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課件-002_第1頁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課件-002_第2頁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課件-002_第3頁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課件-002_第4頁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課件-0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目的要求】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證、配伍關系及各節藥物的性能特點、使用注意。2.掌握藥物7味、熟悉藥物11味、了解藥物15味。3.掌握相似藥物功效、應用的異同點。【教學內容】1.化痰藥(溫化寒痰藥,清化熱痰藥)掌握:半夏

天南星桔梗

川貝母

浙貝母瓜蔞熟悉:禹白附

白前

前胡

竹茹旋覆花了解:皂莢(附:皂角刺)

白芥子

竹瀝

天竺黃

礞石

胖大海

浮海石

海蛤殼黃藥子昆布

海藻

2.止咳平喘藥掌握:

苦杏仁(附:甜杏仁)桑白皮熟悉:百部葶藶子蘇子枇杷葉了解:洋金花紫菀款冬花馬兜鈴

白果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目的要求】1

化痰止咳平喘藥

一、概念

1.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化痰藥。

2.以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止咳平喘藥。

二、藥性:

溫熱或寒涼;苦、辛、咸;歸肺、脾、腎經。化痰止咳平喘藥2

三、功效:

1.化痰溫化寒痰、燥濕化痰

清化熱痰

2.止咳平喘

三、功效:

1.化痰溫化寒痰、燥濕化3四、應用

(一)化痰藥主要適用于:

1.咯痰、咳嗽、氣喘、胸悶等有形之痰證。

有形之痰證

2.以及與痰有關的瘰疬、癭瘤、癲癇、驚厥、眩暈等無形之痰證。寒痰、濕痰熱痰、燥痰四、應用

(一)化痰藥主要適用于:

1.咯痰、咳嗽、氣喘、胸4

(二)止咳平喘藥主要用于咳嗽及氣喘等癥。

(二)止咳平喘藥主要用于咳嗽及氣喘等癥。

5五、分類

溫化寒痰藥寒痰、濕痰證

有形之痰

無形之痰

清化熱痰藥熱痰、

有形之痰

無形之痰

止咳平喘藥咳嗽喘息證

五、分類

溫化寒痰藥寒痰、濕痰證6六、配伍:行氣藥健脾藥兼表證——解表藥;有熱邪——清熱藥;有寒邪——溫里散寒藥;虛證咳喘——補益藥。痰阻心脈——活血通陽藥;癲癇狂證——安神、平肝息風藥痰迷心竅——開竅藥;瘰疬痰核——活血軟堅藥;流注經脈——散寒通絡藥;梅核氣——理氣藥。

六、配伍:7

《證治要訣·停痰伏飲》:“治痰……不外理脾,蓋脾胃健運自無痰”;《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

8七、注意:咳嗽咯血者——慎用溫燥性強者;麻疹初起咳嗽——慎用收斂及溫燥性藥物。七、注意:9⑴祛痰作用——①含有皂甙,刺激胃粘膜而惡心性祛痰;②作用于呼吸道,促進纖毛運動,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酸性而使痰粘滯度降低。⑵鎮咳作用——①抑制呼吸中樞:②末梢性鎮咳。⑶平喘作用——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解除其痙攣。現代研究,本類藥的藥理作用包括:⑴祛痰作用——①含有皂甙,刺激胃粘膜而惡心性祛痰;②作用于呼10

第一節

溫化寒痰藥辛苦溫燥溫肺祛痰、燥濕化痰溫化寒痰藥適用于:寒痰、濕痰所引起的痰多、色白、咳嗽氣喘以及痰濕阻于機體引起的肢節酸痛、陰疽流注、瘰疬、癲癇、眩暈等;

第一節溫化寒痰藥辛苦溫燥11來源: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半夏來源: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半夏12炮制:一般用姜汁、明礬制過入藥。

姜半夏(姜、白礬);

清半夏(白礬);

法半夏(甘草、石灰);

半夏曲(面粉、姜汁發酵);

竹瀝半夏(竹瀝、姜汁)。

炮制:一般用姜汁、明礬制過入藥。

姜半13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功效:

燥濕化痰,消痞散結降逆止嘔;消腫止痛外用內服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內服14應用:1.用于寒痰、濕痰證。本品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尤善治臟腑之濕痰。

2.用于胃氣上逆嘔吐,為止嘔要藥。對痰飲或胃寒嘔吐尤宜。多與生姜同用3.用于胸痹、結胸、梅核氣等。4.用于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蛇毒咬傷。應用:15用量用法:煎服,3~10克。

內服必須炮制后用。

各種炮制品的功效差異:姜半夏長于降逆止嘔;法半夏長于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風痰、熱痰之證。用量用法:煎服,3~10克。16生半夏中毒表現:口干舌麻、口腔炎后燒灼疼痛、舌頭腫脹而活動欠靈、流涎、音啞、張口困難,乃至窒息。生品誤食0.1—2.4克即可中毒。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17

來源:天南星科天南星、異葉天南星、東北天南星的塊莖。

別名:虎掌、南星、蛇芋、半夏精、虎膏等。炮制:姜汁、白礬煮。東北天南星

18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功效: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外用:消腫止痛苦、溫辛性味歸經: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苦、溫辛19應用:1.用于寒痰,濕痰證。燥濕、祛痰之力較半夏更強。2.用于風痰證,如眩暈、中風、癲癇、破傷風等。本藥專走經絡,善祛風痰而止痙。治風痰的要藥。

3.用于癰疽腫毒,蛇毒咬傷等。應用:20附:膽南星制南星與牛(豬、羊)膽汁混勻后蒸制而成。其毒性及燥烈性減緩。性味苦、寒,可清熱化痰、息風定驚,用于熱痰咳喘及痰熱動風之證。附:膽南星21禹

來源: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別名:白附子、太子蓮、麻芋、獨腳一支蓮。炮制:白礬、生姜制。

關白附禹白附

來源:天南星22性味歸經:甘,辛,溫。歸胃,肝經。功效:祛風痰,燥濕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應用:1.用于中風,癲癇,破傷風,偏頭痛等。善治頭面部風痰。

2.用于瘰疬痰核及蛇毒咬傷。性味歸經:甘,辛,溫。歸胃,肝經。23白

子白芥子24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功效:溫肺化痰,利氣散結。應用:1.用于寒痰咳喘,懸飲。善治皮里膜外之痰。治寒痰的要藥2.用于陰疽流注及痰阻經絡關節之肢體麻木、關節腫痛。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25皂

來源:豆科喬木皂莢樹的果實。別名:皂角、皂子、眉皂、黑煞神、胰皂。按:可分為大皂莢、豬牙皂兩種。皂莢

來源:豆科喬木皂莢樹的果實。26性味歸經:辛,溫,咸。歸肺,大腸經。功效:祛頑痰,通竅開閉,祛風殺蟲。應用:1.用于頑痰阻肺、咳喘痰多之證。

2.用于痰盛關竅阻閉之證。性味歸經:辛,溫,咸。歸肺,大腸經。27附:皂角刺——為皂莢樹枝、干上的棘刺。長于活血散結、托毒排膿,常用于癰疽初起及膿成未潰者,尤以后者多用。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28來源: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歐亞旋覆花的花序。別名:金錢花、滴滴金、艾菊、滿天星、全福花等。旋

花來源: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歐亞旋覆花的花序。旋覆花29性味歸經:苦,辛,咸,微溫。歸肺、胃經。功效:降氣化痰降逆止嘔應用:1.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飲蓄結胸膈痞滿等。2.用于噫氣、嘔吐。3.此外本品有活血化瘀之功,用于胸脅痛。苦降下氣性味歸經:苦,辛,咸,微溫。歸肺、胃經。苦降下氣30附:金沸草——旋覆花的全草,可散風寒,用于風寒咳嗽痰多。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31白

