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通用篇)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愛我中華》
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初步駕馭運用歌頌的基本技能,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有氣息支持的發聲、清楚的咬字吐字。
實力目標:能用充溢激情、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歌聲和諧、均衡。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愛我中華》,激發同學們酷愛祖國,酷愛各兄弟民族的情感。
教學打算
電子琴
教學重點
嫻熟演唱歌曲,精確表達歌曲心情。
教學難點
感知歌曲的力度改變及旋律起伏的音高改變。
教學環節
老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
2、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你們能舉出所熟識的其他歌頌祖國的歌曲嗎?
生:(五十六)生: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滿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鮮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維吾爾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
(我的中國心、中國人等)談話導入,一個簡潔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愛好。
新課教學
二、揭示課題:
今日我們起來學習一首新歌《愛我中華》。
1、播放音樂,感受歌曲的心情
1、現在讓我們一起聽聽這首歌曲,聽歌曲的同時思索兩個問題:
(1)歌曲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2)表達怎樣的情感?
2、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請大家看著歌譜聽老師范唱歌曲:
(1)思索歌曲分為幾部分?
(2)各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
2、老師對唱曲的樂段結構進行分析:歌曲是兩段體曲式。第一樂段的主題是1313530︱51253—︱,熱情活躍富有舞蹈性,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礎。第一樂句4小節由音樂主題發展而成。其次樂句是第一樂句的改變重復。第三樂句是由襯詞構成補充句。中間的襯詞顯明的表現了少數民族的語言特點。歡愉快潑,興致勃勃的心情唱出主題——愛我中華。其次樂段3.1210︱2217675。曲調昂揚。表現人們以實際行動建設自己國家的決心。其次樂句表現內容和歌詞擴充了3小節。最終一小節精練堅決,使全曲以確定語氣結束,表現出愛我中華的決心不動搖。
3、節奏練習2/4
①×××︱×××︱××××︱×0‖
②×××︱×××︱×.×︱×0‖
③×××︱×××︱××××︱×0‖
④×××︱×××︱××××︱×0‖
4、跟老師的鋼琴伴奏學唱歌曲,強調用歡快跳動、富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
老師總結:
總結這節課學到的內容。我們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的發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我們更應當團結起來。大到我們的國家,小到我們的班級體,我們都應當團結友愛,相互幫助。
三、學唱歌曲
1、發聲練習
師:分析完歌曲,在學唱歌曲之前先來做“啦”的練習
要求:輕聲、高位置。
師:請同學們看著歌譜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2、學唱歌曲
(1)老師范唱第一段
(2)學生跟錄音機輕聲哼唱
(3)訂正問題,解決難點
留意:切分音的精確、休止符的駕馭。
問:你們覺得哪些地方比較難唱、有困難?
(4)學生齊唱第一段
(5)按課本要求男女分開唱第一段
(6)學生自主跟琴唱其次段
(7)一、二段連起來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3、分析處理歌曲
師:歌曲的高潮部分力度和情感應當怎樣?
生:力度要加強,表達對老師深深的感謝之情。心情激烈些。
師:說得很好,來唱一唱這部分。
4、帶著對老師深切的愛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小組合作,編創表演
1、學生分小組,自由選擇表現形式。
(1)你能用舞蹈形式表現出對老師的尊敬嗎?
(2)請給我們尊敬的老師畫一張畫吧。
(3)請你給老師寫一封信吧。
(4)請和你的老師說一句心里話或朗誦一首小詩,好嗎?
(5)我們一起來編創一個師生之間發生的小故事演一演,好嗎?
2、分組探討,進行編創
3、分組表演
五、小結
“有誰知道什么才是老師最想收到的禮物?”
“其實作為一名老師,我最想得到的禮物,不是你們送的鮮花,也不是賀卡,不是任何物質上的東西,這份禮物不須要花錢去買,也不用動手去做,只要你專心,老師就能收到,現在誰知道老師最渴望收到的禮物是什么啊?
感受曲《報答》,前后呼應地讓學生知道老師為什么而教,希望是什么?不僅僅是學學問,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成為社會有用的人,報效祖國的人。師自唱《報答》
師:聽完這首歌你想說點什么嗎?聯系剛才老師話題你想表達一下你的心情嗎?
生:熱忱、歡快……
生:歌曲表達了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樣、建設中華的豪情壯志
細致傾聽老師的演唱。歌曲是兩部分。學生依據要求進行發聲練習。學生用手劃拍跟琴用兩種方法視唱。
生:出現許多休止符。
生:第一拍的前半拍。
生用手劃拍跟琴視唱。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很輕松的駕馭了作品的重難點。在老師的伴奏下富有激情地演唱高潮部分。在老師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完整演唱。留意聽前奏和間奏,在老師的伴奏下用美麗圓潤的聲音演唱。
學生分組探討,用自己的方式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對老師的愛:鮮花,親自做的賀卡……
我們的課堂表現和優秀的成果
學生通過初步的傾聽,感受歌曲的心情,在老師的引導下,談談對唱曲的感受。引導學生參加音樂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依據自己的思維特點來表述自己對唱曲的理解和相識,為學生更好地表現歌曲打下基礎。用“啦”輕聲哼唱,要求:輕聲、高位置,氣息連貫,養成良好的發聲習慣。歌曲中找出的全部切分音及帶有切分音的小節,通過視唱練習,解決本課的另一難點。通過不同唱法的對比,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聽辨實力和對音樂的理解實力。連續出現的弱起節奏中休止符兩種唱法的視唱解決本課的難點之一。注意挖掘音樂要素,情感自然融入。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歌曲音樂的美,領會歌曲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通過創編表演,不僅增加了學生對老師的愛,還熬煉了同學們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同學們在音樂課上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在各個方面得到熬煉。通過簡潔的提問,讓同學們意識到對老師最好的禮物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通過教室神情的演唱歌曲,讓同學們意識都要報答父母,報效祖國。
課堂小結
在我們一生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很多多教化過我們的人,幫助過我們的人,是他們不斷地靜默地支持著我們,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懷著一顆報答的、感恩的心來對待曾經教化過、激勵過我們的每一個人,師生情這個永恒的主題將恒久接著下去,希望同學們都有一份美妙的師生情。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2
教學設想與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劇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溝通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打算:
《愛我中華》的課件。
教學難點、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劇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溝通朗讀感想。
教學過程:
一、激發愛好,導入新課。
問:同學們,喜愛唱歌嗎?
答:喜愛,
師:那么今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和歌曲有關的課文,準確的說,它是一首歌詞,大家想不想聽呢?
答:想。
師:那好,我們一起來觀賞這首由喬羽創作的歌曲《愛我中華》。
(播放歌曲視頻)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介紹課文背景
2、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檢查初學成果,掃除字詞障礙。在課文中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摘抄下來。
三、精讀賞析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思索:
課文中將56個民族分別比做什么?這樣寫你感覺到了什么?
“愛我中華”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出現在哪里?你覺得有什么作用?
