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是相對于中心事物而言的,與某一中心事物有關的事物,就是這個事物的環境。環境科學研究的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題的外部世界,即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環境的基本特征:環境的整體性;環境資源的有限性;環境的變動性和穩定性:變動性是指環境的結構和功能始終處于不斷的變化中,穩定性就是環境系統對外界一定強度的干擾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的特性,環境的穩定性和變動性是相輔相成的,變動是絕對的,穩定是相對的;環境的地域差異性。環境的基本功能:提供資源功能;消納廢物功能;生命支持系統功能;文化功能。環境系統:地球表面各種環境要素或環境結構及其相互關系的總和。環境結構和環境狀態:是環境系統特征的內在與外在表示。環境結構指的是環境整體(系統)中各獨立組成部分(要素)間數量的比例關系、空間位置的配置關系以及聯系的內容和方式,簡單地說,環境結構表示的是環境要素怎樣構成一個環境整體的。環境狀態是環境結構的運動和變化的外在表現形態。不同的環境結構具有不同的環境狀態。通俗講,環境狀態是環境系統的外在表現形式。環境質量的科學定義應該是環境系統客觀存在的一種本質屬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環境系統所處的狀態。環境質量的價值:環境質量與人類需要之間客觀存在著一種特定的關系。要真正把握住評價的實質,必須要做:①對客體要有透徹的了解和把握,環境評價中了解環境本身的特征由環境監測和環境分析來完成。②正確把握主體的需要——人類的需要,環境評價中人類的需要已凝結在環境評價標準中。價值與評價:價值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關系;評價是主體對價值進行的判斷;評價是價值在人類意識中的反映(價值是一種客觀存在,評價則是人類對這一種特殊的客觀存在的判斷和評定。也就是說,是客體與主體需要的關系在人類意識中的主觀反映。評價的結論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環境質量評價的本質:環境質量評價是環境質量價值的反映,是環境質量與人類生存發展需要之間的關系進行判斷。環境(質量)評價的類型:①按評價的時間劃分:環境質量回顧評價;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②按環境要素劃分:單要素環境質量評價;整體(區域)環境質量綜合評價;③按評價區域劃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城市環境質量評價;區域(流域)環境質量評價;全國環境質量評價。還有,按評價對象劃分;按評價內容劃分。環境質量評價的地位和作用:環境質量評價是環境管理的基礎;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保護標準是指:為保護人群健康,社會物質財富和維持生態平衡,對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對污染源、監測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標準的總稱,簡稱環境標準。GB國家強制標準GB/T國家推薦標準GB/Z國家指導性技術文件。國家環境保護標準:GHZB—國家環境質量標準GWPB—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GWKB—國家污染物控制標準;HJ國家環??偩謽藴蔋J/T國家環??偩滞扑]標準。國標與國際標準對應關系:IDT等同采用(identical),MOD修改采用(modified),NEQ非等效標準。環境質量標準與環境質量基準的關系:環塑煩it環境質量標準與環境質量基準的關系:環塑煩it基淮醉頃麗it煉雅阿境煩it評忻的怔摒:悔基輕與丸辭凰原.社矗礙的郴要綜書起耒試疔烷臺忙境質fir印價的處嗚聞性具刊時間性華學陰研咒的慌昔皓蛆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分為三級:一級是為保護自然生存和人群健康,在長期接觸下,不發生任何危害影響的空氣質量要求;二級是為保護人群健康和城市、鄉村的動植物,在長期和短期接觸情況下,不發生傷害的空氣質量要求;三級是為保護人群不發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動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長的空氣質量要求。制定環境質量標準的原則、依據。制定的原則:保障人群的身體健康,使人類不因環境質量的變化而受到危害或毒害;既要與當前的社會經濟水平相適應,又要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保障自然生態系統不受破壞;因地制宜,確實可行;區域差異性原則。制定的依據:科學性——以自然科學規律(主要是環境質量基準)為依據;經濟技術可行性——以社會科學規律(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統一)為依據;政策性——以國家環保法和相關法規為依據。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類: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它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二類區為城鎮規劃中確定的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三類區為特定工業區。