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課件)_第1頁
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課件)_第2頁
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課件)_第3頁
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課件)_第4頁
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入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社會各個方面都出現急劇的變化,被稱為大變革時代,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巨變之一------春秋戰國的紛爭。導入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1

西周滅亡后,我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這一時期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這一時期,諸侯國為爭奪霸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先后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這是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爭霸斗爭是當時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新授新授2東周的分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春秋戰國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

2.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新授因孔子編訂的編年體史書《春秋》而得名。東周的分期前770年前4763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1.農業: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2.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青銅業、冶鐵業、紡織業、煮鹽業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發展。3.商業:出現商品交換市場、金屬貨幣。新授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1.農業: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4古書上記載,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用鐵農具來耕種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蘇等地的春秋墓葬中,發掘出一批鐵農具,此外,至遲在春秋末年,人們已使用牛來耕地,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新授古書上記載,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用鐵農具來耕種土地在湖南、河南5春秋時期鐵農具復原圖春秋時期的鐵農具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新授春秋時期鐵農具復原圖春秋時期的鐵農具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新授6耕牛圖新授耕牛圖新授7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作用?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新授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作用?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8思考:鐵具和農耕使用的意義鐵器與牛耕的配合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農業產量,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為后期的變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新授思考:鐵具和農耕使用的意義鐵器與牛耕的配合使用,大大的提高了9

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上記載的鐵礦山,達三十多處。戰國時期規模大的冶鐵廠,工匠多達數百人。春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新授冶鐵業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山海經》上記載的鐵礦山,達10春秋經濟從哪幾方面發展的?1.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耕牛的出現2.手工業規模擴大3.金屬貨幣的使用新授春秋經濟從哪幾方面發展的?1.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耕牛的出現11動腦筋:說一說,鐵農具為什么能較快推廣?一、鐵農具與石農具和青銅農具相比具有優越性。二、在當時的冶鐵工業已相當發達,能夠生產大量鐵器。新授動腦筋:說一說,鐵農具為什么能較快推廣?一、鐵農具與石農具和12生產工具的演變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使用

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坡人時期使用

磨制石器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時期使用青銅器青銅時代鐵器時代新授生產工具的演變北京人、山頂洞人時期使用13新授二、王室衰微周平王東遷后,周王室的統治勢力大減,周王雖然是名義上的“共主”但已無力控制諸侯。周王室的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新授二、王室衰微周平王東遷后,周王室的統治勢力大減,周王雖然14王室衰微的影響1.分封制的瓦解(1)諸侯不再分封土地(2)職位不再世襲2.周王室的變化(1)無力控制諸侯(2)諸侯不再聽從王命(3)周王室財政上陷入困境新授王室衰微的影響1.分封制的瓦解2.周王室的變化新授15論從史出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史記周本紀》材料中“方伯”指一方諸侯之長,想一想,春秋時期諸侯取代周王室操縱了國家政治使得整個國家處于什么樣的狀態?新授當時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論從史出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16隨著平王東遷,進入東周以后,周王室開始衰弱,宗法制被破壞,諸侯稱霸,群雄爭霸,勢力強的諸侯國兼并勢力弱的諸侯國,齊、楚、秦、晉,這些大諸侯國在爭霸戰爭中,開始越來越強大,大夫專權,天下大亂。新授隨著平王東遷,進入東周以后,周王室開始衰弱,宗法制被破壞,諸17三、諸侯爭霸(前770-前476年)歷史特征:1.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2.強大的諸侯通過爭奪首領地位,成為“霸主”。新授三、諸侯爭霸(前770-前476年)歷史特征:1.諸侯不再18諸侯爭霸的原因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諸侯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間展開激烈的斗爭。新授諸侯爭霸的原因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諸侯國為了自身的19春秋五霸兩說法:1.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lǘ)、越王勾踐。晉文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楚莊王齊桓公春秋形勢圖2.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新授春秋五霸兩說法:1.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20齊公

越王勾踐

吳王闔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春秋霸主新授齊公越王勾踐吳王闔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春秋霸主新授21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姜姓,名小白,齊襄公幺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稱霸中原的國君。齊襄公是一個暴虐的君主,國內怨聲載道,人人憤恨。小白進宮勸諫,襄公不聽。他在鮑叔牙的勸說下,出奔到莒國。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公孫無知與大臣連稱、管至父串通發動政變,殺了襄公,篡奪了君位。一個多月后,齊人殺死公孫無知,迎接出奔在魯國的小白的兄長公子糾回國即位。而國內的高氏、國氏等貴族支持小白繼位。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齊都臨淄,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他重用管仲,不計前嫌,任命曾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為相國。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業,使齊國富強起來,為最后稱霸奠定了基礎。齊桓公爭霸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姜姓,名小白,齊襄公幺22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引自《論語?憲問》子(孔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23地理條件:靠海,盛產魚鹽,經濟富庶管仲改革:1.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2.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口號:“尊王攘夷”稱霸標志:齊國國富兵強公元前7世紀,召集諸侯會盟齊桓公爭霸的條件新授地理條件:靠海,盛產魚鹽,經濟富庶管仲改革:1.積極改革內政24春秋殉馬坑位于淄博市臨淄區河崖頭村西。墓主為齊景公,是繼姜太公后第25代國君,在位58年是齊國執政最長的一位國君。墓室南北26米多,東西23米余,龐大的殉馬葬式,看出了齊景公的奢侈豪華,反映了齊國當時國力的強盛。同時也為研究春秋時期齊國歷史,特別是對齊國的經濟、軍事和殉葬制度等方面,都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山東臨淄春秋殉馬坑新授春秋殉馬坑位于淄博市臨淄區河崖頭村西。墓主為齊景公,是繼姜太25

春秋爭霸形勢圖新授實質:奴隸主的掠奪戰爭。

春秋爭霸形勢圖新授實質:奴隸主的掠奪戰爭。26

諸侯爭霸結果新授(1)在春秋爭霸的過程中,有的諸侯國被滅掉,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的疆域不斷擴展。(2)與此同時,中原的“諸華”“諸夏”在同周邊的戎狄蠻夷等族長期交往和斗爭中,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交融。由于周朝人自稱為華,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許多諸侯國,就稱作“諸華”。諸夏與諸華同。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時居民中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分。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后的小國或部稱之為戎、狄、蠻、夷。諸侯爭霸結果新授(1)在春秋爭霸的過程中,有的27討論春秋爭霸的歷史影響?1.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2.促進了各民族間的民族融合。3.客觀上有利于實現局部統一。新授討論春秋爭霸的歷史影響?1.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 28

春秋時期,是一個紛爭的年代,在這個歷史時期涌現了許多有作為的君主和文人武士。他們為我們上演了一段精彩的歷史,同時也留給我們許多成語典故。總結春秋時期,是一個紛爭的年代,在這個歷史時期涌現了許多有作為的291.為爭奪霸主地位,齊桓公和晉文公采取的相同措施有()①整頓政治②發展生產③訓練軍隊④尊王攘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役是()A.桂陵之戰B.馬陵之戰C.長平之戰D.城濮之戰AD練習1.為爭奪霸主地位,齊桓公和晉文公采取的相同措施有(30作業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作業1.背誦本課知識點31

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