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_第1頁
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_第2頁
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_第3頁
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_第4頁
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1.消化系統消化道消化腺體1.消化系統消化道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大腸(盲腸、結腸、直腸)等部肛門消化道口腔口腔牙齒:數目32顆,切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撕裂和磨碎食物。舌頭:化學感受器,味蕾,舌根具有扁桃體,淋巴組織。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分泌消化液。口腔牙齒:數目32顆,切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撕裂和磨碎食咽與食管咽:氣體和食物吞咽的通道。食道:平滑肌構成的管道,將食物運送到胃。咽與食管咽:氣體和食物吞咽的通道。胃蠕動研磨食物分泌消化液:鹽酸ph值0.9-1.5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凝乳酶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胃排空時間胃蠕動研磨食物小腸十二指腸:胰腺導管和總膽管開口處,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空腸和回腸主要吸收的功能。小腸十二指腸:胰腺導管和總膽管開口處,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大腸盲腸:闌尾。結腸:表面具有結腸袋。直腸:對壓力敏感。肛門:大腸盲腸:闌尾。肝臟和膽囊維持血糖濃度合成氮代謝尾產物合成蛋白質降解轉運脂類解毒分泌膽汁貯存維生素肝臟和膽囊維持血糖濃度2.循環系統形態構成:心臟、血管(動脈和靜脈)、血液輸送氧氣、排除二氧化碳、營養物質與激素的傳輸和分配、代謝產物的收集與排泄、異己物質的分解與清楚等功能。2.循環系統形態構成:心臟、血管(動脈和靜脈)、血液心臟四個室:左右心房和心室。心室和心房之間具有瓣膜。動脈管和靜脈管。動脈血和靜脈血。心臟四個室:左右心房和心室。血壓:一般的血壓指的是大動脈的血壓,常用上肢(右手)肱動脈的血壓代表。左心室產生的血壓最高,代表收縮壓,正常為18.7kPa(140mmHg),心室舒張的壓力代表舒張壓,正常為11.3kPa(85mmHg)。高血壓大于140/90低血壓低于90/60血壓:一般的血壓指的是大動脈的血壓,常用上肢(右手)肱動脈的血液的成分血漿:水分和無機鹽類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嗜酸性嗜堿性血小板造血干細胞血液的成分血漿:水分和無機鹽類血液的功能血漿的功能:維持酸堿平衡維持血液具有穩定的滲透壓體內運送和交換各種可溶性物質的主要載體血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轉變為血纖維蛋白血細胞功能紅細胞:運送氧氣和二氧化碳白細胞:吞噬異物、清楚破損老化細胞血小板:含有豐富的凝血酶,釋放凝血酶血液的功能血漿的功能:人類的血型系統ABO血型系統紅細胞表面含有不同的糖分子Rh血型系統血型紅細胞抗原(凝集原)血漿中抗體(凝集素)AA抗BBB抗AABAB無抗A、無抗BO無A、無B抗A、抗B人類的血型系統ABO血型系統血型紅細胞抗原血漿中抗體(凝集素淋巴循環淋巴器官胸腺:T型淋巴細胞脾臟:貯存血液,產生淋巴細胞,引起免疫反映骨髓:造血干細胞淋巴結:莖部、腋窩、腹股溝及腸系膜扁桃體:鄂、咽、舌,上呼吸道感染的屏障淋巴管:毛細淋巴管匯入靜脈回流心臟淋巴液:組織液滲入淋巴循環淋巴器官3.呼吸系統呼吸道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肺3.呼吸系統呼吸道鼻結構:外鼻、鼻腔和鼻旁竇(鼻竇)三部分功能:鼻腔內部的上皮細胞及鼻毛分泌粘液阻擋灰塵鼻腔濕潤并加熱空氣具有嗅覺的功能輔助發音鼻結構:外鼻、鼻腔和鼻旁竇(鼻竇)三部分喉喉由軟骨、肌肉、韌帶和黏膜構成主要功能:發音和呼吸。喉結:甲狀軟骨的結構差異。喉喉由軟骨、肌肉、韌帶和黏膜構成肺肺葉支氣管、肺動脈、肺靜脈、淋巴管和神經。肺泡總面積達到80-90平方米。與肺相關的疾病: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和細菌肺結核: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肺肺葉4.排泄系統廣義排泄:各類人類不能利用的廢物及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結構: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4.