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資源網(),您身邊的高考專家PAGEPAGE9高考資源網(),您身邊的高考專家莆田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局部。總分值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I卷(選擇題)一、本卷共25小題,每題2分,總分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1.在歷史開展進程中,人類社會逐步辭別“小國寡民”時代,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以下項中,與“小國寡民”相關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會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羅馬法的根底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條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有學者評論戰國時期某學派說:“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宜……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這一學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來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學,其思想根底源于對一部儒家經典的新闡釋,該經典是
A.《春秋》B.《論語》C.《孟子》D.《易經》4.東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傾向哲理思辨,有的傾向實際功利。其中貫穿著講求實際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學派的訴求 ②王陽明心學的主旨③智者學派的主張 ④康德的思想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5.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說:“使朝廷之上,閭閻之細(民間百姓),漸摩濡染,莫不有詩書寬大之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校。”與這一論述的精神實質最為接近的是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B.民為邦本C.天下為公D.民貴君輕6.康熙因西洋歷與中國傳統歷法之爭,命欽天監官員與西洋歷代表、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辯論。經歷證,證明西洋歷法更為準確,遂“復用西洋歷法”,并任命南懷仁為欽天監副監。這一事件說明康熙A.全面承受外來文化B.審慎地承受外來事物C.改變閉關鎖國政策D.成認西方文化超越中國7.許仙與白娘子自由相戀因法海和尚作梗終成悲劇,菩薩化身的濟公游戲人間維持正義。這些在宋代杭州流傳的故事,反映出當時A.對僧人愛恨交加的社會心態 B.民間思想借助戲劇廣泛傳播C.中國文化的地域性濃厚 D.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8.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擬出一期題為“走進京劇”的墻報。同學們就欄目標題提出四組方案,其中準確的是A.乾嘉落戶同光揚名民族瑰寶 B.戲曲之祖生旦凈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創京城獻戲聲名鵲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獨領風騷9.古希臘人將神塑造為生動逼真的人的形象,這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古希臘的A.民主思想 B.無神論思想C.科學思想 D.人文主義思想10.一位哲人說過:“這(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并產生了巨人的時代”。以下人物中屬于這個時代的巨人有①但丁②馬丁?路德③米開朗琪羅④達·芬奇⑤伏爾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11.“興起于18世紀初的美國文化,實乃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撞擊融合后的產物。兩項運動有個共通之處——而這正是美式思維模式的根本。”這里的“美式思維模式的根本”是指A.對抗權威,強調個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視法制C.崇尚理性,強調個人自由D.對抗權威,重視法制12.“17世紀末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奠定了根底”。這是因為A.科學革命為啟蒙運動奠定了理性主義思想根底B.科學革命為啟蒙運動奠定了人文主義思想根底C.有些啟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學家D.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都反對封建統治和天主教會13.英國思想家斯賓塞認為,人類社會沿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開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A.相對論原理B.萬有引力定律C.進化論原理D.主權在民思想14.魯迅在回憶20世紀初年的情形時說,“有人說G·Byron(拜倫)的詩多為青年所愛讀,我覺得這話很有幾分真。就自己而論,也還記得怎樣讀了他的詩而心神俱旺。”當時愛國青年喜讀拜倫作品,主要是因為它A.與文學革命運動的方向一致 B.繼承了歐洲古典文學的傳統C.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的精神特質 D.充滿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義精神15.彼得·李伯庚在《歐洲文化史》中說:“莫扎特(1756~1791)的樂曲聽眾往往只是擠滿一個客廳,而貝多芬的交響樂那么是為音樂廳的上千聽眾而創作的。”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確實立B.封建等級觀念被削弱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開場傳播嚴復翻譯的西學著作《天演論》《原富》嚴復翻譯的西學著作《天演論》《原富》《法意》《群己權界論》……A.宗教文化 B.科學技術C.社會理論 D.文學藝術17.“民眾以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謂‘民國共和’那么取得從來未有之名義而已。至其實質如何,都非所問。”這說明A.辛亥革命具有堅實的群眾根底
B.新文化運動具有歷史必要性C.國民革命完畢了君主專制制度
D.君主立憲制得到民眾的普遍支持18.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令:“查前清官廳,視官之高低,有大人、老爺等名稱,受之者增慚,施之者失體。……光復以后,聞中央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殊為共和政體之玷。”有研究者發現,同年6月《申報》載:“公堂會審之時,(被告)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上述材料最宜作為以下哪一觀點的論據A.作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審判制度B.作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國政體之變C.作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為“施之者”的被告等級觀念根深蒂固19.在20世紀上半葉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這條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B.領導工人運動C.農村包圍城市D.國共兩黨合作20.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直接推動了中國社會全面的A.體制改革 B.撥亂反正 C.經濟建立 D.對外開放21.“國運興衰,系于教育。”以下有關中國教育的表述.按出現先后排列正確的選項是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②面向工農“開門”,開辦工農學校③恢復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22.人們對當時的景象用戲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個沙家浜;跑著上氣不接下氣,看個紅燈記;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該時期最可能是在A.反右斗爭擴大化中 B.“文化大革命”中C.1958年大躍進中 D.人民公社化運動中23.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以下省、自治區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東、山西 D.廣東、廣西24.《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在發動起義時說:“天下苦秦久矣。”其表現有①戰亂頻仍②民族矛盾鋒利③刑罰嚴酷④土地兼并嚴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25.“漢承秦制”,亦有創設。以下屬西漢創設的制度是A.什五連坐B.郡縣行政C.刺史監察D.皇權獨尊
