鋒下的(昆明準靜止鋒)準靜止鋒形成:往往由冷鋒演變而成的。當冷鋒南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準靜止鋒天氣----華南準靜止鋒1000800600400200水平距離(km)南246高度(km)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準靜止鋒天氣----華南準靜止鋒100華南準靜止鋒華南準靜止鋒華南準靜止鋒特點

與第一型冷鋒相似,但坡度小(1/200)

云雨區的寬度比較大,強度小,連續性

因鋒面坡度小,暖空氣要爬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能達到凝結高度而形成降水,所以降水區往往離鋒有一定的距離。華南準靜止鋒特點與第一型冷鋒相似,但坡度小(昆明準靜止鋒200400600800水平距離(km)246高度(km)高層云北冷空氣層積云暖空氣昆明準靜止鋒200400600800水平距離246高度(km昆明準靜止鋒特點

冷空氣南下,受西南山地阻擋,在昆、貴之間形成了地形靜止鋒

靜止鋒多半處于高壓控制下,鋒上暖空氣干燥,無明顯云系。鋒下面冷空氣南下時受到山地影響被迫抬升形成層積云。多為連續性降水。

江南地區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就是這種靜止鋒產生的昆明準靜止鋒特點冷空氣南下,受西南山地阻擋,在昆華西秋雨華西秋雨(五)鋒的生、消及移動1、鋒的生、消:凡是促使鋒區水平溫度梯度隨時間增大(減小)的過程就是鋒的生(消)(五)鋒的生、消及移動1、鋒的生、消:①空氣的水平運動:冷暖空氣相接近鋒生(背離鋒消)②空氣的垂直運動:r>rd時,增大溫差鋒生(有上下對流,減小溫差鋒消)③空氣的非絕熱變化:通過輻射、對流、傳導、潛熱交換促使冷暖空氣溫度趨于不均勻的鋒生(結果溫度均一的鋒消)影響鋒生(消)的因素:①空氣的水平運動:影響鋒生(消)的因素:2、鋒的移動

