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教程專業知識講座_第1頁
GIS教程專業知識講座_第2頁
GIS教程專業知識講座_第3頁
GIS教程專業知識講座_第4頁
GIS教程專業知識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GIS基本原理與ArcGIS軟件介紹伴隨信息技術發展以及應用領域不停擴大,尤其是計算機技術此前所未有速度迅速發展,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地理信息系統軟件ArcGIS已成為全世界顧客群體最大、應用領域最廣泛GIS軟件平臺。其ESRI公司已成為公認、世界領先GIS軟件供應商。本章將詳細介紹地理信息系統與ArcGIS軟件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第1頁1.1GIS概述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技術。其發展共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初始發展階段、70年代發展鞏固階段、80年代推廣應用階段以及90年代以來蓬勃發展階段。伴隨地理信息產品建立和數字化信息產品在全世界普及,GIS已經成為確定性產業,并逐漸滲入到各行各業,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不可缺乏工具和助手。第2頁1.1.1GIS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門集計算機科學、信息學、地理學等多門科學為一體新興學科。它是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支持下,利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理論,科學管理和綜合分析具有空間內涵地理數據,以提供對規劃、管理、決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空間信息系統。GIS一般也被以為是一種決策支持系統,它具有信息系統一般特點。GIS能夠通過管理、分析、通訊進行復雜圖案識別以及空間建模和空間數據挖掘。第3頁1.1.2GIS系統組成一種GIS系統組成,能夠分為5個主要部分:硬件、軟件、數據、人員和辦法。下面簡要介紹各個部分。

1.硬件

2.軟件

3.數據

4.人員

5.辦法第4頁1.1.3GIS主要功能一種完整地理信息系統(GIS)能夠具有下列5個方面功能。數據采集與編輯功能數據存放和管理功能制圖功能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功能二次開發和編程功能第5頁1.2GIS空間數據組織與構造介紹地理空間數據是GIS系統基礎組成部分,其也是GIS軟件直接操作對象。應當說整個GIS系統都是圍繞空間數據采集、加工、存放、分析和體現等來展開。從數據構造上來說,矢量和柵格是地理信息系統中兩種主要空間數據構造。第6頁1.2.1柵格數據構造基于柵格模型數據構造簡稱為柵格數據構造。我們能夠把它看作是將空間分割成有規則網格,并在各個網格上給出對應屬性值,從而來表達地理實體一種數據組織形式。簡單地講,柵格數據構造實際就是像元陣列,每個像元由行列確定它位置并有一種對應屬性值。第7頁1.2.2矢量數據構造與柵格數據相對應,矢量數據是GIS中另一種基本數據類型。它特點是通過統計對象邊界來體現空間對象,如一條線由一系列相鄰坐標串體現。矢量數據構造通過統計坐標方式,盡也許地將點、線和面等地理實體體現得精確無誤。第8頁1.2.3柵格矢量數據構造比較從圖形質量出發,最初研究和發展是矢量數據處理技術。但到70年代后期,許多實際工作者都以為在許多情況下,柵格方案更有效。另一方面,互相連接線網絡和多邊形網絡則仍需應用矢量數據構造模式。由于矢量構造更有助于網絡分析(交通運輸網、給排水網等)和制圖應用。不過矢量表達多邊形網絡、線網絡數據構造中包括了大量拓撲信息即關系數據等多出數據,也使矢量構造數據庫容量大幅度增加。第9頁1.3ArcGIS9軟件體系構造ArcGIS9是ESRI開發新一代GIS軟件,在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它由數據、數據服務器ArcSDE及4個應用基礎框架組成,即桌面軟件Desktop、服務器GIS、嵌入式GIS和移動GIS。第10頁1.3.1ArcGIS桌面產品(DesktopGIS)ArcGIS桌面產品是一系列整合應用程序總稱,其包括諸如ArcMap、ArcCatalog、ArcToobox以及ArcGlobe等在內顧客界面組件。其功能可分為下列幾個級別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而ArcReader則是一種無償地圖瀏覽器組件。1.ArcMap2.ArcCatalog3.ArcToolbox4.ModelBuilder5.ArcGlobe第11頁1.3.2嵌入式GIS(EmbeddedGIS)在實際應用中,有些GIS軟件要求簡單、有針對性顧客界面,它們通過高級GIS邏輯執行某些詳細任務。例如,很多組織只需要簡單數據編輯器而不是一種完整功能桌面GIS。客戶化GIS應用也要具有高度靈活可定制性。顧客界面是為了給不熟悉GIS顧客使用其功能。因此,軟件開發者需要有一種可編程GIS工具包,在構建應用時提供常規GIS功能。第12頁1.3.3服務器GIS(ServerGIS)GIS軟件能夠被集中地管理在應用服務器和網絡服務器中。通過網絡,向任意數量顧客提供多種GIS功能。公司GIS顧客能夠使用傳統、高級GIS桌面軟件、網絡瀏覽器、定制應用、移動計算設備、以及數字設備等連接到中央GIS服務器,取得GIS服務。這些服務器GIS能夠提供豐富GIS功能。1.ArcSDE2.ArcIMS3.ArcGISServer第13頁1.3.4移動GIS(MobileGIS)在移動GIS方面,ArcGIS9提供了實現簡單GIS操作ArcPad和實現高級GIS復雜操作MobileArcGISDesktopSystem。第14頁1.4ArcGIS9軟件介紹與軟件安裝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EnvironmentSystemResearchInstitute,ESRI)從1978年以來,相繼推出了多種版本系列GIS軟件,其產品不停更新擴展,組成適用多種顧客和機型系列產品。20世紀90年代以來,ESRI在全面整合了GIS與數據庫、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及其他多方面計算機主流技術之后,成功地推出了代表GIS最高技術水平全系列ArcGIS產品。在常見GIS系統中,ESRIArcGIS以其強大分析能力占據了大量市場,成為主流GIS系統。ArcGIS9由ESRI在2023年推出,是一種統一地理信息系統平臺。ArcGIS9不但是一種全面GIS平臺,并且還是一種可伸縮GIS平臺,為顧客構建一種完善GIS系統,提供完整處理方案。第15頁1.4.1ArcGIS9軟件特色ArcGIS9是ESRI公布功能比較強大而又完善版本。ArcGIS9一種主要目標是與現有ArcGIS8.3平臺功能和數據模型完全兼容,使得最后顧客和開發商能夠很方便地對系統進行升級,同步在軟件穩定性、測試、空間數據庫伸縮性和柵格處理性能方面作了改善;提供強大跨平臺支持能力,包括Windows、UNIX和Linux平臺,這為顧客提供了愈加靈活配備選擇。1.制圖編輯高度一體化2.便捷元數據管理3.靈活定制與開發4.ArcGIS9新功能第16頁1.4.2ArcGIS9軟件安裝ArcGIS9軟件安裝首先需要取得有關軟件以及運行許可。下面就假設把安裝軟件寄存在E盤根目錄下,來詳細地介紹其安裝步驟。第17頁1.5ArcGIS9常用矢量數據模型介紹目前,GIS數據模型和格式有200多種。ArcGIS9常用矢量數據模型主要包括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等3種。第18頁1.5.1ShapefileShapefile文獻是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ESRI)所研制GIS文獻系統格式文獻,是工業標準矢量數據文獻。Shapefile將空間特性表中非拓撲幾何對象和屬性信息存放在數據集中,特性表中幾何對象存為以坐標點集表達圖形文獻—SHP文獻。Shapefile文獻并不含拓撲(Topological)數據構造。一種完整ESRIshape文獻最少包括3個文獻,詳細內容如下。1.主文獻2.索引文獻3.dBASE表4.其他文獻第19頁1.5.2Coverage1981年,ESRI推出他第一種商業GIS軟件——ArcInfo,它采取是第二代地理數據模型——Coverage數據模型,也被稱為地理有關模型(GeorelationalDataModel)。Arc/Info確認c背面斜杠是否正確