排泄系統廣義排泄:各類人類不能利用的廢物及代謝終產物排腎臟結構:腎纖維膜:最外層皮質:富含血管髓質:三角形腎椎體腎盂:集尿功能腎門:腎動脈和靜脈進出的門戶功能:排泄代謝產物;調節機體內水分、無機鹽、酸堿平衡腎臟結構:排泄器官的病變腎炎:腎炎是一種免疫性行疾病是腎免疫介導的炎性反應,是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體后,產生不同的抗體,結合成不同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臟的不同部位造成的病理損傷。蛋白尿:腎小球毛細血管壁損傷,腎小管發生病變或腎小管功能缺陷時對蛋白重吸收減少或分泌蛋白增加,凝溶蛋白尿。糖尿病:糖尿病性膀胱病。排泄器官的病變腎炎:腎炎是一種免疫性行疾病是腎免疫介導的炎性5.神經系統人體的感受器官皮膚感受器化學感受器聲音感受器-耳光感受器-眼本體感受器內臟感受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外圍神經系統按結構分:腦神經和脊神經按功能分:傳入神經:傳出神經:軀體運動神經自主神經(植物性)5.神經系統人體的感受器官神經系統皮膚感受器毛發:觸覺特異小體:克勞氏球:冷覺梅氏球:觸覺神經末梢:痛覺巴氏球:壓力、重力覺溫熱覺皮膚的汗腺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皮膚感受器毛發:觸覺化學感受器味覺器官:味蕾甜、咸、酸、苦溫度變化產生味覺嗅覺器官:嗅細胞表面具有嗅覺響應器感冒流鼻涕嗅覺遲鈍:鼻粘液覆蓋嗅黏膜化學感受器味覺器官:聲音感受器-耳耳廓(收集空氣中的聲波)——>外耳道(聲音進入中耳)——>鼓膜(產生振動)——>鼓室內聽小骨(把振動的聲音放大)——>耳蝸(通過耳蝸把聲音傳到聽神經)——>聽神經(把聲音傳給大腦)——>大腦(產生聽覺)平衡的功能:三個半規管定位的功能聲音感受器-耳耳廓(收集空氣中的聲波)——>外耳道(聲音進入光感受器-眼近視眼遠視眼白內障:晶狀體青光眼:房水積壓過高光感受器-眼近視眼本體感受器和內臟感受器本體感受器肌梭感受器腱梭感受器關節感受器內臟感受器內臟感受器定位不準確不將信息上報大腦本體感受器和內臟感受器本體感受器神經系統的基礎神經元神經沖動突觸反射弧神經系統的基礎神經元6.運動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6.運動系統骨骼系統骨骼系統206塊骨骼組成,頭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126塊。骨骼的組成:骨膜、骨質和骨髓骨質的構成:骨松質、骨密質骨髓:人7歲后,紅骨髓被黃骨髓代替。長骨骨骺、短骨和扁骨的紅骨髓終身具有造血功能。白血病:骨髓病變生成大量的白色細胞。骨骼系統206塊骨骼組成,頭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肢骨肌肉系統基本單位:肌纖維肌紅蛋白:肌細胞中運輸氧的色素,是一種結合蛋白,與血紅蛋白的一個亞單位相似,由一條珠蛋白的多肽鏈和一個血紅素基團組成;它與紅細胞釋放的氧相結合,起貯氧作用,并將其轉運至肌細胞的線粒體,,在那里,氧將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肌肉系統基本單位:肌纖維7.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的腺體松果體:抑制垂體促性腺素分泌下丘腦:分泌激素腦垂體:甲狀腺:甲狀腺素甲狀旁腺:胸腺:胰島:胰島素腎上腺:性腺:性激素消化道分泌腺:各類消化激素激素7.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的腺體8.生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8.生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人體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男性生殖系統男性生殖系統9.免疫系統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識別并清楚入侵的抗原監視和清楚機體自身衰老、破損及病變的細胞及其碎片。免疫:疫苗過敏9.免疫系統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三道免疫系統屏障體表屏障:皮脂腺,體表微生物,口腔和呼吸道分泌溶菌酶類非特異性免疫:白細胞:嗜中性粒細胞血漿蛋白:血漿中的20余種的蛋白質;干擾素抵抗病毒特異性免疫:在特異性抗原刺激下產生,特異性和后天性,免疫細胞。造血干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粒細胞等。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免疫—三道免疫系統屏障體表屏障:皮脂腺,體表微生物,口腔和呼特異性免疫特點:特異性和記憶性分類: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原始T細胞接觸抗原變為抗原活化T細胞,其進一步的分化為各類效應T細胞(抑制性、輔助性、殺傷性和遲發型超敏反應性)和記憶性T細胞抗體介導的體液免疫主要是B細胞,特異性免疫特點:特異性和記憶性疫苗定義:將病原菌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