第二卷(非選擇題)本卷共3小題,總分50分(第26題18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2分)。26.(18分)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強,慢法者弱。”材料二“《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以教化為大務”;“正法度之宜”。——《漢書·董仲舒傳》材料三唐代儒學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外鄉開展起來的禪宗,也有從天竺引進的法相宗,還有中印合璧的天臺宗等。唐代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是印度的乾達婆、希臘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劇《羽衣霓裳舞曲》,那么源于印度的婆羅門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亞歌舞元素。——張國剛《唐代開放與興盛的當代思考》(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種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主張出現的政治經濟背景。(7分)(2)依據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論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闡述董仲舒的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4分)(3)依據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思想文化開展進程的認識。(2分)27.(20分)17—18世紀,中國和西方都出現了新的社會思潮,黃宗羲和孟德斯鳩分別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孫中山曾刊印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宣傳革命,他對孟德斯鳩及其思想也推崇備至。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猶曳(yè,拖拉)大木然,……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耶。——摘自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材料二黃氏之說,根本上不脫儒家思想理路,卻將儒家政治、社會觀推演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藍圖……假設以為其所論仍與“現代”不侔(móu,相當)而定其為無新見,那么失于以“現代”事物為絕對尺度。——趙軼峰《十七世紀中國政治、社會思想訴求的維度》材料三我們專注于兩個主題——“傳統”和“交流”——的研究,以此來理順世界歷史。這兩個主題集中反映了人類開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們可以對人類社會開展的原因作出解釋。——[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1)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說明黃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脫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表達了“新見”。(8分)(2)材料二主張用什么方法去評價黃宗羲的思想?運用這一方法,評價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6分)(3)結合黃宗羲與孟德斯鳩的思想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進程中的影響,談談你對材料三的認識。(6分)28.(12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茍有新民(指經過思想啟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權利責任意識的新國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非爾者,那么雖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西抹,學步效顰,吾未見其能濟也。——梁啟超《新民說》(1902年)材料二吾國之社會,其隆盛耶?抑將亡耶?……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於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謹陳六義……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像的。——陳獨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國民之德知,俾之脫胎換骨,滌蕩其染于專制時代之余毒,他者吾無望矣,惟在染毒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覺。此……之所以專對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陳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1915年10月)(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與“新青年”的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表達了怎樣的時代精神。(4分)(3)概括以上材料,簡要說明梁啟超“新民”理念與陳獨秀“新青年”理念之間的關系。(4分)
參考答案非選擇題(26題18分;27題20分;28題12分,總分50分)26.(18分)(1)實行仁政;無為而治;強調法治。(3分)春秋戰國時代,中國社會發生政治和經濟大變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諸侯爭霸;經濟上,鐵犁牛耕推廣,井田制破壞。(4分)(2)強調“大一統”;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學體系。(2分)儒學正統地位在漢代確立,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2分)(3)多元性(兼收并蓄)(2分)唐朝實行開放政策;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對外交往頻繁等。(3分)(4)思想文化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而變化,在吸收融合諸多文化因素中開展和豐富。(2分)27.(20分)(1)以民為本(民本思想,民貴君輕);保存君主制。反對君主專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8分)(2)方法: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歷史的評價);進展全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資格證職場需求試題及答案
- 理財師備考期間考生的個人特質與學習方式相結合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知識培訓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心理應對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名師講解試題及答案
- 項目計劃調整的最佳實踐考題及答案
- 板材防霉處理方案范本
- 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復盤與反思機制試題及答案
- 管道工程安全風險防范與控制考核試卷
- 糧油企業生產流程優化與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高校實驗室耗材管理制度
- 零售店員工管理
- 業財融合視角下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
- 《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教案
- 24秋國家開放大學《科學與技術》終結性考核大作業參考答案
- 《測試反應快慢》說課稿 -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教科版
- 聲帶息肉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考研政治復習要點解析
- Profinet(S523-FANUC)發那科通訊設置
- 2024至2030年中國尼龍66切片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概論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