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I類: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II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III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w類: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V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土壤環境質量分類:根據土壤功能和保護目的,可分為三類:I類主要適用于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原有背景重金屬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茶園、牧場和其他保護地區的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類主要適用于一般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等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上對植物和環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II類主要適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比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礦產附近等地的農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質量基本上對植物和環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實現環境管理目標,對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所規定的允許排放水平。環境質量標準與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關系:①質量標準與排放標準是環境管理的兩個方面。②環境質量標準是排放標準的具體依據。③環境質量標準是目標,而排放標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手段。4排放標準是直接對污染源進行控制,而質量標準則是通過控制環境質量間接地對污染源進行控制。⑤排放標準是執法的依據,而質量標準通常無直接法律效應,是編制規劃、制定政策、下達任務、制定排放標準的依據。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的基本要求:①能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的優劣,特別是能夠衡量生態環境功能的變化。②能反映生態環境受影響的范圍和程度。③能用于規制開發建設活動的行為方式。如行業為保護生態環境制定的規范、設計要求等。環境質量指數:當一個環境指數的值設計成隨環境質量提高而遞增。環境污染指數:當一個環境指數的值設計成隨環境污染程度的增加而遞增環境指數的作用:從宏觀上,通過大量數據整理、分析整體上表征環境質量,易為普遍接受,具體來說有如下作用:1、對評價區域的環境質量分級,以便不同區域、不同時期環境質量比較;2、可檢查環境標準的執行情況,目前來說主要檢查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3、可用于確定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和分析變化趨勢;4、可利于信息交流,向公眾報告環境質量狀況;5、有利于科學研究,進一步探索環境質量現象的本質。確定評價因子的依據主要有:環境質量評價的目的和要求,所選擇的評價參數應能滿足預定的目的和要求;區域污染源調查和評價所確定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評價費用的限額與評價單位可能提供的監測和測試條件;盡可能選用環境質量標準所規定的因子。單元指數:可看作是某一環境要素的某一環境污染物(環境因子)的指數。分指數:可看作是某一環境要素的環境指數。綜合指數:可看作是某一區域各個環境要素的綜合。污染源: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的發生源,通常是指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的總稱。人為污染源的類型:1、按環境污染的主要對象(受體):水污染源、土壤污染源、生物污染源;2、按污染物的排放方式:點源、線源、面源;3、按污染物發生類型: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污染物是指進入環境后能使環境的組成、結構、性質、狀態乃至功能發生直接或間接有害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物質組成。污染物排放量的確定:物料衡算法: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產品所含這種物料的量與這種物料流失量的總和。工G投入二工G產品+工G流失。當投入的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時,可按下列總量公式進行衡算:工G排放=工G投入一工G回收一工G處理一工G轉化一工G產品。工G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總量;工G產品——進入產品結構中的某污染物總量;工G回收——進入回收產品中的某污染物總量;工G處理一一經凈化處理掉的某污染物總量;工G轉化一一生產過程中被分解、轉化的某污染物總量。排污系數法:計算公式為M(kg污染物/年)=K(kg污染物/噸產品)XW(噸產品/年)。實測計算法:廢水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體積流量(m3/h)=質量流量(1000kg/h)/密度(1000kg/m3);體積流量(m3/h)=平均流速(m/h)X過流面積(m2)M=CQ與廢水相比,廢氣污染物的排放測量要特別注意3個方面:1、 濃度的數量級小,一般使用mg/m3為單位,而廢水通常是mg/L。2、 煙氣量的測量,按照不同斷面采樣點布設原則布點采樣監測。3、 由于煙氣在體積、壓強和溫度上的依賴關系,檢測時需要同步進行溫度、壓力的測量,計算時需要將煙氣流量和濃度折算到標準狀態下,寫作NM3/S和mg/NM3。污染源評價的概念和目的:最終確定主要污染源和各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某污染物的等標污染負荷:’生陸:某污染物的年排放量(t/a);5■:某污染物的評價標準】mg/L(水),mg/m3(氣)]。某污染物在污染源或區域中的等標污染負荷比:
(污染源)AT.-^.xlOWo某污染源在區域中的等標污染負荷比: 。AT.-^.xlOWo將評價區各種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從大到小排列,分別計算它們的負荷比及累計百分比,將累計百分比累計到80%左右的污染物列為該區的主要污染物;將評價區污染源的等標污染負荷從大到小排列,分別計算負荷比及累計百分比,將累計百分比累計到80%左右的列為該評價區的主要污染源。一控雙達標:“一控”指的是污染物總量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內。“雙達標”指的是:工業污染源要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空氣和地面水按功能區達到國家規定的環境質量標準。空氣污染指數的定義:API是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各項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來確定污染指數的分級及相應的污染物濃度值。空氣質量日報的組成: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當樹濟物緬ca<s時虛升制s.匚一匚…式中 第』種馬染參數的仔變片搭瓠C一第i種存染蓼救燉敲度仙h—第i種污染舂數汀勺轉if點厠會渠彳網捋數匸I—第誦繰緲卄1朋折融漲分酬數匚一我折點上i種濟物級楨仏API計算方法: ’-''-各種污染物參數的污染分指數計算出以后,取最大者為該區域或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WQI值用整數表示,將水質指數共分成0-10的11個等級,數值越大,水質越好。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以地下水水質調查分析資料或水質監測資料為基礎,單項組評價按所列標準分類,劃分為五類,不同類別標準值相同時,從優不從劣。環境影響:狹義:是指人們的開發行動可能引起的物理、化學、生物、文化、社會、經濟、環境系統的任何改變或新的環境條件的形成。廣義:是指人類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社會活動)導致的環境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對人類社會的效應。環境影響概念包括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作用和環境對人類的反作用兩個方面。環境影響評價:指對擬議中的建設項目、區域開發計劃和國家政策實施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后果)進行的系統性識別、預測和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意義):保證建設項目選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尤新建項目);指導環境保護措施的設計,強化環境管理;為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導向;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現狀調查的一般原則:原則上調查范圍應大于評價區域,特別是邊界外遇到重要污染源時;收集現狀資料為主,現狀調查或測試為輔;盡量全面、詳細、定量化。
特點應用荷國廣,收直接葢啦第一手龐威體上f搟環境特點?特別cifcA)效大,較節書扎料「可彌)卜攬集宙是人忙I不易達到或接近的地力、物力和時間料法的用足 區{不易幵廉現壯囑直的地區〕的環境找況局園性只能快得第二手工作巫大"耗人力.翌竊料劉讀刑井析枝術的制
,喩盤》貴料-常平空面.物力.時間.井受的.產主精度平高“不宜用
需補充 奉節、儀器設笛兼于微環境的調査件的RJ制環境現狀調查的方法:環境敏感度:指在不損失或不降低環境質量的情況下,環境因子對外界壓力的相對計量。工程分析:從項目總體上即宏觀上掌握開發建設活動與環境保護全局的關系;從微觀上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供所需的基礎數據(預測、評價、提出措施)。作用:(1)項目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作為擬建項目多方案選優的依據;作為項目環境可行性決策的依據(。2)為環工程分析中將沒有排氣筒或排氣筒低于15m排放源定為無組織排放。確定方法主要有三種:物料衡算法:通過全廠物料的投入產出分析,核算無組織排放量;類比法:與工藝相同、使用原料相似的同類工廠進行類比,在此基礎上,核算本廠無組織排放量;反推法:通過同類工廠,正常生產時無組織監控點進行現場監測,利用面源擴散模式反推,以此確定工廠無組織排放量。環境影響的預測的主要任務是事先估計由擬議開發行動所產生的環境因子變化量和空間范圍以及環境因子變化在不同時間階段發生的可能性(環境風險預測)。以專家經驗為主的主觀預測方法;以數學模式為主的客觀預測方法;以實驗手段為主的實驗模擬方法。c——污染物質的平均濃度;x,y,z 三個方向上的坐標;U,V, 三個方向上的速度分量;t 時間;'——污染物源、匯強度;系統: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的,執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組成的有機整體。系統的元素又稱為子系統,而每個子系統又包含若干個更小的子系統。同樣每一個系統又是比它更大的系統的子系統。系統分析:對研究對象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探索和研究過程,它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確定一個系統所應具備的功能和相應的環境條件,以確定實現系統目標的最佳方案。案例1固體廢物處置中心項目題目:某市擬建一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其主要的建設內容包括:安全填埋場、物化處理車間、穩定/固化處理車間、公用工程及生活辦公設施等。該地區主導風向為西南風,降雨充沛。擬選場址一:位于低山丘陵山坡及溝谷區,某村東北側(直線距離1.8km),主要植被為人工種植的果園、水稻蔬菜等,交通方便,需建進場公路1000m,垃圾運輸沿途經過3個村莊,人口居住稀疏。選址區場地外東北側為地勢最高點,場地北部有一條東西走向溝谷,在溝谷西部有一個人工土石壩,溝谷匯水在此形成一個人工魚塘。