2、師生共議,明確:
(1)課文中分別將56個民族比作“星座”、“鮮花”、“兄弟姐妹”,語言樸實,反映了我國各民族的密切團結。
(2)課文中六次出現“愛我中華”。第一次出現在第一節的末尾,說明56個民族的人們像一片星空下的56個星座,像同一個大花園里的56朵鮮花,是親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在他們的心中,對祖國的酷愛是完全一樣的;其次,三、四次出現是在其次節中,表現了中華民族兒女在愛國熱忱的激勵下在運動場上,在各行各業中忘我的工作,無私奉獻。最終一次出現是在歌詞結尾,首尾呼應,一揮而就,將作品的愛國情感推向高潮。
四、研讀、感悟。
1、指導有感情朗讀。
讓學生邊讀邊想像那感人的場面,小組內聯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可聯系剛結束的奧運會談談自己所知道的,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讓學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可讓學生想想是誰雄姿英發?生:“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我仿佛看到運動健兒在奧運賽場上為國爭光的情形。
生:當我國的運動健兒奪得金牌為國爭光,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的內心特別激烈。
生:“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我理解為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建設我們的國家。
生:有建筑高樓的工人叔叔,辛勤耕耘的農夫伯伯,還有保衛邊疆的解放軍戰士,白衣天使……
生:有無私奉獻的老師,愛護環境的環衛工人,都在建設我們的國家。
……
2、組織探討:在朗讀歌詞中,哪句話讓你充溢激情?試著給大家朗讀一下。
3、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師讀“愛我中華”,其余生讀。
4、探討:
你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為國家做了什么?仿照這三句話自己寫一到兩句。全班溝通。
五、升華情感,結束課文。
這么漂亮的歌詞,配上昂揚的旋律,更能表達人們的愛國情感,就讓我們載歌載舞再一次聽這首催人奮進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結束全文)
六、板書設計
愛我中華
喬羽
民族情——星座、鮮花、兄弟姐妹
愛國心——奮起步伐建設國家雄姿英發
課后反思
我所在的學校是城鎮和農村的結合部,學生多數來自農村。這些學生雖然沒有特別好的家庭教化的氛圍,但是對待學習和生活,他們有仔細的看法,有樸實的情感。他們想像力豐富,口頭表達欲望很劇烈,學習愛好深厚,所以在教學中能自始至終注意學生對文本的誦讀和對學生語感的培育,主動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意,讀中悟情,讀中悟志,使文中的事與物活化。如在理解課文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自讀,同桌讀,小組讀,師生對讀,讓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閱讀中去感悟作者的民族情,愛國情。通過觀賞歌曲、課件圖片等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學生、老師、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實現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3
教學目心得體會標
1、通過觀賞《我的祖國》、激發學生對祖國的酷愛之情。
2、懂得獨唱與合唱的區分。
重點:在于觀賞好《我的祖國》熟記旋律,回簡要地分析歌曲的心情,力度,速度;AB兩段的對比。
難點:學唱歌曲的A部分,(留意:心情,力度,速度)課前打算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心得體會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老師介紹“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即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公然出兵干涉,并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鴨綠江邊。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10月25日,抗美援朝斗爭正式爆發。)
三、觀賞歌曲
3、聽老師范唱,想“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探討:歌曲可以分幾部分?
5、兩部分的心情是一樣的嗎?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其次部分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試著讓學生唱一唱,以加以體會。
8、探討:這首歌曲你聽了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其次部分為什么要處理成獨唱加合唱,獨唱表達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讓學生依據歌曲的速度、心情、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充溢了對祖國的無限酷愛之情,其次部分表達了對祖國無限的驕傲感。
四、學唱歌曲指導學生依據用贊美的情感和驕傲的心情演唱歌曲。(分領唱和合唱。)
五、你觀賞了這首《我的祖國》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嗎?
板書設計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
第一部分: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酷愛
其次部分:贊美祖國的強大驕傲
課后小結
中華,各族兒童華蜜的家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復習上節課所學歌曲
(1)、視唱全曲,
(2)、分組演唱
三、新課教學
(1)、默念歌詞一遍
(2)、隨琴輕聲把歌詞唱一遍
(3)、隨琴在心里唱一遍。
(4)、視譜
(5)、學唱歌曲
(6)、留意歌曲力度
整體演唱
(1)、請學生擔當領唱
(2)、演唱全曲
(3)、升華情感:說說歌曲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
(5)、表現:帶著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分角色唱:領唱1和領唱2,其他同學當群鳥)
五、總結全課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4
教學內容
1、唱《藍色的雅得朗》
2、做填上適當的旋律
3、聽渴望春天土耳其進行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藍色的雅德朗》,擴高校生的音樂視野,了解該民歌是如何以6/8拍的韻律以及旋律的重復,波音的運用等作用于手法表達懷鄉之情,要求以真摯的情感,連貫圓潤的演唱創建歌曲的意境和氣氛。
2、通過填旋律的練習,培育鑒別旋律流暢與否的實力和初步的額音樂創建實力。
3、通過樂曲的觀賞,感受音樂形象和心情,擴高校生的音樂視野,了解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培育學生酷愛大自然和酷愛學生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該民歌是如何以6/8拍的韻律以及旋律的重復,波音的運用等作用于手法表達懷鄉之情,要求以真摯的情感,連貫圓潤的演唱創建歌曲的意境和氣氛。
教學難點:
歌曲旋律中的二聲部教學,及情感的啟發與引導。
第一教時
教學流程老師活動學生活動要點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1=c2/41234∣5—∣515∣同學們好,老師好515∣5432∣1—Ⅱ老師好,許老師您好老師彈琴,與學生問好學生起立與老師問好
發聲練習1=F2/45650∣5650∣5654∣321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1=D4/4135653∣1356531∣mihihihihihimahahahaha1=C4/41765-∣6543-∣lalalalalalalala5432-∣4321-∣lalalalalalalala老師示范演唱學生演唱演唱時留意口型,聲音要求和諧,演唱要很輕松。
相識拍號1復習拍號,指出它的含義2/4拍3/4拍4/4拍2相識新的拍號6/8拍含義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6拍3節奏舉例××××·×·××××4視唱練習123217∣655·∣123217∣1·1·∣123217∣655·∣123217∣1·105∣5波音記號的唱法舉例:2波音2326波音6761老師:我們一起復習學過的拍號6那么6/8拍是什么含義呢?7用以前學過的學問節奏舉例8要求同學跟琴演唱9老師示范演唱并說明重點在哪個音,其于的只是帶過1學生回憶,并且說明它的含義2學生回答3學生舉例并且劃拍演唱4學生跟唱5學生跟琴演唱演唱時應留意波浪感
新授歌曲1、導入:2、初聽音樂。3、復聽。4、分幾個5、復聽。隨著音樂找、聽凹凸聲部,傾聽兩聲部的效果。6、視唱旋律(跟琴),強調強弱規律。7、用“LU”哼唱旋律,體會溫柔、連貫、美麗的聲音。8、念歌詞,體會情感,9、唱歌詞,隨琴一起。10、有感情地演唱。11、比較假如改成2/4拍與6/8拍的區分或者是兩者給人的不同感受雅德朗(亞的里亞海)馬力揚(亞的里亞海濱的山)斯普利特(亞的里亞海濱城市)第一部分流淌起伏的旋律線條,使人置身于微風輕拂的大海之濱其次部分合唱顯得非常美麗和諧,光明澄澈2/4拍的一般較為顯明有力,棱角清晰。6/8拍的一般較為流暢圓潤,帶有搖曳感。學生演唱歌曲中運用了波音,使曲調委婉細膩,迤儷華美,使歌曲具有獨特風格,而且有助于情感的升華
