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考點大綱復習資料_第1頁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考點大綱復習資料_第2頁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考點大綱復習資料_第3頁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考點大綱復習資料_第4頁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考點大綱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屬教育

考試復習專用

考試參考習題一系統復習

備考題庫訓練一習題強化

考前模擬測試一模擬演練

通關寶典梳理一真題體驗

技巧提升沖刺一技能技巧

注:文本內容應以實際為準,下載前需仔細預覽

@助你一戰成名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目錄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1-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1-

二、名詞解釋題..........................................................................-4-

三、辨析題..............................................................................-5-

四、簡答題..............................................................................-5-

五、論述題..............................................................................-7-

第二章教育與發展............................................................................-8-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8-

二、名詞解釋題..........................................................................-9-

三、辨析題..............................................................................-9-

四、簡答題.............................................................................-10-

五、論述題/案例分析題..................................................................-11-

第三章教育目的.............................................................................-12-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12-

二、名詞解釋題.........................................................................-13-

三、辨析題.............................................................................-13-

四、簡答題.............................................................................-13-

五、論述題.............................................................................-14-

第四章教育制度與教育政策...................................................................-15-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15-

二、名詞解釋題.........................................................................-16-

三、辨析題.............................................................................-16-

四、簡答題.............................................................................-16-

五、論述題.............................................................................-17-

六、案例分析題.........................................................................-19-

第五章學生及其發展.........................................................................-21-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21-

二、名詞解釋題.........................................................................-21-

三、辨析題.............................................................................-22-

四、簡答題.............................................................................-22-

五、論述題/案例分析題..................................................................-23-

第六章教師.................................................................................-25-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25-

二、名詞解釋題.........................................................................-26-

三、簡答題.............................................................................-26-

四、論述題/案例分析題..................................................................-28-

第七章課程與課程開發.......................................................................-29-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29-

二、名詞解釋題.........................................................................-30-

三、簡答題.............................................................................-30-

四、論述題/案例分析題..................................................................-31-

第八章課程與教學實施.......................................................................-33-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33-

二、名詞解釋題.........................................................................-35-

第1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內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三、辨析題.............................................................................-36-

四、簡答題.............................................................................-37-

五、論述題/案例分析題..................................................................-43-

第九章學校德育.............................................................................-46-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46-

二、名詞解釋題.........................................................................-47-

三、辨析題.............................................................................-48-

四、簡答題.............................................................................-48-

五、論述題/案例分析題..................................................................-51-

第十章教育測量與評價.......................................................................-54-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54-

二、名詞解釋題.........................................................................-55-

三、簡答題.............................................................................-55-

四、論述題/案例分析題..................................................................-56-

第十一章教育研究方法.....................................................................-57-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57-

二、名詞解釋題.........................................................................-57-

三、簡答題.............................................................................-58-

第2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

1.西方“教育”的詞源是拉丁文educere。

2.西方“教育”的詞源educere本意是引導/啟發。

3.中國“教育”的詞源是《孟子?盡心上》/《孟子》/《盡心上》。

4.“教,上所施,下所孝”“育,養子使作善也”出自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5.教育是“有意識的人類活動”“以提供給個人幫助,將個人引入團體生活和傳播團體

文化為目的”是魯道夫?絡赫納的觀點。

6.“教育是成人對年輕一代施加的影響”是迪爾凱姆的觀點。

7.“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是杜威的觀點。

8.杜威的教育學代表作是《民主主義與教育》。

9.“教育是主體之間靈肉交流活動,是人靈魂的教育,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是相

斯貝爾斯的觀點。

10.“教育是為完美生活做準備”是赫伯特?斯賓塞的觀點。

11.“教育不僅是知識獲得和文化傳遞過程,更是為培養個人人格精神的一種文化活動”

