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宴飲禮儀Microsoft-Word-文檔_第1頁
世界宴飲禮儀Microsoft-Word-文檔_第2頁
世界宴飲禮儀Microsoft-Word-文檔_第3頁
世界宴飲禮儀Microsoft-Word-文檔_第4頁
世界宴飲禮儀Microsoft-Word-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宴飲禮俗可大致分為3大板塊,各大板塊宴飲習俗大體相近。一是東方板塊,包括東亞、南亞和東南亞;二是穆斯林板塊,包括西亞、西南亞和非洲;三是歐美板塊,包括歐洲、美洲、大洋洲。㈠東方板塊分為兩大塊1.東亞包括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這些國家居民宴賓禮俗共同點:①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見面多行握手禮或鞠躬禮,飲酒講究禮節,互斟互敬;②無酒不成禮,多行勸酒,能使客人飲醉是主人慷慨大方的表現;③傳統文化氛圍濃厚,多以傳統的娛樂形式佐酒;④飲酒喜歡純飲,不喜歡混飲或加入其他配料;⑤講究“下酒萊”,尤其主人待客更是講究質量與數量,以宴畢“酒菜有余”為榮。2.東南亞、南亞多數國家民族信奉佛教,居民宴賓禮俗有以下特點:①賓主見面施禮,以雙手合掌舉至胸前的合十禮最為廣泛;②赴約要守時,遲到不禮貌;③做客進家先脫鞋;④做客時帶一束鮮花或糖果點心之類禮物較好;忌諱用左手用食或遞送東西;⑤多數不飲烈性酒,以葡萄酒、啤酒、椰子酒等果酒待客。㈡、穆斯林板塊中亞、西南亞、西亞和非洲國家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不少國家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遵守戒律,禁食豬肉,禁飲酒,對違反戒律的行為常常不能容忍;不吃外形丑陋的東西,如螃蟹、甲魚、蝦,海參、動物內臟等,更不吃死了的動物。該板塊多數國家居民宴賓禮俗有以下特點:①做客訪友事先聯系,準時赴約;②做客時帶的禮物一般為鮮花、糖果,在非洲一些地方主人對實惠物品會特別高興;③女主人一般不接待客人;客人做客時不可打聽、問候女主人,不可隨便同主人家女性交往;④到穆斯林家中做客,不能送煙、酒、女人相片、雕塑及其他可視為偶像類的東西;⑤忌諱左手遞送禮物或拿食物;入室后不可戴墨鏡、手套、帽子;不可穿著隨便地接待客人。㈢、歐美板塊歐美板塊大致包括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歐洲居民信奉宗教以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為主。思想比較開放。美洲和大洋洲居民多數是歐洲移民,現在居民混血人種居多,純土著族較少,多數地方宴賓禮俗和歐洲相似,故稱為歐美板塊。多數國家居民宴賓禮俗有以下特點:歐洲人對酒的依戀如同中國人吃飯,絕非可有可無。一日三餐離不開餐前酒、餐中酒、餐后酒;從外回家,要喝“進門酒”;睡覺要喝“睡前酒”。任何時候,他們喝酒都是忘情的,自我的。他們喝酒從不去理會別人的情緒,只為自己的情緒而喝,也只為自己的情緒而醉。請人喝酒也不例外。和歐洲人一起喝酒完全是隨意,主人隨主人之意,想喝多少喝多少;客人隨客人之意,能喝多少喝多少,從不會有人勸酒。歐洲人請人進酒吧,一不為客人點酒,二不與客人碰杯,三不為客人買單。歐洲人喝酒只喝感覺,不喝感情;歐洲人喝酒注重過程,不在乎結果(喝多還是喝少,喝醉還是不喝醉)。①講究效率,約會須事先聯系,準時赴約,早到或晚到都難免給人不尊重對方的印象;②講究禮儀,文明禮貌,做客時要講究著裝,參加正規的筵宴邀請要穿講究的晚禮服之類;③做客時給主人帶一束鮮花、一盒巧克力或糖果、一瓶好酒作為禮物,較為適當;做客不可送菊花;④尊重女性,女性優先;⑤見面有握手、擁抱、親吻等習慣,但根據雙方之間的關系、性別和熟識程度等,各地有異,不可盲動;⑥宴賓一般皆備多種酒,并按照程序進行;敬酒不勸酒,飲用多少不限;飲酒主隨客便,自斟自飲;⑦多喜飲酒、善飲酒,飲酒喜歡加入配料;不講究“下酒菜”,即使請客也如此,以“夠吃”為原則,剩下是浪費;講究營養搭配,飯后吃水果;⑧講究文明禮貌,做客回去后或次日要打電話或寫便信表示謝意。二、亞洲國家宴飲習俗1、朝鮮和韓國朝鮮和韓國大多數居民是朝鮮族,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朝鮮族人普遍善飲酒,酒量頗大,待客重視禮節,男性見面鞠躬、握手;異性一般不握手。進門要請客人或長輩先行,用餐時客人和長輩先入席。韓國人自己嚴守時間,對客人不苛求,客人守時是對主人的尊敬。交談時要輕聲細語;女性笑時要用手掩住嘴;吸煙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則被認為不禮貌,不懂禮。接待業務客人,多在飯店或酒吧,以西餐招待;非業務來往,多在家中請客,傳統飯菜招待,飲酒和吃飯一起進行,常請客人品嘗傳統飲料濁酒或清酒。濁酒也叫農酒,是農家自釀酒,制作簡單。即將糧食搗碎后加入酒曲發酵而成,酒色混濁,酒精度底,健胃提神。對于不飲酒的客人,多用柿餅汁招待。朝鮮族的傳統清涼飲料,味道甜辣清涼。韓國白酒一般在20~30度之間,多為液態法生產的勾兌酒;但同樣喜歡飲高度酒。小范圍的朋友間在飯店請客飲酒,常用換酒店的方式,一次聚會換幾家酒店。朝鮮族有敬老傳統,講究飲酒禮節。晚輩同長輩講話要用敬語,非節假日,晚輩不得當長輩的面吸煙喝酒。晚輩飲酒要轉過身去,一手端杯,一手罩嘴,一飲而盡。