場地外南側池塘為最低點,場地南部匯水沿南側坡地匯入南部溝谷向南流出。選址區南側5km處有一處森林公園,位于最近水廠取水點上游25km處。選址區西邊界(200m)外有一高壓高架輸電線穿過。擬選場址二:位于某村莊北面山谷(距離該村1.5km),地表植被主要為馬尾松一芒萁群落和人工種植林,交通方便,需建進場公路800m,垃圾運輸沿途經過2個村莊,人口居住比較密集。選址區臨近森林公園(約1km),場地周圍地勢南高北低,北側有一水塘(非飲用水)。選址區位于最近水廠取水點上游20km處,距最近變電站1km。問題:1、 兩個場址哪個更適合建設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為什么?2、 該建設項目評價的重點是什么?3、 該項目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4、 水環境影響的主要評價因子包括哪些?5、 上述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還缺少哪個主要的建設內容?6、 環境影響預測的主要內容及預測時段包括哪些?參考分析:1、兩個場址哪個更適合建設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為什么?兩個場址對比分析見下表:埼址條并1-5km外有村莊,Tkm葉冇曲嶷去園水電設it樂件aom夕卜有一品壓喘柴輸電線】k燦外有變<1站文通狀氓交通甘使.需健進場必賂】兩個場址對比分析見下表:埼址條并1-5km外有村莊,Tkm葉冇曲嶷去園水電設it樂件aom夕卜有一品壓喘柴輸電線】k燦外有變<1站文通狀氓交通甘使.需健進場必賂】OWE交通方便,需建進場總腐BOQm科途坯過3個村XI-人口炳忖驚就垃戰適輸褂逢經過E平村皿丸口居性比較密加肖然生盤環境壬空柏施為人工種械的果同,朮酹蠻束畔?離哉趕水廠収水點上游朗km處地應植樓為燈甩松苦黃群落和人匸持植林*培近水廠觀水點上沸20km處埼地用由堆毋甫離北低?地風水丈條秤場旭北辭有溝谷.帝襌匯術沿甫鬪坡電匯人南肺旳眷向南能出地形條件地.畛有利.能盡鍛融少工崔融-有足第 世形有利.能盡訊茴少工程甘.有足篇覆耘上來源 .上來醫由上表可知,與場址二相比,場址一優點:破壞人工種植的果園、蔬菜,對生態破壞相對較??;離最近水廠取水點相對較遠,對水環境影響相對?。浑娏υO施距離比較近,距離村莊和森林公園等敏感點比較遠,對周圍敏感點噪聲和景觀等影響小。缺點:其建進場公路要長200m;村莊數目多,人口居住比較稀疏。綜合上述兩個場址的優缺點,選擇場址一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更適合建設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2.該建設項目評價的重點是什么?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是垃圾處理工藝的可行性、垃圾場選址的合理性以及垃圾填埋場運行期間垃圾滲濾液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的影響。3.該項目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1)地理位置:建設項目所處的經緯度,行政區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地理位置圖;(2)地質環境:根據現有資料詳細敘述該地區的地質構造、斷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質構造。若沒有現成的地質資料,應根據評價要求作一定的現場調查;(3)地形地貌:建設項目所在地區海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對高差的起伏狀況,周圍的地貌類型;(4)氣象與氣候;(5)地表水環境:地表水水系分布、水文特征;地表水資源分布及利用情況,主要取水口分布;地表水水質現狀及污染來源等;(6)地下水環境;(7)大氣環境根據現有資料,簡單說明項目周圍地區大氣環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來源、大氣環境容量等;(8)土壤與水土流失:土壤類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質、土壤層厚度等;(9)生態調查:植被情況(如類型、主要組成、覆蓋度和生長情況等),有無國家重點保護的或稀有的野生動物、植物;(10)聲環境:確定聲環境現狀調查的范圍、監測布點與現有污染源調查工作;(11)社會經濟:包括社會經濟、人口、工業與能源、農業與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等;(12)人文遺跡、自然遺跡與珍貴景觀:主要是與項目臨近的森林公園情況,并調查選址區是否有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景觀。水環境影響的主要評價因子包括哪些?地表水環境影響主要評價因子包括:pH、COD、BOD、SS、石油類、氨氮、總磷、揮發酚、總汞、總氰化物,還有其他重金屬如Cu、Cd、Zn、As等;地下水:pH、總汞、總氰化物、Cr6+、Cu、Zn、Cd、As。上述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還缺少哪些主要的建設內容?上述固體廢物安全處置中心還缺少污水處理設施。環境影響預測的主要內容及預測時段包括哪些?(1)水環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預測填埋場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車間產生的廢水以及生活區污水對水環境的影響。分析垃圾滲濾液的環境影響時,還應考慮非正常情況下如防滲層破裂對地下水污染的分析。(2)大氣環境:施工揚塵、填埋機械和運輸車輛尾氣、填埋場廢氣對填埋場周圍環境和沿線環境空氣的影響。(3)噪聲:施工機械、作業機械和運輸車輛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4)水土流失:項目選址區位于低山丘陵區,建設期對植被破壞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一定要采取防護措施。(5)生態環境和景觀影響:建設填埋場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植被,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棄土堆放等給選址區及其周圍生態環境和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預測時段包括:建設期、運行期和服務期滿后(封場后)三個時段。