四、課堂小結。曲調委婉細膩,迤儷華美,演唱時要有韻律感,搖曳感
其次教時
教學流程老師活動學生活動要點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1=c2/41234∣5—∣515∣同學們好,老師好515∣5432∣1—Ⅱ老師好,許老師您好老師彈琴,與學生問好學生起立與老師問好
發聲練習1=F2/45650∣5650∣5654∣321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1=D4/4135653∣1356531∣mihihihihihimahahahaha1=C4/41765-∣6543-∣lalalalalalalala5432-∣4321-∣lalalalalalalala老師示范演唱學生演唱演唱時留意口型,聲音要求和諧,演唱要很輕松。
復習歌曲1復習歌譜123217∣655·∣123217∣1·1·∣123217∣655·∣123217∣1·105∣2復習歌曲要求以真摯的情感、連貫圓潤的演唱創建歌曲的意境和氣氛3請同學演唱1學生回憶,并且說明它的含義2學生回答3學生跟琴演唱演唱時應留意波浪感
觀賞1、導入:奧地利聞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被世人譽為“音樂神童”,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能,他的一生充溢了艱辛。為了擺脫大主教的限制和宮廷樂師的屈辱生活,使自己成為自由的藝術家,他奮斗了25年后最終遷居到維也納,但是自由后接踵而來的是貧困,生活的磨難受早的使他離開了人間,下葬的哪天,妻子臥床不起,送葬得人早早的就離去,以致一代音樂宗師被沉沒在公墓中,后人無法去尋找憑吊。生活凄慘,但是音樂卻充溢了陽光,稱他為“音樂中永恒的陽光。2、初聽音樂《渴望春天》并與《藍色的雅得朗》作對比歌曲采納6/8,旋律美麗抒情3、觀賞《土耳其進行曲》分析BAC三段的區分傾聽各段樂曲的特點A明朗雄壯,小號吹奏的特色配以仿照小軍鼓聲的伴奏音型,增加了樂曲的進行曲特點。這段音樂在全曲中出現了,對確定樂曲的風格起著重要作用。B主旋律輕快、活潑,猶如笛子的吹奏,低聲部保持著進行曲的節奏。C比A旋律更為美麗輕快流暢。尾聲的音樂威猛雄壯,像是神氣的十足的土耳其士兵在軍樂聲中的列隊行進。老師述說莫扎特的故事老師范唱老師分段彈奏,讓學生先熟識請同學觀賞學生傾聽學生跟唱學生演唱學生辨別歌曲中運用了波音,使曲調委婉細膩,迤儷華美,使歌曲具有獨特風格,而且有助于情感的升華
四、課堂小結。
第三教時
教學流程老師活動學生活動要點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1=c2/41234∣5—∣515∣同學們好,老師好515∣5432∣1—Ⅱ老師好,許老師您好老師彈琴,與學生問好學生起立與老師問好
發聲練習1=F2/45650∣5650∣5654∣321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la1=D4/4135653∣1356531∣mihihihihihimahahahaha1=C4/41765-∣6543-∣lalalalalalalala5432-∣4321-∣lalalalalalalala老師示范演唱學生演唱演唱時留意口型,聲音要求和諧,演唱要很輕松。
復習歌曲1復習歌譜123217∣655·∣123217∣1·1·∣123217∣655·∣123217∣1·105∣3復習歌曲要求以真摯的情感、連貫圓潤的演唱創建歌曲的意境和氣氛3請同學演唱1學生回憶,并且說明它的含義2學生回答3學生跟琴演唱演唱時應留意波浪感
填上適當的旋律123∣5-3∣6·176∣5--∣()∣()∣()∣()∣老師帶領學生演唱前一部分,后面的老師隨口創作幾條,給學生一個了解溝通,可以自己演奏,也可以用自己的豎笛學生演唱前一部分。學生起先創作(可用豎笛演奏)學生演奏
豎笛抽查演奏
四、課堂小結。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一、能對以“火車”為題的音樂作品產生學習愛好,樂于進一步體會音樂作品風格上的差異,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創建性地表現對火車極其他現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夠在學習運用歌曲中表情記號的基礎上,以活潑歡快的心情演唱《火車來了》。記住并能說明什么是變拍子。
三、觀賞《凱皮拉的小火車》和《太平洋123》,能夠感受,體驗節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改變在表現音樂上的作用,并能以語言或者動作等形式對音樂做出反應。
教學重難點:
一、學習歌曲,體會歌曲的心情
二、觀賞樂曲,讓學生充分體會樂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今日我們來學習一首新民歌《火車來了》
——背景: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將鐵路修建到邊疆——新疆,是一件大喜事。它大大地加強了同內地的聯系,促進了新疆經濟、文化的溝通與發展,歌曲表達了新疆各族人民以興致勃勃的心情歡迎火車開進新疆的場景和對黨的歌頌,正如歌詞所說的:“共產黨帶來好時間,華蜜日子萬年長”。
——學習歌曲,先聽范唱,邊聽邊想:
樂曲是幾拍子的?你聽得出樂曲帶有新疆風格嗎?
——學生聽歌曲,思索問題
——學習歌詞
——學生自由地學習歌詞
——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學習旋律,跟著老師的琴來演唱旋律
——反復演唱
——學生自己分四人小組演唱旋律
——學生跟著老師的琴來演唱旋律
——學習歌曲,詞曲結合
——輕輕地和老師一起學習歌曲,詞曲結合,跟著老師的琴把三段歌詞結合起來演唱
——跟著磁帶伴奏演唱歌曲
——處理歌曲:
讓學生劃出強弱記號
——聽錄音,學生仿照歌曲中的強弱
——問:歌曲的強弱代表什么呢?
——代表火車慢慢遠去
——學生跟琴仿照
——小結
——師生再見
其次課時
——師生問好
——今日我們來觀賞一首巴西的音樂作品《凱皮拉的小火車》。
——簡介:
是巴西作曲家創作的,作者汲取了巴西民族音樂要素,如悠長的民歌旋律,大小調式交替特點,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樂器:巴西鈴鼓、響葫蘆、卡巴薩等,運用多種表現手段,借鑒巴赫風格,以管弦樂的這種形式,創作了這首樂曲。
——觀賞樂曲,邊聽邊想:
你對樂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樂曲是否把你帶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車旅行?你是否留意了音樂的節奏和音響?
——學生邊聽邊想,聽完后四人小組探討
——師提問,生發揮
——你知道什么是“凱皮拉”嗎?這首樂曲的風格有哪些別出心裁?你知道它是哪國文化的作品?
——學生學習后回答老師
——你可以在地圖上找到巴西嗎?(出示世界地圖)
——學生找
——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創作的這部作品?巴西當時的狀況怎樣?作曲家運用了哪些方法表現了巴西農場的小火車?(學生通過自己打算的資料回答老師)
——你可以邊聽邊唱音樂中的旋律嗎?(學生與老師一起跟著旋律哼一哼)
——這首歌曲的心情是因乘火車而歡樂的,還是因沉重勞動而悲傷的?為什么?農場的人喜愛火車嗎?
——學生面對老師提出的一連串的問題,通過再次地觀賞,進行探討
——音樂中有哪些節奏令你感覺非常獨特?與你聽過的美洲、非洲、歐洲的音樂節奏、美國的流行音樂有相同之處嗎?
——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寫火車運行和火車乘坐人的心情的嗎?
——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再次探討
——小結
——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師生問好
——復習歌曲《火車來了》
——觀賞《太平洋231》
——簡潔介紹作者:
奧涅格,瑞士作曲家。音樂具有劇烈的特性,他的創作手法和音樂語言大膽而自由,在和聲色調上受法國先鋒派的影響,在流派上屬于新古典主義。他認為自己“既不是多調性派、無調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
——音樂作品分析:
管弦樂《太平洋231》是奧涅格于1923年創作的交響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劇院,聽眾反映劇烈,被稱作是20世紀20年頭現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當時蒸汽機車中一種先進的大型火車頭,因其每邊共有以2+3+1組合而成的6個車輪而得名。奧涅格特殊鐘愛火車頭,他曾說:“猶如別人愛馬一樣,我始終酷愛火車頭。對我來說火車頭簡直是有生命的……”
——初聽,邊聽邊想:
你通過觀賞,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聽,邊聽邊想:
你能把樂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節奏寫出來嗎?
——你能依據火車的速度把節奏排一排依次嗎?
——復聽。
對三部寫火車的作品進行比較
——你乘坐過火車嗎?說一說你第一次坐火車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關火車的音樂、詩歌、舞蹈、圖片、照片和模型介紹給大家。
——小結
——師生再見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6
第五課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開心的夢》,指導學生用溫柔,連貫,美麗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義,并能在歌頌時突出節拍特點。
3、進一步學習二聲部的合唱技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歌曲《開心的夢》的旋律尤其是二聲部的教學以及情感的啟發、引導。
2、樂理學問6/8拍的了解。
三、教學打算:
錄音帶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
1、師生問好:(用歡快的,美麗的,跳動的三種不同的心情來問好。)
2、樂理學問:6/8拍的相識。
(1)、由《秋天多么美》導入6/8拍。
師:聽老師彈一首歌,你能立刻告知我它的名字嗎?