采取一種混合數據模型定義和管理地理數據。空間數據使用拓撲數據模型來表達,而屬性數據則使用關系數據模型。在Coverage中,主要用弧段、節點、標識點和多邊形來表達地圖上點、線、面,除此之外,尚有控制點、覆蓋范圍、注記和鏈確認表述是正確。1.Arc/Info數據構造與存放方式2.Arc/Info文獻構造3.Arc/Info文獻優勢4.Arc/Info文獻不足第20頁1.5.3GeoDatabaseGeoDatabase數據模型是ESRI公司在Arcinfo中推出一種新型面向對象數據模型,即第三代數據模型。它是建立在DBMS之上統一、智能化空間數據庫。其目標是為了讓顧客能更容易、更自然地表達GIS數據特性和更易建立特性之間多種關系。1.GeoDatabase數據模型構造2.GeoDatabase數據模型長處第21頁1.6小結本章簡單介紹了某些GIS基本理論知識,并就GIS兩大空間數據組織與構造(柵格、矢量數據構造)進行了介紹,探討了兩種構造優缺陷。緊接著本章對ArcGIS9軟件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包括ArcGIS9軟件構造、體系和安裝等。最后對ArcGIS9軟件所特有矢量數據構造進行理解說。本章重點在于ArcGIS9軟件構造體系,掌握其構造體系和功能對于有針對性地學好本軟件有著致關主要鋪墊作用。另外,很多讀者也許是初學者,對GIS還不太理解。其實理解GIS基礎知識以及ArcGIS使用數據構造也很主要,這也是本章難點。在學習本章過程中應當注意結合其他有關GIS書籍與資料,在理解GIS基本理論與知識基礎之上,再來熟悉ArcGIS軟件是很有必要。第22頁第2章空間數據庫管理工具ArcCatalog基礎ArcCatalog是ArcGISDeskTop中最常用三個應用程序之一,其也被稱為地理數據資源管理器。它用來管理空間數據存放和數據庫設計,以及進行元數據統計、預覽和管理。ArcCatalog應用模塊能夠幫助使用者組織和管理其所有GIS信息。本章主要介紹ArcCatalog應用基礎和基本操作。第23頁2.1ArcCatalog介紹與界面ArcCatalog不但能夠幫助GIS數據管理人員維護GIS空間和屬性數據,還能夠幫助一般顧客迅速地進入數據庫進行地理數據與元數據瀏覽。ArcCatalog界面簡潔明了,并利用其提供易于使用界面與向導,能夠創建和管理空間數據庫。第24頁2.1.1ArcCatalog介紹ArcCatalog是以數據為關鍵,用于定位、瀏覽和管理空間數據ArcInfo應用模塊。其能夠看作是顧客規劃數據庫環境,是顧客用于制定和利用元數據環境。ArcCatalog能夠識別不一樣GIS數據集,如ArcInfocoverages、ESRIshapefiles、geodatabases、INFO表、圖像、grid、TIN、CAD文獻、地址表、動態分段事件表、及其他ESRI數據類型和文獻。每一種數據集都用一種唯一圖標來表達。第25頁2.1.2ArcCatalog

界面ArcCatalog界面主要由菜單欄、工具欄、目錄樹、狀態欄、選項卡等幾部分組成,如圖2.1所示。1.目錄樹2.內容標簽3.預覽標簽4.元數據標簽第26頁2.2ArcCatalog基本操作

ArcCatalog基本操作包括啟動ArcCatalog、創建目錄樹、目錄內容瀏覽與搜索、使用柵格數據、操作和瀏覽表格數據、圖形與圖層操作以及元數據管理等。第27頁2.2.1啟動ArcCatalog啟動ArcCatalog辦法有兩種,詳細介紹如下。單擊

