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1頁
2021-2022學年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2頁
2021-2022學年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3頁
2021-2022學年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4頁
2021-2022學年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1-2022學年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生

物試卷

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xxx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

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共30.0分)

1.孟德爾用豌豆做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定律。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科學地設計實驗程序B.待豌豆花成熟后進行人工授粉

C.先分析一對相對性狀后分析多對相對性狀D.運用統計學方法分析實驗結果

2.利用豌豆進行遺傳學實驗時,操作錯誤的是()

A.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須除去B.雜交時,應除去母本的雄蕊

C.人工去雄應在開花后進行D.人工授粉前后都要套袋

3.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錯誤的是()

A.表現為顯性性狀的個體可能是雜合子

B.隱性性狀是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

C.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D.測交可用來檢測雜種個體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種類及比例

4.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棉花的細絨與長絨B.貓的白毛與藍眼C.人的身高與體重D.

兔的長毛與短毛

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為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種雜交實驗中,能判定性狀顯隱性關系的是

()

①紫花x紫花-紫花②紫花x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x白花一紫花④紫花x白花一>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6.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栗色是顯性性狀,白色是隱性性狀,現有一匹栗色馬,要鑒

定它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測交B.雜交C.自交D.正交

7.下列有關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可能位于細胞質中

B.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

C.Fi自交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16種

D.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8.基因型為DdTT的個體與雙隱性個體類型測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A.一種B.二種C.三種D.四種

9.在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實驗中,用黃色皺粒豌豆(YYrr)與綠色圓粒豌豆(yyRR)做

親本,F2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和重組型個體所占的比是()

43131^

BC和1

---1

4848D.曾臉

A.1616

10.豌豆豆莢綠色(G)對黃色(g)為顯性,花腋生(H)對頂生(h)為顯LI、

性,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兩個品種的豌豆雜交得(喙生J鼻色)

到如圖所示的結果,則親本的基因型是()呷

A.GGhhxggHHB.GgHhxggHhC.GgHhxGghhD.

GghhxGGHh

11.如圖表示某種生物體細胞示意圖,請判斷下列基因的傳遞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的是

A.A、a與D、dB.B、b與A、aC.A、a與C、cD.C、c與D、d

12.如圖為某動物體內細胞正常分裂的一組圖像,對此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①②③④

A.細胞①分裂形成的是體細胞,細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細胞

B.細胞①②⑤中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C.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細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細胞②中

D.細胞①和④中的DNA分子數:染色體數=1:1,細胞②的子細胞叫做次級精母細胞

13.某生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為4,如圖中屬于該生物精細胞的是()

14.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對維持其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動是

()

A.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B.細胞增殖與細胞分化

C.有絲分裂與受精作用D.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

15.甲至丁為某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細胞分裂圖,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若圖中所示細胞分裂具有連續性,則順序依次為乙一丙一甲一丁

B.甲、乙、丙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目依次為8、4、2

C.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體

D.乙是次級卵母細胞,丁可能為卵細胞

16.如圖為某遺傳過程圖解,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親代AaxAn

叭2/1

叱子AaAa

仆代AAAaAaaa

A.減數分裂發生在圖中①和②過程B.受精作用發生在圖中③過程

C.基因分離定律發生在圖中①、②過程中D.圖中子代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機率是:

17.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規律;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

色體上”;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以上科學發現的研究方法依

次是()

A.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法、假說一演繹法

B.假說一演繹法、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法

C.類比推理法、假說一演繹法、類比推理法

D.假說一演繹法、類比推理法、假說一演繹法

18.如圖表示的是科學家對果蠅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測定結果,下列有關該圖說法正確的是

111T

第畬鷺番曜

A.控制朱紅眼與深紅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紅眼的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C.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達

D.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呈線性排列

19.如圖所不,能正確表不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關系的是()

20.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白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體上,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

應為()

A.XbXbB.XBXBC.XbYD.XBY

21.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系譜圖(圖中深顏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類紅綠色盲遺傳

的是()

22.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早就發現的性反轉現象。原來下過蛋的母雞,以后卻變成公雞,

長出公雞的羽毛,發出公雞的啼聲。如果一只母雞性反轉成公雞,這只公雞與母雞交配,后

代的性別會是怎樣的()

A.雌:雄=3:1B.雌:雄=2:1C,雌:雄=1:3D,雌:雄=1:2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人群中的紅綠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屬于XY型性別決定類型的生物,XY(6)個體為雜合子,XX(5)個體為純合子

③人類紅綠色盲基因b在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既無紅綠色盲基因b,也無其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則該紅綠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遺傳來的

⑤男性紅綠色盲基因不傳兒子,只傳女兒.