頗似中國古裝戲中的飲酒方式。朝鮮族習俗忌諱“四”,如喝酒不連喝四杯等。2、日本日本人好酒。日本人說“酒有十德”:“百藥之首、延年益壽、旅途作伴、御寒代衣、饋贈佳晶、解憂消愁、結交貴人、解除疲勞、萬人同樂”。日本酒家常貼的標語是:“無量無上,酒功德也”,“酒,五臟六腑的守護神”,“酒創造歷史與浪漫”,“酒,人與人的媒介”等等。男人把喝酒當成工作之外的“要務”,習慣下班后三五成群地到酒吧、俱樂部喝酒消遣。每天班后,酒吧即是報到處,享受夠了,才醉態回家。每逢升遷,要請客喝酒。每個城鎮都有很多的喝酒場所,傍晚便擠滿了顧客。日式酒吧,通常都附上小點心下第一杯酒。大街小巷設有酒類自動售貨機,出售各類酒,很多人當街暢飲。日本人重大決定不在辦公室里,而在酒店。沒有敬煙習慣。應邀做客,要準時,切勿用力敲門或大聲喊叫。進屋要先脫去外衣、帽子、手套和鞋,再進客廳。初次登門或見面要備一份禮物,否則會視為不懂禮節;喜歡酒作禮物,不要送煙。送禮送單數禮品要避開“九”,因為日本習俗中“九”容易誤認為他人是強盜。交談時,坐姿最好是端莊跪坐;女性則正面跪坐或側式跪坐,不可盤腿大坐。不可高談闊論,不可指手畫腳。主人敬酒時,酒杯在清水里涮一下,杯口在潔凈的紗布上按一下,再斟滿酒,雙手遞給客人。客人要一飲而盡,效仿前程序,回敬。清酒是日本代表性的酒類,請客必備。先到酒店買大瓶裝的清酒,裝入小瓷酒瓶,再倒入小酒杯喝。酒盅之小、酒杯之微舉世無雙。日本人飲酒,喜細品慢飲。日本人雖好酒,酒量卻不大,又喜喝低度的“清酒”,燒酒則要兌開水喝,或加涼水飲。日本人善引進,酒也不例外,威士忌、白蘭地、葡萄酒、俄國伏特加、中國茅臺,各隨所好。喜愛的喝法是威士忌加冰加水,燒酒可以凈飲,加水或制成雞尾酒。燒酒曾一度不成氣候,但最近日本年輕人流行喝燒酒,大部分人喜愛沒有強烈味道的牌子。日式酒吧都供應燒酒,價格便宜。進口葡萄酒越來越多,家庭飲酒成為時尚。小范圍的朋友間在飯店飲酒,也有和韓國一樣的習慣,一次聚會換幾家酒店。日本人好酒,不免及于好色,日本酒家都有陪酒女郎。日本人喝酒,常以醉為樂,喝酒不節制。醉后除不許開車外,其他都不深究,常喜怒不形于色的日本人,于飲酒之始,尚規矩矜持,但三杯下肚,飄飄然、醉醺醺之間,喧嘩叫嚷,逗趣打鬧,或哭或笑,酒態之奇,遠勝他國之人。’日本法律禁止向20歲以下的青少年售酒。日本冷面在加入面鹵后,習慣倒人一小勺甜紅葡萄酒,口味鮮美。3、蒙古蒙古人以好客著稱,慷慨豪爽。到朋友家,進帳篷之前大聲呼喚,將狗引出來狂吠,使主人知道有人來訪,出來迎接。主人出來后,客人要馬上下馬,相互鞠躬,握手,表示問候。贈送點心、糖果是蒙古日益風行的見面禮。客人要將馬鞭子或棍棒之類放在帳篷外,否則是對主人的不尊重。進入帳篷要靠左邊走,然后由主人陪同要盤腿坐在右邊,不可將腿叉開;帳篷的西北角是供佛的地方,切不可將腳伸向西北方向;不要用腳踩觸門檻和鍋灶,忌諱在爐灶上烤腳;忌諱將帽子朝著門口放。客人坐下后,主人先上芳香的奶茶,再從腰間取出鼻煙壺,從年長者開始,依次敬獻每位客人。客人接過嗅過后,主人不嗅,輕輕向上一舉,還給客人,年長客人交換一次,同輩客人交換兩次;女性客人舉壺時要輕輕碰一下自己的前額,雙手捧還給主人。蒙古人有句俗話“在蒙古不必帶干糧,也可以旅行幾個月。”即使是偶然路過的陌生人,主人也會盛情接待。飲料多為傳統的馬奶酒,口感頗佳。客人告辭時,全家送出帳篷。客人應走一段路,待主人全家回帳篷后再上馬。蒙古人宴賓勸酒甚盛,主賓醉至什么狀態皆不為羞,主人會很高興,視為知己,鄰人也會依此贊賞飲酒者之間的友情。4、菲律賓大多信奉天主教,華僑多信奉佛教。菲律賓人有尊重客人、敬重長輩的習慣,宴賓待客用多種酒。飯后,用多種水果招待客人。如果做客過后再給主人寄去一封表示感謝的短信,會使主人更加高興。菲律賓在大選期間禁止喝酒,在飲酒年齡上也有限制,必須在12周歲以上。菲律賓人忌諱“十三”和星期五,認為是不吉利的;如果全逢上,認為是大不吉利。這一天,不舉行宴會、聚會等活動。5、越南有60多個民族,京族(也稱越族或安南族)89%以上,主要信奉佛教、天主教、高臺教和好教。越南人見面多行握手禮或點頭致意,有敬老風俗。京族招待客人用自己最好的酒和加作料的剁碎的生豬肉和生血,賓主開懷暢飲,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客人離開時,主人還要送一些自己種的蔬果或食品;客人要收下一些,否則主人不高興。泰族請客流行語,“請客要喝酒,喝酒必吃魚”越南南方的少數民族,要用壇酒敬客(和中國少數民族的咂酒相似)。用一根吸管插進酒壇,眾人輪流吸酒;即使不會喝酒的客人,第一輪要喝一口,否則對主人的不尊敬。北部山區的康色族人,至今保留著用鼻孔飲酒的習慣。在他們舉辦的宴席上,康色人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將酒慢慢地從鼻孔灌入。他們認為這種飲酒方式配合使用肉菜,乃是真正的享受。6、柬埔寨90%居民信仰佛教,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和天主教。柬埔寨人講究禮節,見面時多行雙手合十禮熱情問候。做客時要衣著清潔整齊,尊重宗教的風俗習慣和民族禮儀。如佛教徒不吃葷,穆斯林忌提到豬,天主教忌諱“十三”(尤其是十三日逢星期五這樣的日子),忌諱蹺著二郎腿說話等。如果主人客廳里沒有擺放煙灰缸,主人也沒有請吸煙,表示主人不吸煙,也不希望客人吸煙。吃完飯,客人要贊揚飯菜豐盛味道好,感謝款待,會令主人一家高興。柬埔寨人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污,因此進食用右手,忌諱用左手,否則弄不好對方會拒絕。