是斯普朗格的觀點。

12.狹義教育專指學校教育。

13.教育的首要和直接目的是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

14.教育者在居于主導地位/起到主導作用。

15.受教育者在學習中居于主體地位。

16.教育按照照教育目的、職能和形式劃分為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正式教育/正規教育是教育的高級形態。

18.以受教育者的需求為導向,著重于職業素養和工作技能培訓的教育形式是非正式教育。

19.從活動空間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20.主張“教育學……研究和總結教育實踐,去認識新生一代的教育規律”的學者是凱洛

去。

21.主張“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學者是劉佛年。

第3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22.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和教育規律。

23.以教育活動為研究對象的教育學分支是應用教育學。

24.以教育理論為研究對象的教育學分支是理論教直學。

25.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出四

26.孔子代表性的教育思想有學思行結合、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富庶教等。

27.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思想家是孔子。

28.孟王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明人倫”的“治人者”(政治人才)。

30.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世界上最早討論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學記》。

31.“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不凌節而施”/“長善救失”/“教學相長”出

自《學記》。

32.一般認為《學記》的作者是思孟派的樂克正。

33.“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主張的教學原則是啟發式原則。

34.《大學》主張的三綱領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35.古希臘時期,有三位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們并稱“古希臘三杰”,

分別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36.西方最早提出啟發式教育原則的思想家是蘇格拉底。

37.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原則又稱為“蘇格拉底問答法”或“產婆術”o

38.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包括四個步驟,分別是遲剌、助產、歸納和定義。

39.集中反映柏拉圖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理想國》和《法律篇》。

40.被盧梭盛贊為“最好的教育學著作”的是柏拉圖的《理想國》。

41.并稱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大里程碑的著作是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

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42.提倡“寓教育于游戲”/首次提出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思想家是拍拉圖。

43.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散見于《政治學》和《尼各馬可倫理學》。

44.古希臘時期,倡導文雅教育和反對功利教育的思想家是亞里士多德。

45.西塞羅論述演說家和雄辯家的學問、品格及其培養的著作是《論雄辯家》。

46.世界上最早討論教學方法的專著/西方最早討論教育問題的專著是昆體良的及筵鏤蟲

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

47.經院主義思想奠基人是奧古虹。

第4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48.奠定中世紀教會救育的理論基礎的著作是奧古斯丁的《懺悔錄》。

49.首次提出將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學者是堵損。

50.為教育學獨立/創立奠定基礎的是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1632年出版)。【注:

51.泛智教育的提出者是/最早提出和論述班級授課制的學者是/最早論述班級管理的學者

是/有“教育學之父”和“教育學史上哥白尼”美譽的學者是夸美紐斯。

52.洛克的教育學代表作是《教育漫話》。

53.“白板說”的提出者/反對學校教育而主張在家庭向兒童開展紳士教育的是洛克。

54.由哲學家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學著作是康德的《論教育學》。

55.首次提出“教育學”概念/主張“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的學者是康德。

56.有“教育學史上的哥白尼”的法國思想啟蒙家是盧梭。

57.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強調根據兒童的自然發展階段實施教育,引發教育革命

58.被稱為“新舊教育分水嶺”的是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

59.標志著教育學獨立/創立的是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1806年)。

60.有“現代教育學之父”美譽的是/有“傳統教育理論代表”稱謂的是赫爾巴特。

61.赫爾巴特“三中心論”包括/被杜威稱為“傳統教育理論”的是赫爾巴特特的教師中

心論、教材中心論和課堂中心論。

62.赫爾巴特提出教學的階段是虹、圖1、系統和方法。

63.實驗教育學學派的代表有梅伊曼、拉伊、比納、鬟爾和桑代克。

64.實驗教育學主要受主要受實驗心理學、實驗生理學影響而建立。

65.強調從實驗的結果尋找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的教育學學派/分支是實驗教直學。

66.實驗教育學的定?研究是20世紀教育研究的范式之一。

67.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是杜威。

68.杜威教育理論的總綱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69.杜威的三中心論是/被稱為“現代教育理論”的是杜威的兒童中心論、活動中心論和