A.③④⑤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⑤

24.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位于X染色體的顯性致病基因決定的一種遺傳病,這種疾病的遺

傳特點之一是()

A.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攜帶該患者傳遞的致病基因

B.女患者與正常男子結婚,必然兒子正常女兒患病

C.男患者與女患者結婚,其女兒正常

D.男患者與正常女子結婚,其子女均正常

25.下列有關人類對遺傳物質探索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一種轉化因子

B.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C.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D.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的實驗證明RNA是遺傳物質

26.以DNA的一條鏈“…-A-T-C-…”為模板,經復制后的子鏈是()

A.…-T-A-G-…B.…-U-A-G-…C.…-T-A-C-…D.…-T-U-G-…

27.用&N標記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鏈,讓該DNA分子在UN的培養液中復制一次,得到兩

個DNA分子,那么每個子代DNA分子中()

A.只含有15NB.只含有l4N

C.一條鏈含有15N,另一條鏈含有14ND.每條鏈同時含有l4N和"N

2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密碼子位于mRNA上,核糖體中的RNA是rRNA

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而且含有堿基對

C.逆轉錄酶催化的是RNA-DNA的過程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29.根據下表,推斷綴氨酸的密碼子是()

T

DNA雙鏈

T

mRNAG

tRNAA

氨基酸繳氨酸

A.CAAB.CTAC.GUAD.GUU

30.如圖為中心法則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①表示DNA復制,需要DNA聚合酶參與B.②表示轉錄,需要RNA聚合酶參與

C.③表示翻譯,需要蛋白醐參與D.④表示逆轉錄,需要逆轉錄前參與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0分)

31.某種植物的果皮有毛和無毛、果肉黃色和白色為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前

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獨立遺傳。利用該種植物三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

毛白肉A、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

富毛白肉Ax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Bx無毛黃肉C有毛白肉Ax無毛黃肉C

III

有毛黃肉:有毛白肉刈:1全部為無毛黃肉全都為有毛黃肉

實"1實收2實收3

回答下列問題:

(1)果皮有毛和無毛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果肉黃色和白色這對相對性狀

中的顯性性狀為。

(2)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

(3)若無毛黃肉B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4)若實驗3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5)實驗2中得到的子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有。

三、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0.0分)

32.如圖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寫出下列圖中序號代表的結構的中文名稱:⑧______?

(2)圖中DNA片段中堿基對有對。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組成;DNA分子的兩條鏈的堿基之間以

鍵連接形成堿基對。

(4)若將含l4N的細胞放在只含,5N的環境中培養,使細胞連續分裂n次,則最終獲得的子

代DNA分子中,含l4N的有個,這說明DNA的復制特點是。

(5)構成DNA分子的堿基只有四種,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也只有兩種,而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同,主要原因是的排列順序不同。

33.孟德爾在種植豌豆的過程中發現了生物的遺傳規律,被后人譽為“遺傳學之父”。除了莖

的高矮,豌豆的黃粒和綠粒也是一對容易區分的相對性狀,控制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用Y、y

表示。如圖為三組豌豆的雜交方式及產生后代的情況,請據圖回答問題:

甲組:乙組:丙組:

親代黃粒X綠粒親代黃粒X黃粒親代綠粒X綠粒

11

1U1

后代黃粒綠粒后代黃粒綠粒后代綠粒

(1)根據組的遺傳過程可以判斷,為顯性性狀,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

(2)甲組中,后代黃粒的基因組成是;乙組中,后代黃粒的基因組成是。

(3)乙組中產生綠粒后代的現象稱為。

34.如圖是人類紅綠色盲的遺傳系譜圖,其中5號不攜帶紅綠色盲基因,紅綠色盲基因用b表

示.請據圖分析回答:

(1)控制人類紅綠色盲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此類遺傳病的遺傳特點是男性患者多于

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現象,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

(2)寫出該家族中下列成員的基因型:4,11.