7、泰國泰國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佛教被定為國教。泰國人講究禮節禮貌,是著名的“禮儀之邦”。異性之間不握手。待客一般用葡萄酒、啤酒。在酒類販賣時間上有嚴格規定,凌晨兩點以后不準賣酒。泰國居民一般不設椅子沙發,進屋后席地而坐,不能盤腿;坐椅子或沙發不能蹺腿,要雙腳并攏端坐,腳不能朝向他人。主人多用茶水、水果招待客人,還有請客人嚼檳榔的習慣。8、馬來西亞也是多民族國家,居民多是穆斯林,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馬來西亞人講究禮貌禮節,文雅大方。在城市里男女可以握手。待客慷慨大方,隨時歡迎客人登門,喜愛客人在家中吃飯。傳統觀念認為不留客人吃飯,可能是自己妻子的烹調水平不高。客人進屋后要由長及幼向主人家一一問候,在主人的要求之下,再席地而坐;男客盤腿而坐,女客曲膝側身坐。沒有征求主人同意切不可吸煙。馬來西亞人不要求客人送禮,如果贈送一些日常食品表示友好情誼,會高興地收下。主人敬上來的飲料、水果、糕點等,客人多少要嘗一些,否則會被認為是拒絕主人的善待之情,引起主人不高興。穆斯林家庭嚴守戒律;習慣用右手抓飯進食,左手不能接觸食物。每人面前放兩杯清水,一杯飲用,一杯清潔手指。吃飯時,客人應觀察主人的動作,依照主人的樣子做,避免做出主人所忌諱的動作。9、新加坡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占78%)的多民族國家,華人多信奉佛教,馬來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宴賓待客要看主人的信仰。新加坡人待人禮儀周到。但如果應邀參加婚禮晚宴,按請柬時間準時到達會被認為不懂得禮貌、貪吃,應比注明酌時間晚到半小時為宜。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吃午飯或晚飯。新加坡華裔居民宴客習俗禮儀和中國漢族大同小異,中老年人對中華民族的飲酒禮儀較講究,青年人吸收歐洲宴飲習俗較多,待客喜歡飲用葡萄酒、啤酒。吃飯時勿將筷子插在飯碗里或橫放在碗、盤上,吃完飯不要將筷子交叉擺放,正確的方法是將筷子放在托架或放作料的小盤子上。與印度人或馬來人吃飯時,切勿用左手觸及食物。10、印度多民族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女性一般不見男客,社交場合女性若主動伸出手,男客可熱情輕握。到貢格族人家做客,主人席地而坐,客人坐在主人的懷里,一般要默默靜坐15分鐘左右,若是貴客或稀客,甚至要靜坐幾小時。印度人好客,無論對應邀來訪還是突然來訪的客人,都熱情接待,客人贈送禮物要用雙手或右手。相互問候后,用傳統膳食款待。印度人多吃素,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視牛為圣物,正統的錫克教徒也不吃牛肉;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度人不吃豬肉,不飲酒。印度人吃飯、敬茶時忌用左手,也不要用雙手,而是單用右手。喝茶時將茶水斟入盤中,用舌頭舔飲。在印度,入海關須在海關申請飲酒許可證,市場上無酒可買,要喝酒只有到酒市,或者當地人帶您去私人俱樂部內偷偷喝。一些地區有“我吃飯,你付錢”的習俗。同商業談判對象和朋友共進晚餐館,他們會自然地說“你的資本比我的多,所以這筆餐費應該由你付。”錢多的人或是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為這是對你的尊重,與摳門,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論。不熟悉情況的客人,常常會被這種場面鬧得啼笑皆非。所以與印度人打交道您千萬不要忘記帶錢包。三、非洲國家宴飲習俗1、阿爾及利亞絕大多數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斯蘭教為國教。阿爾及利亞人純樸熱情,見面通常行握手禮。應邀做客應帶一點禮品,或是送一束鮮花,鮮花應結扎精致到主人家后雙手捧鮮花,微鞠躬,邊向主人祝詞邊獻上鮮花。愛留客人吃飯。賓主席地而坐進行飲宴,最名貴的菜是烤全羊。用完餐客人要對主人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用完餐,客人要靜坐,等待和主人一起離席。阿爾及利亞人嚴守教義,禁止飲酒,禁食豬肉,甲魚、螃蟹、海參等,外形丑陋的東西絕對不吃,不吃死去的動物。握手、吃飯、送禮物要用右手或雙手,習俗上用左手是侮辱人的。農村地區用餐仍舊用右手抓食。對好菜客人要等主人奉送,不可自己伸手或者越位抓食別人面前的飯菜。餐后應和主人飲一會兒茶水,稍敘片刻,當地習慣很多重要的事請放在飯后商談,如果飯后立即告辭,會引起主人不快。2、埃及90%以上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典型的阿拉伯國家。埃及人對有客來訪格外高興,會一再表示歡迎。客人可帶一些禮物:應邀吃飯,可以送些糖果或巧克力;參加婚禮、出席宴會或探望病人等,可送鮮花;祝賀生小孩,可送些現金。到穆斯林家中做客,不可打聽或問候女主人,不得隨便與女性交談,尤其不能同戴著面紗的女子說話;賓主交談時務必全神貫注,相互正視。如果客人贊美主人家的某件物品,即使價值很高,主人也要當場奉送,直到客人收下為止,否則主人會不高興。送上的茶水,要喝完,忌諱客人不喝或是杯中留茶水,預示主人女兒找不到婆家。吃飯時,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否則是瞧不起。