經驗中心論。

70.文化教育學的代表是愛華德?斯普朗格和西奧多?利特。

71.主張主張以文化陶冶學生的學派是/主張教育是文化過程的學派是文化教育學。

72.結構主義教育學的奠基人是皮亞杰。

73.結構主義教育學形成的標志是布魯納發起的結構主義課程改革運動。

第5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M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74.“終身教育”的提出者是保爾?朗格朗/朗格朗。

75.我國最早的教育專業雜志是羅振玉主編的《教育世界》。(1901年)

76.我國師范教育以京師大學堂師范館為起點,開始設置教育學課程。(1902年)

78.我國第一本完整的教育學譯著是立花銃三郎的《教育學》,譯者是王國維。

79.將師范分為初級和優級的文件是《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1904年)?

80.教育學引入階段(1900-1919),我國翻譯的教育學著作主要來自自主。

81.中國教育學草創階段(1919-1949)翻譯教育學的教育學著作主要來自歐美。

82.建國初期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外國教育學著作是凱渣去的旌

83.1955年,我國教育部提出“創建和發展新中國教育學”。

二、名詞解釋題

L教育:教育,廣義上泛指影響人們知識、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的

各種活動。狹義上專指學校教育,即根據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

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注:學校

教育可單獨出題1

2.正式教育:也成為正規教育。專門指學校教育,是教育的高級形態。其特征有:有明

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有嚴格的入學條件和畢業標準;有固定和規定的教育場所:有穩定的教

育周期:有專職的教學人員;有完善的管理、評價和監督機制。

3.非正式教育:以受教育者的需求為導向,著重于職業素養和工作技能培訓的教育形式。

3.社會教育: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培訓機構、社會團體和個人開展的

教育活動。

4.普通教育:指采取全日制教學形式,面向適齡青少年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活動,

包括全日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個高等教育等。

5.學齡教育:指面向學齡人開展的全日制學校教育活動,包括初中高等全日制教育活動。

6.教育學: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以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7.泛智教育:是夸美紐斯提出來的一種教育思想,主張把一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所有的

人,使他們的智力都得到增長。

8.白板說:是洛克提出來的一種教育主張。他認為“人生而平等,之所以千差萬別,便

是教育之故”,實際上是主張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9.終身教育:終身教育是朗格朗提出來的教育思想,強調學校教育的結束不意味著學習

第6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M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的結束,要求學習貫穿人生。

三、辨析題

1.教育就是指學校教育。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教育有廣義和狹義兩個定義。廣義上指所有人把知識和技

能傳授給別人的活動。狹義上指專門教育機構的專職教職人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向

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促進他們身心。

2.學習者在學習中是被動的。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學習者在學習中居于主體地位,只有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

性,才能激發他們強烈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

3.教育者就是指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職人員。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教學者,廣義上指一切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他人的人。狹

義上指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包括直接參與教育工作的教師,也包括間接參與教育工

作的教材編寫者、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學保障人員等。

4.家庭教育指家長對其后輩的教育活動。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家庭教育指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教育活動,可以是長輩針

對后輩的實際問題開展的教育活動,也可以是后輩針對長輩的學習需求開展的教育活動。

5.教育學從其產生開始就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早期教育學以教育思想的形態存在,并且是作為哲學的一

個內容,并非獨立學科。直到1806年赫爾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學》,才標志教育學成為獨立

學科。[注:關于教育學的獨立,不要把木教材的觀點育其他教材的主張混淆】

四、簡答題

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案】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1)教育者。包括直接和間接實施教育的人。起主導作用。

(2)受教育者。包括在校生及參加各種學習的社會人士。居主體地位。

(3)教育目的。教育的預期結果;人才培養的規格;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4)教育內容。一切被選擇并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5)教育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

-5-

第7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6)教育途徑。一切促進教育者發展的渠道和方式。

2.教育學獨立的標準有哪些?/簡述教育學創立的標準。

【答案】教育學獨立的標準:/述教育學創立的標準:

(1)教育問題成為獨立研究領域.

