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海問題的成因與解決之道摘要:南海爭端,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國近海油氣資源的發現。自古以來,南海就是我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南海問題是從七十年代,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利用軍事手段強行占領或企圖占領南海部分群島開始的。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侵略強占的企圖越發明顯,軍事活動日益頻繁,甚至公然宣布對于南海部分群島的主權。南海爭端的成因有很多,牽涉到了諸多國家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以至于中國在南海的維權問題顯得相當復雜。南海問題涉及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在保證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處理好各國之間的利益關系是首要考慮的關鍵問題。關鍵詞:南海的歷史南海爭端的成因各國的主張南海問題的解決之道一:南海情況概述(1)南海地理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臺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中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整個海區南北綿延1800公里、東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積約36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6個廣東省那么大。其中屬于中國的海域有大約21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海區面積最大的海。南海也是鄰接我國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約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處達5567米,比大陸上西藏高原的高度還要大。它背靠華南大陸,東臨菲律賓諸島,南接印尼、文萊等國,西鄰越南、馬來半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分布北起海岸附近的北衛灘、南至曾母暗沙;西起萬安灘、東全黃巖島,從北向南,大致可以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四大群島,已經命名的島礁有258座。南海海底地形復雜,主要以大陸架、大陸坡和中央海盆三個部分呈環狀分布。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東,大體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大陸架沿大陸邊緣和島弧分別以不同的坡度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積最廣。在中央海盆和周圍大陸架之間是陡峭的大陸坡,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南海海盆在長期的地殼變化過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諸島就是在海盆隆起的臺階上形成的(2)南海歷史概況我國在漢代就對南海諸島有過記載。元代史料更是將“千里長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島)劃入海南島的管轄范圍。明代鄭和下西洋曾途經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圖。到了現代,我國在南海主權的最主要依據是傳統疆域線,即“九段線”。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政府接收了南海諸島。1946年,國民黨當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圖混亂,展開了南海劃界工作。當時負責劃界的一艘軍艦名為“永興”一一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就因此得名。1947年,當時的“內政部”完成了南海劃界,即“九段線”。這條線最南到北緯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國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黃巖島也在“九段線”中國領海范圍內。黃巖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另一個佐證是,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時,以北緯118°劃界,以北為菲律賓領海;但是黃巖島的位置約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賓國土以外。此外,不少國家政府和國際會議的決議也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的領土。例如,1955年在馬尼拉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太平洋地區航空會議通過的第24號決議,要求中國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加強氣象觀測,會上沒有任何一個代表對此提出異議或保留。許多國家出版的地圖也都標注南沙群島屬于中國。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務大臣岡崎勝男親筆推薦的《標準世界地圖集》,以及1962年由外務大臣大平正芳推薦出版的《世界新地圖集》,1954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出版的《世界大地圖集》,1956年英國出版的《企鵝世界地圖集》,1956年法國出版的《拉魯斯世界與政治經濟地圖集》等都明確標注南沙群島屬于中國。