師:我們能把它的歌譜來唱唱嗎?
師:能用LU來哼唱一下嗎?(調整聲音的位置,統一聲音)
師:能用這么漂亮的聲音把歌詞來唱唱嗎?
師:哪位聰慧的同學能告知我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
師:拍號是多少?強弱規律怎樣?三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拍號我們只學了這個三八拍子。但是,今日我們要來相識一個新的拍號,它也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誰來告知我?
(2)、6/8的含義及強弱規律。
師:能不能整齊的告知我六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它的強弱規律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呢?
師:那么6/8拍的歌聽起來是怎樣的呢?
(3)、兩聲部教學。
師:請大家看這條我特地為大家出示的這條規律,請你聽一聽,來感受一下它的強弱。
a、出示旋律
b、視唱旋律(留意換氣記號的提示與練習。)
師:這么美麗的旋律象不象做夢一樣?那么老師現在就做一個夢,請你聽聽老師做了一個怎樣的夢?請大家用聲音來表現看看。
(歡快的、漂亮的、悲傷的、驚奇的、可怕的)
(二)、新授:
1、導入:
師:剛才我們用聲音表現了各種各樣的夢,你能告知大家你做過哪些非常漂亮的、令人開心的夢呢?能告知我們,讓我們和你一起共享嗎?
2、初聽音樂。
師:有一個日本小摯友,在一個安靜而漂亮的夜晚也做了個奇妙而開心的夢,那么他夢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姑且著美麗的音樂進入他的夢鄉……
3、復聽。
師:你覺得在這個夢里哪里是他最開心的地方?你能在這個地方舉一下手來告知我們嗎?
4、復聽。
師:歌曲采納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它的這個開心呢?你能不能從力度,演唱形式這兩個方面來說說呢?
5、復聽。隨著音樂找、聽凹凸聲部,傾聽兩聲部的效果。
6、視唱旋律(跟琴),強調強弱規律。
7、用“LU”哼唱旋律,體會溫柔、連貫、美麗的聲音。
8、念歌詞,體會情感,強調驚喜的呼喊聲。
9、唱歌詞,隨琴一起。
10、分析歌詞內容,前半部分美麗的,后半部分開心的,結束句是漸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三)、課堂小結。
第五課其次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聽記、創編練習培育初步聽記旋律的實力和音樂創作實力
2、通過《鵝媽媽》組曲選段的觀賞,培育學生對音樂的愛好愛好,了解標題音樂的特點,擴大他們的音樂視野,發展他們的音樂記憶力和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聽辨音樂形象。
2、感受不同音樂所表達的音樂形象。
三、教學打算:
音帶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1=c2/4
1234∣5—∣i5、∣63、∣5432∣1—║
同學們好,您好您好潘老師您好。
老師彈琴,與學生問好學生起立與老師問好
(二)、發聲練習:
1、斷音練習
2、連音練習
3、長音練習
老師示范演唱學生演唱演唱時留意口型,聲音要求和諧,演唱要很輕松。
(三)、復習演唱歌曲演唱歌曲留意聲音的要求
(四)、觀賞《鵝媽媽》組曲
1、介紹:法國作曲家拉威爾作于1905年。原是為好友的兩個學鋼琴的孩子作的一首鋼琴四手聯彈。后來又應邀增加了《前奏曲》、《間奏曲》、《紡車舞》等段落,組成芭蕾音樂,樂曲主要取材于法國作家貝洛的民間童話集《鵝媽媽的故事》。
全曲由五首標題性音樂組成:
(1)林中睡美人,
(2)小矮人,
(3)丑姑娘和瓷娃娃的故事
(4)美女的生活
(5)仙境的花園。
2、小矮人介紹:
速度中等
(1)、雙簧管悲涼凄切的旋律,表現了孩子們孤獨傷感的心情和森林里令人擔心的寧靜,經過圓號和其他樂器的綻開之后,樂曲出現小提琴仿照鳥鳴的獨奏,引子部分的音調再現了一下之后,樂曲在寧靜的氣氛中結束。
(2)、樂曲描繪了童話故事中的一個場面,姑娘為了復原美貌,在瓷娃娃奏起用核桃和杏核做的樂器的音樂中,這時短笛在短小的引子之后,奏出帶有中國民族風格的五聲性旋律。接著用鋼片琴和中國打擊樂器鑼等奏出具有東方色調的音樂,中間部分伸展平穩,與起先部分形成顯明的對比。隨著樂曲進入再現部,以鐘琴重復了五聲性的民歌主題旋律,姑娘復原了美貌,樂曲在一片熱鬧的氣氛中結束。
學生傾聽學生辨別以及感受
(五)、總結、下課。
第五課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仔細傾聽本課的作品,并主動參加探討、溝通、演唱等活動。
2、能了解外國通俗音樂的幾種代表性形式,能感受、體驗幾種代表形式的特點。
3、能對通俗音樂作品進行價值推斷,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英語演唱,理解上有肯定的難度。
三、教學打算:
收集整理不同時期的代表性通俗音樂作品,并制作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你們最喜愛的是什么(風格的)音樂?(流行音樂)
說說你認為什么是流行音樂?你喜愛它什么?
(學生探討、老師補充,引入通俗音樂的概念及其特點)
通俗音樂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流傳,擁有廣闊聽眾的音樂。它有別于古典音樂和傳統的民間音樂,亦稱流行音樂。
請學生觀賞幾個音樂片斷,試著推斷它們分別是什么風格的通俗音樂。
進入本課課題《外國通俗音樂的幾種形式》(主頁面)
(二)新課教學
1、爵士樂:
爵士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黑人舞蹈音樂,是在布魯斯和拉格泰姆的基礎上,融合了某些白人的音樂成份而漸漸形成的。
布魯斯(blues)即藍調,在英文中是苦、愁悶的意思。布魯斯是爵士樂的主要成分。(簡介布魯斯的發展)
觀賞《dreaalittledrea》(展示歌詞)
問:歌曲表達了一種什么心情?(請學生跟著哼唱,體驗歌曲中的心情。)
答:甜蜜中帶著一點愁悶。
演唱歌曲中的片斷:(感受降三音、降七音的不同效果)
布魯斯音階:12b3456b7
(老師鋼琴彈奏,學生演唱布魯斯音階)
布魯斯音階是最能體現爵士樂風格的特征之一,在自然大調音階上增加降三音和降七音。
學生視察譜例,問:這首歌曲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威廉.漢迪《孟菲斯布魯斯》
布魯斯結構固定,4/4拍,12小節分成三句,每4小節為一句,第一、二句重復。
曲式:AA1B
小節:123456789101112
拉格泰姆(Ragtie)
拉格泰姆是美國流行音樂中第一次出現真正有全國影響的音樂形式。它最初是一種鋼琴音樂,盛行于19世紀90年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拉格泰姆的最大特點是困難的切分節奏。
聞名的作曲家斯科特.喬普林(Scttplin,1869~1917)被稱作拉格泰姆之王,1899年創作《楓葉拉格》(MapleLeafRag)
讓學生與老師一起拍節奏:
觀賞爵士樂即興演奏片斷。
爵士樂是一種即興演奏形式,嚴格說來,只有依據歌曲和主題即興演奏才能成為真正的爵樂。所以說“即興”是爵士樂的靈魂
視察圖片,說說爵士樂演奏的常用樂器
常用樂器:鋼琴、貝司、架子鼓、薩克斯、小號、長號、單簧管。代表人物:
(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0-1971)
對爵士樂的貢獻:
開創了個人即興演奏;
開創了合理切分韻律法;
采納的襯詞唱法(即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仿照樂器聲)成了爵士唱法中的重要方法。被稱為“爵士樂之父”。
作品《南部之子》是一首快節奏的樂曲,表達了演奏者愉悅的心情。
(2)、喬治-格什溫
“把爵士樂帶進正規音樂廳”的“最勝利”的.是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他用“布魯斯音階”寫成的《藍色狂想曲》是一部將爵士樂與交響樂相結合的作品,創作于1924年,同年2月12日在紐約伊奧利亞音樂廳由保羅?懷特曼的管弦樂團首演,格什溫擔當獨奏。從今,爵士樂受到肅穆音樂家及學問階層的重視。
聽賞《藍色狂想曲》片斷。
具有劇烈長久生命力的爵士樂經過百年的演化和融合,成為流行音樂領域影響最大,占有重要地位的音樂形式,它突破了地域、種族和國界的局限,成為一種世界性的音樂。
2、鄉村音樂(簡介)
聽賞約翰、丹佛《鄉村之路》請說說這首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及主要伴奏樂器。
鄉村音樂特點:
歌詞主要以家鄉、失戀、流浪、宗教信仰為題材;
演唱通常以獨唱為主;
伴奏樂器:提琴、班卓琴、吉它
演出場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鄉村集市,也參與地區性巡回演出。