信奉伊斯蘭教的埃及人嚴守戒律。盡管政府沒有明令禁酒,但從國宴到家宴,只備礦泉水和不含任何酒精的飲料。款待埃及客人,要用不含酒精的飲料。3、喀麥隆喀麥隆是非洲中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有“非洲縮影”之稱。全國有239個民族,主要信奉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保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風俗禮儀。喀麥隆人樸實憨厚,熱情好客,樂善好施,對求助總是全力以赴,不索取報酬,如堅持要給小費,哪怕你出自感激的心情,他們也會生氣,認為是被瞧不起。行賄多會碰壁,行賄者會下不來臺。喀麥隆人講究禮儀,見面握手,熱情問候祝愿,熟朋友見面,多擁抱貼面,問寒問暖,異常親密。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對外來客人要恭敬地鞠躬,鼓掌歡迎,然后問候祝福。婦女見到客人行屈膝禮。喀麥隆人對客人尤其是外來客人異常熱情,喜歡邀請到家中做客。對客人要拿出自己最好的食品款待。喀麥隆人習慣吃手抓飯,大家圍坐在席子上,中間是菜肴,每人面前同時準備飲用和洗手的兩杯水。做客時如不習慣的,要學著主人的樣子做,動作寧可慢些,不可將飯菜地撤在席子上。4、剛果多數居民信奉原始宗教,還有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剛果人喜歡邀請外國朋友到家中做客,傾其所有招待。常用當地的野味招待客人,如用大黃螞蟻制成的營養豐富的蟻醬拌猴子肉吃,還有花生面包,香蕉泥、花生粉等制成的“尤烏馬”,在香蕉泥中加入牛奶制成蕉凍等等。當地的香蕉酒,芳香撲鼻,是待客的佳品。5、贊比亞城鎮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農村廣大地區信奉原始宗教。贊比亞人對客人熱情禮貌,行握手禮,上下晃動熱情寒喧,問候內容廣泛,能想到的都要一一問候,往往寒喧十幾分鐘。客人按時到達,主人親自開門,迎入客廳,熱情款待。白天待客的飲料多是咖啡、汽水、果汁一類,黃昏或晚上是啤酒、香蕉酒等。主人打開瓶蓋,整瓶交給客人,由客人自斟自飲;水果點心之類,同樣由客人自己取食,完全由客人“自主決定”。贊比亞人喜歡用傳統飯菜招待客人,客人如果嫌飯菜不合口味或是過分謙讓不吃或少吃,則認為是對主人的不禮貌。四、歐洲國家宴飲習俗1、意大利98%居民是意大利人,羅馬天主教是主要宗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猶太教。信奉的酒神是巴克。意大利人是一個嗜酒的民族,酒是生活的伴侶,意大利人幾乎都是紅鼻子,據說與飲酒有關。無論中飯晚飯,很少不唱酒,甚至喝咖啡時也要摻酒增加酒香。晚餐必有酒,即使貧困潦倒,也會用面包蘸葡萄酒吃。不少人喝酒時,愛在酒里面加鹽、鹽水,或香料,時常將酒煮熟飲用,認為熱酒酒力更強。飲料包括軟飲料、低度酒等,如有“最佳使節”之稱的香檳酒,物美價廉的“維諾”葡萄酒等。請客多是午餐或晚餐,星期天和節假日一般在家中,平時去餐館,一頓飯往往兩三個小時。招待貴客,要舉行菜肴豐盛的隆重家宴,賓主致辭舉杯共飲,不勸酒。飲酒講究酒杯,酒的顏色不同,杯型也不同。通常喝干紅或干白,聚宴待客喝烈性酒。一般先上香檳酒,開瓶時“乒”的一聲彈出瓶塞,以為吉兆,鼓掌慶賀后開懷暢飲。在羅馬等地,揭開瓶塞后,要把酒先傾注在主人杯里,主人舉杯先沾唇,表示敬客去客疑,敬客風俗。餐前冷盤,多為海鮮,后上葡萄酒。意大利人愛飲酒,待客時講究每上一道菜,便換一種酒,酒的顏色各不相同。飯后再飲消化酒及咖啡。節日的正菜多達7道,常配置開胃的苦艾酒和助消化的烈性酒。宴會不拘束,隨意吃喝,“客人喝得高興,主人臉上光彩。”喝酒不計時間。進餐一般只有兩道菜,可是普通一餐飯吃下來總要一兩個小時,萊少,酒一定要喝好。除夕夜將家中包括空酒瓶在內的廢棄物扔到大街上,棄舊迎新。“意大利面條”是用洋蔥、牛油和大米同炒,邊炒邊加入葡萄酒,使之吸入味,口感香柔。異性之間握手問好,也可男性吻女性的手背。除了觀看足球比賽,任何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為會遭到眾人的譴責。愛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手勢語言十分豐富,不懂的千萬不要亂做手勢,弄不好會產生嚴重誤會。2、法國90%居民是法蘭西人,7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0%的信奉基督教新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等。比較熟悉的人見面,除握手外,可以相互親面頰或貼面頰,長輩親晚輩的額頭。可以稱對方的姓,不可隨意稱對方的名。私人交往多在飯店、賓館或俱樂部,很少到家中做客。在飯店,習慣挨得很近,親昵。如果被請到家中做客,是非常榮耀的事情,準時赴約。到后按門鈴或輕叩門,主人親自開門,引入室內。可以給女主人送一束鮮花,不可是玫瑰花或菊花;如事先知道要請吃飯,應準備一盒包裝精美的巧克力或帶有自己國家明顯標記的紀念品,主人會很高興。不要送印有你公司標志的禮品。法國人待客飲酒十分講究,飯前請客人飲一點威士忌、羅姆酒、利口酒;用餐時喝紅白葡萄酒、香檳酒;飯后飲一些白蘭地。法國人不僅喜歡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別出心裁:飯前有飯前酒,吃時有送飯酒,飯后有飯后酒。