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置預案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必須符合以下條件:⑴患者在入院時未感染;⑵患者在入院后48小時內出現感染癥狀或者醫院感染病原體陽性結果;⑶患者在出院前未完全治愈或者病原體未清除;⑷感染與醫療操作或者醫院環境有關。2、醫院感染的診斷應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或者感染科專業醫師負責,必要時可以請相關專業醫師協助診斷。3、對于疑似醫院感染病例,應當及時采集相應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測,以明確病原體及其藥敏性。四、應急處置1、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后,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處理領導班,對事件進行組織協調和指揮調度。2、應急處理領導班應當根據事件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病原體傳播和擴散,保障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安全。3、應急處理領導班應當及時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事件情況,并按照要求開展信息公開和社會宣傳工作。五、事件調查與處理1、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發生后,應當立即啟動事件調查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和責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2、事件調查應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或者感染科專業醫師負責,必要時可以請相關專業醫師協助調查。3、對于事件責任人或者涉事人員,應當依法依規進行處罰或者紀律處分,同時開展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質量和安全意識。六、總結與改進1、醫院感染暴發事件處理結束后,應當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制定改進措施,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和醫療質量。2、總結報告應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或者感染科專業醫師負責編寫,經醫務科審核后報送醫院領導審批。1、感染類型的分類感染可分為兩種類型: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和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前者規定入院48小時后發生的感染,而后者是指自入院時起平均潛伏期后發生的感染。此外,還有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的感染(除膿毒血癥遷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污染和原來的混合感染)的感染以及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后獲得的感染、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等。2、不屬于醫院感染的情況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癥表現、由于創作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癥表現以及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后48小時內發?。┑母腥荆鐔渭儼捳?、弓形蟲病、水痘病毒等,都不屬于醫院感染的情況。3、診斷依據醫院感染暴發的病因需要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實驗檢查以及其他檢查方法,包括X線、B超、CT及活體組織檢查、病原學診斷等進行判斷。4、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是為了查找感染源和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患者、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醫務人員陪護人員進行病原學檢查,對感染患者及周圍人群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證實醫院感染暴發。5、MRSA等高度耐藥菌的感染控制與預防醫務人員發現MRSA等高度耐藥菌醫院感染病例后,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耐藥菌在病區的傳播。預防MRSA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清潔被服、環境清潔和應用解除隔離的警示。洗手是防止MRSA等高度耐藥菌傳播最關鍵的環節,合理、適時使用手套,對可能接觸到患者血液、體液(傷口分泌物、痰、尿液、糞便)時應戴手套。在可能接觸到咳嗽患者或沖洗患者傷口等或可能在飛沫迸濺污染時使用面罩和防護鏡。在MRSA等高度耐藥菌的傳播中,床單、面巾、睡衣、餐具等雖然不是主要傳播途徑,但應嚴格按照常規清潔消毒原則處理,物體表面也是如此,需做到每日清潔消毒??呻S時提醒醫務人員和其他進入病區的其他人員遵守必要的隔離措施,降低MRSA等高度耐藥菌傳播風險。監測MRSA等高度耐藥菌的傳播情況,進行病原菌培養等也是必要的。在感染爆發時,應進行MRSA等高度耐藥菌的監測培養,包括醫務人員、病人和物體表面。在進行監測培養前,應通知檢驗科細菌室并注明相關信息。1、醫院感染暴發疫點(區)處理:當感染的病原體毒力大、傳染性強時,應將患者隔離和治療,避免病原體擴散。但大多數情況下,醫院感染病原體為條件致病菌,因此,保護易感人群非常重要。