(3)9號成員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______號傳遞來的.

(4)若成員8與10生一個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為,是色盲女孩的概率為

35.如圖1是人體胰島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島素的示意圖,圖2是圖1過程②的局部放大圖,請

據圖回答:

圖2

(1)圖1中過程①在胰島B細胞的中發生,該細胞與人體其他細胞在形態、結構和

生理功能上存在穩定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o

(2)圖1中過程②稱為,場所是,由圖2可知,決定蘇氨酸的密碼子是

(3)圖1中過程②中,一個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的意義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孟德爾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程序,運用了假說-演繹法,A正確;

B、正確選用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豌豆作為實驗材料,B錯誤;

C、在研究方法上,孟德爾巧妙地運用由簡到繁的方法,即從研究一對相對性狀入手,再研究多

對其他性狀,C正確;

D、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雜交實驗結果進行分析,D正確。

故選:Bo

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1)選材:豌豆。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狀態下為純種;品系豐富,具

多個可區分的性狀,且雜交后代可育,易追蹤后代的分離情況,總結遺傳規律。

(2)由單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學思路(即先研究1對相對性狀,再研究多對相對性狀)。

(3)利用統計學方法。

(4)科學的實驗程序和方法。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的過程、解釋、

方法,能總結孟德爾遺傳實驗能獲得成功的原因,再準確判斷各選項選出正確的答案。

2.【答案】C

【解析】解:A、自交時,無需除去雌蕊和雄蕊,A正確;

B、雜交時,須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否則可能會發生自交,B正確;

C、孟德爾在進行實驗時,需考慮雄蕊和雌蕊的發育程度,應在花蕾期去雄,確保實現親本雜交,

C錯誤;

D、人工授粉前后,都應套袋,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D正確。

故選:Co

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T套上紙袋T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

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T套上紙袋.據此答題.

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的過程,掌握人工異花授粉的具體過程,

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一些基本概念,性狀分離、顯性性狀、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相對性

狀的概念,明確相關的概念,正確的解答選項。

【解答】

A、表現為顯性性狀的個體可能是純合子也可能是雜合子,A正確;

B、隱性性狀是指雜種一代不能表現的性狀,隱性純合子才會表現隱性性狀,B錯誤;

C、分離定律的實質是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

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子細胞中,C正確;

D、測交是指B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由于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含隱性基因的配子,所以測交后

代的表現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B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從而檢測雜種個體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種

類及比例,D正確。

故選Bo

4.【答案】D

【解析】解:A、棉花的細絨與長絨不符合“同一性狀”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

B、貓的白毛與藍眼不符合“同一性狀”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B錯誤;

C、人的身高與體重不符合“同一性狀”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

C、兔的長毛與短毛符合相對性狀的概念,屬于相對性狀,D正確。

故選:D。

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判斷生物的性狀是否屬于相對性狀需要扣住概

念中的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答題.

本題考查生物的性狀與相對性狀,重點考查相對性狀,要求考生識記相對性狀的概念,能扣住概

念中的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對各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

的考查.

5.【答案】B

【解析】解:①紫花X紫花T紫花,親代子代性狀一致,可能是AAXAATAA,也可能是aaxaa—aa,

所以無法判斷顯隱性關系,①錯誤;

②紫花x紫花一301紫花+110白花,紫花與紫花雜交后代出現了白花,所以白花為隱性性狀,紫花

為顯性性狀,②正確;

③紫花x白花一紫花,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出現的是顯性性狀、沒有出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

所以紫花為顯性性狀,白花為隱性性狀,③正確;

④紫花x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Aa(紫花)xaa(白花)-Aa(紫花)、aa(白花),

也可能是aa(紫花)x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無法判斷顯隱性關系,④錯

誤。

綜上所述②和③可以判斷出顯隱性關系。

故選:Bo

顯隱性的判斷方法:

①定義法(雜交法)

不同性狀親本雜交T后代只出現一種性狀T具有這一性狀的親本為顯性純合子,B為顯性雜合子。

舉例:高莖X矮莖一高莖,則高莖對矮莖為顯性性狀,矮莖是隱性性狀。

②自交法

相同性狀親本雜交T后代出現不同性狀T新出現的性狀為隱性性狀T親本都為雜合子。

舉例:高莖x高莖一高莖、矮莖,則矮莖是隱性性狀,雙親表現型為顯性,基因型為Dd。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基因型和表現型,要求考生識記顯