案例2公路建設項目題目:某地擬建一公路,全長116.8km,項目沿線經過5個鎮,10個村、2個工業區。所選路線跨越水源保護區、風景旅游區和一個自然保護區,跨過一條河流和兩座山,周邊還包括超高壓變電站。沿線某些路段現有道路,將道路進行拓寬,標準路幅寬75m,主道雙向八車道,兩側加設輔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線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線、1座環形回頭匝道)、跨河橋梁1座、隧道300m;改造現有立交、跨線4座,保留立交、跨線2座。項目沿線最近的村莊距擬建公路300m,建設過程中拆遷房屋121288m2,臨時建筑19344m2,征地面積13萬畝。全程棄土點10個,取土點11個,有高填方段3000m。項目總投資45億元。項目選址區氣候冬夏季有明顯差異,夏季氣候濕潤多雨,冬季干旱、風沙大;降雨年內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問題:1、項目噪聲評價范圍是多少?為什么?2、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3、本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方法與內容?4、該項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內容?5、本項目竣工后環境保護驗收調查的重點是什么?1、 項目噪聲評價范圍是多少?為什么?本項目噪聲評價范圍取道路兩側500m。由于項目沿線較遠處才有聲敏感點,項目噪聲評價范圍應適當放寬到敏感區附近,可取道路中心線兩側500m范圍內。2、 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1)生態環境影響:施工可能導致沿途生物量減少(尤其是自然保護區段),改變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觀影響(尤其是途經風景旅游區段).(2)水
土流失:取土點、棄土點、橋梁基礎作業、水庫旁路基建設、房屋拆遷等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并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3)水環境影響:施工人員產生的施工廢水、橋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對水質造成負面影響,在途徑水源保護區路段施工時需特別注意.(4)聲環境影響:建筑拆遷等施工噪聲會對施工區周圍居民區等聲敏感點造成影響。(5)施工揚塵和固體廢物也會對施工區周圍的大氣環境、水環境等造成影響。3.本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方法與內容?(1)自然環境調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2)生態系統調查:自然保護區及沿途評價范圍內動、植物種(特別是珍稀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生活習性、生境條件、繁殖和遷徙行為的規律;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特點、結構及環境服務功能;與其他生態系統關系及生態限制因素等。(3)區域社會經濟狀況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資源利用現狀等。(4)敏感保護目標調查。(5)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環境規劃調查。(6)區域生態環境歷史變遷情況、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自然災害等。主要調查方法有資料收集、文獻調研、現場考察、遙感解譯、專家訪談等。4.該項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內容?(1)工程概況:介紹項目名稱、工程項目設計等。(2)施工規劃:介紹工程的施工規劃。(3)生態環境影響源強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從生態完整性和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對項目建設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源強進行分析,盡可能給出定量數據。如占地、植被破壞量、水土流失量等。注意分析生態環境影響時要考慮區分臨時影響和永久影響、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而且要同替代方案或推薦方案對比分析,工程選線、選址方案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很大差異。(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項目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主要污染物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和噪聲源強,以及其他風險問題。建設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揚塵、施工噪聲。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主要根據施工人數和施工人員每天的用水定額來計算;施工揚塵與施工噪聲可采用類比法來計算。運行期工程分析的注意內容包括公路噪聲和汽車尾氣對周圍環境敏感點的影響,同時考慮公路車輛泄漏和事故風險影響源強。5.本項目竣工后環境保護驗收調查的重點是什么?本項目竣工后需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調查的重點為水土流失危害、景觀影響、水源區水環境影響、土地資源占用量、生物多樣性損失、聲環境影響。調查施工過程中是否采取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大氣圈垂直結構:對流層(~10km左右);平流層(對流層頂~50-55km);中間層(平流層頂~85km);暖層(中間層頂?800km);散逸層(暖層以上).大氣壓力總是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均質大氣層一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變.溫度: -氣壓:單位:mb(毫巴)。1atm=101326Pa=1013.26mb=760mmHg。大氣污染的定義:如果大氣中的物質達到一定濃度,并持續足夠的時間,以致對公眾健康動物、植物、材料、大氣特性或環境美學產生可測量的不利影響,這就是大氣污染。氣溫垂直遞減率(氣溫直減率):(大氣)干空氣絕熱溫度遞減率一干絕熱直減率:(空氣團)