︱【開始】︱【所有程序】︱【ArcGIS】︱【ArcCatalog】︱命令,彈出【ArcCatalog】啟動窗口。直接雙擊桌面上ArcCatalog啟動圖標或單擊ArcMap、ArcScene和ArcGlobe等軟件平臺工具欄上圖標,以直接啟動ArcCatalog。第28頁2.2.2目錄樹基本操作對于ArcCatalog目錄樹基本操作主要有查看文獻夾連接、移至上一層文獻、定位文獻、復制與刪除數據、數據預覽、連接文獻夾、浮動目錄樹、顯示與隱藏數據類型等操作。1.查看文獻夾連接2.移至上一層文獻3.定位文獻4.復制與刪除數據5.數據預覽6.連接文獻夾7.浮動目錄樹8.顯示與隱藏數據類型第29頁2.2.3使用柵格數據矢量和柵格是地理信息系統中兩種主要空間數據構造。在ArcCatalog中同樣能夠查看和管理柵格數據。1.柵格數據顯示格式選擇2.創建柵格金字塔3.預覽柵格數據第30頁2.2.4目錄內容瀏覽與搜索通過內容欄、預覽欄和元數據欄3個選項卡,ArcCatalog提供不一樣方式查看目錄樹中選中數據。其中,內容欄中能夠查看所選數據內容列表;預覽欄中能夠查看所選數據地理數據體現;元數據欄中能夠查看所選數據元數據文檔信息。1.地理數據瀏覽2.地理數據縮放及平移第31頁2.2.5操作和瀏覽表格數據表格數據是指以行列形式組織二維表。操作和瀏覽表格數據還能夠在另外一種軟件平臺ArcMap中進行。這將在后來章節中論述。第32頁2.2.6圖形與圖層操作圖層概念不一樣于單個數據模型。一種圖層不但包括數據模型,還包括對該數據進行修飾,如顏色更改、符號體現和制圖要素添加等。因此為了完整地制作一幅地圖,我們需要使用圖層。在圖層中,保存顏色等屬性是不變,方便再次使用。而在數據模型中是不固定,即每次打開該數據模型,其圖形顏色是不一樣樣。1.創建新圖層2.創建組合圖層3.利用數據創建一種組和圖層4.設置圖層文獻特性第33頁2.2.7元數據管理元數據是有關數據數據,是數據和屬性描述性信息。在ArcCatalog中,單擊目錄樹上某一數據,再單擊“元數據”標簽,就能夠查看元數據。此時工具條被激活變成可用,其自左向右5個工具作用分別為編輯元數據、元數據屬性、創建/升級元數據、導入元數據和導出元數據。第34頁2.3小結本章主要介紹了空間數據庫管理工具ArcCatalog有關內容及其基本操作。其重點在于理解并掌握ArcCatalog功能與作用,為后來數據使用與管理打下基礎,只有學會如何創建、管理、刪除數據,才能更加好地使用數據。由于本章內容較為零散,初學者應將這些零散內容視為ArcCatalog軟件不一樣功能加以理解,對于其主要基本操作和技巧則應結合軟件多加練習。第35頁第3章空間數據Shapefile文獻創建Shapefile文獻格式是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ESRI)于1992年推出矢量數據格式。它是工業標準矢量數據文獻,也是ARCGIS中最基本、最常用數據格式。本章主要介紹Shapefile文獻創建,以及如何添加和修改Shapefile文獻屬性項。學會創建Shapefile文獻是使用ARCGIS和其他功能,如數字化、繪圖、制圖、空間分析和格式轉換等前提條件。第36頁3.1Shapefile文獻組成一種完整ESRIShapefile文獻最少包括3個文獻,即主文獻(*.shp)、索引文獻(*.shx),dBASE(*.dbf)表。有時,還會出現特性空間索引文獻(.sbn和.sbx)、儲存地理要素主體屬性表或其他表格活動字段屬性索引信息文獻(ain和.aih)以及儲存投影信息文獻(.prj)。第37頁3.2創建Shapefile和dBASE表ArcCatalog能夠創建新Shapefile和dBASE表,并通過添加、刪除和索引屬性來修改它們,也能夠定義Shapefile坐標系統和更新其空間索引。第38頁3.2.1創建新Shapefile文獻使用ArcCatalog能夠創建新Shapefile文獻。新創建Shapefile文獻包括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在ArcCatalog中,能夠通過Shapefile文獻屬性(Properties)來變化它名稱、字段和索引等,不過想要修改其要素數據或是屬性信息,必須使用ArcMap。第39頁3.2.2創建新dBase表dBASE是第一種在微型計算機上被廣泛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由Ashton-Tate在CP/M系統上公布,然后又在AppleII、AppleMacintosh、UNIX、VMS和IBMPCDOS平臺上公布,并在DOS平臺上成為近幾年中最暢銷軟件。dBASE基本文獻格式——.dbf文獻,被廣泛地應用在其他有簡單存放構造化數據需求應用程序中。第40頁3.3Shapefile文獻屬性維護與修改在ArcCatalog中,可通過添加、刪除屬性項來修改Shapefile和dBASE構造。假如想要深入在這些構造基礎之上,編輯定義這些要素或表格屬性項內容,就必須啟動ArcMap編輯功能。第41頁3.3.1添加屬性項GIS數據集中存放不但僅是數據空間特性,其還包括數據多種屬性信息。其中,在Shapefile文獻中能夠通過添加屬性項辦法來增加數據多種屬性信息載體。所謂屬性項能夠簡單地理解為數據庫中二維表表頭。文獻中記載數據假如發生屬性變化,又或者原有屬性信息不足以體現被描述對象時,就需要給文獻添加屬性項。第42頁3.3.2刪除屬性項當數據屬性項犯錯、反復多出或沒有實質作用時,就需要將其刪除。在ArcCatalog中,刪除Shapefile文獻屬性項非常簡單,辦法如下。(1)在ArcCatalog目錄樹中,右擊需要刪除屬性項,選擇“屬性”命令,彈出“Shapefile屬性”對話框。(2)選擇“字段”選項卡,選擇需要刪除屬性項,按下Delete鍵,即可刪除。(3)單擊“確定”按鈕,關閉“Shapefile屬性”對話框。在ArcCatalog中,刪除dBase表屬性項辦法和上述辦法同樣,此處不再贅述。第43頁3.3.3對屬性索引進行添加和刪除使用ArcCatalog,顧客能夠在Shape文獻和dBASE表中進行添加屬性索引。索引能夠幫助顧客提升評價屬性值查詢性能。1.添加索引2.刪除索引第44頁3.3.4對空間索引進行添加、刪除和更新屬性索引能夠幫助顧客提升評價屬性值查詢性能。同樣地,Shapefile空間索引則能夠提升Shapefile文獻顯示和查詢速度。1.添加索引2.刪除索引3.更新索引第45頁3.4Shapefile文獻坐標定義GIS中坐標系定義是GIS系統基礎。正確定義GIS系統坐標系非常主要。有關坐標在背面章節中再進行詳細地介紹。在新建一種Shapefile文獻時,應同步給其指定坐標投影信息。假如在建立Shapefile文獻時,沒有同步建立其坐標系統,而是選擇后來定義Shapefile文獻坐標系統話,那么直到被定義前,它坐標系統都將被定義為“未知”。第46頁3.5小結本章介紹了ARCGIS中空間數據格式3大矢量數據之一Shapefile文獻創建。詳細解說了Shapefile構造、Shapefile屬性表創建以及添加屬性項和索引維護等操作,最后介紹了如何更改其坐標投影信息。Shapefile文獻簡單易用,因此其建立過程學習也相對簡單。但對Shapefile文獻數據屬性設置和維護是至關主要,其將直接決定了數據使用效果。這也是本章重點和難點。本章雖然簡單,但在學習過程中應當注意實際操作,讀者能夠跟隨介紹內容虛擬建立數據以熟悉有關操作。另外,本章對于Shapefile文獻文獻組成、數據構造等介紹不夠深入,對其感愛好讀者可參閱Shapefile文獻白皮書。第47頁第4章空間數據Coverage創建Coverage是一種空間數據體現模型。數據采集后如何將其組織在數據庫中,以反應客觀事物及其聯系,這就關系到數據模型問題。而GIS正是根據地理數據模型,來實目前計算機中存放、組織、處理和表達地理數據。數據模型組織好壞,將直接影響到GIS系統性能。Coverage數據模型是第二代地理數據模型,也被稱為地理有關模型(GeorelationalDataModel)。它采取是一種混合數據模型定義和管理地理數據。Coverage也是ArcGIS9中主要矢量文獻格式之一,用其來表達矢量數據在實際應用中非常廣泛。第48頁4.1Coverage文獻介紹Coverage是將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結合起來,并且存放要素間拓撲關系。空間數據以二進制文獻形式存放,而屬性數據和拓撲數據則以INFO表形式存放。在Catalog中將Coverage二進制文獻和INFO表結合成Coverage要素類進行體現。空間數據使用拓撲數據模型來表達,而屬性數據則使用關系數據模型。在Coverage中,主要用弧段、節點、標識點和多邊形來表達地圖上點、線、面,除此之外,尚有控制點、覆蓋范圍、注記和鏈確認表述是正確。第49頁4.1.1Coverage要素類型Coverage要素主要類型為點、弧段(線)、多邊形和結點。這些要素具有拓撲關系,即弧段形成多邊形周長,結點形成弧段終點,點給多邊形內部做標識。Coverage點要素具有雙重屬性,它們能夠表達某些較小地理對象(如油井和建筑物),也能夠標注多邊形內部區域。Coverage要素第二種類型為tic點、鏈接和注記。tic點用來配準地圖。鏈接用來調整要素,而注記則用來對地圖上要素作標注。Coverage也具有某些組合要素。途徑是與一定量測系統有關聯弧段集合。區域是鄰接、分離或疊加多邊形集合。區域被用于環境和土地利用應用。1.Coverage要素集2.Coverage要素類第50頁4.1.2Coverage文獻組成從文獻組成構造上看,一種Coverage就是包括存放上述要素一組文獻一種目錄、一組有關Coverage、INFO數據庫和其他數據文獻等,一起組成ARC/INFO工作空間(Workspace)。Coverage目錄中主要文獻包括AAT.DBF、BND.DBF、PAT.DBF、TIC.DBF、PRJ和ARC等。其中,ARC是用于定義地物空間位置和關系拓撲數據構造;PRJ是投影文獻;TIC是一種控制點文獻;BND是一種邊界文獻;PAT是一種多邊形屬性或點屬性表;AAT是一種弧段屬性。第51頁4.2創建新Coverage和INFO表新建Coverage和INFO表能夠通過ArcCatalog來實現。在ArcCatalog中建立新Coverage文獻能夠使用模板,也能夠不使用。假如使用模板則會使用模板中某些信息,如TIC點、邊界范圍和投影坐標等信息;假如沒有使用模板,則需要自己添加這些信息。Coverage文獻中空間數據以二進制文獻形式存放,而屬性數據和拓撲數據則以INFO表形式存放,因此建立Coverage文獻,也能夠單獨建立INFO表。建表時表名最佳采取非漢字。第52頁4.2.1創建Coverage辦法新建Coverage詳細辦法如下。第53頁4.2.2創建INFO表創建INFO表詳細辦法如下。(1)在目錄中選擇要創建新INFO表目標文獻夾,單擊︱“文獻”︱“新建”︱“INFO表”︱命令,或直接右擊需要創建Coverage文獻夾,單擊︱【新建】︱【【