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概念;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能應用雜交法或自交法判斷一對相對性狀

的顯、隱性關系。

6.【答案】A

【解析】

【分析】

鑒別方法:

(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

(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

(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優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

(5)檢驗雜種B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能應用其判斷某顯性

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答】

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馬的毛色栗色對白色為顯性性狀,要判斷一匹的栗色

馬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采用測交法,即讓該栗色馬與多匹白色馬與之雜交,再根據子代情況

作出判斷,若子代均為栗色,則為純合子;若子代出現白色,則為雜合子。

故選Ao

7.【答案】A

【解析】解:A、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中,

細胞質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A錯誤;

BC、B含有兩對等位基因,產生四種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和四種比值相等的雄配子,受精時,雌、

雄配子隨機結合,因此B自交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16種,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

BC正確;

D、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D正確。

故選:Ao

自由組合定律是通過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總結出來的,其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

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要求考生識記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明確基因自

由組合定律發生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8.【答案】B

【解析】解:對基因型為DdTT(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個體進行測交,即DdTTxddtt,采

用逐對分析法計算可知,其后代的基因組種類有2x1=2種.

故選:B.

1、測交是指雜交產生的子一代個體與隱性個體交配的方式,用以測驗子代個體基因型.

2、逐對分析法: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其次根據基因的分離定律

計算出每一對相對性狀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本題考查測交方法檢測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識記測交的概念,明確與待測個體雜交的個體

為隱性個體;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運用逐對分析法解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要求學生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能根據題干

中的信息判斷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再根據題干要求計算概率。

【解答】

用黃色皺粒豌豆(YYrr)與綠色圓粒豌豆(yyRR)做親本,Fi的基因型為YyRr,B自交得F2,

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圓粒Y_R_:黃色皺粒Y_rr:綠色圓粒yyR_:綠色皺粒yyrr=9:3:3:

lo據此作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B的基因型為YyRr,R自交得F2,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圓粒Y_R_:黃

色皺粒Y_rr:綠色圓粒yyR_:綠色皺粒yyrr=9:3:3:1。其中能穩定遺傳(純合子)的個體的

比例為吳4重組性狀為黃色圓粒、綠色皺粒,占F2的比例為白+白="

LL1O100

10.【答案】B

【解析】解:已知豌豆豆莢綠色(G)對黃色(g)為顯性,花腋生(H)對頂生(h)為顯性,圖

中腋生:頂生=3:1,說明親本是雜合子自交,則親本的相關基因型是HhxHh:又因為黃色:綠

色=1:1,說明親本是雜合子測交,則親本的相關基因型是Ggxgg.綜上所述親本的基因型是

GgHhxggHho

故選:Bo

已知豌豆豆莢綠色(G)對黃色(g)為顯性,花腋生(H)對頂生(h)為顯性,圖中腋生:頂生

=3:1,黃色:綠色=1:1,以此分析答題.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和表現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

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點,學習該部分內容一定要結

合模式圖去理解,特別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含義。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組合。

【解答】

A、A、a與D、d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在遺傳過程中有連鎖現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A錯誤;

B、A、a與B、b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B正確;

C、A、a與C、c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C正確;

D、C、c與D、d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D正確。

故選:A?

12.【答案】C

【解析】解:A、細胞①進行有絲分裂,其分裂形成的是體細胞,細胞④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由于②細胞質均等分裂,該動物為雄性,所以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細胞,A正確;

B、根據上述分析,細胞①②⑤中均含有同源染色體,B正確:

C、等位基因的分離、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都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發生在細胞②中,C

錯誤;

D、細胞①和④中著絲粒分裂,DNA分子數:染色體數=1:I,細胞②是初級精母細胞,其子細

胞叫做次級精母細胞,D正確。

故選:Co

分析題圖:圖中①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成為染色體,在紡錘絲

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②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細胞

兩極,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處

于有絲分裂中期,④細胞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成為染色體,在紡錘絲

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題結合細胞圖像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染色體

行為特征判斷細胞所處時期,并進行分析應用。

13.【答案】D

【解析】解:A、A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含有4條染色體,不屬于該生物的精細胞,A錯誤;

B、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配對,應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不屬于該生物

的精細胞,B錯誤;

C、C細胞中著絲點還未分裂,應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不屬于該生物的精細胞,C錯誤;

D、D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只含有2條染色體,屬于該生物的精細胞,D正確。

故選:D。

精子的形成過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一初級精母細胞:初

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中期:

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一兩種次

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類似于有絲分裂)一精細胞;精細胞經過

變形一精子.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的減數分裂,重點考查精子的形成過程,要求考生識記細胞細胞

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示細胞所處的時期,再根據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即

可.

