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骨關節疾病評定技術ppt課件第十一章
常見骨關節疾病評定技術第十一章
常見骨關節疾病評定技術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一)手部肌腱損傷1.手指屈肌腱手部屈肌包括指屈、拇屈和腕屈肌,指屈肌腱共12條,其中腕屈肌3條,指屈肌腱8條,拇屈肌腱1條。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一、概述(1)指屈肌腱的分區肌腱分區屈指肌腱手指拇指Ⅰ中節指骨中部到指深屈肌腱止點拇指近節中部至肌腱止點Ⅱ遠側掌橫紋至中節指骨中部端掌指關節到近節指骨中段(鞘管部)Ⅲ腕掌橫韌帶遠側緣到遠側掌橫紋拇長屈肌腱鞘近側至屈肌支持帶遠側緣(大魚際部)Ⅳ腕管區腕管區Ⅴ肌肉肌腱交界處至腕管近側緣肌肉肌腱交界處至腕管近側緣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1)指屈肌腱的分區肌腱分區屈指肌腱手指拇指Ⅰ中節指骨中部到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2)指屈肌腱斷裂的臨床診斷1)指深屈肌腱止于第2~5指的末節指骨底,固定患指中節時,若不能屈遠端指間關節(DIP),應考慮指屈肌腱斷裂。2)指淺屈肌腱睛于第2~5指中節指骨,固定其他手指于伸直位,若患指不能屈近端指間關節(PIP),應考慮指淺屈肌腱斷裂。3)若用上述兩種方法檢查,指間關節均不能屈曲,但掌指關節(MP)仍能屈曲,可考慮指深、淺屈肌均斷裂。4)固定近節拇指,若遠節拇指不能屈曲,可考慮拇長屈肌腱斷裂。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2)指屈肌腱斷裂的臨床診斷2.手指伸肌腱
手指伸肌腱共有8條,可分為橈側組與尺側組。橈側組與拇指運動有關,有拇長、短伸肌腱2條;尺側組與第2~5指的指伸運動有關,有4條指伸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2.手指伸肌腱手指伸肌腱共有8條,可分為橈側組與尺側組。(1)指伸肌腱的分區肌腱分區手指拇指Ⅰ遠側指間關節部指間關節背部Ⅱ中節指骨部近節指骨部Ⅲ近側指間關節部掌指關節背側Ⅳ近節指骨部第一掌骨部Ⅴ掌指關節部腕橫韌帶部Ⅵ手背部腕及前臂部Ⅶ腕背橫韌帶部Ⅷ前臂遠端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1)指伸肌腱的分區肌腱分區手指拇指Ⅰ遠側指間關節部指間關節(2)指伸肌腱斷裂的臨床診斷:在臨床上,若手指或手掌部的單條伸肌腱損傷,通常不會引起伸指功能的完全障礙,但手指區域的指伸肌腱損傷有特征性的表現。1)若指伸肌腱在止點斷裂或在遠端指間關節與近端指間關節之間斷裂,則不能主動伸直遠端指間關節,出現錘狀指畸形。2)若在掌指關節與近端指間關節之間因肌腱中央束斷裂,側束向掌側滑移,則近端指間關節不能伸直,而掌指關節和遠端指間關節仍能伸直。此類損傷在最初檢查時常被忽略。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2)指伸肌腱斷裂的臨床診斷:在臨床上,若手指或手掌部的單條3)若在手背伸肌擴張部斷裂,包括側束完全斷裂,則損傷部位以下的所有關節伸展活動均消失;若在掌指關節近側斷裂,側束及其相連的橫纖維使兩個指間關節仍能伸展,而掌指關節則不能完全伸直;若只有一指的伸肌腱斷裂,因聯合腱的作用,患指仍能部分或完全伸直。4)若拇長伸肌斷裂,當固定掌指關節時,指間關節不能伸直。臨床上拇長伸肌腱常被疏忽,主要是由于拇短伸肌與指長伸肌之間的相互關系,單獨拇短伸肌斷裂時,不能伸拇指間關節。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3)若在手背伸肌擴張部斷裂,包括側束完全斷裂,則損傷部位以下(二)手部骨折1.腕骨骨折
常見的有:Colle’s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骨折。2.掌骨骨折
多由于握拳沖擊等直接暴力引起。3.指骨骨折
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造成指骨骨折,但多由直接暴力所致,且多為開放骨折。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二)手部骨折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三)手部神經損傷1.感覺神經損傷
手部感覺神經分布的變異、相鄰神經間的吻合及重疊支配,當傷及某一神經時,其感覺喪失區常與其分布區域不完全一致,表現為皮膚感覺喪失區較正常分布區域小,往往局限于某單一神經的絕對分布區,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正中神經局限于示、中指末節皮膚,尺神經局限于小指,橈神經局限于虎口背側一小塊區域。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三)手部神經損傷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2.運動神經損傷
手部運動神經損傷后,可見肌肉癱瘓,引起畸形表現。(1)正中神經:“猿手”畸形(2)尺神經:“爪形手”畸形(3)橈神經檢查:橈神經支配的前臂伸肌癱瘓,表現“垂腕”畸形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2.運動神經損傷手部運動神經損傷后,可見肌肉癱瘓,引起畸二、康復評定技術(一)一般檢查:包括望診、觸診、動診和量診四部分手的休息位是,腕關節背伸約10°~15°,并有輕度尺偏;手指的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呈半屈曲狀態,從示指到小指,越向尺側屈曲越多。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結節;拇指輕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觸及示指遠節指間關節的橈側。手的功能位是腕背伸約20°~25°,拇指處于對掌位,掌指及指間關節微屈。其它手指略為分開,掌指關節及近側指間關節半屈曲,遠側指間關節微屈曲。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二)功能評定主要包括手的關節活動度、肌力、感覺、體積和手的靈巧性及協調性等方面的評定。1.指伸、屈肌腱損傷的康復評定