INFO表】︱命令,彈出“定義INFO表”對話框,如圖4.12所示。(2)在“定義INFO表”對話框中輸出表背面單擊打開輸出表格目標文獻夾,輸入新INFO表名字。確認這句是否正確(3)單擊“新項”按鈕,反復以上步驟,添加其他數據列字段,直至添加了所有數據列。(4)使用項數背面箭頭按鈕,可瀏覽或修改各數據列特性,假如要去掉某一選項能夠選中某項背面“去掉項”按鈕。(5)單擊“確定”按鈕,新建好INFO表即會出目前目標文獻夾中。第54頁4.3建立拓撲關系在“CoveragePoroperties”對話框中,能夠看到“通用”一欄提供某些有關Coverage主要信息,包括要素名稱、位置、要素精度和要素類型及要素類之間有拓撲關系等。當選擇其中一種地理要素類時,該要素數量信息就會出目前該欄下方。假如應當有拓撲關系要素之間尚未建立拓撲關系,或者兩要素之間拓撲關系需要更新,能夠利用Coverage中Build和Clean功能來實現。

第55頁4.3.1利用Build建立拓撲關系利用Build建立拓撲關系詳細辦法如下。(1)在ArcCatalog目錄樹中選擇要建立拓撲關系Coverage,右擊,并在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此Coverage屬性。選擇“通用”選項卡,進入“通用”對話框。(2)在“要素類”選項中,選擇要建立拓撲關系地理要素,單擊“Build”按鈕,彈出“Build”對話框。(3)根據需要變化建立拓撲關系要素類或者注記子類,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到Coverage實現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即完成了Coverage拓撲關系建立。第56頁4.3.2利用Clean建立拓撲關系利用Clean建立拓撲關系辦法和上述辦法一致,步驟如下。(1)在ArcCatalog目錄樹中選擇要建立拓撲關系Coverage,右擊,并在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此Coverage屬性,單擊“通用”標簽,進入通用選項卡,如圖4.15所示。(2)在“要素類”選項下,選擇要建立拓撲關系地理要素,單擊“Clean”命令按鈕,彈出“Clean”對話框。(3)根據詳細情況在對話框中輸入相對應含糊值及垂懸值,根據詳細情況選擇“只clean線”復選框(可選),單擊“確定”按鈕,完成Coverage拓撲關系建立。第57頁4.4定義Coverage坐標系統GIS中坐標系定義是GIS系統基礎,正確定義GIS系統坐標系非常主要。GIS中坐標系定義由基準面和地圖投影兩組參數確定,而基準面定義則由特定橢球體及其對應轉換參數確定。因此欲正確定義GIS系統坐標系,必須弄清地球橢球體(Ellipsoid)、大地基準面(Datum)及地圖投影(Projection)3者基本概念及他們之間關系。大地基準面是利用特定橢球體對特定地域地球表面逼近,因此每個國家或地域都有各自大地基準面,一般稱北京54坐標系、西安80坐標系事實上指是我國兩個大地基準面。第58頁4.4.1為Coverage匹配一種坐標系統為Coverage匹配一種坐標系統辦法如下。(1)在ArcCatalog目錄樹中選擇要匹配坐標Coverage,右擊,并在右鍵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此Coverage屬性,單擊“投影”標簽,進入投影選項卡,如圖4.17所示。(2)單擊“定義”按鈕,打開定義投影向導選擇定義方式對話框,如圖4.18所示。(3)選中“為數據定義坐標系統方便和已有數據匹配與已有Cov.和Grid坐標系統匹配”前面單選框。(4)單擊“下一步”按鈕,彈出“選擇采取指定坐標系統選擇集”對話框,選擇采取其投影數據集后,單擊“下一步”按鈕,彈出“最后輸入總結”對話框,單擊“完成”按鈕,完成對Coverage投影定義。辦法以及各步驟前面已經介紹過,可參照前面對話框介紹。第59頁4.4.2交互定義Coverage坐標系統交互定義Coverage坐標系統辦法如下。第60頁4.5Coverage維護操作Coverage文獻維護操作都是基于ArcCatalog平臺操作,通過ArcCatalog,能夠將存放空間信息文獻夾中Coverage二進制文獻與存放屬性信息INFO文獻夾中INFO表聯合體現為Coverage數據格式。Coverage文獻維護操作主要包括坐標控制點維護、范圍維護、容限值設置和屬性項維護等維護操作。第61頁4.5.1Coverage控制點維護在每個Coverage文獻中都有TIC點文獻。TIC是一種控制點文獻。一種文獻一般最少有4個TIC點參數。在Coverage文獻中,TIC點是存在一種相對獨立文獻中。根據TIC點,就能夠將地理要素坐標轉換為自己定義或是自己需要坐標系統。對于Coverage文獻中TIC控制點添加、刪除或更新能夠借助于ArcCatalog軟件平臺。1.添加TIC點2.更新TIC點坐標3.刪除TIC點第62頁4.5.2Coverage范圍維護Coverage范圍限定了其包括地理要素范圍,在詳細體現上通過定義地理要素X、Y最大和最小坐標來確定范圍。一般情況下,ArcGIS能夠自動維護和更新Coverage范圍,也就是說當增加或減少Coverage中地理要素之后,其范圍就會自動更新。但假如由于某些原因造成顯示范圍和實際范圍不匹配,既能夠重新計算Coverage,也能夠在對話框中直接輸入新范圍。