3、搖滾樂
觀賞一首歌曲,感受(推斷)這首歌曲的風格。播放《晝夜搖滾》這是比爾?哈利(BillHale)在1954年錄制的《晝夜搖滾》。這首歌曲風格涉及了鄉村音樂、節奏布魯斯和波普三個方面,這也正好說明白50年頭中期搖滾樂產生的三個源頭。簡介搖滾樂的起源
兩位先驅者:比爾?哈利;埃爾維斯?普萊斯利(貓王)比較下面兩首歌曲在風格上的不同(旋律、節奏、力度及演唱方式上的差異)。
播放《esterdancere》《Appetitefrdestructin》一首旋律美麗,節奏平穩,力度柔軟,演唱抒情;
另一首節奏強勁,喊叫發泄式的演唱風格。
(對比法引入介紹不同風格搖滾的特點,并介紹幾個代表樂隊,觀賞一兩首代表作。)
主流搖滾:主流搖滾繼承了節奏布魯斯強勁有力的風格。節奏的作用在主流搖滾中更被突出。
搖滾樂一般為四拍子,在傳統的四拍子中二、四拍是弱拍,很多主流搖滾卻強調二、四拍力度,也有的主流搖滾對每小節的四拍同等強調,反拍的力度更厚重,感覺更劇烈。
代表樂隊:“滾石”樂隊等2
溫柔搖滾的主要特征是:“重旋律、輕節奏”。一般的溫柔搖滾,都具有較強的旋律性和可唱性。代表樂隊:溫柔搖滾的聞名歌手卡朋特兄妹
山區搖滾于50年頭產生在美國南方,是鄉村搖滾的前兆,它根據山區音樂的演唱方式,通常采納原聲吉他、鼓作為節奏性樂器。到到了60年頭末,在加利福尼亞發展起了一種把鄉村音樂的聲音和題材與搖滾樂的節奏和樂器法相結合的流行音樂風格,它被稱作鄉村搖滾。代表樂隊:“老鷹”樂隊《加利福尼亞旅館》琳達?龍斯塔特《心潮滾滾》了60年頭末,在加利福尼亞發展起了一種把鄉村音樂的聲音和題材與搖滾樂的節奏和樂提問:搖滾音樂中的常用樂器?基礎樂器:吉他、貝司、鼓;擴充樂器:鍵盤、管樂等。
4、通俗名曲觀賞
(1)、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版《綠袖子》《藍色的愛》
(2)、哈恰圖良《馬刀舞》
(3)、雅尼《紫禁城之光》
(三)、總結,下課。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7
其次單元學曲藝
第一課時
學唱歌曲:《說演彈唱》、觀賞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1、通過初步介紹曲藝音樂和學唱、聽賞,使學生知道曲藝音樂也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齊葩,對它產生初步的愛好。
2、能初步唱出《說演彈唱》的韻味。
3、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特點。
1、導入:本單元我們要學習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曲藝的唱腔與語言緊密結合,風格各異,具有顯明的地方性。
2、學唱歌曲《說演彈唱》
(1)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藝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藝的特點,學生們爭論探討發言,老師總結。
(2)聽幾遍錄音范唱。
(3)學生隨錄音學唱,不必學唱歌譜。
(4)用歌曲的節奏朗讀歌詞,務必將每個字都吐的很清晰。
(5)再隨錄音學唱,留意其中的韻味。
(6)隨伴奏帶演唱,老師指揮。
3、觀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1)簡介:20世紀80年頭初有一部電視連續劇轟動了整個中國,那就是《四世同堂》。這是用京韻大鼓音調創作的歌曲。
(2)聽錄音。(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3)我們聽到在錄音中有鼓和板的聲音,這就是京韻大鼓演員自己擊打出的聲音。
(4)請學生參考圖片進行聽賞。
(5)再觀賞一兩遍,要求學生感受京韻大鼓的音調和獨特的韻味。
4、小結: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8
一、導入新課:
介紹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生平事跡及歌曲的寫作背景。
安東尼.德沃夏克AntoninDvorak(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個小旅館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歲時進布拉格風琴學校學習,后入布拉格臨時劇院(后改建為國家劇院)樂隊拉中提琴,并正式起先創作。首次為音樂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現愛國熱忱的贊美詩《白山的子孫》。翌年,辭去劇院樂隊職務,到教堂作管風琴師,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從事創作,后結識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舉薦他的《摩拉維亞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還與漢斯?里希特、漢斯?封?彪羅、柴科夫斯基等人保持著真誠的友情。曾被邀九次訪問英國,旅行德國、俄國,并親自指揮作品的演出,倍受歡迎。1891年任布拉格音樂學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國劍橋高校授予他榮譽音樂博士學位。1892年被邀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此間,他寫了最聞名的《新世界(第九)交響曲》。回國后,接著在布拉格音樂學院任教和進行演出活動。1901年升任院長。他的室內樂、序曲、交響詩、歌劇和歌曲等都是人們寵愛的作品。
二、播放歌曲《奇妙的琴聲》
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的奇妙
三、引導學生朗讀歌詞
四、教唱歌曲《奇妙的琴聲》
五、學生練習演唱
師引導學生進行“漸強、漸弱”等表情處理。
六、小練習:
見書P60。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9
教學內容:
學習有關樂譜的學問相識五線譜。
教學目標:
知道音樂記譜法是人類為記錄、保留、傳播音樂而創建的。有樂于通過識譜自己學習音樂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比照所熟識的簡譜來學習五線譜記譜法。
教學打算: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學習有關樂譜的學問:
1、記譜法產生的必要性
2、歷史發展中的一些樂譜
3、視察教材中展示的幾種記譜法的特點
各種記譜法中,主要有:
①文字譜:用文字、數字等表示每個音的音高
②奏法譜:用文字、數字或其他記號表示樂器演奏方法,不表示詳細發出的音高
③音位譜:依據固定的線條,以不同的位置來記錄音位的凹凸
④圖像譜:利用圖像、記號以及文字記譜的方法
三、學習五線譜學問:
1、相識五線譜的線、間。
2、相識高音譜號。
3、相識音符、休止符的形態。
四、五線譜讀譜法的應用:
1、試一試比照簡譜和五線譜視唱歌曲《DoReMi》B段的旋律
2、練習將簡譜譯成五線譜,并學唱《水孩子》
五、課堂小結:說說這堂課給你的收獲。
六、結束課堂
課后小記:
這節音樂課不僅是給學生進行的一次學習愛好的培育,而是在音樂活動中感受“美”的熏陶,讓音樂課成為感受美、創建美的殿堂,促進學生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歡樂的學習。
其次課時:
教學內容:傾聽《DoReMi》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DoReMi》,從中體驗并表現學習五線譜的歡樂。
2、學習五線譜學問,能將五線譜(高音譜表)C調單旋律譯成簡譜。
教學重難點:體驗并表現學習五線譜的歡樂。
教學打算: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傾聽《DoReMi》:
(一)簡介音樂劇《音樂之聲》:
該劇通過描寫一個生性活潑、擔心心當修女的姑娘瑪麗亞,應聘到一個海軍上校家里當一名家庭老師,教孩子們從學唱“Do、Re、Mi”起先,在嬉戲中學會了唱歌,懂得了七個音符能創建出奇妙音樂的魔力。《DoReMi》是該劇中聞名唱段之一
(二)、欣賞音像資料,視聽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三)、學唱歌曲《DoReMi》B段
1、視唱簡譜,留意改變音的音準
2、按節奏朗讀歌詞,留意附點節奏
3、學唱歌詞,留意音高、音準、節奏
(四)、學習歌曲《DoReMi》D段
1、運用五線譜讀譜法分聲部自學
2、請高音部的同學視唱歌譜
3、請低音部的同學視唱
4、二部合唱歌譜
5、練習合唱歌詞
三、再次欣賞電影片斷,傾聽完整的歌曲《DoReMi》
課后小結::
