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肺通氣課件_第1頁
呼吸-肺通氣課件_第2頁
呼吸-肺通氣課件_第3頁
呼吸-肺通氣課件_第4頁
呼吸-肺通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呼吸生命不止,呼吸不止碧江區中等職業學校張昕煒第五章呼吸生命不止,呼吸不止碧江區中等職業學校1(本章)教學目標

1、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個過程及生理意義。

2、掌握:肺通氣的動力與阻力。

3、掌握:肺容量與肺通氣量。

4、熟記: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生理功能?

5、熟記:名詞解釋:

①呼吸運動;②潮氣量;③每分通氣量;④肺泡通氣量;⑤肺活量;⑥通氣/血流比例6、熟悉呼吸運動的調節;7、了解氣體交換和運輸。(本章)教學目標2(本節)重點與難點重點:1、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個過程及生理意義;2、肺通氣的概念;3、肺內壓、胸膜腔內壓;4、肺容量、肺通氣量;5、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生理功能。難點:1、肺通氣的動力與阻力;2、肺容積、肺容量。(本節)重點與難點重點:1、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個過程及生理3

第五章呼吸

導言:

呼吸系統----的患病是最多、最常見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慢支炎,支氣管哮喘,肺TB,等等。

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病毒;細菌,如肺炎球菌、結核桿菌等等。總之,學好該章對我們護士工作有重要作用!

4

呼吸系統概圖5

一、[補充微觀解剖學]呼吸道與肺泡

呼吸道(導氣部):氣管—主支氣管:(再分5級)葉支氣管—段支氣管—小支氣管—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之后再掛肺泡);

→肺泡(呼吸部)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這3者均為肺泡圍成)。

6

肺分級示意圖:導氣部:肺分

呼吸部:葉支氣管段支氣管葉支氣管7圖16-8肺小葉模式圖靜脈軟骨平滑肌動脈毛細血管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圖16-8肺小葉模式圖靜脈軟骨平滑肌動脈毛細血管細支氣管8圖16-12細支氣管光鏡圖圖16-12細支氣管光鏡圖9圖16-17呼吸性細支氣管光鏡圖圖16-17呼吸性細支氣管光鏡圖10圖16-20肺泡模式圖Ⅱ型肺泡細胞圖16-20肺泡模式圖Ⅱ型肺泡細胞11二[補充微觀解剖學](一)呼吸膜的結構:1.肺泡表面活性物質2.液體層3.肺泡上皮4.間質層(CT)5.毛細血管基膜6.毛細血管內皮

[平均厚度不到1微米,]

通透性較大。毛細血管腔肺泡腔二[補充微觀解剖學](一)呼吸膜的結構:毛細血管腔肺泡腔12

第五章呼吸教P631、呼吸概念: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稱為呼吸。2、呼吸的全過程:(P63圖5~1呼吸過程示意圖)

(1)外呼吸

肺通氣(肺與外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又稱肺呼吸)程。)

肺換氣(肺泡與肺毛細血管內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三個環節

(2)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3)內呼吸(組織換氣)血液與組織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第五章呼吸13呼

程組織換氣細胞內氧化代謝肺換氣氣體運輸肺通氣O2CO2(theWholeProcessofRespiration)肺通氣pulmonaryventilation肺換氣gasexchange肺泡腔組織液呼吸全過程組細胞內肺氣體運輸肺通氣O2CO214呼吸-肺通氣課件15

三個環節相互銜接并同時進行。3、呼吸的意義:1)維持機體內環境中O2和CO2含量的相對穩定。2)呼吸功能

是呼吸和循環兩系統相互配合完成,缺一不可。

呼吸的意義是維持內環鏡O2和CO2含量的相對穩定。保證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若呼吸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都可導致機體缺O2和CO2蓄積,造成內環鏡紊亂,從而影向細胞代謝和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16

第一節肺通氣

1、肺通氣---是指氣體經呼吸道,進出肺的過程。

2、呼吸道---是氣體的通道;并對氣體有加溫、加濕、過濾和清潔的作用。

3、肺泡---是肺泡氣與“肺泡周毛細血管”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4、氣體進出肺取決于兩種力相互作用:“動力”必須克服“阻力”,才能實現“肺通氣”。

第一節肺通氣17

一、肺通氣的動力

將大氣壓視為常數(零),故氣體進出肺主要取決于肺內壓的變化。肺本身無擴張的和回縮的能力,其容積的變化完全依賴胸廓的擴大與縮小,而胸廓的擴大與縮小是通過“呼吸肌”舒縮來實現的。所以,肺泡與大氣壓之差是實現肺通氣的直接動力,呼吸肌舒縮引起的呼吸運動是實現肺通氣的原動力。即原動力→呼吸肌呼氣肌、吸氣肌、輔助肌。

直接動力:壓力差(大氣壓與肺泡之間壓力差)

呼吸肌:

1)吸氣肌:

①膈肌

②肋間外肌

2)呼氣肌:①肋間內肌

②腹壁肌

3.)輔助吸氣骯:胸鎖乳突肌、斜角肌等一、肺通氣的動力呼吸肌:181、呼吸運動的過程

(一)呼吸運動(平靜)吸氣運動:由主要的吸氣肌(膈肌、肋間外肌)收縮。(平靜)呼氣運動:由主要的吸氣肌(膈肌、肋間外肌)舒張,肺自身回縮。呼吸運動呼吸肌:

肋外肌收縮

擴大

擴大

<大氣壓---吸氣

胸廓

[肺內壓變化]

膈肌的收縮

縮小

縮小

>大氣壓---呼氣1、呼吸運動的過程(一)呼吸運動(平靜)吸氣運動:由主要19

1)據深淺分

(1)平靜呼吸(指安靜、自然呼吸)12—18次/分鐘

吸氣是主動過程

特點呼氣是被動過程

#平靜呼吸: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呼吸。

2、呼吸運動的形式2、呼吸運動的形式20(2)用力呼吸(深呼吸)深吸氣(+輔助肌參加)深呼氣(+輔助肌參加也有肋內肌)

特點:吸氣與呼氣都是主動的。

(在病理情況下,用力呼吸仍不能滿足需要。出現鼻翼扇動稱呼吸困難。)

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據表現形式分:〔記:呼吸次數---兩個均可)①胸式呼吸:以肋間外肌舒縮,引起胸廓運動,如妊娠晚期、嚴重腹水或巨大腫塊。

②腹式呼吸:主以膈肌舒縮為主引起、起狀稱之。如

嬰兒、胸膜炎等肺TB。③混合式呼吸:如正常成人的大多數人。3.呼吸頻率

----樣每分鐘呼吸運動的次數,安靜狀態下12~18∕分鐘。呼吸頻率可因年齡、性別、機體功能狀態而有差異。(2)用力呼吸(深呼吸)深吸氣(+輔助肌參加)21(二)肺內壓

肺與胸廓是靠胸膜臟、壁兩層間的(負壓)連接帶動肺擴張與縮小,產生吸氣和呼氣。※肺內壓:指肺泡內的壓力。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的壓力差,是實現肺通氣的直接動力。(二)肺內壓22吸氣和呼氣時,肺內壓、胸膜腔內壓及呼吸氣容積的變化過程胸膜腔內壓直接測量示意圖吸氣和呼氣時,肺內壓、胸膜腔內壓及呼吸氣容積的變化過程胸膜腔23R2R1P1P2TT注P肺內壓R半徑R2=2R1T表面張力拉普拉斯

定律

P=2T/RR2R1P1P2TT注P肺內壓拉普拉斯定24

(三)胸膜腔及負壓1.胸膜腔:由臟、壁兩層胸膜圍成潛在的密閉的、僅含少量漿液的、呈負壓、使臟壁兩層緊貼,因此,使肺(本身不具有舒縮能力)隨胸廓的運動而舒張、收縮。2.胸膜腔內壓---是(負壓)其值也隨呼吸的變化而變化。平靜呼氣末為-5~-3mmHg;平靜吸氣末為-10~-5mmHg)。〔1〕胸膜腔負壓的形成----是肺回縮力形成的。

25

肺內壓--可使其擴張;胸膜腔負壓兩種對抗力:

肺回縮力。胸膜腔內壓=肺內壓-肺的彈性回縮力,大氣壓為0,則胸膜腔內壓、=–肺回縮力。可見胸膜腔負壓是由肺回縮力形成的。肺回縮力的大、小與肺擴張程度成正比:吸氣時--肺擴張程度↑---肺回縮力↑---胸膜腔負壓↑;

呼氣時--肺擴張程度↓

---肺回縮力↓--胸膜腔負壓↓

。〔2〕胸膜腔負壓存在的生理意義:1)其負壓的牽拉作用,使肺總是呈擴張狀態并能隨胸廓運動而張縮→利于通氣。

2)降低中心V壓和胸導管內壓,利于V血和淋巴的回流。

26鏈接:

名解

---※氣胸:外傷或疾病等原因導致胸膜臟層(貼肺)或壁層(貼胸壁)受損時,氣體順壓力差進入胸膜腔而造成氣胸----胸膜腔負壓消失、肺泡塌陷(肺不張)影響呼吸和循環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氣胸:救治順序和原則:首先處理對生命威脅最大的損傷(呼吸困難、開放性氣胸、)鏈接:27閉式胸膜腔引流術閉式胸膜腔引流術28

二、肺通氣的阻力肺通氣——即動力必須克服阻力才能實現肺通氣。

彈性阻力占70%※如橡皮筋被拉長的回縮力。阻力

非彈性阻力占30%※主指氣體流經氣道的摩擦阻力。(一)彈性阻力

--是彈性的回縮力。該力的大小通常用順應性表示(指彈性組織擴張的難易程度);二、肺通氣的阻力29肺和胸廓的順應性(由于肺、胸廓的彈性阻力不易測定,)順應性——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彈性體擴張的難易程度。易擴張,-----順應性大;不易擴張,--順應性小。