(2)形成專門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概念、范疇和體系。

(3)形成科學的研究方法。

(4)出現重要的教育學家,出現專門和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5)出現專門的研究機構。

3.簡述結構主義教育學的特點

【答案】結構主義教育學的特點有:

(1)教育是一個構造過程。

(2)以結構框架處理知識。

(3)提倡發現學習。

(4)強調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教師的作用是組織情境、引發兒童興趣和動機。

4.簡述結構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

【答案】結構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有:

(1)知識是學習者內在建構的,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中介。

(2)在認知、理解和解釋世界的過程建構知識.

(3)在協商中進行知識的時候構建。

5.簡述朗格朗“終身教育”的特點/主要觀點。

【答案】朗格朗“終身教育”的特點有:/朗格朗“終身教育”的主要觀點有:

(1)把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

(2)提倡教育一體化和整體性;

(3)組織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靈活多變;注重教育民主(機會均等)。

6.簡述中國教育學草創階段(1919-1949)我國建構教育學的傾向。

【答案】中國教育學草創階段,我國翻譯教育學著作一改譯著日本教育學的傾向,改向

歐美。這一階段有三種構建教育學的傾向:

(1)吸收和效仿美國教育學。這是當時建立教育學的主流傾向。

(2)效仿德國文化教育學構建本國教育學。

第8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3)吸納蘇聯唯物主義構建教育學。

五、論述題

1.試述結果主義教育學的主要特點和觀點。

【答案】見簡答題第3和第4小題。

2.學習與研究教育學有什么意義?

(1)教育學理論與實踐意義。①促進教育學發展;②引領教育實踐。

(2)教育決策與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理論指導。①教育理論增強決策的科學性;②遵循

教育理論的指導進行教育改革更具實效性。

(3)學習教育學是成為合格教師的必要前提。①啟發并幫助教育工作者領悟教育的真

諦:②教育理論擴展教育工作者的眼界;③養成正確的教育態度和培養堅定的教育信念;

④提高教育自我反思和發展的能力;⑤奠定研究型教師的基礎。

(4)有助于家長成為好家長。

-7-

第9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第二章教育與發展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

1.最早的教育起源說是/,認為教育是由神創造的教育起源說是/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皈依神

或順從天的教育起源說是神話說。

2.第一個被正式提出來的教育起源說是/認為教育源于動物的生存本能的教育起源說是生

物說。

3.生物說認為教育起源于動物的生存本能。

4.教育起源生物說的代表人有利托爾諾和沛西?能等。

5.“動物尤其是略為高等動物,完全同人一樣,生來就有一種由遺傳而得到的潛在的教

育”出自利托爾諾的《動物之教育》。

6.“教育從它的起源來說,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

出自沛西?能的《教育原理》.

7.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年人無意識的模仿的教育起源說是心理說。

8.心理說的代表是孟祿。

9.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認為教育起源于勞動。

10.勞動起源說的理論根據和方法論基礎是恩格斯《勞動在從感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

11.勞動起源說的代表有米工斯基、凱洛夫等。

12.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生產性、普及性、形式和手段的多樣性、科學性。

13.原始社會化的教育具有韭獨立性、無階級性、原始性。

14.夏朝:我國最早出現學校教育的朝代。

15.西周:學校鄉學和國學,國學分小學和大學兩個層次:形成以禮樂為中心的六藝課程。

16.春秋末戰國初:私學出現,是我國古代教育的里程碑之一;僵鬢為最大的顯學。

17.隋唐:建立科舉制。

18.宋代:四書五經成為科舉教育必讀書目。

19.明朝:建立小學至大學的升學制度;八股文影響創新能力的培養。

20.清朝:廢科舉興學堂。(1906)