學唱歌曲《DoReMi》,讓學生從中體驗并表現學習音樂的歡樂,感受歌曲的音樂心情。在授課前,我對學生進行了節拍、呼吸、發聲、音準。通過節奏訓練讓學生感受到節奏的穩定在音樂中的重要性;通過有效的發聲訓練,調整唱歌的正確姿態,這種方法在唱歌課上作課前打算是很有必要的;在呼吸的常規訓練中運用生活中的聞花香或者打哈欠駕馭緩吸緩呼的方法,學生沒有枯燥的感覺,很有愛好很放松很歡樂。通過表演《DoReMi》讓學生視察了解音階,從中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主動性,學唱歌曲,結合簡潔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導學生感受、表現音樂形象和心情。在學唱中我運用不同演唱形式對學生進行反復的歌曲練習;在歌曲中感受音樂劇的魅力,師生合作歌頌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和學習的無限歡樂。觀賞音樂劇《音樂之聲》片段,讓學生思索音樂劇是靠什么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的,初步了解音樂劇的有關學問,通過了解《音樂之聲》劇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節,促進學生思維的改變,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寵愛,對老師的寵愛,同時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0
情感目標:傾聽樂曲《和平頌》,能說出主題多次出現時的改變,并為主題旋律編創歌詞,表達對和平的贊頌。
實力目標:感受《快樂頌》熱忱飽滿的心情,聽出主題出現的次數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時依次進入的人聲。
學問目標:學唱兩首歌曲《恒久是摯友》和《我們是摯友》,與好友一起用歌聲和動作表達彼此的友情;背唱《恒久是摯友》。
相識音樂家貝多芬;改編旋律節奏和節拍的練習,在唱唱、奏奏和比較中,感知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唱,激起學生回憶這六年中與同伴一起度過難忘的學習生活,感受友情的珍貴。
2、讓學生在音樂中受到心靈的洗禮,陶冶學生高尚情操的好題材,同時也是對人聲的分類、演唱形式以及民族管弦樂隊等相關學問的復習與鞏固。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傾聽樂曲《和平頌》,學唱歌曲《恒久是摯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教學:
(一)傾聽管弦樂《和平頌》片段
1、播放一組“南京大屠殺”中日本侵略者殘害中國同胞的圖片,然后提問學生:你知道這一慘痛的歷史嗎?你知道“南京大屠殺”發生在什么時候嗎?接著,老師揭示本課的學習內容,簡潔介紹作品《和平頌》的創作背景。
2、初聽樂曲,熟識主題。傾聽前設問:你是否能聽出樂曲中那熟識的音調呢?學生聽后回答,并哼唱或吹奏主題,唱一唱江蘇民歌《茉莉花》,感知樂曲的主題與民歌音調的關系。
3、多遍傾聽樂曲,聽出主題出現的次數與改變。主題以合唱與樂隊的形式,通過音色、力度和旋律的改變。反復出現了五次,把樂曲推向了高潮。傾聽時,老師結合主題的表現手法和曲名《和平頌》,引導學生感知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上的作用,加深對“和平頌歌”的理解。
4、隨音樂哼唱主題旋律,并嘗試為旋律編創歌詞,表達對和平的贊頌。
(二)演唱歌曲《恒久是摯友》
1、從有關摯友的詩句、名言或歌曲導入。如:請學生吟誦一段詩句或唱一段相關的歌曲,然后談談對“摯友”的理解,共享自己與摯友之間一些好玩、感人或難忘的事情,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情感共鳴。
2、傾聽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容。老師結合歌詞中“以誠相見,以心相許”、“天高地厚,山高水長”等詞句,引導學生理解和懂得友情的真摯與寶貴。
3、再聽范唱,說出歌曲分成幾個樂段。老師從樂段的節奏、音區和心情的對比上作啟發。還請學生為這兩個不同樂段設計不同的節奏型,邊聽邊伴奏,熟識歌曲。
4、學唱歌曲。復習反復記號,找一找教科書中的反復記號,說說不同反復記號的用途。學唱時,老師留意指導學生唱好、唱準歌曲中的切分節奏;留意帶有休止符如“尋”和“相見”的地方,要唱得“聲斷氣不斷”,把一字多音唱清楚。老師要結合學生即將畢業,同學將要分別的現實,激發他們用深情的歌聲來表達同學間的友情,用真情抒發“恒久是摯友”的心聲。
5、學生自由組合,邀請自己的好摯友一起表演歌曲。
三、全課總結。
談談學習了這節課的感受。
第2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我們是摯友》,傾聽《快樂頌》,相識音樂家貝多芬;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教學:
(一)演唱歌曲《我們是摯友》
1、把歌曲的前四小節發聲練習,然后導入歌曲的傾聽與學唱,為后面歌曲演唱上的處理做鋪墊。
2、傾聽歌曲范唱,請學生聽后談談歌曲的心情,并結合歌曲內容與老師、同學一起共享自己在小學階段的師生之情和同學之情。
3、激勵學生采納自學的方式學唱第一樂段,啟發他們發覺這一樂段的特點,引導學生在休止符的地方,編創拍手的節奏等,以突出“伸出你我的手,我們做摯友”的主題,增加歌曲熱情、歡快的氣氛。
4、在老師的指導下分組、分聲部學唱其次樂段,合唱實力強的班級,實行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借助課堂樂器協助駕馭音準。演唱這一樂段時,要把歌譜中的力度改變唱出來,以表現歌曲熱情歡快的心情,表達對友情的呼喊與珍惜。
5、完整地演唱歌曲,邊唱邊用動作相互溝通,表達情感。依據歌詞的內容編創動作,如拍手、揮手以及圍著圈,手拉手前后搖擺等動作;用前四小節為歌曲增加引子和尾聲,如引子用慢速、弱的力度演唱兩次,表現對友情的呼喊,結束句用半音上行轉調、漸強的力度演唱三次,最終以漸慢的速度、強力度結束,把歌曲推向高潮,突出“我們是摯友”這一主題。
6、比較《我們是摯友》與《恒久是摯友》兩首以友情為主題的通俗歌曲,引導學生在節奏、旋律和心情上作對比,激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傾聽交響樂《快樂頌》片段
1、導入:
(1)復習傾聽樂曲《溪邊景色》片段導入,相識音樂家貝多芬。
介紹音樂家貝多芬
音樂家貝多芬,在課前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有關貝多芬的資料(生平簡介、音樂作品及創作背景等),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溝通、共享。從傾聽學生熟識的貝多芬的作品,如:《快樂頌》、《獻給愛麗絲》等人手;還講解并描述貝多芬的童年故事,或者結合學生學習的課文《月光曲》進行導入,配以形象的圖片;結合教科書上呈現的貝多芬的形象,讓學生初步相識貝多芬,為進入中學后深化了解貝多芬打下基礎。
2、隨老師的琴聲演唱或吹奏《快樂頌》主題,理解歌詞所表達的“自由、同等與和平”思想內容。演唱時,留意唱準、唱好有連音線的地方,并提示學生用飽滿的熱忱、崇高的情感和高亢有力的聲音來演唱。
3、初次傾聽樂曲,感受樂曲熱忱、飽滿的心情。老師結合貝多芬與命運搏斗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熱忱、飽滿的心情中所包含的樂觀、堅韌精神。
4、再次傾聽樂曲,聽出《快樂頌》主題音樂出現的次數與演唱形式。《快樂頌》的主題,分別采納了獨唱、重唱與合唱的演唱形式,主題先后出現了三次;在重唱時先由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演唱,后加入了女高音。傾聽時,老師與學生一起復習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的相關學問,并在反復傾聽中充分感受人聲及合唱的魅力。
5、模擬《第九交響曲》合唱部分,請學生用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演唱《快樂頌》主題,表達對“自由、同等與和平”的贊頌。先讓學生自己綻開探討:用怎樣的音色和力度能更好地表達贊頌的情感?然后給學生時間嘗試。老師還啟發學生采納前兩句領唱,后兩句齊唱的形式來演唱,如:第一、二遍分別由男女聲領唱與齊唱,第三遍全班同學起立齊唱。
6、再次完整傾聽樂曲,簡潔介紹《第九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及深遠影響。
三、全課總結。
談談學習了這節課的感受。
第3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歌曲,做“活頁習題一、二、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教學:
1、小組回憶這單元共學唱了哪些歌曲?