前蘿藦科草本植物柳葉白前、芫花葉白前的根及根莖。別名:嗽藥、石藍、鵝管白前(柳葉)。柳葉白前白前蘿藦科草本植物柳葉白前、芫花葉白前的根及根莖。別名:32性味歸經:苦,辛,微溫。歸肺經。功效:降氣化痰應用:用于咳嗽痰多,胸滿喘急。無論寒熱、外感內傷均可用之,尤適用于寒痰阻肺,肺氣失降者。性味歸經:苦,辛,微溫。歸肺經。33第二節清熱化痰藥藥性:寒涼,味苦;部分味甘;部分味咸功效:清熱化痰潤肺化痰軟堅、消痰第二節清熱化痰藥藥性:寒涼,味苦;部分味34應用:1.熱痰(痰熱阻肺):痰黃粘稠、咳嗽氣急2.燥痰:痰黃稠、難咯,量少;干咳少痰;兼咽癢、咽干、口鼻干燥3.熱痰、燥痰所致的無形之痰證。應用:35前

胡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別名:山蘿卜(安徽)、雞腳前胡、野香芹、山芫荽等。前胡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36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肺經。功效:降氣化痰,宣散風熱應用:1.用于咳喘痰多色黃者。2.用于外感風熱咳嗽有痰者。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肺經。37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別名:梗草、薺苨、苦桔梗、白藥等。桔梗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38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肺經。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應用:1.用于肺氣不宣的咳嗽痰多,胸悶不暢。2.用于咽喉腫痛,失音。3.用于肺癰咳吐膿痰。此外,又可宣開肺氣而通二便,用治癃閉、便秘。性味歸經:苦,辛,平。歸肺經。39

本品升浮上行,辛可提宣肺氣,苦可祛痰。開宣肺氣之功可排膿、利咽、利胸膈。常作為肺經引經藥,可引藥上行,被譽為“舟楫之劑”“諸藥舟楫”。張元素:“與甘草同行,為舟楫之劑。如大黃苦泄峻下之藥,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須以辛甘之劑升之,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載,以諸藥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本品升浮上行,辛可提宣肺氣,苦可祛痰。開宣肺氣之40來源:川貝母——分別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岷貝)、棱砂貝母的鱗莖。浙貝母——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別名:虻、苦花、空草、勤母——川貝象貝母、大貝母——浙貝貝母來源:川貝母——分別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41川

貝川貝42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應用:1.痰熱咳嗽。長于潤肺止咳化痰,常用于虛勞咳嗽;肺熱燥咳。2.用于瘰疬瘡腫及乳癰,肺癰。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43浙貝浙貝44浙貝性味歸經:苦、寒。歸肺

心經。功效:清熱化痰,開郁散結應用:1.用于風熱、痰熱咳嗽。長于清熱化痰2.用于瘰疬、癭瘤,癰瘍瘡毒,肺癰。浙貝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心經。45川貝與浙貝之異同1.川貝與浙貝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均適用于痰熱咳嗽病癥。但川貝性涼而味甘,長于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虛久咳、肺燥干咳,痰少難咯咽干者。浙貝苦寒之性較強,長于清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外感風熱,痰熱郁肺引起的咳嗽、痰黃稠、易咯病癥。川貝與浙貝之異同1.川貝與浙貝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均適用于痰46川貝與浙貝之異同2.川貝與浙貝皆有清熱化痰、消腫散結作用,均適用于瘰疬癰腫等證。但浙貝偏于苦寒,清熱散結效力較強,臨床治療瘰疬癰腫以浙貝為佳。川貝與浙貝之異同47葫蘆科植物栝樓、雙邊栝樓的果實。別名:栝樓、果臝、黃瓜、野西瓜(浙、皖、湘、贛)、野苦瓜、狗屎瓜、野屎瓜等。瓜

蔞葫蘆科植物栝樓、雙邊栝樓的果實。瓜蔞48性味歸經: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功效: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應用:1.用于痰熱咳喘。2.用于胸痹、結胸等。3.用于肺癰,腸癰,乳癰等。4.用于腸燥便秘。

性味歸經: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49

瓜蔞皮偏清肺化痰、利氣寬胸;