必要時還要暫停接受新患者。常見的隔離措施有格隔離、觸隔離、呼吸隔離、抗酸菌隔離、腸道隔離、引流物-分泌物隔離和血液-體液隔離。此外,還應將護理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員與護理非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員分開,將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別安置,避免交叉感染。加強洗手和無菌操作技術也非常重要,應反復督促醫務人員做到這一點。同時,應加強診療器械消毒滅菌,根據調查結果對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進。2、疫點(區)消毒處理:消毒范圍的確定應以病原體可能污染的范圍為依據,消毒持續時間應以病原體監測結果為依據。消毒方法的選擇應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對象、病原體種類為依據,盡量避免破壞消毒對象的使用價值和造成環境污染。隨時消毒指疫點內有傳染源存在時隨時進行消毒,主要是消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生活用具、雙手、衣被、病房、生活污水以及做好患者陪伴和護理人員的衛生防護和消毒。終末消毒指醫院感染患者隔離、出院、轉院或死亡后,對病房和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在進行疫點(區)消毒前,消毒人員應檢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和防護用品,做好準備工作,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消毒區域內。消毒人員應脫掉外衣,放在自己帶來的布袋中,更換隔離服、膠鞋,戴上口罩、帽子和防護眼鏡。消毒范圍應仔細檢查病員居住的病房、活動場所,用過的物品、吐瀉物、污染物傾倒或存放地點,以及污水排放處,從而確定消毒區域內。進入疫點(區)通道時,需要使用0.5%過氧乙酸溶液噴灑消毒,噴藥量為60~300ml/㎡。對于地面、墻壁和門窗的消毒,可以使用0.5%過氧乙酸溶液或12mg/L含氯消毒劑溶液噴灑霧。不同類型的墻壁需要不同的噴藥量,如泥土墻需要150~300ml/㎡,石灰墻需要50~100ml/㎡,木板墻需要10~50ml/㎡。噴灑消毒劑溶液的量不應超過其圾液量。地面消毒時,應先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噴藥量為50~300ml/㎡,待室內消毒完畢后再由內向外重復噴霧1次。以上各種方式的消毒處理,作用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對于空氣的消毒,可以將房屋密封后,使用15%過氧乙酸溶液7ml(1g/m3)對細菌繁殖體的污染進行消毒,對細菌芽孢的污染則使用20ml(3g/m3),并將其置于瓷器或玻璃器皿中加熱蒸發。熏蒸2小時后,可以開門窗通風。也可以使用2%過氧乙酸溶液(8ml/m3)氣溶膠噴霧消毒,作用時間為1小時。對于衣服和被褥的消毒,可以使用耐熱、耐濕的紡織品進行煮沸消毒30分鐘,或使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鐘,或使用0.2%~0.3%二氯異氰尿酸鈉溶液(含有效氯1.2~1.8g/L)浸泡1小時。對于毛衣、毛毯、被褥和化纖尼龍制品,可以采用過氧酸熏蒸消毒,每立方使用15%過氧乙酸7ml(1g/m3)對細菌芽胞的污染進行消毒,對細菌芽孢的污染則使用20ml(3g/m3)。如果單位有環氧乙烷消毒柜,可以將被消毒物品置于消毒柜中,在溫度54℃、相對溫度80%的條件下,使用環氧乙烷氣體(800mg/L)消毒4~6小時。對于患者排泄物、嘔吐物和分泌物的消毒,可以使用漂白粉、二氯尿酸鈉、次氯酸鈣或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進行消毒。不同類型的排泄物需要不同的消毒劑和消毒時間。對于稀薄的排泄物,可以每1000ml加入漂白粉50g(含有效氯25%),或二氯尿酸鈉20g(含有氯60%),次氯酸鈣15g(含有效氯80%),或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2000ml,攪勻放置2小時。對于無糞的尿液,可以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二氯異氰尿酸鈉2g,或次氯酸鈣1.5g,或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50ml混勻放置2小時。對于成形糞便,不宜使用含氯消毒劑干粉消毒,可以使用20%漂白粉乳液(含有效氯5%)或8%二氯異氰尿酸鈉(含有效氯4.8%)、6%次氯酸鈉溶液(含有效氯4.8%),或含5%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2份加入1份糞便中混勻后,作用2小時。對于分泌物如痰、膿、唾液等,可以加入等量1%過氧乙酸,或含1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消毒,作用時間為30~60分鐘。餐具消毒可以使用1%碳鈉溶液或0.5%過氧乙酸溶液,或者含有效氯5000ml/L次氯酸鈉溶液浸泡3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食物消毒可以使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鐘。患者的飯菜不可再食用,需要進行煮沸30分鐘或者用20%漂白粉乳劑或含1%有效氯的次酸鈉溶液浸泡消毒2小時后處理,也可以焚燒處理。盛排泄物或嘔吐物的容器消毒可以使用3%漂白粉澄清液、含0.5%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溶液、1%二氯異氰尿酸鈉溶液、0.5%~1%次氯酸鈣溶液或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鐘。浸泡時要溫過容器,以使容器內外都達到消毒的目的。病房的物品、桌椅、玩具消毒可以使用0.5%過氧乙酸溶液、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g/L、1%二氯異氰尿酸鈉溶液含有效氯6g/L噴灑和擦洗。布制玩具盡量作焚燒處理。