14.【答案】A

【解析】解:減數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

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因此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遺傳和變異都很重要。

故選:Ao

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細胞進行的細胞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

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因此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

生殖細胞減少一半。通過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

本題考查親子代生物之間染色體數目保持穩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識記減數分裂的結果和受精作用

的意義,能根據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15.【答案】B

【解析】解:A、若圖中所示細胞分裂具有連續性,則順序依次為甲一乙一丙一丁,A錯誤;

B、甲、乙、丙細胞中含有DNA數目依次為8、8、4,含有的染色體數目依次為8、4、2,B正

確;

C、只有甲和乙所示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c錯誤;

D、乙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級卵母細胞。根據乙的染色體分離情況,

丁最可能為極體,D錯誤。

故選:Bo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

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

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和染色單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細胞分裂圖象的識別,要求學生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特點,能正確區

分兩者,準確辨別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時期。細胞分裂圖象辨別的重要依據是同源染色體,

要求學生能正確識別同源染色體,判斷同源染色體的有無,若有同源染色體,還需判斷同源染色

體有無特殊行為。

16.【答案】D

【解析】解:A、根據題意分析圖中①②為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A正確;

B、受精作用發生在圖中③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過程中,B正確;

C、基因分離定律發生在圖中①②過程中,即等位基因分離,C正確;

D、圖中子代顯性個體中純合子機率是:,D錯誤。

故選:D。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題圖為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分離比是AA:Aa:aa=l:2:L

分析雜交實驗過程①②為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③為受精作用。

本題考查基因的分離規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的相關知識,易錯點是對于基因自

由組合和分離定律發生的時期理解不到位,內涵理解不到位,特別是和受精作用的過程混淆,所

以要明確自由組合和基因的分離定律發生的時期。

17.【答案】D

【解析】解:①孟德爾提出遺傳定律時采用了假說一演繹法;

②薩頓采用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③摩爾根采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故選:Do

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T作出假說T演繹推理一實驗驗

證一得出結論。

2、“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發現歷程:薩頓通過類比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

假說;之后,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探索歷程,耍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

實驗的過程及采用的方法;識記“基因在染色體”的探索歷程,明確薩頓采用的是類比推理法,

摩爾根采用的是假說-演繹法。

18.【答案】D

【解析】解:A、由題圖可知,控制朱紅眼與深紅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不是等位基因,

A錯誤;

B、由題圖可知,控制朱紅眼與白眼的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不遵循分離定律,B錯誤;

C、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精細地調控生物的性狀,因此該染色

體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不一定都能表達,C錯誤;

D、由題圖可知,該染色體上的基因呈線性排列,D正確。

故選:D。

1,由題圖可知,一條染色體上含有許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等位基因是位于

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

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的理解和掌

握,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判斷。

19.【答案】A

【解析】解:染色體主要有蛋白質和DNA組成,DNA分子中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斷稱為基因,每

條染色體上含多個基因.

故選:A.

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

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

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

本題考查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

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

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20.【答案】C

【解析】解:由于白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體上,則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XbY,白眼雌果

蠅的基因型是XbX%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是XBY,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是XBXB和XBX,

故選:C。

果蠅的性染色體是XY型,則雄果蠅的性染色體為XY,雌果蠅的性染色體為XX。

本題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

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答案】C

【解析】A、該遺傳病是隱性遺傳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也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A錯

誤;

B、該遺傳病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母本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B錯誤;

C、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女兒生病,父親一定患病,因此,該病不可能是人類紅綠色盲遺傳,

C正確;

D、該遺傳病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D錯誤。

故選:Co

人類紅綠色盲遺傳是伴X隱性遺傳。

對于人類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和基因位置的判斷方法的掌握和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2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