除了飲酒的程序外,還要根據上菜的品種喝相應的酒。如果是雞、鴨、魚類(呈白色),就喝白酒;如果是豬、牛、羊肉(呈紅色),則飲紅酒。一般吃肉類和家禽用雪利酒、麥臺酒;野味用紅酒;吃海味則飲白蘭地;喝湯時配葡萄酒;各種水果和點心大都用甜酒。法國是香檳、白蘭地的故鄉,盛產名葡萄酒。正式宴席,上一道菜有一種不同的酒,比較隆重的場合,要開香檳酒,發出“乒”地一聲,瓶塞彈得很遠,視為吉兆,鼓掌祝賀。在以美酒和浪漫著稱的法國,飲酒酒杯有一定之的,這樣才能體現生活的情趣和品味。一一套完整的宴會餐具:一只酒樽,水杯、紅酒杯、香檳杯,白葡萄酒杯、烈性酒酒杯各一套。擺放也有講究,從左到右,最大號杯(水杯)在最左邊,最小號杯(白葡萄酒杯)在最右邊。至今最受歐洲人喜愛的酒杯依然是純凈剔透的水晶杯。3、希臘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98%居民以上是希臘人,97%的居民信奉國教東正教。?希臘人性格開朗,禮貌好客。熟悉的朋友,不論男女,都可以擁抱相互親吻面額。老年人在希臘享有崇高的地位。希臘人對客人慷慨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俗語是“進入家門的客人就要當神接待。”客人不論如約來訪還是突然造訪,都會熱情招待,視為上賓。約會時主人不要求客人準時到達,能守時最好。希臘人喜歡邀請客人到家中吃晚餐,一般要持續到午夜之后,通常是通宵達旦歡宴,席間放音樂跳舞。如果主人尤其是女主人邀請跳舞,客人應爽快地接受。如果客人出自禮節而贊美主人招待的某樣東西好吃,臨別時主人會讓你帶走一筐;如果客人贊揚主人的某件物品,主人會當場相送。如果客人拒絕,他認為你不夠朋友,就不愿再和你打交道。希臘盛產葡萄,葡萄酒的種類很多,待客十分講究用酒,宴席上一般都要喝甜葡萄酒、白葡萄酒、帶松脂香的清淡型葡萄酒等,以及各種白蘭地。飯后要請客人喝一杯加糖的土耳其式濃汁熱咖啡。做客時注意贊揚女主人的烹調技術和待客熱情,并要邀請主人夫婦在方便的時候到自己家做客;第二天,不要忘記給主人打個電話或寫封便信再次表示感謝。4、德國約94%居民是德意志人,約有9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德意志民族講究禮儀,認為知情達理是做人的美德。重視學銜、職銜和軍銜等,稱呼時要在對方姓氏前冠“銜”,或職務加“先生”、“女士”等,切不可隨意只呼對方的名字。德國人好客,無論應邀來訪或突然登門都會熱情歡迎,以禮相待。外人能秘邀請到德國人家中做客;是一種特殊的榮譽。賓主見面,一般當著男主人的面叵女主人送一些小禮物,最合適的是一束鮮花,但不可是表示愛情的玫瑰花;進門時去掉花的包裝,在和女主人互致問候的時候送上。若送給小孩一點糖果、玩具之類的小禮物,主人會更加高興。德國人用餐講究餐具,宴請賓客時,桌上要擺滿酒杯、刀叉、盤碟;不同的酒要使用不同的酒杯,吃魚的刀叉不能用來吃肉和奶酪等。德國人習慣餐前喝啤酒,然后再飲葡萄酒。德國人飲葡萄酒要分不同場合不同飲法:一般在大型宴會前,人們習慣喝甜葡萄酒;吃魚、蛋、野味或烤肉時,慣飲紅葡萄酒;宴會時,應再喝一杯白葡萄酒或低度紅葡萄酒,或者再喝上一杯啤酒,外加干酪;最后人們喝一杯香檳酒。他們習慣吃西餐,用餐使用刀叉;也非常喜歡吃中餐。德國人愛喝酒,但飲酒規矩頗為文明。待客一般先用咖啡、牛奶、水果、點心等,談一會兒話后,請客人吃飯。德國人愛喝啤酒世界聞名,請客吃飯更要大喝特喝;在宴會上只祝酒不勸酒,飲酒很少有干杯的;祝酒時不能用非酒精飲料和主人碰杯,即使不喝酒的人也要斟上一些;碰杯時可以不喝,但要將杯放在唇邊,以示對祝酒人的尊重。客人開懷暢飲,主人會很高興,但一定要注意有所節制,表現出文明修養。5、西班牙多民族國家,卡斯迪利亞人(西班牙人)占絕大多數,94%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是西班牙的國教。西班牙葡萄酒產量居世界第四。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喝酒,以葡萄酒為主,酩酊大醉者屢見不鮮。?西班牙人多愛邀請客人到家中吃晚飯,一般拖得很晚,大多在9點以后才開始吃晚飯。吃飯時,一定要喝酒。西班牙盛產葡萄酒,啤酒、雪梨酒、加瓦酒等倍受人們喜愛,宴賓必不可少。飲酒時習慣加入蔬菜汁、水果汁。西班牙人喜歡飲酒,講究飲酒文明,喜歡和客人開懷暢飲。西班牙人健談,吃飯時談話內容包羅萬象,侃侃而談,非常風趣。到西班牙朋友家做客要注意有一個奇異的風俗:女性愛用扇子表達各種感情,通過用扇子的不同動作表示不同含義。因此,到西班牙朋友家做客,不可亂動扇子,以免引起誤會或招來麻煩。6、英國多民族國家,英格蘭人約占78%,居民多數信奉基督教新教,還有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和佛教等。.英國是禮儀規范嚴格的國度,人民言談舉止都非常注重禮貌,講究風度,非常重視禮節的程序。英國人眷戀家庭,喜愛獨處,不大愿和不很熟悉的人交往,十分難得到他們家中做客。英國人講究效率,日程安排總是異常準確、飽滿,想同英國朋友約會,需要提前幾天甚至幾個星期聯系并約好時間,并且要絕對的按約行事;但英國人喜歡臨時邀請朋友到家中做客。英國人下班后不談公事,不邀請公事交往方面的人到家中吃飯,公務宴請一般在飯店、賓館進行。晚飯是英國人的正餐,如被邀請到英國朋友家吃晚飯,男客要換上全套的晚禮服,從胸飾鈕到黑絲襪一絲不茍;女客要穿長連衣裙。一般可以晚到十分鐘,但絕對不可提前十分鐘。可以送給女主人一束鮮花或一盒包裝精美的巧克力;進門后要脫帽,不斷地對主人的款待道謝。