鋒的移動主要取決于冷暖空氣垂直于鋒的風的向量。Vv′冷氣團暖氣團2、鋒的移動鋒的移動主要取決于冷暖空氣垂直于鋒§5-2溫帶氣旋與反氣旋1、氣旋和反氣旋概述定義:氣旋是中心氣壓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渦。在北半球,氣旋區域內空氣作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則相反;反氣旋是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的水平旋渦。在北半球,反氣旋區域內的空氣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則相反。氣旋和反氣旋一般也稱低壓和高壓。§5-2溫帶氣旋與反氣旋1、氣旋和反氣旋概述范圍:氣旋和反氣旋的范圍是以地面圖上最外面一條閉合等壓線的范圍來度量的。氣旋:1000km;2000~3000km;200~300km反氣旋:數千千米范圍:強度:氣旋和反氣旋的強度可以用其最大風速來度量:在強的氣旋中,地面最大風速可達30米/秒以上。在強的反氣旋中,地面最大風速為20一30米/秒。氣旋和反氣旋的強度還可用中心氣壓值表示:地面氣旋的中心氣壓值一般為1010-970百帕,個別中心值有低于930百帕的。地面反氣旋的中心氣壓值一般為1020一l030百帕,西伯利亞高壓一般在1040百帕以上。強度:2、溫帶氣旋結構:溫帶氣旋是指生成和活動于中高緯溫帶地區的低氣壓系統。從氣壓場看,是中心氣壓低于四周,并有閉合等壓線的低壓系統。從風場看,在北半球低壓區內,風繞低壓中心作逆時針旋轉。從溫度場看,溫帶氣旋往往由冷、暖氣團組成并伴隨有冷、暖鋒活動,溫帶氣旋也稱為鋒面氣旋。2、溫帶氣旋天氣氣旋前方是寬廣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氣旋后方是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氣旋中部是暖氣團天氣。天氣由于溫帶氣旋具有鋒面結構,因此又稱為鋒面氣旋。它是中高緯度的天氣系統多見于溫帶地區。鋒面氣旋的天氣狀況取決于氣旋的溫度場結構、空氣的穩定度、水汽條件、高空環流形勢、地形及氣旋發展階段等因素。由于溫帶氣旋具有鋒面結構,因此又稱為鋒面氣旋。它是中高緯度的3、溫帶反氣旋溫帶反氣旋是活動在中高緯地區的反氣旋,一般分為冷性反氣旋和移動性反氣旋。3、溫帶反氣旋反氣旋的天氣特征規模較小的位于兩個氣旋之間的反氣旋天氣是:前部具有冷鋒后部的天氣特征,后部具有暖鋒前部的天氣特征。強大的冷性反氣旋(即所謂寒潮高壓),從西伯利亞和蒙古侵入我國時,能帶下大量的冷空氣,使所經之地,氣溫驟降,風速猛增。反氣旋的天氣特征3、溫帶反氣旋——寒潮寒潮(coldwave),又稱寒流,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南下,造成沿途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過程達到一定強度標準的稱為寒潮。3、溫帶反氣旋——寒潮寒潮標準我國中央氣象臺規定,由于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作為發布寒潮警報的標準。寒潮標準補充規定: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48小時內降溫10℃以上,長江中下游最低氣溫≤4℃,陸上三個大區有5級以上大風,渤海、黃海、東海先后有7級以上大風,作為寒潮警報標準。如果上述區域48小時內降溫達14℃,其余同上時,則作為強寒潮警報標準。不同國家和地區使用的降溫及所達到的最低溫度標準不盡一樣。補充規定: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48小時內降溫10℃以上,長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寒潮年鑒將冷空氣過程分為全國性寒潮、區域性寒潮、強冷空氣、一般冷空氣四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寒潮年鑒將冷空氣過程分為全國性寒潮、區域寒潮活動概況:我國冬半年的全國性寒潮平均每年約有3-4次,還有約2次僅影響長江以北的北方寒潮或僅影響長江以南的南方寒潮。但各年之間差異很大,全國性寒潮多者達五次,少者一次也沒有。