在聯系、分析題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母雞的染色體組成是ZW,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性反轉其實

變的只是外觀,其染色體其實是不變的。

【解答】

根據題意分析已知雞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母雞的染色體組成是ZW,公雞的性染色體組成

是ZZ.性反轉其實變的只是外觀,其染色體是不變的。所以原來下過蛋的母雞,以后卻變成公雞,

長出公雞的羽毛,發出公雞樣的啼聲,但是這只性反轉的公雞的染色體組成仍然是ZW,其與母

雞ZW交配,后代的染色體組成為1ZZ(公雞)、2ZW(母雞)、1WW(不能成活,胚胎時已致

死),即這只公雞和母雞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別比例是2:1。

故選:Bo

23.【答案】D

【解析】解:①人群中的紅綠色盲遺傳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①正確;

②屬于XY型性別決定類型的生物,XY是雄性個體的性染色體的組型,XX是雌性個體的性染色

體組型,不能根據染色體組型判斷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②錯誤;

③人類紅綠色盲基因b在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既無紅綠色盲基因b,也無其等位基因B,③

正確;

④女孩是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則該紅綠色盲基因可能來自父親,也可能來自母親,④錯誤;

⑤男性傳遞給兒子Y染色體,不傳遞給兒子X染色體,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因此男性紅

綠色盲基因不傳兒子,只傳女兒,⑤正確.

故選:D.

1、人類的性別決定是XY型,女性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男性的性染色體組型是XY,X、Y染

色體是異型同源染色體,存在同源區段和非同源區段;

2、純合子是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如AA(aa),雜合子是位

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遺傳因子組成不相同的個體,如Aa;

3、男性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傳遞給女兒,Y染色體來自父親,傳遞給兒子;女性的X染色體

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既可以傳遞給兒子,也傳遞給女兒.

對于人類性別決定的類型及伴性遺傳概念、伴性遺傳的特點的理解和應用,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

并應用相關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判斷的能力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24.【答案】A

【解析】解:A、患者的正常子(XdY)女(XdXd)不攜帶該患者傳遞的致病基因,A正確;

B、女患者(假如基因型是XDXD)與正常男子(X,)結婚,其子(XDY)女(XDXd)均會患病;

女患者(假如基因型是XDXD與正常男子(XdY)結婚,其子(XDY、XdY)女(XDXd,XdXd)

都有患病和不患病的,B錯誤;

C、男患者(XDY)與女患者(XDX-)結婚,其女兒(XDX-)都患病,C錯誤;

D、男患者(XDY)與正常女子(X^XD結婚,其兒子(XdY)都正常,但女兒(XDXd)都患病,

D錯誤.

故選:A.

1、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致病基因決定的一種遺傳病,其特點:

(1)世代相傳;

(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

(3)男患者的母親和女兒都患病,女性正常個體的父親和兒子都正常.

2、抗維生素D佝僂病基因型和性狀的關系:

XDXDXDXdxdxdXDYXdY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女性正常男性患者男性正常

本題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伴性遺傳的概念、類型及特點,運用遺傳學的專屬

語言“遺傳圖解”,結合基因型和性狀的關系,對后代的情況進行分析,答案會很明確.

25.【答案】C

【解析】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

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A正確;

B、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采用了物質提純與細菌體外培養等技術證明DNA

是遺傳物質,B正確;

C、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由于蛋白質沒有進入大腸桿菌從而沒有證明

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C錯誤;

D、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的實驗證明RNA是遺傳物質,D正確。

故選:Co

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

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

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標記噬菌體一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一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

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3、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實驗,證明了RNA是遺傳物質。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

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26.【答案】A

【解析】

【解答】

在DNA復制過程中,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以游離的脫氧核甘酸為原料,在酶和能量的作用

下,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子代DNA分子。由于模板鏈為…-A-T-C-…,根據堿基互補配

對原則,A與T配對,C與G配對,所以經復制后的子鏈是…-T-A-G-…。

故選;Ao

【分析】

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DNA復制條件:模板(DNA

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甘酸);

DNA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DNA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

本題考查DNA復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了DNA分子的復制的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

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

【解答】

DNA分子復制時,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合成兩條新的子鏈,每個DNA分子各含一條親代