紙張、書報消毒可以采用過氧乙酸或環氧乙烷氣體熏蒸。無應用價值的紙張、書報作焚燒處理。手與皮膚消毒可以使用0.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或擦拭,也可以使用0.5%碘仿溶液含有效碘9g/L涂擦,作用時間為1~3分鐘?;颊哌z體需要使用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的布單嚴密包裹,口、鼻、耳、肛門、陰道要浸過0.5%過氧乙酸溶液的棉球堵塞,然后盡快火化。對因甲類傳染病與炭疽病死的遺體,不舉行遺體告別等群眾聚會,嚴格保護火化現場。動物尸體需要進行焚燒處理。運輸工具消毒可以使用0.5%過氧乙酸溶液或二氯異氰尿酸鈉溶液噴灑,作用15~30分鐘,也可以使用過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作用時間為2小時。廁所需要使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含有效氯1.2g/L),作用時間30分鐘以上。垃圾盡可能進行焚燒,或者噴灑含有效氯2.5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作用30分鐘以上,消毒后深埋。污水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按有效氯80~100mg/L的量將消毒劑投放入污水中,攪拌均勻,作用時間為1.5~2小時。檢查余氯濃度在4~6mg/L時,即可排放。醫務和陪伴人員需要對患者密切接觸者進行衛生處理。消毒人員需要在消毒工作結束后,先將衣服和膠靴噴灑消毒劑,然后脫下。將污染的面向內卷起來,放在布袋中帶回消毒。所有消毒工具表面也需要進行消毒劑擦拭。在規定的消毒時間后,檢驗人員需要對不同的消毒對象進行消毒后采樣,并填寫消毒工作記錄。消毒裝備包括背負式噴霧器、氣溶膠噴霧器、擔架式機動噴霧器、背負式機動噴霧器、配藥桶、量杯、工具箱、消毒車等。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隔離服、防護眼鏡、口罩、帽子、手套、長筒膠靴、手巾、污染物、手電筒、皮卷尺、長柄毛刷、裝工作衣的布袋和肥皂等。消毒劑包括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碘仿等。高效消毒劑包括戊二醛、過氧乙酸、含消毒劑漂白粉、次氯酸鈉、次氯酸鈣(漂粉精)、二氯異氰尿酸鈉(優氯凈)和三氯異氰尿酸鈉等。中效消毒劑包括含碘、醇類、酚類消毒劑等,可殺滅各種細菌繁殖體(包括結核分枝桿菌)以及多數病毒、真菌,但不能殺滅細菌芽胞。低效消毒劑包括苯溴銨(新潔爾滅)等季銨鹽類消毒劑和氯乙定(洗必泰)等雙胍類消毒劑等,可殺滅各種細菌繁殖體和親脂病毒。消毒后,物體表面、空氣以及患者的排泄物、嘔吐物、分泌物中,不得檢出相應的致病菌。消毒后對自然菌的殺滅率應≥90%。有關指征菌殘留菌量,不得超過國家有關規定。消毒前后需要對物體表面、空氣、排泄物、嘔吐物、水等進行采樣,并按有關標準進行活菌培養計數、分離與鑒定。檢驗結果報告,檢驗人員與消毒人員填寫“消毒效果檢驗記錄”卡。一旦出現MRSA等高度耐藥菌暴發,需要緊急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每一個醫務人員都必須參與并嚴格執行醫院控制部門制定的控制策略。具體包括單間或床邊隔離,分組護理,病房定時通風,物體表面及地面定時清潔消毒,嚴格執行按需防護,手衛生及消毒,病人用后的器械或物品單獨處理,避免銳器傷,醫療廢物單獨收集,患者治愈一周或轉出后,解除隔離,并對病室進行終末消毒。在暴發期間需要進行監測和病原培養。1、在發現暴發病例后,需要對病區內所有病人進行流行病學監測,包括鼻前庭和侵入道聽部位。最終結果由檢驗科細菌室進行判讀和解釋。2、只有在高度懷疑時才需要對醫務人員進行流行病學監測,并盡可能多地進行采樣。除非有確鑿證據,一般不需要將醫務人員調離MRSA高危險病區。3、在MRSA等高度耐藥菌暴發期間或需要外部控制措施時,醫護人員不能交叉看護MRSA等高度耐藥菌陽性和陰性病人。必要時建立臨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管道工程法律法規政策學習與應用考核試卷
- 紡織品批發商物流配送網絡優化考核試卷
- 紡織品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養護與海洋資源全球合作機制加強考核試卷
- 電視節目的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體驗考核試卷
- 植物油加工廠的智能化生產調度優化考核試卷
- 硅冶煉廠的工藝優化與產能提升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技術創新與研發考核試卷
- 滌綸纖維在防油地毯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眼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設備考核試卷
- 養老院消防預案和應急預案
- 2024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180題
- 精神殘疾人康復培訓
- 夫妻忠誠協議書(完整版)
- 水利基礎理論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面向雙高電力系統發展需求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報告
- 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間接排放標準DB41 758-2012
-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項訓練:中國近代史材料題40題(原卷版)
- 2024年手工木工職業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下(多選、判斷題)
- 2024上半年浙江杭州市臨平區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招聘61人歷年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有限空間作業氣體檢測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