21.壬寅學制:我國第一個現代學制,但未得到實施。(儂,效仿日本)

22.癸卯學制:我國第一個得到執行的現代學制。(詠,效仿日本)

第10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M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23.壬子癸丑學制:我國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學制。(1911T912)

24.壬戌學制:又稱六三三學制或新學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制定,是我國當前影響最大

的學制。(1922)

25.人的身心發展包括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兩方面。

26.西方古代兒童發展觀認為兒童是小大人(縮小的成人)o

27.格賽爾成熟勢力說:支配兒童發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學習。

28.格賽爾用雙生子爬梯實驗證明成熟勢力說。

29.弗洛伊德將心理活動:意識和無意識。

30.弗洛伊德人格結構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31.弗洛伊德心理性欲階段分為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前生殖器

期(3-6歲)、潛伏期(6-11歲)、青春期(11或13歲后)。

32.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代表:維果斯基、列昂節夫和魚利亞。(維列魯學派)

33.最近發展期理論的創立者是維果斯基。

34.最近發展期理論認為人的發展分為當前水平、中間水平(最近發展區)和未來水平,

要求教學走在發展前和抓住學習的最佳期限。

35.皮亞杰指出人適應環境的方式有同化和順應、平衡化。

36.皮亞杰指出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包括成熟、經驗、環境和平衡。

37.制約教育發展的主要外在/社會因素有蠅、經洗、文化。

38.“終身學習”的提出者是保羅?朗格朗。

39.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

二、名詞解釋題

1.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分為當前水平、中間水平和未來水平,中間

水平即為最近發展區。

2.同化:皮亞杰將人主動把環境因素納入個體的圖式或認知結構的一種認知方式。

3.順應:皮亞杰將人主動改變圖式或認知結構以適應環境的一種認知方式。

4.平衡化:皮亞杰指出人打破已有認知結構所達到的更高的認知水平和狀態。

三、辨析題

1.生物起源說認為動物存在教育現象。

第11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內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答案】這個觀點是正確的。生物起源說認為教育起源于動物的本能,

2.任何文化都可以成為教育內容。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教育會選擇適當的文化作為教育內容。

四、簡答題

L簡述原始教育的特點

(1)教育形式社會化。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學校和專職教師,在生產勞動和生活中進行。

(2)教育權利平等化。氏族中所有成員都有義務參加學習。

(3)教育內容實用化。原始社會的教育內容是勞動知識和技能。

(4)教育方法簡單化。原始社會的教育是通過口耳相傳實現的。

2.簡述學校教育產生的條件

(1)經濟發展為學校的產生提供可能性。①剩余產品提供了物質條件②體腦分工提供了

師資力量。

(2)政治娉變為學校的產生提供必要。性學校控制受教育者的范圍,保障先進文化的掌

控。

(3)文化積累為學校的產生提供有利條件。文化豐富了教學內容。

3.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生產性。古代教育為政治服務;現代教育為生產服務。

(2)普及性。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3)形式和手段的多樣性。教育層次多樣;教育形式多樣;教育手段多樣。

(4)科學性。教育內容的科學;教育方法的科學。

4.簡述教育在人發展中的作用

(1)教育制約人的遺傳基因對身心發展的影響。教育①充分發揮遺傳優勢;②彌補遺傳

的缺失。

(2)教育調節和選擇環境已影響人的身心發展。教育①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②引進適

宜的校外資源。

(3)教育影響人身心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教育①加速人的身心發展:②對人施加

全面、系統和深刻的影響;③具有計劃性和系統性。

5.如何把終身學習和個性教育結合起來?

①把受教育者轉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

-10-

第12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②受教育者要學會自我教育;

③終身教育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④終身學習貫穿于各種場合;

⑤個性化教育需要良好的心理環境。

五、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1.教育有哪些社會功能?