氣溫垂直遞減率(氣溫直減率):(大氣)干空氣絕熱溫度遞減率一干絕熱直減率:(空氣團)大氣穩定度及其判據:定義: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穩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對流。外力使氣塊I大氣穩定度及其判據:定義: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穩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對流。外力使氣塊I升此F降■H塊去掉外.力r塊型速"有返回璉如乾定吒塊加逋上升或下降,不著定t決停在外力古沖虹,屮性.引起人%運動的作用力◎百接作用力..水卩氣圧梯度力]垂豈上與重力基本T-衡〕地輅倔向力f相對運功:方向占變)間接作用力M慣性■?電力(:大氣曲變運動:很小)L摩擦力{近HkJ-2km內即浪)決定判別參數的主要獨立因子為(輻和地形特征。xlO9竊一評價等級判別參數,即等標排放量,m3/h;—第i類污染物的單位時間排放量,t/h;—第i—第i類污染物的單位時間排放量,t/h;—第i類污染物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評價工作級別:復雜地形:丘陵、山區、沿海以及大中城市的城區等。對于一、二、三級評價項目,評價范圍的邊長一般分別不應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復雜地形取下限;高斯模式的四點假設為:(1)污染物在空間yoz平面中按高斯分布(正態分布),在x方向只考慮遷移,不考慮擴散;(2)在整個空間中風速是均勻、穩定的,風速大于Im/s;(3)源強是連續均勻的;(4)在擴散過程中污染物質量是守衡的(不考慮轉化)。(?(工』山)二一二耳+耳)]無界連續穩定點源煙流擴散模式: ■
Q 1v2EQ(T 2b b有效源高He=0,地面連續點源擴散模式為:C一下風向某一點(x,y,z)處的空氣污染物的濃度,mg/m3;Q—源強,mg/s;y—該點(預測點)與通過排氣筒的平均風向軸線在水平面上的距離,m;He—排氣筒有效高度(m),He=Hs+AH。Hs:幾何(實際)高度;△H:煙氣抬升高度;m。m。煙氣的熱釋放率:(kJ/s)煙氣的熱釋放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向環境釋放的熱量,煙氣的熱釋放率:(kJ/s)煙氣的熱釋放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向環境釋放的熱量,越高,煙氣抬升的浮力越大。匚 Pa—大氣壓力(hPa);Qv—實際排煙率,m3/s;△T—煙氣出口溫度與環境大氣溫度差(K);Ts—煙氣出口溫度,K。造成煙氣抬升高度的增加:風速增加,排氣速率增加,煙氣溫度降低太陽高度角是指當時當地太陽實際照射到水平面上的角度。=arcsinfsin^sin^-lcos 4?cos(15/-lA-300)]—當地緯度;—當地緯度;■—當地經度;圉一太陽傾角,按當時月份和日期可查表(一般氣象常數可查出)t—觀測進行時的北京時間,單位ho造成水體的水質、生物、底質質量惡化的各種物質或能量都稱為水體污染物。從不同的角度可將水體污染物分為各種類型:①按理化性質分類可分為物理污染物、化學污染物、生物污染物綜合污染物。②按形態分類可分為:離子態邙日離子、陰離子)污染物、分子態污染物、簡單有機物、復雜有機物、顆粒狀污染物。③按污染物對水體的影響特征分類可分為感官污染物、衛生學污染物、毒理學污染物、綜合污染物。廢水進入河流水體后,不是立即就能在整個河流端面上與河流水體完全混合。雖然垂直方向上一般都能很快地混合,但往往需要經過很長一段縱向距離才能達到橫向完全混合,這段距離通常稱為橫向完全混合距離??v向距離小于橫向完全混合距離的區域稱為橫向混合區;縱向距離大于橫向完全混合距離的區域稱為斷面完全混合區;對河流,可以按下式將水質參數排序后從中選取預測水質因子:
ISE—水質參數的排序指標;Cp—建設項目水污染物的排放濃度,mg/L;Cs—水污染物的評價標準限值,mg/L;Ch—評價河段的水質濃度,mg/L;Qp—建設項目的廢水排放量,m3/s;Qh一評價河段的流量,m3/s。ISE是負值或是越大,說明擬建項目排污對該項水質因子的污染影響越大;零維模型:當把所考察的水體看成是一個完全混合反應器時,即水體中水質組分的濃度是均勻分布,即在任何一個空間方向上都不存在濃度的變化,進入的污染物能在瞬間內分散到空間各部位;根據質量守恒原理,可以寫出反應器的平衡方程,即零維模型:F——反址器內介質的律枳;Q—進■.出反應黯的含鴨渠物洗慵龍就:盹——輸人奮嵐中的芳欒胸拙度匚£——輸出介就中的污集物蒂度*即反應器巾的污欒物詼度;V<'n□'卜B+V<'n□'卜B+嚴r——活集物的反應遼度■,對于一個沒有源、匯項的反應器,即s=o:--0口-致+嚴tit--0口-致+嚴tit,即y=—kc為污染物衰減速度常數;注:小型湖泊屬零維模型;一維水質模型:如果污染物濃度只沿x軸方向變化,在y軸和z軸上濃度是均勻的;在均勻—br--Ur~+MJtC*tJ流場中,UX和Ex可看作常數,貝I」: 「 如果污染物的降解服從一級反應,在x方向無其他源匯項,則S(x,c,t)=-kc注:河流水質的模擬和預測常用;二維水質模型:當在x和y方向污染物濃度都有變化,在z軸上濃度是均勻的;大型的河流、河口、海灣、淺湖的水大型的河流、河口、海灣、淺湖的水質模擬和預測常用;三維水質模型:描述水質組分,遷移變化在三個方向進行。一)零維水質模型一)零維水質模型小型湖泊(水庫):"^'■'v/q—水流理論停留時間;例:一個庫容1X105m3的水庫,進水和出水流量為4X104m3/d,進水BOD5=8mg/L,降解系數k=0.5/d,河水可與庫水迅速混合,求出水B0D5。工伽寓iL