可見順應性與彈性阻力成反比關系。“如:①肺充血、肺水腫-----阻力增大、順應性小→肺不張→病人用力R→表現〔吸氣困難〕

②肺氣腫時→(彈性組織被破壞)、順應性大→回縮力小→殘氣多--表現〔呼氣困難〕。肺和胸廓的順應性30

1、肺泡表面張力:肺泡腔內表面液體層,形成肺泡表面張力,(“肺泡表面張力”使肺泡腔表面積縮小,該張力的方向指向肺泡的中心,可使肺泡回縮,構成了肺的回縮力)該張力占彈性阻力

2/3。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由Ⅱ型肺泡細胞合成并分泌(脂蛋白混合物,以單分子層分布在肺泡液-氣界面之間。)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的作用。其意義是:①使肺回縮力減小,減少吸氣阻力,利于肺擴張。②減少肺組織液的生成,避免肺水腫的發生。③穩定大、小肺泡。

補充:【肺泡腔內肺泡表面液體層其

“負面”作用有三:①阻礙肺泡的擴張,增加吸氣的阻力。②使相通的大、小肺泡內壓不穩定。

經小孔:大肺泡——膨脹;小肺泡--萎縮。③促進肺部組織液的生成,使肺泡內液體增多→嚴重形成肺水腫。如上這些情況并未發生,因為肺泡內表面有----】

31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surfactant)成分脂質PS結合蛋白質(SP)80-90%磷脂10%磷脂酰膽堿(PG)二棕櫚酰卵磷脂(DPPC)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surfactant)成32肺表面活性物質的作用

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降低吸氣阻力

穩定大小肺泡的容量

防止肺不張

保持肺內干燥,防止肺水腫部分早產兒,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質而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導致死亡。成人患肺炎、肺血栓等疾病,也可以因為肺表面活性物質減少,發生肺不張。肺表面活性物質的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降低吸氣阻力穩332.肺的彈性回縮力

肺組織含彈性纖維,占彈性阻力

1/3。隨著肺逐漸擴張,其彈性回縮力也逐漸增大,彈性阻力也逐漸增大;反之、就減小。〈肺彈性阻力是吸氣的阻力、呼氣的動力。〉

2.肺的彈性回縮力34

【鏈接】意義:

⑴炎癥、缺O2時,肺泡表的活性物質減少,肺泡周毛細血管中的“水”被吸到腔面----肺水腫(還包括肺充血、肺纖維化〔膠原纖維↑〕彈性阻力↑---順應性↓---)----肺不張:吸氣阻力增大→導致吸氣困難。

⑵肺氣腫時,彈性纖維被破壞;彈性回縮力減小,導致“呼氣不盡”→殘氣量增多,(----缺O2)

引起呼氣困難。

呼吸-肺通氣課件35

(二)非彈性阻力--主指氣道阻力----30%慣性阻力、平靜R時阻力小,可忽略不計。臨床上氣道阻力增大。導致通氣障礙最常見。

氣道阻力與氣道半徑的4次方呈反比。層流→阻力小氣道氣流形式渦流→阻力大

36

大氣道(主支氣管以上)易形成渦流,占氣道阻力80%——90%,故施氣管切開術,--改善肺通氣。

小氣道,如細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時,阻力增大;導致呼吸困難。----稱“支氣管哮喘”,病人發作時的呼吸困難。用麻黃素、腎上腺素治療----使平滑肌舒張。

37

三、肺容積和肺容量(難點)

(一)肺容積(四種基本肺容積包括: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殘氣量。)1、潮氣量:每次平靜呼吸時:吸入或者呼出的氣量稱之。正常值:(記)0.4L—0.6L(0.5L)2、補吸氣量:平靜吸氣末、再盡力吸氣所能吸入的氣體量。正常成人:1.5L—2.0L3、補呼氣量:平靜呼氣末。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正常成人:0.9L—1.2L4、殘氣量:最大呼氣后,肺內仍殘留的氣量稱之。正常1.0-1.5L人。(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患者殘氣量增加)三、肺容積和肺容量(難點)38

(二)肺容量

1、深吸氣量:平靜呼氣末作最大吸氣時所能吸入的氣體量。深吸氣量=潮氣量+補吸氣量2、功能殘氣量:平靜呼氣末、肺內所余的氣量

功能殘氣量=補呼氣量(0.9-1.2L)+余氣量(1.5)=2.5L。3、肺活量--FVC和用力呼氣量--FEV(過去又稱時間肺活量):肺活量——盡力吸氣后,從肺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記]成年人男:3.5L

女:2.5L,是通氣功能的指標。用力呼氣量——最大吸氣后,再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所能呼出的氣量:FEV1:80%/1sFEV2:96%2sFEV3:99%/3s(

理想指標:第一秒最有意義;一般低于60%/為不正常)。4、肺總量:肺活量+殘氣量=男:5L;女:3.5L。

(二)肺容量39基本肺容積和肺容量(BasicPulmonaryVolumeandPulmonaryCapacity)肺通氣功能的指標(難點)肺總容量肺活量深吸氣量功能殘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殘氣量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潮氣量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