主要是關節活動度的測量。2.掌骨骨折的康復評定:肌力測試、關節活動度評定、肢體體積測量、手功能評定、神經損傷的評定3.手部神經損傷的評定
手部神經損傷修復后的功能評定包括:交感神經功能評定、感覺神經功能評定、運動神經功能評定和綜合功能評定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二)功能評定第一節手外傷的評定技術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一)定義簡稱肩周炎(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是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膜及關節囊等病變而引起的肩關節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癥候群。(二)病因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軟組織退行性變、肩關節損傷、肩關節的活動減少、頸椎疾患、內分泌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方面的改變、姿勢失調有關。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三)臨床表現與診斷1.癥狀表現
本病的主要癥狀是疼痛與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2.體征壓痛點、活動障礙、肌肉萎縮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三)臨床表現與診斷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一)疼痛測定治療前、中及后期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疼痛評定:壓力測痛、視覺模擬評分法、口述分級評分法、McGill疼痛調查表(詳見第十一章常見并發癥的評定技術-疼痛評定)。(二)關節活動度和肌力測定用測角器測量肩關節活動度,患者的患肩關節外展上舉、前屈上舉、后伸及內旋等活動范圍均小于正常范圍。應與健側進行對照性測量。肌力主要是針對與肩關節活動有關的肌肉利用徒手肌力測試方法進行測定。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三)ADL能力評定患臂需進行ADL能力評定,如患者有穿脫上衣困難,應了解其受限程度;詢問如廁、個人衛生及洗漱(梳頭、刷牙、洗澡等)受限的程度;了解從事家務勞動如洗衣、切菜、做飯等受限情況。(四)Constant-Murley法包括疼痛(15分)、日常生活活動(20分)、關節活動度(40分)和肌力(25分)四個部分,共100分,其中35分(疼痛和日常生活活動)來自患者主訴的主觀感覺,65分(關節活動度和肌力)為醫生的客觀檢查。是一個全面、科學而又簡便的方法。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三)ADL能力評定第二節肩周炎的評定技術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一)定義頸椎?。╟ervicalspondylosis)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頸椎組織病變,刺激或壓迫周圍的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相應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二)病因:頸椎間盤退變或突出、頸椎失穩、骨質增生(三)臨床表現、分型與診斷由于頸椎間盤突出程度、部位及骨質增生的部位不同,根據臨床表現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混合型。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二)病因:頸椎間盤退變或突出、頸椎失穩、骨質增生第三節二、康復評定技術(一)臨床評定目的是明確診斷,主要依靠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及X線平片、CT和MRI檢查。1.常規檢查:病史、癥狀或體征2.特征性檢查:壓頂試驗、臂叢牽拉試驗、前屈旋頸試驗、低頭試驗、仰頭試驗3.影像學及其他檢查:X線平片檢查、CT檢查、MRI檢查、其他檢查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二)功能評定疼痛、麻木及運動功能障礙是頸椎病最常見的癥狀和體征。1.運動功能評定關節活動范圍評定、肌力評定2.疼痛評定:視覺模擬評分法、數字疼痛評分法、口述分級評分法、McGill疼痛調查表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定4.社會心理學評定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二)功能評定第三節頸椎病的評定技術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一)定義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因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而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及感覺障礙等癥狀的一種疾病。(二)病因(三)分型1.根據突出物位置分類