1.重新計算Coverage范圍

2.手動更新Coverage范圍第63頁4.5.3Coverage容限值設置在ArcGIS中很多操作包括到容限值概念。讀者能夠粗略以為容限值就是一種距離范圍,凡是在這個范圍之內要素將被視為一種要素。例如,在數據編輯時候,假如設置了結點自動合并和一定容限值話,那么在這個距離之內兩個節點會自動合并,這個特定距離值就是節點合并容限值。第64頁4.5.4Coverage屬性項維護Coverage中要素類特性對話框與INFO表特性對話框是相同。打開要素類特性對話框,就會看到其中包括要素識別符FID列和描述每個要素集合形狀Shape列。假如該要素類有屬性表,還將看到另外某些屬性項。利用特性對話框,能夠添加、更新和刪除屬性,以及在他們包括數據中建立索引。1.添加新屬性項2.重定義屬性項3.編輯屬性項4.刪除屬性項5.添加或刪除索引第65頁4.6Coverage關系類操作在ArcCatalog中,主要通過關系類來定義一種Coverage要素和其他Coverage要素,或一種獨立數據表之間聯系。他們之間聯系寄存在關系類中。這樣通過對關系類操作,就能夠定義諸如“一種要素類屬性表某列和另一種要素某列共享相同值”這種類似問題。第66頁4.6.1Coverage關系類介紹關系使得顧客能對表格間有關行進行操作。關系被組織成關系類。一種關系類是指兩個要素類或表格之間一系列關系,例如,與要素連接注記就是使用了把要素和注記聯合起來一種關系類。在這種連接下,移動一種要素,相連注記也會跟著移動。創建一種新要素,新注記也被建立。另外,關系類還能夠有屬性。任何一種對象類或要素類都能夠創建多種關系類。理解關系類,首先應當掌握下列概念。1.基數(Cardinality)2.關聯鍵3.關聯標注4.關系種類第67頁4.6.2Coverage關系類創建無論是在同一種Coverage,還是在不一樣Coverage中要素類都能夠建立Coverage關系類。假如源類和目標類中對象互相獨立,則需要在他們之間建立簡單關系。假如目標類依賴于源類,則需要在他們之間建立復合關系。第68頁4.7小結本章主要介紹了Coverage文獻創建與管理維護。首先從Coverage文獻構造和組成要素入手,讓讀者理解文獻特點;接著詳細介紹創建一種新Coverage文獻詳細步驟,并重點論述了建好文獻后,如何對其進行維護和管理,包括坐標定義、拓撲關系建立和關系類操作等內容。本章重點在于對Coverage數據模型創建與維護,操作過程較為簡單,難點在于Coverage是一種拓撲數據構造,數據構造復雜,在對其進行操作時應重視理解其數據特點。在本章學習過程中,讀者應注意對Coverage文獻進行操作,最佳在ArcCatalog中進行。由于當使用ArcCatalog對Coverage進行創建、移動、刪除和重命名等操作時,ArcCatalog將自動維護他們完整性,將Coverage和INFO文獻夾中內容同步變化。第69頁第5章空間數據Geodatabase數據庫創建Geodatabase是在新一體化數據存放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新數據模型。實現Geodatabase數據模型之前所有空間數據模型(包括shape和Coverage)都無法完成數據統一管理。即在一種公共模型框架下,對GIS一般所處理和體現地理空間特性如矢量、柵格、TIN、網絡和地址進行統一描述。同步,Geodatabase是面向對象地理數據模型,其地理空間特性體現較之以往模型更接近我們對現實事物對象結識和體現。第70頁5.1Geodatabase空間數據庫概述空間數據庫是伴隨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和應用而發展起來數據庫新技術。ArcGIS地理數據庫(Geodatabase)是為更加好地管理和使用地理要素數據,而按照一定模型和規則組合起來地理要素數據集(FeatureDatasets)。Geodatabase是按照成層次型數據對象來組織地理數據。這些數據對象包括對象類(0bjects)、要素類(FeatureClass)和要素數據集。Geodatabase對地理要素類和要素類之間互相關系、地理要素類幾何網絡和要素屬性表對象等進行有效管理,并支持對要素數據集、關系及幾何網絡進行建立、刪除和修改更新操作。第71頁5.1.1Geodatabase數據模型介紹GeoDatabase數據模型是ESRI公司在Arcinfo中推出一種新型面向對象數據模型,即第三代數據模型。它是建立在DBMS之上統一、智能化空間數據庫。1.Geodatabase數據模型構造2.Geodatabase數據模型功能與特點第72頁5.1.2空間數據庫設計數據庫設計,就是把現實世界中一定范圍內存在著應用處理和數據,抽象成一種數據庫詳細構造過程。空間數據庫設計是指在目前數據庫管理系統基礎上,建立空間數據庫整個過程。空間數據庫設計一般包括需求分析、構造設計和數據層設計等內容。在設計過程中,其始終要遵循一定標準和要求。1.空間數據庫設計標準2.空間數據庫設計要求第73頁5.1.3空間數據庫建立借助ArcGIS9.xArcCatalog,能夠采取3種辦法建立新地理數據庫,選擇哪一種辦法取決于Geodatabase數據源是什么,是否要存放定制要素或是否要創建新Geodatabase。1.建立一種新地理數據庫2.移植已經存在數據到地理數據庫3.用CASE工具創建地理數據庫第74頁5.2創建一種新Geodatabase建立一種Geodatabase空間數據庫,首先要按照上述要求進行設計,要計劃這個數據庫將包括哪些地理要素類、地理要素集、對象表、幾何網絡主關系類等。設計完成后,就能夠利用ArcCatalog開始建庫。建庫步驟包括建立新空數據庫、建立其組成項、向數據庫各項加載數據以及建立關系添加索引等。第75頁5.2.1創建一種空地理數據庫建立一種空地理數據庫詳細辦法如下。第76頁5.2.2創建要素數據集要素數據集是存放要素類集合。建立一種新要素數據集,必須定義其空間參照,包括坐標系統(地理坐標、投影坐標)和坐標域(X、Y、Z和M范圍及精度)。數據集中所有要素類必須使用相同空間參照,且要素坐標要求在坐標域內。定義了要素數據集空間參照之后,在該數據集中新建要素類時不需要再定義其空間參照,新建要素類將使用數據集空間參照。假如在數據集之外(即在數據庫根目錄處新建要素類時),必須單獨定義空間參照。假如將數據集之外要素類添加到數據集之內時,該要素類空間參照與數據集不一樣,則要素類空間參照自動轉換為數據集空間參照。第77頁5.2.3創建要素類同類空間要素集合即為要素類,如河流、道路、植被、用地和電纜等。要素類之間能夠獨立存在,也可具有某種關系。當不一樣要素類之間存在關系時,我們將其組織到一種要素數據集中。建立了要素集后,就能夠在其中建立多種要素類。建立一種要素類能夠在要素數據集中建立,也能夠獨立建立。但在獨立建立時,必須要定義其投影坐標。在要素數據集中建立一種要素類,能夠選擇創建一種存放簡單要素(點、線、面)組成要素類,也能夠選擇要素類將保存注記要素、網絡要素和維要素等定制對象。1.在要素集中建立簡單要素類2、在要素集中建立一種定制要素類3.建立一種獨立要素類第78頁5.2.4創建表使用表設計器能夠很便捷地在ArcCatalog中創建表。在Geodatabase中,表能夠存放非空間對象、空間對象和關系。存放非空間對象表稱為對象類,它有一種表達子類特殊字段;存放空間對象表稱為特性類;存放關系表稱為關系表。第79頁5.3向Geodatabase加載數據由于ArcCatalog被稱為地理數據資源管理器,因此利用它能夠像Windows中管理文獻夾和文獻那樣管理地理數據,例如新建、復制、移動、刪除和重命名Table、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以及將CAD、Table、Shapefile、Coverage中數據及柵格影像等加載到Geodatabase中去等數據加載操作。地理數據庫中支持Shapefile、Coverage、INFO表和dBASE表,假如已有數據不是上述幾個格式,能夠用ArcToolbox中工具進行數據格式轉換,再加載到地理數據庫中。第80頁5.3.1導入數據借助有關工具能夠將Shapefile、Coverage、INFO表和dBASE表等格式數據導入到Geodatabase中,導入后數據形成一種新要素類。這個要素類能夠獨立存在,也能夠在某個已有要素集中,或形成一種新要素集而存在其中。假如這些要素本身具有投影坐標,導入新要素將沿用這些信息,不然需要進行定義,或者自動轉換為新環境下投影坐標信息。1.將Shapefile導入Geodatabase2.將Coverage導入Geodatabase3.其他數據導入Geodatabase4.直接復制數據導入Geodatabase第81頁5.3.2載入數據數據導入和數據載入,雖然都是向數據庫中添加數據不過它們方式是不一樣。數據導入是在數據庫中本身沒有數據或沒有數據框架(例如要素集等),將另外已有數據導入。而數據載入是在數據庫本身存在一定數據或數據框架,要將已有數據添加進來。第82頁5.4深入定義Geodatabase數據庫前面,講述了如何新建一種Geodatabase數據庫,并且向其中加載數據。但Geodatabase中所包括不但僅是要素類、要素集及表,其也許還包關系類、注釋類、幾何網絡和拓撲等不一樣構造和類別。因此不可避免要對數據庫進行深入定義和管理。第83頁5.4.1屬性域操作地理數據庫按照面向對象模型存放地理信息。這些信息對象能夠表達為空間視圖要素,也能夠將其非空間信息保存在表中。對于要素和表能夠設置某些規則來進行限制。對屬性約束稱為屬性域。例如,能夠對某數值屬性設置一種限制范圍,即設置一種變化域。超出這個范圍或是域值都被視為是不合格。1.屬性域創建2.屬性域查看3.屬性域刪除與修改4.屬性域關聯第84頁5.4.2子類型操作在前面Geodatabase組成中講到要素集是在某個方面有相同類型要素集合。類似這樣概念,在Geodatabase中還能夠以子類來劃分具有有關特性特性類。對象(或特性)能夠有一種稱為子類特殊屬性。子類用于對象主要分組,通過子類,就能夠體現相同對象(或特性)間差異,而無需建立很多對象(或特性)類。子類是特性類(或對象類)中特性(或對象)次一級分類。簡單地講,子類型是根據要素類屬性值將要素劃分為更小分類。1.創建子類2.修改子類型第85頁5.4.3創建注釋類注釋類是用于存放文本信息專門要素類,與標注不一樣。注釋類是作為單獨要素類存放在Geodatabase中。這樣以要素存放就能夠隨時將這些文本信息添加到地圖當中,并且作為獨立要素,不會影響其他要素。注釋類可分為兩種,詳細內容如下。一種是連接要素注釋類。一種是非連接要素注釋類。1.建立不連接要素注釋類2.建立連接要素注釋類3.實現連接要素注釋第86頁5.4.4創建幾何網絡幾何網絡由要素組成。這些要素被限制存在于網絡內,作為網絡要素(NetworkFeature)。地理數據庫自動對幾何網絡中網絡要素間拓撲關系進行維護。網絡連通性是以幾何一致性為基礎,因此稱為幾何網絡。一種幾何網絡有一種對應邏輯網絡。幾何網絡事實上是一組組成網絡要素類;邏輯網絡是網絡連通性物理描述。邏輯網絡中每個元素(element)都與幾何網絡中一種要素關聯。1.建立幾何網絡2.建立幾何網絡要素類3.定義網絡規則第87頁5.4.5創建拓撲拓撲體現是對象之間相鄰、包括和關聯等空間關系。創建拓撲關系能夠是地理數據庫能更真實表達地理要素,更完美體現現實世界地理現象。創建拓撲優勢在于:根據拓撲關系,不需要利用坐標或距離,就能夠確定一種空間實體相對于另一種空間實體位置關系。拓撲關系能更清楚地反應實體之間邏輯成果關系,它比幾何數據有更大穩定性,不隨處圖投影變化而變化。第88頁5.4.6創建索引當數據存放在表格或要素類中時,也許希望創建索引加快查詢速度,但要注意假如定義過量索引,性能反而會下降。空間索引提升了空間要素幾何查詢選擇速度。屬性索引是dBMS在表中取得統計一種可選辦法。與直接從第一行統計開始查找,并搜索整個表相比較,首先查找索引,然后找到合適統計會快得多。個人Geodatabase不能夠添加空間索引,但對于ArcSDEGeodatabase卻能夠添加、修改和刪除空間索引。在ArcCatalog中,能夠對一張表中一種或幾個屬性創建索引,也能夠隨時增加或刪除索引。第89頁5.4.7創建關系類現實世界中對象與數據庫中對象一般存在特殊聯系。在地理數據庫中,這種聯系稱為關系。關系能夠存在于空間對象之間(要素類中要素),非空間對象之間(表中行),或空間與非空間對象之間。在地理數據庫中,空間對象存放在要素類中,非空間對象存放在表中,而關系存放在關系類中。一般來說,關系有關度包括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第90頁5.5小結本章主要介紹了Geodatabase數據模型優勢、功能和使用辦法。重點講述了Geodatabase空數據庫創建、Geodatabase地理數據庫基本組成元素和這些元素(要素數據集、要素類、關系表、索引和關系類)創建和使用,以及如何向Geodatabase加載數據、Geodatabase數據格式與其他格式之間轉換等內容;接著介紹了如何深入地定義地理數據庫,以完善數據庫,充足發揮出其數據模型優勢。本章重點在于對Geodatabase數據創建與維護,難點則在于對Geodatabase數據模型理解。GeoDatabase是ESRI對空間數據建模理論、辦法及其實現技術劃時代奉獻,其體系構造和設計思想博大精深,非常具有學習、研究和使用價值。第91頁第6章空間可視化工具ArcMapArcMap是一種用于編輯、顯示、查詢和分析地圖數據以地圖為關鍵模塊,其包括一種復雜專業制圖和編輯系統,既是一種面向對象編輯器,又是一種完整數據表生成器。本章主要介紹ArcMap基礎知識,包括創建新地圖文檔、加載數據以及圖層基本操作等。第92頁6.1ArcMap介紹與界面ArcMap是ArcGISDesktop產品中一種主要應用程序,它具有基于地圖所有功能,包括制圖、地圖分析和編輯。作為ArcGIS系列軟件最主要桌面操作系統與可視化工具,ArcMap能夠用來瀏覽、編輯地圖,以及基于地圖分析。ArcMap默認界面和ArcCatalog界面相同,ArcMap界面也能夠自己定制以符合某一特定使用目標和操作者使用習慣。第93頁6.1.1ArcMap介紹ArcMap提供了一體化完整地圖繪制、顯示、編輯和輸出集成環境。相對于以往所有GIS軟件,ArcMap不但能夠按照要素屬性編輯和體現圖形,也可直接繪制和生成要素數據;能夠在數據視圖按照特定符號瀏覽地理要素,也可同步在版面視圖生成打印輸出地圖;有全面地圖符號、線形、填充和字體庫,支持多種輸出格式;可自動生成坐標格網或經緯網,能夠進行多種方式地圖標注,具有強大制圖編輯功能。第94頁6.1.2ArcMap軟件啟動ArcMap軟件啟動有下列幾個方式。假如軟件安裝完成后,在桌面建立快捷方式,就能夠直接雙擊ArcMap快捷圖標(如圖6.1所示)啟動ArcMap軟件。