DNA分子的母鏈和一條新形成的子鏈,稱為半保留復制。讓用&N標記的一個DNA分子,在

的培養液中復制一次,都是以含QN標記的DNA鏈為模板進行復制,所以得到的兩個DNA分子

都是一條鏈含有I5N,另一條鏈含有MN。綜上所述,ABD錯誤,C正確。

故選Co

2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RNA的結構和功能、原核細胞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

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判斷。

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分為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的功能

是將核內DNA上的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tRNA的功能是識別mRNA的密碼子,并運載相應的

氨基酸,進行翻譯過程;rRNA是組成核糖體的重要部分。

【解答】

A、密碼子位于mRNA上,核糖體中含有rRNA和蛋白質,A正確;

B、一個tRNA中只含有一個反密碼子,而且也有雙鏈的部分,即存在堿基互補配對,B正確;

C、逆轉錄腋催化的是RNA-DNA的過程,C正確;

D、細菌屬于原核細胞,不存在線粒體,則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質粒DNA上,D錯誤。

故選:D。

2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結合表格,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及條件,

掌握密碼子、反密碼子的位置及關系,再結合表中信息推導出絲氨酸的密碼子,屬于考綱識記和

理解層次的考查。

密碼子是指mRNA上編碼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

形成的,其堿基序列與DNA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互補配對;tRNA上含有反密碼子,能與相應的

密碼子互補配對。據此答題。

【解答】

tRNA上的反密碼子與相應的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根據tRNA反密碼子的第二個堿基可知綴氨酸

密碼子的第二個堿基是U;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根據mRNA第二個堿

基U可知,DNA的第二條鏈為模板鏈,據此可知繳氨酸密碼子的最后一個堿基是A。綜合以上分

析可知綴氨酸的密碼子是GUA。故選C。

30.【答案】C

【解析】解:A、①表示DNA的復制過程,該過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參與,A正確;

B、②表示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B正確;

C、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而③表示翻譯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因此該過程不需要蛋白酶的參與,C

錯誤;

D、④表示逆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的參與,D正確。

故選:Co

分析題圖:圖示表示中心法則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其中①表示DNA的自我復制過程;②表示

轉錄形成RNA的過程;③表示翻譯形成蛋白質的過程;④表示逆轉錄過程,只能發生在被少數逆

轉錄病毒侵染的細胞中;還有RNA的自我復制,只能發生在被少數RNA病毒侵染的細胞中。

本題結合中心法則示意圖,考查中心法則及其發展,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點,能準確判斷圖中

各數字代表的過程名稱,明確逆轉錄和RNA的復制過程只能發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細胞中,再

結合所學的知識對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

31.【答案】有毛黃肉DDff、ddFf、ddFF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有毛黃肉:有毛白肉:

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ddFF、ddFf

【解析】解:(1)通過分析可知,果皮有毛對無毛為顯性,果肉黃色對白色為顯性。

(2)通過實驗1有毛A與無毛B雜交后代全為有毛可知:A為DD,B為dd。同理通過實驗3可

知C為dd;通過實驗3白肉A和黃肉C雜交后代全為黃肉可知,A為ff,C為FF;通過實驗1

白肉A和黃肉B雜交后代黃肉:白肉=1:1,可知B為Ff,所以A的基因型為DDff,B的基因型

為ddFf,C的基因型為ddFF。

(3)無毛黃肉B的基因型為ddFf,自交后代根據分離定律可得無毛黃肉(ddF-):無毛白肉(ddff)

=3:1。

(4)實驗3親本的基因型為DDff與ddFF,子代基因型為DdFf,根據自由組合定律,子代自交

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有毛黃肉(D-F-):有毛白肉(D-ff):無毛黃肉(ddF-):無毛白肉(ddff)

=9:3:3:11,

(5)實驗2親本的基因型為ddFf與ddFF,它們雜交后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為ddFF、ddFf。

故答案為:

(1)有毛黃肉

(2)DDff、ddFf、ddFF

(3)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

(4)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

(5)ddFF、ddFf

分析實驗:實驗1和實驗3中,有毛和無毛雜交后代全為有毛,因此有毛為顯性性狀;實驗3中,

白肉和黃肉雜交后代全為黃肉,說明黃肉為顯性性狀。所以植株A的基因型是DDff、植株B的

基因型為ddFf、植株C的基因型是ddFF。

本題考查了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顯隱性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