2、全在伴奏下復習歌曲。
3、分形式表演唱。
4、生完成第7課活頁習題一、二、三,師生共同訂正。
三、全課小結。
談談學習了這節課的感受。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1
春之聲
《春之聲》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能主動參加本科的各項音樂教學活動,對小學階段所學的內容有較清楚的記憶。
2、能依據各譜寫出歌名,依據歌名唱出或寫出歌曲的前四小節歌譜。
3、能聽辨學過的音樂,寫出其曲名,并能哼唱出音樂主題。
4、能相識小學階段接觸過的各種樂器,并能為樂器分類。
5、能把自己參加音樂活動的感受,與同學進行溝通和共享。
6、能辨識圖片上的音樂家,并說出他們的主要作品。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音樂禮儀
二、導入
同學們,同奪六年的學習,我們學到了很多音樂學問。今日我們就來看誰駕馭的音樂學問最多,誰的收獲最多?
三、難忘的歌
請依據歌譜寫出歌名
可以通過學生比一比、聽一聽和賽一賽的手段,使學生們對已學的歌曲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同時激發學生演唱和表演的潛能。
四、動人的樂曲
這一部分的重點是談同學們重新傾聽學過的動人樂曲,以再次喚起他們對樂曲情景的遐想,加深其樂曲的記憶。
五、知心的伙伴
這一部分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對已相識的樂器進行歸類,并讓他們對各種樂器演奏的方法和音色作進一步的了解。
六、好玩的活動
教學活動是引導同學們對過去的音與教學活動進行回顧,并相互溝通與活動的歡樂體驗,加深學生們對教學內容中各種學問要點的理解。
七、令人敬慕的音樂家
可以通過猜謎語、講故事或演唱代表作品,猜猜音樂家的名稱完成。
八、音樂小博士手冊
這一環節是對小學音樂學問的復習老師可以實行多種方法來完成。并可以對學生進行音樂學問方面的測試。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2
教學內容:
一、表演《DoReMi》。
二、傾聽美國影片《音樂之聲》插曲。
三、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一、知道音樂記譜法是人類為記錄、保留、傳播音樂而創建的。
二、觀賞并學唱歌曲《DoReMi》,感受、體驗歌曲的心情。
三、學習五線譜的相關學問。
教材分析:
音樂劇《音樂之聲》是羅杰斯代表作之一。《DoReMi》是該劇中聞名唱段之一。
歷史發展中的樂譜,人類記錄音樂創建了多種多樣的記普法。力圖精確地記錄下來音樂的各種要素。
第一課時
一、師生問好
師彈琴向生問好
生聽向師問好
情感溝通
打算上課
二、傾聽美國影片《音樂之聲》插曲————《DoReMi》
1、師介紹影片《音樂之聲》。
2、請生說說影片《音樂之聲》的感想,并談談對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播放《音樂之聲》插曲————《DoReMi》
4、師彈琴,生唱。
1、聽師介紹影片《音樂之聲》的背景。
2、師生共同探討溝通。
3、傾聽《音樂之聲》插曲————《DoReMi》
4、生聽琴哼唱。
音樂劇《音樂之聲》是羅杰斯代表作之一。《DoReMi》是該劇中聞名唱段之一。
三、下課
師彈琴向生再見
生聽琴向師再見
情感溝通
打算下課
其次課時
一、師生問好
老師彈琴向學生問好
學生聽向老師問好
情感溝通
打算上課
二、學唱歌曲《DoReMi》
1、播放《DoReMi》。
2、師彈琴。
3、師生同唱歌譜。
4、師彈琴。
5、播放歌曲錄音伴奏。
1、傾聽歌曲《DoReMi》。
2、生聽琴試唱歌譜。
3、師生同唱歌譜。
4、
A唱中文。
B唱英文。
5、跟錄音伴奏唱。
音樂劇《音樂之聲》是羅杰斯代表作之一。《DoReMi》是該劇中聞名唱段之一。
三、下課
師彈琴向生再見。
生聽琴向師再見。
情感溝通。
打算下課。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3
一、教學內容:
(一)、音樂學問:介紹各地民歌。
(二)、學唱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三)、活動與練習
二、教學目標:
(一)能夠主動地參加音樂實踐活動,喜愛黃河地區的民歌及民間音樂,并樂于了解其音樂文化。
(二)能夠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并能給這首歌設計一種演唱形式。
(三)傾聽女聲合唱《看秧歌》,感受、體驗歌曲歡快、活潑、風趣幽默的音樂心情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點。
(四)傾聽河北吹歌《小放驢》、河南板胡獨奏《大起板》,能夠聽辨管子、嗩吶、板胡的音色,感受、體驗《小放驢》那風趣、潑辣的音樂心情及河北民間音樂的地方特點,感受、體驗《大起板》那熱忱、奔放的音樂心情及河南民間音樂的地方特點。
三、教學重點:
觀賞各類型的民歌。
四、教具、錄音機、教學觀賞帶。
五、課時: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一)、音樂學問:介紹民歌。
(二)、觀賞民歌《看秧歌》、《小放驢》
(三)、學唱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二、教學重點:感受民歌風格。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觀賞:VCD民歌片段觀賞并導入“民歌”。
(二)、民歌:自學課本關于民歌的介紹。
(三)、民歌觀賞:
1、民歌介紹。(略)
2、觀賞:《看秧歌》。
(1)、結構:序奏、四個小段、尾聲。
(2)、啟發學生自創圖譜表示民歌結構。
(3)、觀賞要求:按課本要求進行。
3、觀賞《小放驢》。
(1)、觀賞全曲:①結合放映有關介紹河北景色的VCD,視覺和聽覺結合,加強感受。②圖譜結合,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2)、介紹地秧歌“跑驢”,幫助了解作品敞產生的背景,激發學生觀賞的愛好。
4、觀賞《大起板》:
①、簡介。(見課本內容)
②、觀賞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心情特點。
③、視聽結合,著重感受弦樂器音色的優美與細致。
5、觀賞《沂蒙山小調》
①、介紹小調的特點。②山東民歌。
③、觀賞,了解這種民歌的節奏特點及樂曲的心情。
教后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有更深的思索:一堂精彩的音樂課總是離不開構思精致充溢新意的教學設計,而那些匠心獨具的鋪墊與迷人的鏈接環節則會不斷喚起學生對音樂審美的注意,使其產生新的渴望,就像本節課中一段和三段心情的對比,速度、力度對比等,使學生以主動的心態投入到歌曲的學習當中,最主要還是培育學生的實力。任何一種課堂,都應從啟迪學生才智,培育學生實力著手,而任何一種實力的形成,又都離不開實踐。因此,學生是否形成學習音樂的實力,關鍵在于是否真正發揮了課堂主體作用。要信任學生,把學生學習音樂的權利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發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體驗中感悟中學習歌曲,使學生的思想在體驗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其次課時
一、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二)細致觀賞一組民歌。
二、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略)
(二)傾聽《看秧歌》
1、要引導學生留意歌曲的敘事性特征及地方特征。必要時,可給學生供應歌詞或歌譜,并引導學生發覺其中的方言性內容,進而理解歌曲的內容及藝術特點。
2、在傾聽歌曲的過程中,要把感受、體驗、理解其音樂內容(節奏、旋律、心情、結構、風格等)放在重要位置上。
3、在理解音樂風格的問題上,不要求四平八穩的分析。但必需抓住幾項突出的特點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分析、評說。如:歌詞的語言特征、歌曲中襯詞的運用、旋律的調式特點等。
4、在可能的條件下,可激勵學生邊傾聽邊做表演。
(三)傾聽《小放驢》及《大起板》
1、初聽兩首樂曲的時候,要完整地傾聽全曲。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樂曲的基本心情并記住其中主要樂器的音色。
2、為深化理解樂曲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唱一唱樂曲的主要旋律。如:《小放驢》的譜例一;《大起板》第一段落的旋律。
3、復聽樂曲時,要重點關注樂曲的地方風格表現在哪里。例如:樂曲的音樂體裁(如:《小放驢》為河北吹歌;《大起板》為河南曲子改編成的板胡獨奏曲)。樂曲的主要表現手法(如:《小放驢》的“學舌”、“句句雙”;樂曲最基本的藝術特色(如:《小放驢》是熱忱奔放、風趣幽默、歌頌性很強的;《大起板》是熱忱奔放、粗獷豪爽的。二者都具有我國北方地區音樂文化的共性特征,又都有自身獨特的特性色調)。
4、為了更好地相識、理解各地音樂的地方風格,最好將幾首作品作有比較地傾聽、分析及探討。