第95頁6.1.3ArcMap界面ArcMap界面如圖6.4所示。第96頁6.2ArcMap地圖文檔創建與保存在ArcMap中,地圖文檔一般是后綴為.mxd文獻,能夠新建并保存。下次想打開這個文獻只需雙擊這個后綴為.mxd文獻,這時ArcMap將自動啟動并加載這個地圖數據。初學者最容易遇到問題就是,雙擊打開此前保存mxd文獻,雖然啟動了ArcMap但卻沒有正確加載數據,或者是在目錄內容區雖有數據目錄,但在圖形區卻沒有圖形,并且在目錄內容區數據目錄前都有紅色嘆號。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mxd文獻只保存了數據途徑,卻不能保存數據。當數據變化存放目錄或被破壞就會出現上述情況。第97頁6.2.1新建地圖文檔在ArcMap中,新地圖文檔創建有下列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剛啟動ArcMap是在彈出“新建”對話框中進行新文檔創建。第二種辦法是在主菜單中單擊選擇“文獻”|“新建”命令,打開“新建”對話框。設置辦法和前面所講一致。也能夠直接單擊工具欄中“新建”工具按鈕,單擊后,也會彈出“新建”對話框。能夠直接建立也能夠借助某一模板。第98頁6.2.2保存地圖文檔在ArcMap中,地圖文檔保存方式主要有下列兩種。第一種是單擊選擇主菜單“文獻”|“保存”命令,即可保存文檔。或直接單擊工具欄上“保存”按鈕,保存地圖文檔。此時是保存在原始mxd文檔中。第二種是單擊選擇主菜單“文獻”|“另存為”命令,彈出“另存為”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為文檔指定保存位置、保存名稱和保存類型(文檔或是模板)后,單擊“保存”按鈕,即可保存文檔。第99頁6.3加載數據及地圖啟動ArcMap后,能夠選擇不一樣3種方式進入ArcMap工作環境中。無論哪一種工作環境,都需要根據實際利用需求來添加需要處理和顯示數據或地圖。第100頁6.3.1加載數據ArcMap軟件運行后,顧客能夠根據需要來加載不一樣圖層。加載圖層主要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直接在新地圖文檔上加載圖層;另一種是使用ArcCatalog加載圖層。1.直接在新地圖中加載數據2.用ArcCatalog加載數據第101頁6.3.2打開地圖當顧客在ArcMap中生成一幅地圖時,并將其以文獻擴展名為.mxd文獻,保存在計算機硬盤中。這個文獻稱為地圖文檔。打開地圖文檔辦法為在主菜單中單擊“文獻”|”打開”命令,彈出“打開”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擇要打開地圖(*.mxd),如圖6.16所示。也可直接單擊工具欄上打開按鈕,也會彈出“打開”對話框。第102頁6.4ArcMap窗口操作窗口操作設置能夠更加好地幫助顧客進行多種信息地瀏覽與查詢,并方便顧客進行各項數據處理。在窗口操作小節中,顧客將理解窗口百分比設置、放大窗口設置、瀏覽窗口應用、視圖書簽設置和屬性信息瀏覽等操作。第103頁6.4.1窗口百分比設置在ArcMap中添加數據或是打開某幅地圖后,使用工具欄中地放大、縮小和移動等命令,能夠很方便地觀測地圖數據。但其缺乏定量性或全局特點。下面介紹另外兩種窗口百分比設置辦法。1.選擇數據層設置窗口百分比2.輸入百分比尺設置窗口百分比第104頁6.4.2輔助窗口設置觀測ArcMap中地圖數據,有時會需要輔助窗口。例如要查看數據某個局部地域,或是想要查看數據整體效果,而又不想變化目前視圖情況下,就能夠使用輔助窗口。1.瀏覽窗口設置2.放大窗口設置第105頁6.4.3視圖書簽設置設置視圖書簽,就是將地圖數據某一視圖狀態保存起來,方便于在任何情況下,用到這種狀態時,隨時能夠調入書簽,回到這一視圖狀態。視圖書簽能夠隨時創建,可創建多種視圖書簽方便迅速回到不一樣視圖狀態。對于視圖書簽也能夠隨時瀏覽或刪除等操作。1.創建視圖書簽2.使用與管理視圖書簽第106頁6.5ArcMap數據基本操作ArcMap數據層基本操作包括打開與關閉圖層、圖層復制與刪除、變化圖層次序、標注、保存和更改圖層符號等。這些基本操作是利用ArcMap進行查詢、分析基礎。作為初學者,不也許很快學會ArcMap所有龐大而復雜功能。本章節則介紹了某些較為常用基本操作,以適合初學者學習。在背面章節中,還會針對某些功能做詳細介紹。第107頁6.5.1數據框和圖層基本操作數據框(layer)是GIS是地圖上地理體現單位。每個數據框體現是按照地圖繪制者規范繪制出一系列有關聯地理數據。圖層則是數據框基本單位,數據框和圖層關系如圖6.26所示。本節將介紹內容表中數據框和圖層基本操作。第108頁6.5.2地圖基本操作在ArcMap中,地圖基本操作包括對地圖放大、縮小、移動、選擇和查詢等功能實現,其主要功能集中在基本工具條中。地圖操作基本工具條是ArcMap中最基本工具。1.選擇2.查詢3.查找4.量測5.超鏈接第109頁6.5.3ArcMap其他常用操作除了以上基本操作之外,對數據操作尚有某些諸如保存相對途徑等其他常用操作。純熟掌握這些操作對于駕御ArcMap同樣具有舉足輕重作用。1.保存相對途徑2.輸出地圖3.插入數據框4.設置本來數據5.設置鼠標提醒第110頁6.6ArcMap常用工具條ArcMap功能非常強大,工具條內容更是繁多。本節主要對ArcMap常用工具條進行簡單地介紹。1.基本編輯工具2.高級編輯工具3.空間配準工具4.影像矯正工具第111頁6.6ArcMap常用工具條5.地圖排版工具6.圖形繪制工具7.網絡分析工具8.空間分析工具9.三維分析工具第112頁6.7ArcMap聯機幫助