瓜蔞仁偏潤肺化痰、潤腸通便。

全瓜蔞具有以上所有功效。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50竹

茹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淡竹刮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間層。竹茹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51性味歸經: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清熱化痰,除煩止嘔應用:1.用于痰熱所致的咳嗽痰黃稠或心煩不眠等。2.用于胃熱嘔吐。

與橘皮同用

性味歸經:甘、微寒。歸肺胃經。52竹

瀝為新鮮淡竹、青稈竹等經火烤后瀝出的淡黃色或青黃色液汁。竹瀝為新鮮淡竹、青稈竹等經火烤后瀝出的淡黃色或青黃色液汁53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肺、肝經。功效:清熱豁痰,定驚利竅應用:1.用于痰熱咳喘。尤適宜痰稠難咳,頑痰膠結。

2.用于中風痰迷,驚癇癲狂等。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肺、肝經。54天

黃為青皮竹、華思勞竹等竹竿內分泌物干燥后凝成的塊狀物。天竺黃為青皮竹、華思勞竹等竹竿內分泌物干燥后凝成的塊狀物55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肝經。功效:清熱化痰,清心定驚。應用:用于小兒驚風,中風癲癇,熱病神昏等心肝經痰熱癥。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56海藻昆布海藻昆布57海藻、昆布性味歸經:咸、寒。歸肝、腎經。功效:消痰軟堅,利水消腫應用:1.用于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等。2.用于腳氣浮腫、水腫等。海藻、昆布性味歸經:咸、寒。歸肝、腎經。58黃

子薯蕷科草質藤本植物黃獨的塊莖。別名:黃獨、零余薯、金錢吊蛤蟆、土芋等。黃藥子薯蕷科草質藤本植物黃獨的塊莖。59性味歸經:苦、平。有毒。歸肺、肝經。功效:消痰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應用:1.用于癭瘤。2.用于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及毒蛇咬傷。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止咳平喘作用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60海

殼簾蛤科動物文蛤、青蛤等的貝殼。海蛤殼簾蛤科動物文蛤、青蛤等的貝殼。61性味歸經:咸、寒。歸肺、胃經。功效:清肺化痰,軟堅散結應用:1.用于肺熱、痰火之咳嗽氣喘等。2.用于癭瘤、痰核等。此外,還有利尿、制酸之功,用于水氣浮腫,小便不利,胃痛泛酸。性味歸經:咸、寒。歸肺、胃經。62海

石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胎蟲、瘤胎蟲的骨骼和火山噴發時巖漿形成的多孔石塊。海浮石為胞孔科動物脊突胎蟲、瘤胎蟲的骨骼和火山噴發時巖63性味歸經:咸、寒。歸肺經。功效:清肺化痰,軟堅散結應用:1.用于痰熱咳嗽,痰粘稠等。2.用于癭瘤、瘰疬等。此外,還可用于血淋、石淋等。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64瓦

子軟體動物毛蚶、泥蚶的貝殼。瓦楞子軟體動物毛蚶、泥蚶的貝殼。65性味歸經:咸、平。歸肺、胃、肝經。功效:消痰軟堅,化瘀散結應用:1.用于癭瘤、瘰疬等。2.用于癥瘕痞塊。此外,煅用可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66礞

石硅酸鹽類礦物綠泥石片巖(青礞石)、云母巖(今礞石)的石塊。礞石硅酸鹽類礦物綠泥石片巖(青礞石)、云母巖(今礞石)67性味歸經:咸、平。歸肺、肝經。功效:墜痰下氣,平肝鎮驚應用:1.用于頑痰、老痰膠結,氣逆咳喘之實證。善治頑痰膠固之證。

2.用于癲狂,驚癇等痰火內盛之證。為治驚癇之良藥。性味歸經:咸、平。歸肺、肝經。68胖

海梧桐科喬木胖大海的種子。別名:安南子、大海子、大洞果、大發等。胖大海梧桐科喬木胖大海的種子。69性味歸經:甘、寒。歸肺、大腸經。功效:清肺化痰,利咽開音,潤腸通便應用:1.用于肺熱聲啞,咽喉疼痛,咳嗽等。2.用于燥熱便秘,頭痛目赤。性味歸經:甘、寒。歸肺、大腸經。70第三節止咳平喘藥