(1)教育的經濟功能【注:可出簡答題】

①教育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②教育普及科學技能;

③教育提升經濟水平;

(2)教育的政治功能【注:可出簡答題】

①教育維護社會政治的穩定;

②教育促進社會政治的變革;

(3)教育的文化功能【注:可出簡答題】

①傳遞文化:文化通過教育的方式向下一代實現傳承的功能;【注:可出名詞解釋】

②選擇文化:教育選擇合適的文化作為教育內容;【注:可出名詞解釋】

③更新和創新文化:教育可以創造出細新的文化;【注:可出名詞解釋】

④傳播文化:文化通過教育向其他地區和國家擴大影響。【注:可出名詞解釋】

2.結合現實談談教育文化功能的表現。

①傳遞文化:文化通過教育的方式向下一代實現傳承的功能。如……(舉例說明)

②選擇文化:教育選擇合適的文化作為教育內容。如……(舉例說明)

③更新和創新文化:教育可以創造出細新的文化。如……(舉例說明)

④傳播文化:文化通過教育向其他地區和國家擴大影響。如……(舉例說明)

-11-

第13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

1.教育目的功能有導向功能、選擇功能、激勵功能、評價功能。

2.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于人全面發展的學說。

3.馬克思關于人全面發展學說的思想來源有古希臘“身心和諧發展”的理想、莫爾“烏

托邦”、歐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4.生產力的極度發展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5.社會關系的變換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6.共產主義社會為所有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7.實現人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唯一方法:把教育和勞生產動結合起來。

8.造成人片面發展的原因:社會分工。

9.教育口的個人本位論的主要流派有古典自由主義教育派、自然主義教育派、人本主義

教育派。

10.古典自由主義教育派的代表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昆體良。

11.倡導天賦人權、天賦民權、幸福是與生俱來的“自由權利”、以理性克服情欲的是盧

梭。

12.柏拉圖主張教育目的是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境界的人;發展人的理性和意志。

13.亞里士多德主張培養自由的人,使他們的身體、道德、智慧和美感平衡、和諧地發展。

14.西塞里主張教育使受教育者的研究能力得到極大發展。

15.昆體良主張教育詩人判斷是非、預見未來、知識廣博、優美的表達。

16.人本主義教育的早期代表是伊拉斯謨,現代代表是馬斯洛和羅杰斯。

17.馬斯洛認為教育的本質是發展人的潛能。

18.馬斯洛認為教育過程是促進兒童自我實現的過程。

19.馬斯洛認為兒童社會化過程和個性化過程是統一的?

20.教育目的文化本位論的代表是斯普朗格(德國)。

21.教育目的文化本位論主張教育過程是歷史文化過程;教育的目的是促進社會客觀文化

向個體的主觀文化轉變。

22.雅典的教育目的:培養和諧發展的人(政治家)。

-12-

第14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M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23.斯巴達的教育目的:培養軍人和武士。

24.孔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之人。

25.《大學》:三綱領和八條目。

26.孟子:明人倫的治人者。

27.董仲舒: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28.朱熹:明人倫、存天理滅人欲。

29.1902年,梁啟超《論教育當定宗旨》首提制定和貫徹全國一體的教育宗旨。

30.2001年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名詞解釋題

1.教育目的:廣義教育目的是人們對受教育者成才的要求和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指國

家對受教育者學習質量和規格的要求。

2.教育方針:國家或社會就一定歷史時期制定的根本教育政策。

3.培養目標:各校或各專業根據實際制定的人才培養要求。

4.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主張從受教育者的本性出發,發展他們的個性,實現他們的價

值,摒棄實現社會價值的傾向。

5.教育目的的社會取向:指一種根據社會的需耍確定教育目的,以實現社會價值為宗旨

的教育目的理論。

三、辨析題

1.教育目的包含教育方針。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教育方針是國家對一定時期教育的政策,是粗線條的規定

包含教育目的的簡要表述以及實現教育目的的方法、途徑。

2.教育以發展學生的智育為首要任務。

【答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國全面發展的的教育目的要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平