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書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二十世紀以來,許多國家權威性百科全書,如1963年美國出版的《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3年的《蘇聯大百科全書》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鑒》都承認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二:南海爭端的成因南海地區資源豐富南海地區的氣候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島上灌木繁茂,海鳥群集。底棲生物極為豐富,水產種類繁多,是中國海洋漁業最大的熱帶魚場。而且南沙群島海域蘊藏著大量的礦藏資源,其中尤以油氣資源極其豐富。冷戰時期,東南亞是美國和蘇聯爭霸的重要目標之一,南海地區一度成為冷戰的前沿陣地。冷戰結束后,周邊國家不顧南海諸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搶占島礁,開采油氣。美國、日本、印度等國乘機挑撥離間,使這一地區矛盾沖突加劇(2) 南海爭端的歷史原因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海諸島主權屢受侵犯。中國地方政府和一些愛國知識分子為維護南海諸島主權,以各種方式進行了長期的斗爭。1933年7月,法國非法占領南沙群島中的9個小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強占了中國南海諸島。戰后,根據《開羅宜言》和《波茨坦公告》確定的原則,中國政府正式恢復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鄭重宣布擁有南海諸島主權。(3) 南海爭端的加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島的戰略地位日益顯現出來,許多國家覬覦南海石油資源是南海爭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馬等國也正是看中了南海豐富的油氣和漁業資源,近年來不斷強調對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或部分主權,并依靠南海油氣資源獲得的巨額財富不斷擴充軍備,加快在南海未來戰場上的建設步伐。(4) 中國管治權南海長期無法落實二戰后期,當時的國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島的主權,但是,國共內戰到國民黨敗退臺灣后,大陸和臺灣都缺乏全面駐守南沙群島的實力。到目前為止,我們雖然有足夠的實力保衛南海,但我國大陸占領的島嶼面積小,無法大量駐軍和修建足以保衛南海的軍事基地,即使我們能夠通過武力奪取被其他國家占領的島嶼,在沒有強大遠洋海軍支持的情況下,南沙群島也很難長期堅守。三:南海爭端的各方主張中國堅持和平發展方針,對內建設和諧社會,對外倡導和諧世界。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愿意同有關國家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和法律制度,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爭端。中國政府處理南海問題的主導思想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是各國都對南海所有權問題眼紅,蠢蠢欲動:越南帶頭在南海搶占地盤,不斷加強政治造勢。1998年9月,越南首次公開發表《越南國防白皮書》,強調南海爭端是越南安全所面臨的四大威脅之一,“潛伏著沖突危險”,叫囂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越南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菲律賓政府極力誼染“中國威脅論”,誣蔑中國“推行海上霸權主義”;馬來西亞利用與南海接觸面寬的優勢,希望通過不斷搶占小島礁實現“主權”要求;印度尼西亞為“平衡中國在本地區的影響”。主張由美國出面調停南海爭端;美國以維護亞太地區安全和保護其“航行自由”為名,由“保持中立”和“不介入”轉為“介入但不陷入”的立場,并明確偏向與中國有主權爭端的東盟國家日本在政治軍事大國的野心驅使下,千方百計插手南海事務;日本在政治軍事大國的野心驅使下,千方百計插手南海事務。四:爭端的解決之道(1) 加強國家經濟實力建設從總體上看,要通過大力發展本國經濟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經濟實力,一是可以為國家進一步壯大自身的軍事力量提供物質基礎;二是可以增加我國在東南亞各國的地區影響力。從局部來看,要認真研究我國經濟建設對東盟具有制約性的因素,有選擇有重點有突破地發展地區性經濟,從而增加東盟一些國家在經濟建設方面對我國的依賴性,進而增強我國對東盟一些國家的制約能力。(2) “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仍然是目前中國解決南海問題最佳方法,一方面我們在主權問題上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設備智能生物診斷技術考核試卷
- 園林綠化工程綠化施工項目風險管理考核試卷
- 典當行不良資產處置與風險化解考核試卷
- 無損檢測非金屬專用設備考核試卷
- 廚房電器行業人才培養與技能培訓考核試卷
- 紡織行業經濟效益與投資回報分析考核試卷
- 服務綠色發展考核試卷
- 屠宰場食品安全管理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考核試卷
- 糖果與巧克力銷售區域差異化策略考核試卷
- 高考語文新題型+“文學短評”相關寫作(真題+技法+練習)
- 高三數學復習備考策略課件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認識里外》教學PPT課件【幼兒教案】
- 于丹--莊子心得
- 2023年供貨方案 醫療器械供貨方案(四篇)
- 森林病蟲害防治自測練習試題與答案
- GB/T 3728-1991工業乙酸乙酯
- GB/T 34949-2017實時數據庫C語言接口規范
- GB/T 3452.1-2005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2023年國際焊接工程師考試IWE結構試題
- 精華版-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