以減輕或制止咳嗽、喘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本類藥味苦或甘、酸、辛,可通過降氣、潤肺、清肺、宣肺、斂肺、瀉肺等機理發揮作用。主要用于咳嗽、喘息為主癥的病證。第三節止咳平喘藥以減輕或制止咳嗽、喘息為主要作71苦

仁薔薇科喬木山杏、西伯利亞杏、遼杏(東北杏)、杏的種仁。別名:北杏仁、杏核仁、杏仁、草金丹等。苦杏仁薔薇科喬木山杏、西伯利亞杏、遼杏(東北杏)、杏的種72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功效: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應用:1.用于咳嗽氣喘。為治療咳嗽之要藥。

2.用于腸燥便秘。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73蘇

子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蘇的果實。別名:紫蘇子、黑蘇子。蘇子74性味歸經:辛、溫。歸肺、大腸經功效: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應用:1.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三子養親湯、蘇子降氣湯2.用于腸燥便秘。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ppt課件75

部百部科草本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對葉百部的塊根。別名:百條根、野天門冬、酒叢根、九十九條根、多子母、耳朵母苦、一窩虎等。百部百部科草本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76

性味歸經:甘、苦、微溫。歸肺經。功效:潤肺止咳,殺蟲應用:

1.用于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癆咳嗽。甘潤苦降,微溫不燥,無論外感、內傷、暴咳、久嗽均可。2.用于蟯蟲,陰道滴蟲,頭虱及疥癬等。性味歸經:甘、苦、微溫。歸肺經。77紫

菀菊科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莖。別名:青菀、紫菀茸、軟紫菀、夜牽牛等。紫菀菊科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莖。78性味歸經:辛、甘、苦、溫。歸肺經功效:潤肺化痰止咳應用:用于咳嗽有痰。此外,本品還可用于肺癰,肺痹及小便不利。性味歸經:辛、甘、苦、溫。歸肺經79款

花菊科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別名:顆凍、鉆凍、冬花、九九花、看燈花等。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經功效:潤肺化痰止咳應用:用于多種咳嗽。

款冬花菊科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80紫菀與冬花的區別

紫菀與冬花能潤肺化痰止咳,咳嗽無論寒熱虛實,病程長短均可用之。

冬花重在止咳,紫菀尤善祛痰。古今治咳喘諸方中,二者每多同用,則化痰止咳之效益彰。

紫菀與冬花的區別

紫菀與冬花能潤肺化痰止咳,咳嗽無論寒熱虛實81

鈴馬兜鈴科藤本植物北馬兜鈴、馬兜鈴的果實。別名:馬兜零、玉皇瓜、茶葉包、臭鈴鐺、臭瓜蛋、臭瓜瓜等。馬兜鈴馬兜鈴科藤本植物北馬兜鈴、馬兜鈴82

性味歸經: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應用:用于肺熱咳嗽。此外,本品能清大腸積熱而治痔瘡。還能清熱平肝降壓。

83枇

葉薔薇科喬木枇杷的葉片。別名:盧桔、盧桔葉、無憂扇、如意扇、芭葉等枇杷葉薔薇科喬木枇杷的葉片。84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胃經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應用:1.用于肺熱咳嗽,氣喘。2.用于胃熱嘔吐。

用法:止咳炙用;止嘔生用。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胃經85桑

皮桑科喬木桑樹刮去表層黃色栓皮的白色根皮。別名:桑根皮、白桑皮、桑根白皮等。桑白皮桑科喬木桑樹刮去表層黃色栓皮的白色根皮。86性味歸經:甘、寒。歸肺經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應用:1.用于肺熱咳喘。清瀉肺火兼瀉肺中水氣2.用于水腫。瀉肺降氣,通調水道,尤宜風水、皮水等陽水實證。此外,還有止血清肝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之高血壓。性味歸經:甘、寒。歸肺經87

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獨行菜、播娘蒿的種子。別名:苦葶藶子(獨行菜)、甜葶藶子(播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