工伽寓iLI Ax1+kl+—fc由多個零維靜態單元河段組成的順直河流水質模型二)一維模型在穩態條件下, 對于非持久性或可降解污染物,若給定x=0,c=cO,則c=ctexp2E.」c=ctexp2E.」對于一般條件下的河流,推流形成的污染物遷移作用要比彌散作用大得多,在穩態條件下,彌散作用可以忽略,則河流完全混合模型:I—廢水與河水混合后的污染物濃度,mg/L;河流中污染物的背景濃度,mg/L;I—廢水中的污染物濃度,mg/L;Q—河流的流量,q—q—排入河流的廢水的流量,完全(單純)混合模型假設(條件):河流是穩態和定常排放的:即河床斷面積、流速、流量及污染物的輸入量不隨時間變化;污染物在整個河段內混合均勻,即濃度處處相等;廢水中的污染物為保護性(持久性)物質,不分解也不沉淀;無支流和其它排污口廢水進入。因此,完全混合模型可在兩種情況下應用:一是排放的污染物與河水完全迅速混合;二是要預測的是持久性污染物,雖然廢水與河水完全混合的時間較長,仍可用完全混合模型例:均勻河段長10km,有一含BOD的廢水從這一河段的上游端點流入廢水流量為0.2m3/s,BOD濃度200mg/L,上游河水流量2.0m3/s,BOD濃度2mg/L,河水的平均流速u=20km/d,BOD的衰減系數k=2/d,求廢水入河口以下1km、2km、5km處的河水中BOD的濃度。解:河段初始斷面河水中BOD濃度為:以Ax=0.5km為單位,將河段分成環境單元,即1km、2km以Ax=0.5km為單位,將河段分成環境單元,即1km、2km、5km處的河段分別處在i=2、4、10的位置。計算BOD的濃度同理,分別用4和10代替上式中的i,有C4=16.5(mg/L),C10=12.3(mg/L)。例:一均勻河段,有含BOD的廢水流入,河水的平均流速ux=20km/d,起始斷面河水(和廢水完全混合后)含BOD濃度為CO=20mg/L,BOD的衰減系數k=2/d,擴散系數Ex=1km2/d,求下游1km處的河水中BOD的濃度。環現器卜眉鄴卜扎|C=18.1(mg/L)(三)二維模型TOC\o"1-5"\h\z-護「-處dede. “£工+E..—--H. H.. &=卄在穩態條件下: ’Ex—x坐標方向的彌散系數ux—x方向的流速分量;itJr TxJwA.kx、?」注:可用于大型湖itJr TxJwA.kx、?」注:可用于大型湖如果忽略Ex和uy,則:泊岸邊排放的污染預測;如果污染源在邊界上向一邊無限寬度空間排放,則排放的污染預測;3、有邊界的連續點源排放如果污染源處在兩個邊界之間,則如果污染源為邊界排放,而且環境的寬度為B排放的污染預測;3、有邊界的連續點源排放如果污染源處在兩個邊界之間,則如果污染源為邊界排放,而且環境的寬度為B,同樣可以通過假設對應的虛源來模擬邊界的反射作用,則:例:連續點源D單位時間內排放的污染物量QA=100g/s,河流水深1.5m,流速ux=0.3m/s,橫向彌散系數5m2/s,污染物的衰減速度常數k=0,求:(1)無邊界約束條件下,x=2000m,y=10m處的污染物濃度?在岸邊排放,河流寬度無窮大,x=2000m,y=10m處的污染物濃度?在岸邊排放,河流寬度B=100m時,x=2000m,y=10m處的污染物濃度?解:(1)0.34mg/L;(2)0.68mg/L;(3)p=2時,4.10mg/L;p=4時,4.38mg/L;污染物到達邊界的縱向距離:在二維介質中,如果邊界的污染物濃度達到斷面平均濃度的5%,則稱污染物到達岸邊或地面;從污染物排放點到污染物到達邊界的縱向距離就稱為污染物到達岸邊所需的距離。_心0137%爐 (kOSStf護 F x=—F 污染物在中心排放: 污染物在邊界上排放: f污染物與河水完全混合所需距離:當某一斷面上任意點的濃度與斷面平均濃度之比介于0.95?1.05之間時,稱該斷面已經達到橫向混合;由排放點至完成橫向混合斷面混合的距離稱為完成橫向混合所需的距離;中心排放: '岸邊排放:(一)S-P(Streeter-Phelps)模型1、基本假設:河流中的BOD的衰減和DO的復氧都是一級反應;反應速度時定常的;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減引起的,而河流中的DO來源則是大氣復氧。til)2、基本方程:&L—河水中的BOD值,mg/L;D—河水中的氧虧值,mg/L,飽和溶解氧濃度與河水中的實際溶解氧濃度的差值;k1—河水中BOD衰減(耗氧)系數,1/d;k2—河水中的復氧系數,1/d;t—河水中的流行時間,do《D_ 住-初_曠沖)+De^其解析解為:L人-人 L0——河流起始點的BOD值;D0——河流起始點的氧虧值;c(O}=C{Ot)-D如果以河流的溶解氧來表示,貝I」: c(O)——河流中的溶解氧值;c(Os) 飽和溶解氧值;飽和溶解氧濃度c(Os)是溫度、鹽度和大氣壓力的函數,在101kPa壓力下,淡水中的飽和溶解氧計算: T 溫度(°C)在臨界點,河水的氧虧值最大,且變化速率為零,貝I」: - De—臨界點的氧虧值;tc一由起始點到達臨界點的流行時間;
臨界氧虧發生的距離XC:臨界氧虧發生的距離XC:例:河邊擬建一工廠,排放含氯化物廢水,流量2.83m3/s,含氯化合物濃度1300mg/L;該河平均流速0.46m/s,平均河寬13.7m,平均水深0.61m,含氯化合物濃度100mg/L。如該廠廢水排入河中能與河水迅速混合,問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標?(設地方標準為200mg/L)?解:河水流量Q=uXBXH=0.46X13.7X0.61=3.84m3/s=\糾Q+q1(10x3,84+UOOxW3.84+2.83= =609嘩fL3.84+2.83該廠廢水若排入河中,河水氯化物將超標約3倍;例:一個擬建工廠,將廢水經過處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條河流中,已知現狀條件下,河流中B0D5的濃度是2.0mg/L,河水中溶解氧濃度是8.0mg/L,河水水溫是20°C,河流流量是14m3/s;排放的工業廢水,BOD5的濃度在處理前為800mg/L,水溫為20C,流量為3.5m3/s,廢水排放前經過處理溶解氧濃度為4.0mg/L,假定廢水與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達到0.8m,河寬15m,參數k1(20C)=0.23d-1,k2=3.0d-1,若河流的溶解氧標準為5.0mg/L,計算工廠排除廢水中允許進入河流的BOD5最大濃度。已知條件:河流:C1=2.0mg/L;C(O)1=8.0mg/L;Q=14m3/s;B=15m;H=0.8m;廢水:c2=800mg/L;c(O)2=4.0mg/L;q=3.5m3/s;k1=0.23d-1;k2=3.0d-1;T=20C;河流溶解氧標準值:5.0mg/L;解:(1)混合后的流量:Q+q=14+3.5=17.5m3/s;(2)河流流速:u=(Q+q)/(BXH)=1.46m/s;(3)_SxlJ(3)_SxlJ+4x3.5起始斷面溶解氧濃度:175)= 46H = 曙/L(4) 20C時的飽和溶解氧濃度:起始斷面氧虧值:D0=9.07—7.2=1.87mg/L;最大允許氧虧值:Dc=9.07—5=4.07mg/L;。嚴》婦嚴二孟血嚴哄7)工廠排放的廢水中最高允許BOD5濃度為: ’*1 L血舛JJ] 〔J3川1.87x(3川一0.13)1]-*1023- 0.2(8)采用試算法,假定不同的起點BOD5的濃度,得到相應于溶解氧濃度不低于5.0mg/L的臨界氧虧值;