但是一般強度的冷空氣則活動十分頻繁,冬半年平均每3-4天就有一次冷空氣活動。全國性寒潮一船于9月下旬開始活動,一直到第二年5月才結束。寒潮活動的年變化也很明顯。3-4月是寒潮活動額數的最高峰,11月是次峰。寒潮活動概況:§5-3副熱帶高壓一、副高的概述1、定義:根據三圈環流給出副熱帶高壓是一個環繞副熱帶地區的動力性高壓帶。因為它位于副熱帶,氣溫較高,稱暖副高(副暖高)在北半球,因海陸和地形的影響,常分裂成幾個高壓中心:§5-3副熱帶高壓一、副高的概述在北半球夏季出現的是西太平洋副高、東太平洋副高、北非高壓、大西洋副高(亞速爾高壓);夏季有太平洋副高(夏威夷高壓)、北非高壓、大西洋副高(亞速爾高壓)。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有南太平洋高壓、南大西洋高壓和南印度洋高壓等。在北半球夏季出現的是西太平洋副高、東太平洋副高、北非高壓、大副熱帶高壓是制約大氣環流變化的重要成員之一,是控制熱帶、副熱帶地區的、持久的、大型天氣系統之一。副熱帶高壓是最直接地控制和影響臺風活動的最主要的大型天氣系統。副熱帶高壓是制約大氣環流變化的重要成員之一,是控制熱帶、副熱副熱帶高壓與青藏高壓–青藏高壓又稱南亞高壓,是夏季出現在亞洲大陸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頂部的大型暖性高壓系統。–夏季對流層上部,全球最強大、最穩定、范圍最大的高壓。副熱帶高壓與青藏高壓青藏高壓與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比較:形成:前者主要是熱力因子在起作用,后者則是動力因子占主要地位。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自上到下,強度不減,直到850百帕和地面都是強高壓;而青藏高壓自上到下,強度大減,在700百帕上為熱低壓,500百帕是過渡層,400百帕以上即為暖高壓,在100百帕上是一個控制性系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內基本上為下沉氣流區,而青藏高壓內有上升氣流。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基本上是無云區或少云區,而青藏高原內經常有強烈的對流活動。為嚴格區別起見,把主要出現在對流層中、下層位于大洋上的暖性高壓按慣例稱為副熱帶高壓,而把主要出現在對流層上層,位于高原大陸上的暖高壓稱為高原高壓或大陸高壓。青藏高壓與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比較:2、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多年觀測事實表明,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常年存在的,它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系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范圍,冬、夏有很大不同:夏季,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特別強大,其范圍幾乎占整個北半球面積的1/4~1/5;冬季,強度減弱,范圍也縮小很多。①行星風系的季節性移動作用夏季行星風系北移②青藏高原的作用2、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副熱帶高壓的強度總的看來是隨高度增強的。夏季,在大陸上及接近大陸的海面上溫度較高,所以位于該地區上空的高壓隨高度迅速增強;而位于海洋上空的高壓則不然,在500百帕以上各層表現的比大陸上弱的多。至100百帕上,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已經主要位于沿海岸及大陸上空。通常所說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主要是指500百帕的情況。副熱帶高壓的強度總的看來是隨高度增強的。夏季,在大陸上及接近3、副熱帶高壓的形狀:平均形狀:東西扁長形狀偶爾形狀:南北狹長形狀脊線平均位置:西南西——東北東走向3、副熱帶高壓的形狀:二、副熱帶高壓的各部位結構與天氣特征:

1、西北、西:氣流來自于低緯,潮濕、溫暖,上升氣流強2、東、東南:受偏北、偏東氣流的影響力,較冷,以下沉氣流為主,多晴朗少云的天氣。3、西南:屬于東風氣流,天氣晴好4、中心:下沉氣流強,晴朗少云、風力弱、炎熱二、副熱帶高壓的各部位結構與天氣特征:

1、西北、西:氣流來副熱帶高壓內溫度的水平梯度一般都比較小,而高壓南北兩側,溫度梯度明顯增大,特別是太平洋副高的北部和西北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附近氣壓梯度較小,水平風速也較小,而南北兩側氣壓梯度較大,水平風速也較大。其兩側風速隨高度而增大,到一定高度上便形成急流,北側為西風急流,南側為東風急流。副熱帶高壓內溫度的水平梯度一般都比較小,而高壓南北兩側,溫度三、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太平洋副高在夏季的一個單體,因范圍大,勢力強,則用脊線的位置代表西太平洋副高在大氣中的位置。副高活動具有一定明顯的規律性,這種規律與我國東部主要雨帶的南北移動是一致的,并且雨帶就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的5-8個緯度處。三、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太平洋副高在夏季的(一)季節活動規律及其對我國東部地區天氣的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活動,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表現在我國大陸上的主要雨帶,呈季節性南北移動。通常雨帶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5-8個緯度處。一般情況下:(一)季節活動規律及其對我國東部地區天氣的影響:西太平洋副副高脊線位置與我國天氣的關系副高脊線位置與我國天氣的關系副熱帶高壓移動的規律:副高脊線北上南撤的移動,屬于全球性的,并且北進持續的時間長,速度慢,而南撤時間短,速度快,并且北進與西伸相結合,南撤與東縮相結合。副熱帶高壓移動的規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副高進退時間的早晚、位置的偏北或偏南、停留時間的長短都使我國出現旱或澇災害。例:1959年6月:副熱帶高壓在15°N以南,10天后,跳到20°N以北,長江出現干旱無雨。1961年6月中旬:副高在30°N穩定,江淮出現少雨及旱災1972年:副高位置偏東,則華西、華北出現干旱的天氣。副熱帶高壓的異常:(二)梅雨:1、定義:從江淮流域——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間都有一段連續陰雨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數頻繁。正值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稱“梅雨”或“霉雨”。范圍:西:宜昌東:日本南部南北:26——34°N(二)梅雨:2、天氣:①陰雨天、潮濕、暴雨多②日照少、悶熱③時晴時雨、時冷時熱2、天氣:3、形成原因:阻塞高壓南部的西風帶中的短波槽后的冷空氣南下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的暖濕氣流相遇,形成冷靜止或移動緩慢的冷鋒,并與高空切變線配合,形成江淮流域的持久的陰雨天。3、形成原因:阻塞高壓南部的西風帶中的短波槽后的冷空氣南下4、梅雨期:正常年份: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平均活動20天,一般在10——30天,降水量達到全年的1/2早梅年份:5月中旬——5月底入梅,脊線在20—25°N附近4、梅雨期:正常年份: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邊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光”“雨打黃梅頭,四五十日無日頭”“梅霧不過晌,過晌斷水流”“梅里西風毒如砒,梅里南風大水來”某些年份梅雨期無雨—空梅;少雨—少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邊處處蛙”§5.4熱帶天氣系統熱帶氣旋熱帶氣旋是形成于熱帶海洋上、具有暖中心結構、強烈的氣旋性渦旋。它來臨時往往帶來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是一種往往帶來災害性天氣的天氣系統。§5.4熱帶天氣系統熱帶氣旋1、分類和命名不同的國家對熱帶氣旋有不同的稱謂,中國和東亞地區稱為臺風,大西洋地區稱為颶風,印度洋地區稱為熱帶風暴,澳大利亞地區稱“Willie”風。世界氣象組織對熱帶氣旋的分類標準是,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將熱帶氣旋劃分為四級:風力<8級為熱帶低壓;風力8-9級為熱帶風暴;風力10-11為強熱帶風暴;風力12級為臺風或颶風。1、分類和命名熱帶氣旋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共分6個等級。熱帶低壓:風速10.8—17.1米/秒、風力6—7級熱帶風暴:風速17.2—24.4米/秒、風力8—9級強熱帶風暴:風速24.5—32.6米/秒、風力10—11級臺風:風速32.7—41.4米/秒、風力12—13級強臺風:風速41.5—50.9米/秒、風力14—15級超強臺風:風速大于或等于51.0米/秒、風力16級或以上熱帶氣旋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熱帶氣旋的命名1998年12月1-7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了臺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亞太地區成員國有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中國澳門、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國家參加,臺風委員會區域氣象中心設在東京臺風中心。每年由他們負責向成員國發布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的強度、名稱、編號順序以及編報理由。并且,會議還決定了從2000年1月1日開始使用新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熱帶氣旋命名表。熱帶氣旋的命名新表中的140個名稱是由十四個成員國共同提供的。例如,“龍王”、“悟空”、“玉兔”等是由我國代表推薦的名字;“啟德”、“珍珠”等分別由香港和澳門代表推薦的名字,這些名字具有亞太地區的特色。對于那些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熱帶氣旋的名字,臺風委員會的成員國可以提出申請,將其名字從臺風命名表中刪除,其名字將載入臺風災害史冊。新表中的140個名稱是由十四個成員國共同提供的。例如,“龍王(一)臺風的概述:1、定義:臺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低壓渦旋,它是一種災害性天氣。但臺風帶來充沛的雨水,也可緩解或解除某些地方的旱情。(一)臺風的概述:2、臺風的范圍:以臺風最外圍閉合等壓線的直徑來量度,臺風環流伸展的垂直高度可達12-16km。2、臺風的范圍:以臺風最外圍閉合等壓線的直徑來量度,臺風環流3、臺風的強度:以近臺風中心地面最大平均風速和中心海平面氣壓值來確定。大多數臺風風速在20-50m/s,大者可達110m/s,甚至更大。臺風中心氣壓值一般為950hpa,低者達920hpa,例:1998年6月9日:在印度登陸的強熱帶風暴,平均風速100m/s,死傷3500人,死560人,失蹤近千人。3、臺風的強度:以近臺風中心地面最大平均風速和中心海平面氣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