英國人進餐時要喝酒,一般都備有啤酒、葡萄酒、金酒和威士忌等烈性酒,英國女性飲酒很平常。參加宴會互相敬酒是必要的,但適可而止,尤其是決不能強勸女賓飲酒。客人告辭時,要再三對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謝,策二天還應打電話或寫信給主,再次表示感謝。7、荷蘭荷蘭居民90%以上是荷蘭族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基督教新教徒荷蘭人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和國度。同荷蘭人約會,一定要準時赴約。給主人送帶有明顯異國他鄉標記的禮品表示友誼尤受歡迎,但禮物切忌價值昂貴,講究包裝精美;食品類是荷蘭人所忌諱接受的;送鮮花最好是郁金香。荷蘭人接待客人極為熱情,會竭盡全力盛情款待。荷蘭人愛飲啤酒和葡萄酒;請客吃飯,有一套嚴格的禮儀,要按順序一道道上菜。第一道菜通常是湯,第二道是各種蔬菜,第三道是肉菜,第四道是奶酪制品,第五道是甜食、雪糕之類。胡蘿卜、土豆、洋蔥被荷蘭人視為“國菜”,待客的宴席上決不會缺少。荷蘭人吃飯細嚼慢咽,彬彬有禮,邊吃邊聊,飲酒吃菜,不忘吸煙。8、丹麥居民中96%是丹麥人,基督教徒占全國人口的94%。丹麥人講究禮節,行握手禮。握手忌諱四只手交叉相握。應邀做客一定守時,丹麥人認為不遵守時間的人不講信用,不值得深交。丹麥人對著裝也很講究,做客時男士要穿西裝,系上領帶,皮鞋擦亮。傳統習俗見面贈送禮品,表示相互間的友情。客人來訪,主人會親自開門相迎,將客人引人客廳后拿出咖啡、牛奶、水果汁或啤酒招待。丹麥人喜愛飲酒,稱酒為“生命之水”,請客吃飯酒必不可少,而且通常要喝烈性酒。賓主頻頻舉杯,互相敬酒。?按照當地的禮儀,主人未說“請吧”之前,任何人不能碰酒杯。客人要等主人、年長者、地位高身份重要的人依次敬酒后,才可以舉杯敬酒,客人敬酒時,要借機說幾句感謝主人盛情款待之類的祝詞。如果客人坐在女主人左邊,在飯后吃點心時,要特意向女主人敬一杯酒;如果坐在女主人右邊,應主動向女主人講幾句表示感謝的話。五、美洲國家宴飲習俗晚餐是阿根廷人的正餐,多請客人用晚餐。晚餐一般在九點鐘以后才開始,餐前要飲雞尾酒,賓主談一會兒話。?做客舉杯祝酒時要用右手,說話時嘴里不能有食物,不能強勸女賓飲酒。咀嚼食物時要閉著嘴,不能出聲;進餐時,客人應向主人尤其是女主人說一番感謝和贊美的話。?宴席上有人同自己說話時,要停止吃東西,認真聽,最好給予得體的回答。主人沒有宣布散席,客人不可擅自離開座位;第二天,要記住給主人打電話或寫信,再一次表示感謝。阿根廷盛產葡萄,每年的3月是這里葡萄的收獲季節,很多城鎮有葡萄酒節,許多旅游者慕名而來,回去總要帶上幾瓶作為留念。這個傳統始于上個世紀的30年代。節日一般要持續好幾天,人們在品嘗葡萄美酒的香醇后,還要選出一年一度的葡萄酒小姐。節日的高潮是彩車游行,屆時,葡萄小姐頭戴花冠,身披彩帶,坐在彩車上向路邊的觀眾揮手致意。平時安寧靜謐的邊陲城市,此時便沉醉在花的海洋和酒的芳香之中。2、巴拿馬居民以印歐混血人種的現代巴拿馬居民為主,約占全國人口91%,主要宗教是天主教,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總人口85%左右。巴拿馬人待客時表現出明顯的騎士風度,只要是客人,不論身份地位,不論有無事先約定,都會受到熱情款待。客人可以向女主人送一束鮮花,一盒裝潢精美的巧克力或糖果之類,送其他食品或小樹苗作為禮物也會受到主人歡迎。切勿送襯衣、文化衫之類的貼身內衣。客人來訪,主人會獻上一杯他們格外喜歡的濃咖啡,以表示歡迎。巴拿馬人招待客人的飯菜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進餐時,要喝啤酒、香檳酒、葡萄酒和地方特色酒、烈性酒。有時,主人還要專門擺設香蕉宴招待客人。喝著香蕉汁或香蕉酒,吃著用香蕉制作的糕點菜肴,風味十足,充滿友誼的情感。3、巴西主體民族是長期混血形成的巴西人,約占總人口的97%,天主教徒約占居民的88%,巴西的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巴西人喜愛公開表露內心感情,無論什么場合,男女相見時都要握手,熱情擁抱;尤其女性,要相互反復貼對方的面頰,嘴里同時要發出“叭、叭”的親吻聲,但實際上嘴并不接觸臉。巴西人愛邀請朋友到家中做客,傾其所有招待。客人可以帶上一束鮮花、一盒巧克力或一包糖果作為禮物送給女主人,但不可將手帕作禮物送人。巴西人忌諱紫色,不可送紫色的鮮花或其他紫色的東西。巴西人待客時主人先請客人喝濃咖啡,用一種叫做“咖啡基奧”的精致小杯子,賓主站著一杯接一杯地喝,親切自然。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啤酒產地之一,居民酷愛飲啤酒,待客時啤酒是必備飲料之一,賓主頻頻舉杯,開懷暢飲。到巴西印第安人家做客,主人邀請巫師向客人臉上吹氣,據說能驅散疾病。部落的酋長來致歡迎詞,演說時淚流滿面,表示對客人的衷心歡迎,然后由女主人用紅色或黑色的液體在客人臉上涂花紋,以顯示情深意厚。另一種迎賓方式是請客人洗澡,一次接一次,一天要洗許多次,這是對客人最尊重的禮節,洗的次數越多,證明主人對客人越尊重。印第安人愛用野味招待客人,大到鹿、豹,小到螞蟻、蜜蜂4、哥倫比亞哥倫比亞的主體民族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以及黑人混血形成的現代的哥倫比亞人,占全國人口的90%。居民大多數信奉天主教。哥倫比亞人辦事不喜歡匆匆忙忙。拜訪哥倫比亞朋友要預約,時間上盡量安排寬松,加大保險系數。