ArcMap聯機幫助是理解和學習ArcMap詳細功能和操作辦法主要參照。在ArcMap中,能夠采取多種方式來取得多種聯機幫助信息。第113頁6.7.1ArcMap窗口幫助使用ArcMap窗口幫助辦法如下。(1)用單擊標準工具欄上“這是什么?”按鈕。(2)將鼠標移動到希望取得幫助信息ArcMap窗口工具按鈕上。(3)右擊,則彈出有關該內容項幫助信息框,如圖6.89所示。(4)單擊屏幕上任意位置,即可關閉上述幫助信息框。第114頁6.7.2ArcMap對話框幫助使用ArcMap對話框幫助辦法將如下。(1)單擊某個對話框中右上角幫助按鈕,就是圖中那個問號。(2)在對話框中,在想要查詢幫助位置右擊,視圖則會彈出有關該內容項幫助信息。(3)單擊屏幕上任意位置,關閉上述幫助信息框。第115頁6.7.3ArcGIS幫助命令相對于窗口和對話框幫助,幫助命令是信息最為全面幫助系統。借助幫助命令能夠通過目錄、索引、搜索和書簽等欄目來獲取幫助。1.利用目錄欄獲取幫助2.利用索引欄獲取幫助3.利用搜索欄獲取幫助4.建立幫助信息書簽第116頁6.8小結本章對空間可視化工具ArcMap進行了介紹。解說了ArcMap地圖文檔基本操作、ArcMap窗口和數據等基本操作。本章重點在于ArcMap某些基本操作。本章沒有對ArcMap功能與操作一一介紹,而是選用了適合初學者主要功能。這些(新建地圖文檔、加載數據、打開地圖、圖層操作和地圖工具等)是ArcMap中最基本、也是必須掌握操作。第117頁第7章空間數據編輯空間數據編輯是對采集后數據進行編輯操作。它是豐富完善空間數據以及糾正錯誤主要伎倆。空間數據編輯主要包括數據幾何圖形編輯和數據屬性編輯。數據幾何圖形編輯針正確是圖形操作,如新建、修改和刪除空間要素等。數據屬性編輯是針正確是屬性操作,如添加、刪除和修改圖形要素屬性等。使用ArcMap軟件工具能夠對ArcGIS中矢量數據進行編輯操作。本章主要介紹ArcMap軟件工具編輯功能和基礎,并在此基礎之上解說如何進行詳細編輯操作。第118頁7.1ArcMap編輯基礎空間數據編輯操作也許會因其數據類型不一樣而不一樣。但在ArcMap中,進行數據編輯操作流程大體一致。下面分小節來介紹編輯工具、編輯過程以及詳細編輯操作。第119頁7.1.1編輯工具ArcMap數據編輯需要借助編輯工具來完成。第120頁7.1.2編輯數據類型在ArcMap工作環境中進行數據編輯,其操作對象是地理要素類或是地理要素集。地理要素能夠存放在多種地理數據集中,如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等。要素類是相同要素集合,如點要素集、線要素集和面要素集等。數據集則是具有相同空間參照要素類型集合。在ArcGIS