衡發展,各方面都要同等重視。

四、簡答題

1.簡述教育目的功能

(1)導向功能。①教師依據國家教育目的開展教育工作:②學生向國家教育目的靠近。

-13-

第15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M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2)選擇功能。教育內容、方法、手段等的選擇都依據教育目的。

(3)激勵功能。上一階段教育目的的實現能增強師生實現下一階段教育目標的信心。

(4)評價功能。依據教育目的評價師生的教學效果。

2.簡述全面發展的內涵

答案見本章論述題第2題第(3)點。

五、論述題

1.教育目的的確定的依據有哪些?

(1)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據

①哲學從觀念上影響教育目的

②教育目的的確定受制定者思想觀念的影響

③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影響教育目的的確定

(2)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①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水平影響教育目的價值取向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

2.新中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注:可出單選或填空題】

(1)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性。社會主義的方向性星我國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精神。我國教

育目的的根本:維護社會主義利益:服務社會主義建設。

(2)堅持培養勞動者。培養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勞動者是我國教育目的的第二個基本點。

(3)堅持人的全面發展。①德育:保障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置于首位。②智育:為

全面發展提供智力和技能基礎,是全面發展教育的核心。③體育:保障人的體質發展。(提

供物質基礎)④美育: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動力作用。⑤勞動技術教育:綜合其他各育的

功能。

-14-

第16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歸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第四章教育制度與教育政策

一、單選題與填空題

1.《教育大辭典》指出教育制唐是一個國家所有教育機構的體系,包,括學校制度和管理

2.《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教育制度是根據國家的性質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針和設施的

總稱,是各種教育機構系統。

3.《教育百科詞典》指出教育制度是根據國家的性質制定的教育口的、方針和設施的總

稱,是一個國家內各種教育機構的體系。

4.學校教育制度規定學校的性質、學校的培養目標、教育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和

就業方向。

5.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班級授課制。

6.誘發性變遷:教育工作者為獲得教育收益而進行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究沙雒~

解釋題】

7.強制性變遷:國家自上而下的制度變革?!究沙雒~解釋】

8.雙軌學制的代表國家是英國、德國和法國。

9.單軌學制的代表國家是美國。

10.中間型學制的代表國家是蘇聯。

11.壬子癸丑學制包括《學校系統令》(1912)和《學校令》(1913)兩個文件。

12.壬戌學制標志著中國現代學制的設置從效仿日本轉向美國,從軍國主義教育轉向平民

教育。

13.《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1951)保障全國人民,尤其工農的教育權利和機會:確立

技校和專門學院的地位;接受政治教育;首次確定大學畢業生國家分配工作制度。

14.《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5)要求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

業技術教育;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和畢業生分配制度;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強教育的

領導和管理。

15.改革開放前,教育政策的決策主體是中央和地方黨委。

16.改革開放后,教育政策的決策主體有中央和地方黨委、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人民

政府。

-15-

第17頁,共61頁2/11

2023年廣東省專升本《教育理論》知識點考點大綱復習資料

精研考綱M納核心題海訓練歸納總結體驗實戰梳理復習

17.《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教育的①性質是新民主主義教育:②任務是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

人民服務的思想;③改造舊教育的步驟: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④新中國教育的方法和發展

重點。

18.《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的基本政策:教育為無產階級服務;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

19.1995年,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戰略確立。

20.十七大報告提出科教興國過、人才強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戰略。

21.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是我國教育改革進入新時期的標志、里

程碑;該文件要求基礎教育實施“地方負責,分級管理”O

22.教育公平的基本面包括教育權利平等和教育機會均等。

23.我國最新一輪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始于2001年。

24.我國最新一輪高中教育課程改革始于2003年。

二、名詞解釋題

1.學校教育制度:即學制,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體系及其規則系統,是制度化最

高的教育形式。

2.普通教育:以年滿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