哥倫比亞人重視社交場合的儀表,男性均著西裝、系領帶、穿皮鞋;女性西服長裙、化淡妝。做客時要按當地習慣于頭一天給主人家送一些鮮花、水果或巧克力等,時間緊迫,可以在做客第二天送些禮物,并附上一封信件或便條表示感謝,將貼身用品作為禮物送人。哥倫比亞人喜愛朗姆酒;待客喜歡邀請客人吃晚餐,先舉行一個雞尾酒會,表示對客人歡迎,賓客親熱地交談,到深夜十一點鐘后,正式宴會才開始,各種酒類齊上,供賓客隨意享用。5、加拿大堪稱“移民國家”,除土著的印第安人和因鈕特人(愛斯基摩人)外,大多是外國移民或其后代,生活習俗有英、美、法三國人的綜合特點。因紐特人性格樂觀、慷慨大方、友善和氣、喜歡說笑,他們異常好客,被喻為是世界上“水不發怒的人”。加拿大人待人友善,說話坦率,熱情沖動,禮節簡潔,容易交往。突出特點是上下級之間、長晚輩之間交談時直呼名字并非有失禮節,反覺得地位平等,關系密切。不喜歡稱自己的官銜、職務或學銜。十分重視公共場合的文明禮貌,公共秩序和衛生,講究著裝;女性尤為講究,服飾顏色多變,款式新穎美觀,整齊漂亮;赴宴前,男性理發修面,女性化妝打扮,戴上飾品。在加拿大,私人之間的宴請喜歡安排在家里,突然造訪是不禮貌的。做客時,尤其是應邀吃飯時,習慣比約定時間晚到十分鐘左右。加拿大人則非常守時,對時間非常吝嗇。在私人家里受到款待,要為女主人送去鮮花,不要送百合花,那會使人想到葬禮。加拿大人待客,主人要準備各種酒,各隨自便,不勸酒。菜肴多是傳統法國萊。進餐時,客人應感謝主人的款待,稱贊女主人賢惠能干,贊美飯菜味美。客隨主便。加拿大人喜歡飲酒,尤以白蘭地、香檳酒最愛喝。在加拿大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規定。如魁北克進餐時飲酒是被允許的,但在多倫多,則除卻在雞尾酒會之外,其他場合一律禁止進餐時飲酒。禁止在公共場所飲酒,即使在餐廳、酒吧,必須老老實實地坐在座位上喝酒,如果起身喝酒,就是違法,要給予處罰;即使在自己家里陽臺上如果站著喝酒,被鄰居看到舉報,也要進警察局。加拿大人的忌諱很多方面同美國人相同。6、美國美國的民族成分多樣化,白人占85%,信奉的宗教也多種多樣。美國人性格外向,熱情直爽,為人誠摯,不拘禮節。平時著裝隨便,只有正式場合,才必須穿西服、系領帶、穿皮鞋。美國人時間觀念很強,各種活動都按預定的時間開始,遲到是極不禮貌的。同美國人約會,打個電話,對方只要有時間,一定會高興地同意在盡短的時間內見面。但是請美國人用餐,他們一般不會提前到達,而是準時或是遲到5~15分鐘。而且美國人比較怕熱,夏天特別喜歡在有空調的房間就餐,就坐時女土和長者坐在右邊。酒是美國人生活中的必需晶,有的家庭設置酒吧,擺放各種酒,以隨時款待賓朋。喜歡節日、周末等假期邀請賓客,一次飲酒十多箱是常事。美國人迎接客人行握手禮,習慣緊握,眼睛正視對方,微躬身。握手的規矩是女士、年長者、領導、主人先伸手。很熟的情況下行親吻禮。美國人雖然有禮尚往來的習慣,但忌諱接受過重的禮物,不但美國人不看重禮物的價值,法律也禁止送禮過重;客人從家鄉帶去的工藝晶、藝術晶、名酒等是最受歡迎的。除了節假日,到美國人家中做客吃飯一般不必送禮,只有關系密切的親友才邀請到家中吃飯,待客的家宴不擺闊氣,不拘形式,經濟實惠。賓主圍坐一桌,每人一只盤子,隨意取食,邊吃邊談,親切隨便。吃完飯后,客人應向主人特別是女主人表示特別感謝。美國人喜愛飲酒,但主隨客便;宴席間人們常常互致酒詞祝賀,不論男女都要準備隨時應邀致詞,內容要求簡短、俏皮、幽默。美國有一個很古老的敬酒詞;“愿我餓的時候有牛排吃,渴的時候有裸麥威士忌喝,窮的時候有鈔票,死的時候上天堂。”美國酒文化中,有很多意義深刻的敬酒詞。客人能隨時說出含義深刻、幽默風趣的致酒詞,會給主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美國人將請客人吃飯飲酒或是到鄉間別墅共度周末當作交友形式,不要求對方做出報答,如有機會請對方到自己家吃飯即可。美國人愛喝酒,很少有人滴酒不沾,女性飲酒的相當多,酒量也較大。美國多數人喜歡喝烈性酒,愛喝白蘭地、威士忌酒,也愛喝葡萄酒、桑果酒、甜味酒以及中國青島啤酒,濃淡混合酒和雞尾酒等也受歡迎。喝葡萄酒一般不用菜肴,偶爾用核果調劑口味,對“威士忌”等烈性酒,通常要兌加水或冰后才飲,佐餐用酒大多是葡萄酒或啤酒,而且他們尤其喜歡喝一種近似狐臭香味的葡萄酒。美國人愛喝礦泉水、可口可樂、啤酒等飲料,而威士忌、白蘭地等酒類平時則當茶喝。美國當局對喝酒限制極嚴,有的城市對在大街上或公共場所攜帶開了蓋的酒瓶或酒罐的人,要罰款或拘留。美國至今還有“禁酒黨”組織,他們時常進行有綱領有組織的禁酒活動。美國法律規定未滿21歲不許飲酒,商店也不準賣給他們酒。但這一法律難以貫徹執行,有的青少年采取請足齡者代買的辦法照喝不誤。美國對酒的宣傳也有限制,在電視臺、報刊上幾乎見不到酒的廣告。美國各州有自己獨特的法律規定,有的州規定星期日不準賣酒,即使超級市場也不例外;在美國的奧克拉荷馬州與密西西比州,只準人們喝無甜味的酒。美國人聚會時其他忌諱也不少:忌諱“3”、“十三”、“星期五”,討厭在人面前摳鼻孔、打哈欠、挖耳朵、伸懶腰、咳嗽等小動作,忌諱別人當面朝他伸舌頭(認為這是侮辱),忌諱問他的年齡、問他所買東西的價錢、說他長胖了,忌諱握手時目視別處,忌諱贈送帶有公司標志的禮物,忌諱向婦女贈送香水、衣物和化妝品,忌諱同性人結伴跳舞,忌諱黑色,女士不喜歡服務員送香巾擦臉。飲食上忌諱吃動物的五趾五臟,不吃蒜,對過辣過燙過熱過咸的食物不喜歡,不喜歡清蒸7、古巴古巴現代民族是多民族相互通婚而形成的古巴人,其中白人占66%;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古巴人樂于交際,待人友善,經過多次交往后,常要擁抱親吻。