9.x版本中不支持對于Coverage文獻編輯,只支持Shapefile和Geodatabase文獻編輯。Shapefile文獻只能是某一簡單要素類,它無法將多種要素類組成數據集。而Geodatabase文獻復雜且功能強大,它能夠將要素類集合組成要素數據集。應注意,在ArcMap中,能夠同步加載多種類型數據集,不過每次只能對一種數據集中要素類進行編輯。第121頁7.1.3編輯過程概覽進入ArcMap工作環境,并已經打開已有地圖文檔或是新建了地圖文檔之后,進行數據編輯一般要通過下列幾個步驟。

(1)加載數據。假如是對已有數據進行編輯,則直接加載需要編輯數據;假如是新建數據,則需要通過ArcCatalog工具生成新數據層后,再加載空數據層。(2)打開編輯工具。啟動ArcMap后,在默認狀態下,編輯工具并沒有打開,要進行編輯就必須打開編輯工具條。(3)進入編輯狀態。單擊“編輯器”︱“開始編輯”命令,就能夠進入編輯狀態。(4)執行數據編輯。在目標下拉列表框中選擇要編輯目標后,在任務下拉列表框選擇對應編輯任務對數據進行編輯。(5)保存并結束數據編輯。單擊“編輯器”︱保存編輯”︱“停頓編輯”命令。第122頁7.1.4捕捉環境設置在對數據進行輸入與編輯過程中,能夠使用捕捉功能。利用捕捉功能,能夠實現對繪制或編輯要素進行位置精確定位及要素之間互相連接等功能。與CAD軟件捕捉功能類似,ARCGIS中捕捉功能也十分強大。1.設置捕捉距離和單位2.設置捕捉環境第123頁7.2圖形要素輸入根據地理實體空間圖形表達形式,一般可將空間數據抽象為點、線和面3類元素。對于圖形編輯操作,下列也將分為點要素、線要素及面要素3個部分來詳細解說其輸入與編輯。第124頁7.2.1點要素輸入點要素是組成空間數據基本單元,也是最簡單空間數據元素。點要素輸入與編輯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應用ArcMap數據編輯工具能夠生成和修改點要素。點要素輸入和編輯基本過程,首先要加載待輸入或修改點要素數據層;其次是打開編輯工具欄并選擇對應編輯工具;最后在圖形窗口輸入或修改點要素。1.繪制交點點要素2.繪制中點點要素3.繪制定距點要素4.繪制定向定距點要素第125頁7.2.2線要素輸入線要素能夠視為由點要素組成。在ArcMap中,組成線要素點分為3種,即起點(StartNode)、終點(EndNode)和中間點(Vertex)。線要素輸入就是輸入點,并由一系列點組成線,因此其編輯操作與點編輯操作類似。1.將線交點處作為繪制新線一種點2.將線中點處繪制新線一種點3.繪制圓弧4.繪制與上一線段或圓弧相切曲線5.將定距處點作為組成線一種新點6.將定距定向處點作為組成線一種新點7.繪制與已有要素重合線第126頁7.2.3面要素輸入面要素能夠視為由線要素組成,而線要素由點要素組成。能夠以為面要素是由一系列點組成邊界限,由邊界限圍成最后面要素。面要素輸入及其編輯操作可細化為邊界點編輯操作。第127頁7.3圖形要素編輯操作上小節根據地理實體空間圖形表達形式,分點、線、面等3部分解說了圖形要素基本輸入操作。對于已經輸入圖形要素,Arcmap能夠進行多種各樣編輯操作。通過這些編輯操作能夠使得數據愈加精確美觀,并有助于后續多種分析操作。本小節介紹對于已經輸入圖形要素進行豐富完善以及編輯修改某些基本操作。第128頁7.3.1要素移動假如要素位置不對,就能夠使用“移動”工具將要素移到正確位置。詳細操作為,首先使用“選擇”工具或“選擇要素”工具,在圖形區選擇需要移動要素,然后按下鼠標左鍵同步移動鼠標,把選用對象移到指定位置。也能夠單擊“編輯器”按鈕,選擇“移動”命令,彈出“X,Y增量”對話框。在對話框X、Y數值框中(前一種文本框是X值,后一種是Y值)輸入精確移動距離后,按下“Enter”鍵,來移動要素。第129頁7.3.2要素復制要素復制直接確保了要素同一性,也能夠避免繁瑣反復繪制工作。其能夠在同一圖層內復制,也能夠從別圖層復制過來。要素可進行原樣復制操作,也能夠平行復制、緩沖區復制和鏡面復制等操作。下面結合例子解說多種復制詳細步驟。1.原樣復制2.平行線復制3.緩沖區復制4.鏡面復制第130頁7.3.3要素合并與分割在數據處理實際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將要素進行合并或者是分割操作。例如,在土地利用變化數據處理中,要將同一種土地利用類型斑塊合并為一種斑塊。或者本來是同一類型一種斑塊,若干年后產生變化,變成兩種不一樣類型斑塊,就需要將本來一種斑塊分割為兩個斑塊。1.要素合并2.要素分割第131頁7.3.4要素縮放在數據處理實際過程中,能夠對要素進行任意百分比縮放。對要素進行縮放操作,其縮放參照點就是要素中選擇錨。當要素處于選中狀態時,選擇錨在圖像上體現為要素中間一種黑色叉號。這個選擇錨位置是能夠移動。若要移動,只要將鼠標放在叉號上,當鼠標變成一種帶方向十字型符號時,就能夠將這個叉號拖動到任意需要位置。1.添加縮放工具2.縮放操作第132頁7.3.5線要素修剪在線要素數據處理實際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需要將線要素進行延長或裁剪操作。這時就能夠用“擴展/裁剪要素”功能來對線進行延長或裁剪。1.線要素延長2.線要素裁剪第133頁7.3.6面要素修剪與求相交在面要素數據編輯中,也許會需要修整或裁剪已經存在面。1.面要素修整2.面要素裁剪3.面要素求相交第134頁7.3.7要素結點編輯操作面要素能夠視為由線要素封閉而形成,線要素又能夠視為由一種一種點所組成,這些組成線點就能夠視為要素結點。在數據編輯中,能夠通過添加、刪除和移動結點來對要素進行多種編輯操作。1.添加要素結點2.刪除要素結點3.移動要素結點第135頁7.3.8圖形要素高級編輯操作除了以上基本編輯操作以外,圖形要素編輯操作尚有某些高級編輯工具,主要用于對圖形要素深入修正與編輯。第136頁7.4圖形拓撲編輯拓撲代表了一組規則和關系,它能夠描述空間物體互相位置關系,其意在揭示地理空間世界中地理集合關系。在GIS數據中,空間要素之間都存在著拓撲關聯,其不但能夠確保數據質量還為模擬空間地理現象提供了一種模型框架。第137頁7.4.1工具欄添加與符號設置在默認情況下,軟件界面上不會出現拓撲工具欄,需手動添加。另外,有關拓撲要素顯示格調也是默認,為了方便顯示與查詢,在數據處理時,常需要對數據符號進行顯示設置。在圖形拓撲編輯中,同樣能夠對其符號進行設置,方便于其更清楚地顯示出來。1.添加工具欄2.設置拓撲顯示符號第138頁7.4.2地圖拓撲與拓撲緩存建立一般在開始拓撲編輯之前,首先要建立地圖拓撲。假如數據沒有進行拓撲數據集成,能夠手動建立地圖拓撲。建立地圖拓撲辦法為,單擊“拓撲”工具條上“地圖拓撲”按鈕,彈出“地圖拓撲”對話框。在圖層選擇欄中選擇參與構建地圖拓撲數據,即在下面選擇欄中點選圖層前面復選框。“地圖拓撲”對話框中集束容限值很主要,這個值代表聚類誤差,意味著在這個距離范圍之內邊線和結點具有一致性。最后單擊“確定”按鈕,結束地圖拓撲建立。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