取L0=63.3mg/L;(9)工廠處理后排放出B0D5允許濃度為:BOD5=(17.5X63.3—14X2)/3.5=308.5mg/L而廢水中實際BOD5濃度為800mg/L,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削減(800—308.5)/800=61.44%才能排放。S-P模型的缺陷和修正方法:山 '引入自凈系數f=k2/k1,當dD/dt=0時有L=fD:L>fD,dD/dt>0,河流中的溶解氧呈下降態勢;L=fD,dD/dt=0,河流中的溶解氧保持不變;L<fD,dD/dt<0,河流中的溶解氧呈上升態勢;河流彌散系數:對于一個流量恒定、無河灣的順直河段,如果河的寬度很大,而水深相對較縱向彌散系數:E==axHu^橫向茹散累數:Ev=ayHu*淺:1"z:H—斷面平均水深;u*—摩阻流速(剪切流速);a—系數,可由實驗確定;z日"|—水力坡度;g—重力加速度,9.80m/s2;一般河流的az在0.067左右;天然河流中的實測數據標明,ax的變化幅度很大,對于河寬15?60m的河流,ax=14?650(多數在140?300);ay的情況較復雜,菲希爾統計分析了許多矩形明渠資料,得出ay=0.1?0.2,平均為0.15,有些灌溉渠道達0.25。根據我國一些實測數據統計,可得得7E1! (B/HW100,H,B為河流斷面的平均水深和水面寬度;)利用?人丄r-C"的關系,通過測定河流上下游斷面的BOD值求k1:LA,LB—河流上游斷面A和下游斷面B處的BOD濃度;t—兩個斷面間的流行時間;污染物沿水流方向的平衡方程:根據物質平衡原理,可以對一個河段或一個水體建立污染物沿河水流方向的平衡方程式,用這個平衡方程式可計算河流下游流出斷面污染物的濃度及河流允許排放量。當河中水流穩定時,即:0流允許排放量。當河中水流穩定時,即:0嚴G+弘i=l/=L J=1V: 分別是上游流入的水量(m3/s)和污染物濃度(mg/L);%心 分別為排污口(或支流)的水量(m3/s)和污染物濃度(mg/L);-■1 分別是下游流出河段的水量(m3/s)和污染物濃度(mg/L)。k——污染物削減綜合系數;門-的仗心十£佔丿Cj2:f,如果流出斷面污染物的濃度為需要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貝I」:可根據上、下斷面水質監測資料,以及排污口和支流加入的水流的水質資料和相應的水量資波前(波陣面):某一時刻聲波波動所到達的各點所連成的曲面。一般按波前的形狀將聲波劃分為平面波、柱面波與球面波。噪聲即是對人身有害和人們不需要的聲音。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是城市噪聲,它的來源大致可分為:工廠噪聲;交通噪聲;施工噪聲;社會噪聲。聲功率:聲源在單位時間內輻射的總聲能量。常用W表示,單位為瓦(w)。聲強:聲場中在垂直于聲波傳播方上,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聲能。常以I表示,單位為(w/m2)。'八”p 聲壓,Pa;「一常溫下空氣的密度,kg/m3;一聲音速度,m/s。^=20IS—聲壓級 '■(dB)p0基準聲壓,取為2X10-5Pa。=叫£聲強級 f(dB)I0基準聲強值,取為10-12W/m2。由聲壓與聲強的關系可以得出,以空氣為介質的自由聲場中,常溫常壓下某一點的聲壓級與聲強級近似相等?;鶞事暪β?,取為10-12W一日計權有效連續感覺噪聲級:匸八一汕⑴E—N次飛行的有效感覺噪聲級的平均值,dB;N1——7時到19時的飛行次數;N2——19時到22時的飛行次數;N3——22時到7時的飛行次數。
1、聲源隨距離衰減的計算:AL.=10lg—F(1) 點聲源隨傳播距離增加而引起的衰減:“I一距離增加產生衰減值,dB;r一點聲源到受聲點的距離,m。ALt?30lg—在距離點聲源r1到r2處的衰減值: 當r2=2r1時,△L1=—6dB即點聲源的聲音傳播距離增加一倍,衰減值是6dB;Al^=10lg——(2) 線聲源隨傳播距離增加而引起的衰減:V—距離衰減值,dB;r—線聲源到受聲點的距離,m;l一一線聲源的長度,m。當「⑷時,可視為無限長線聲源,此時,在距離線聲源r1到r2處的衰減值:-51當r2=2r1時,△L1=—3dB即線聲源的聲音傳播距離增加一倍,衰減值是3dB;當,時,可視為點聲源??諝馕章暡ǘ鹚p與聲波頻率、大氣壓、溫度、濕度有關,被空氣吸收的衰減值為銀(尸_叮100血,一空氣吸收造成的衰減值;。一每100m空氣的吸聲系數;r0—參考位置距聲源距離,m。r—聲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春北師版數學九年級下冊 第1章 1 銳角三角函數 第1課時 銳角的正切
- 2025年學生乘車安全管理條例:創新安全管理保障學生出行
- 2025年注冊設備監理師設備監理綜合實務模擬試卷(項目管理與合同)之施工監理實務
- 2025年社會工作者中級實務考試模擬試卷解析寶典
- 2025年管理學原理自學考試真題解析與模擬題庫
- 醫學護理課件背景
- 理解MySQL視圖的用途與實現試題及答案
- 財務成本管理考試關鍵內容試題及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考試模擬試卷: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與職業素養提升
- 人造草坪足球場施工方案
-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課件戰爭帶來的傷害人教部編版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課獲獎課件
- 模電直流穩壓電源
- 標識標牌投標服務方案
- 病原學標本采集與送檢規范
- 黑河學院輔導員考試題庫
- 抖音運營工作計劃模版(3篇)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全套課件
- 做一名幸福教師專題培訓課件
- GHS化學品(含危險品)標簽標志與象形符號
- GA/T 2002-2022多道心理測試通用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