(三)主動調動同學的參加精神
為調動學生的主體參加主動性,老師要創設師生共同發覺、探究、探討音樂的學習氛圍。一切結論性的觀點和看法,都盡量交給學生去得出。即或是學生中有分歧看法,也應當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觀點或留待課后接著探討,老師要避開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實力和音樂審美實力。
(四)自制樂器的留意事項
用蘆葦管制做吹奏樂器應留意以下問題:選擇葦管時,要基本成熟但不干透,以免制做中劈裂;將葦管的一端逐步擠壓成接近一字形的管口;將壓扁的一字管口用小刀適當刮薄,邊做邊試著吹奏,切勿刮得過分。
用樹葉制做吹奏樂器應留意:選類似于柳樹葉的葉片;將葉片卷成逐步加粗的圓筒狀,管口要保持雙簧狀;待圓筒做好后,先用細線將其捆住,爾后將雙簧管口的一端壓扁即成。
制做吹管樂器時,要提示學生愛護環境、愛惜花草樹木。
教后反思:
本節課我是依據音樂課的主題“在體驗、感悟中培育學生對音樂的愛好”設計的,在其次環節中我主要是在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感上下功夫,首先是傾聽歌曲,了解歌曲的拍子、心情、速度,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讀歌詞,體會歌詞的意境,想象游擊隊員彈琵琶、唱歌謠和戰斗時的情景;再通過找出其次樂段中的動詞,體會應用怎樣聲音演唱,讓學生對比一段“太陽快要落山了”和三段“太陽就要落山“心情的對比使學生從一起先模糊的理解,一步一步對唱曲的情感有肯定的理解。使學生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用情歌頌,達到聲情并茂。
音樂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4
一、教學內容:
1、唱歌《感恩的心》《愛的人間》
2、觀賞歌曲《愛星滿天》《快樂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學習本單元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
2、能自主學唱歌曲并設計歌曲的演唱心情,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美麗。
3、了解“樂圣”貝多芬及其在世界樂壇的地位和貢獻,并學習他與命運堅韌抗爭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二聲部合唱
2、“樂圣”貝多芬及其在世界樂壇的地位和貢獻
四、教具打算:電子琴、錄音機、PPT
五、課時支配:課時
第一課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感恩的心》
2、觀賞歌曲《快樂頌》
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感恩的心》的學習,激發學生感恩老師的情感
2、嫻熟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加入手勢,更好的體會歌曲的情感
教學重點:
把學生的感恩之情通過學唱歌曲充分的調動起來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學會一邊演唱一遍加手語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話是說的是什么人呢?
二、觀賞歌曲
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愛好。
1、留意:聽一聽這首歌曲里分了幾部分?
2、節奏練習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復演唱是必不行少的,因為歌曲本身就有許多內容,在演唱的時候要留意節奏,和音的強弱改變,加強歌曲的表現力。
三、學習手語
1、演示動作由老師演示動作
2、分解動作老師講解動作,學生跟著做動作
3、分組進行練習。
小組之間相互進行練習,幫忙訂正錯誤。促進提高。
四、學生表演
一邊唱歌邊作手語。雖然學生學的還不是很嫻熟,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情感的體驗。通過這種體驗來促進同學們進一步學習。
第2課時
五、觀賞歌曲。
(1)介紹“樂圣”貝多芬。
貝多芬是世界樂迷熟識的音樂家。可先由學生來介紹,最終老師補充、總結。
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構最雄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我們今日觀賞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音樂素養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快樂頌》是貝多芬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現,他想象的全人類擁抱起來、團結起來的場面雖然是一種志向,但在當時乃至現在仍具有主動的作用。《第九交響曲》首演獲得空前勝利,巨大的歡呼聲幾乎要將大廳的屋頂掀翻,可見這首交響曲深得民心。
(3)觀賞合唱《快樂頌》。
其次課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愛的人間》,并用真摯的情感來表現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內容,在豐富的音樂表現形式中感悟“愛”的主題。
2、關注弱勢群體,感受到社會之愛,樂于表現對他人的關愛。
教學重點:
1、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聽、朗誦、唱、動的等音樂活動,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美妙情感,
3、懂得應以主動樂觀的看法面對人生。
教學難點:
能正確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點、休止符等。
教具打算:
多媒體課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1、視頻觀賞漂亮的自然風光圖
(讓學生感受擁有一雙明眸,可以看盡世間美妙景物的華蜜)
2、情境體驗,閉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體驗盲人生活的黑暗、無助,與自己形成對比,讓學生萌生關愛殘疾人的愛心與責任心,從而引出歌曲《愛的人間》)
三、新歌教學
(一)介紹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二)反復傾聽歌曲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心情。
2、朗讀歌詞
3、老師范唱,學生思索歌曲可以分為幾部分
(三)學唱歌曲
1、隨琴齊唱,找出難點。
2、解決難點
3、歌曲處理,多種形式鞏固歌曲。
第2課時
四、觀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探討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漂亮的天空”“我們就是漂亮的天空,顆顆愛星像滿天的星星”。
(3)復聽。
(4)劃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內相同或相像的樂句。
(5)再次觀賞,激勵學生輕聲地跟著錄音哼唱。
五、小結。
其次單元八音盒
單元備課
單元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防蟻保障合同
- 2025年自建房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工程合同范本2
- 《2025物業管理服務保函示范合同》
- 裁判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執法方式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數碼產品分銷商合同范文
- 2025租房合同漫畫范文
- 豬場股份制合同協議
- 電影股份代持協議合同
- 豬舍施工合同補充協議
- 夏季換季護膚知識培訓課件
- 大學美育(第二版) 課件 第九單元:雕塑藝術 課件
- 冰雪運動場所的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估
- 外傷引起失血性休克護理查房課件
-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課件2
- 女性寶媽健康知識講座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一覽表(建辦質〔2018〕31號)
- 運動營養食品生產許可審查方案
- 景區保安投標方案技術標
- 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臨床路徑方案(完整版)
- 關羽單刀赴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