除了正式官方場合出自禮節性需要可以稱“先生”,一般場合稱呼“先生”則是對對方表示不滿意,甚至表示輕蔑或譴責;古巴女性對初次交往的男性習慣稱“親愛的”,這僅僅是一種禮節性稱呼,絲毫沒有表示愛的含義;甚至一些場合說“親愛的”是表明同對方的觀點看法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而無可奈何。古巴人對客人異常慷慨,初次交往,如果給主人留下了好印象,他會將自己的一切毫不隱瞞地告訴對方,當場邀請到家中做客,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使客人高興而來,滿意道別。古巴人愛飲酒,宴賓更是離不開酒,主要是冰鎮啤酒和當地稱為龍酒的甘蔗酒(朗姆酒)。賓主邊喝邊談,開懷暢飲,氣氛十分親切。8、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是美洲地區混血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印歐混血人種約占全國的90%;居民98%信奉天主教。委內瑞拉人講究禮貌,友善好客,禮節同歐美國家。委內瑞拉人講究見面時得體的稱謂,稱呼中不能省略職務或頭銜;先生和夫人是運用最普遍的稱呼,對未婚女子稱之為小姐。委內瑞拉人十分講究社交場合著裝,即使熱天,男女都要穿西服,系領帶,穿皮鞋,裝扮嚴格。女土西裝可以配各種襯衣或內衣,系不系領帶都可以,套褲或套裙要注意與襯衣的色彩協調。委內瑞拉人一般只邀請關系密切的朋友到家中做客。應邀做客最好事先給主人送去一些鮮花或糖果,隨身帶去也可。待客的飲料有咖啡、茶、牛奶、可口可樂、啤酒、白酒和各種果酒。委內瑞拉人吃飯有互相敬酒的習慣,按當地風俗,要等主人敬酒之后客人才能敬酒。9、烏拉圭烏拉圭民族是歐洲移民經過世代通婚融合,形成了現在的烏拉圭民族,白人占全國總人口的90%,居民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烏拉圭人禮節和歐洲國家相似,上層人土尤為注意,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喜愛稱呼對方頭銜,用頭銜加先生聯稱。烏拉圭人宴請招待客人一般在飯店舉行,只有關系特別密切的才邀請到家里做客。做客前應沐浴更衣,男人要修面,女性要化妝,并帶上鮮花、巧克力、蛋糕、酒等禮物送給主人。主人先用“馬代茶”招待,氣氛親切。烏拉圭待客的飯萊非常豐盛,現宰現烤的烤牛或羊肉是一道著名佳肴。常用的飲料有美國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意大利的格拉帕酒,甘蔗釀制的朗姆酒,葡萄酒等。吃烤肉飲葡萄酒味道極美。10、智利智利居民多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融合混血形成61智利人,約占75%;主教是智利的主要宗教,信奉者約占全國人口的85%。智利人注重禮節,風俗習慣帶有明顯的歐洲特征。如果被邀請到智利人家中做客,他就一定是拿你當作真正的朋友了,不可謝絕,否則主人會認為你瞧不起他而生氣。智利人待客飯菜豐富,菜肴中烤肉占很大比例,鮮美可口。智利人待客總是擺上各類水果,請客人隨意享用。智利人愛飲酒,低度白酒、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等是待客必不可少的飲料,喜歡和客人共同暢飲。六、洋洲國家宴飲習俗1、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多國移民組成的國家,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血統的人占95%;98%的人信奉基督教,少數人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澳大利亞人待人彬彬有禮,喜愛同陌生人交往。非常注重公共場合的個人儀表,男子出席正式場合西服革履,女性是西裝衣裙。凡是到酒吧、餐館用餐飲酒,要注意衣著,否則會被視作不講禮貌。澳大利亞人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約好,準時赴約。客人進門,如被人邀請吃飯,可為女主人帶花,或帶一?瓶酒。主人首先用咖啡、牛奶或啤酒招待。待客的飯菜鄉村人愛用鐵板烤肉招待客人,最講究的是烤牛排。做客告別時必須對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謝。澳大利亞人有個特殊的“禮貌”傳統習俗,凡有來客便敲鑼迎接,假如客人久久不走,他們也會以鑼聲逐客的。澳大利亞人重視人之間的平等,禮尚往來,反對藐視、歧視別人。與澳大利亞人共進午餐要特別注意記住這頓飯該由誰付錢,付錢過于積極或忘記付錢都是不禮貌的。一般情況下,由提議喝酒者買單,不可各自付錢,除非事先說好。吃多少要多少,嚴格“三光”。澳大利亞全國的大小城鎮酒館遍布,這里的居民沿襲了所有英國及海外殖民地居民的飲酒傳統,從各種口味的啤酒到各種品牌的葡萄酒,從酒香四溢的白蘭地到令人心醉的威士忌,都是他們喜愛的酒精飲料,相比較更喜愛飲用葡萄酒、威土忌、啤酒等。宴飲講究配酒,根據菜肴分別飲用紅、白葡萄酒或威土忌等。澳大利亞是啤酒消費大國。20世紀70年代平均每人每年消費啤酒140升,僅落后于德國的147升和比利時的143升。由于健康、酒后駕車罰款、價格上漲、年齡老化等諸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