可分為中央型、側后型、外側型和極外側型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一、概述2.根據病理分類退變型、膨出型、突出型、脫出后韌帶下型、脫出后縱韌帶后型、游離型前三型為未破裂型,約占73%,非手術治療可獲滿意效果;后三型為破裂型,約占27%,以手術治療為主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2.根據病理分類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四)臨床表現與診斷1.臨床表現:腰痛、下肢放射痛與麻木、感覺異常、大小便障礙2.體征(1)脊柱側凸(2)腰部壓痛點和放射痛(3)脊柱運動受限(4)陽性試驗(5)腱反射、肌力及皮膚感覺改變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四)臨床表現與診斷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3.影像學檢查4.診斷標準(1)腰痛及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經區域分布。(2)皮膚感覺麻木,按神經區域分布。(3)直腿抬高較正常減少50%,床邊伸膝實驗可引起遠近兩端的放射痛。(4)出現4種神經體征中的兩種征象(肌肉萎縮、運動無力、感覺減退和反射減弱)。(5)與臨床癥狀體征相符合的影像學檢查征象。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3.影像學檢查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一)臨床評定(二)功能評定1.下腰痛評價表:改善率100%為治愈,大于60%為顯效,25%~60%為有效,低于25%為無效2.疼痛程度的評定3.關節活動度評定4.肌力和肌耐力評定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第四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評定技術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一)定義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肥大性骨關節炎、老年性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以關節軟骨退變、破壞、及相鄰軟骨下骨板、關節邊緣骨后增生、骨贅形成為特點,使其功能受損的慢性、進行性關節疾病。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一、概述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二)病因一般認為原發性膝關節骨關節炎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一般性因素、遺傳性因素、機械損傷性因素及免疫學因素等。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二)病因(三)臨床表現及診斷1.癥狀(1)關節疼痛(2)關節僵硬(3)關節活動響聲(4)肌肉無力,關節活動障礙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三)臨床表現及診斷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2.體征(1)壓痛(2)關節膨大(3)關節摩擦感(4)關節活動范圍受限(5)關節畸形(6)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肌無力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2.體征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3.影像學檢查4.診斷:目前國內多采用美國風濕病學會1995年修訂的診斷標準臨床標準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2關節活動時有骨響聲3晨僵≤30分鐘4年齡≥38歲5膝檢查有骨性肥大滿足1+2+3+4或1+2+5或1+4+5者,可診斷為膝關節OA臨床及放射學標準1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2X線片示關節邊緣骨贅3關節液檢查符合骨關節炎4年齡≥40歲5晨僵≤30分鐘6有骨摩擦聲滿足1+2或1+3+5+6或1+4+5+6者,可診斷膝關節OA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3.影像學檢查臨床標準1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2二、康復評定技術1.疼痛評2.肢體圍度及關節周徑測量3.肌力評4.關節活動度測量5.下肢功能評定6.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7.生活質量評定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第五節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評定技術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一)定義截肢(amputation)是指截除肢體全部或部分的手術,其通過關節者稱為關節離斷(二)病因1.上肢截肢:(1)肩胛胸廓截肢(2)肩關節離斷(3)上臂截肢(4)肘關節離斷(5)前臂截肢(6)腕關節離斷(7)部分手截肢2.下肢截肢下肢截肢范圍是從骨盆到足趾,各部位名稱分別為骨盆截肢、髖關節離斷、大腿截肢、膝關節離斷、小腿截肢、賽姆截肢和部分足截肢。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一、概述二、康復評定技術(一)全身狀況的評定1.軀體狀況(1)一般情況(2)是否存在合并傷(3)是否伴有其他系統疾?。?)是否伴有其他肢體功能障礙2.心理評定3.不適合于安裝假肢的情形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二)殘肢的評定1.殘肢外形2.殘肢長度理想的長度:上臂截肢應在肩峰下16~24cm處;前臂截肢應在肘下8~18cm處;大腿殘端(膝上截肢)長度為25cm左右;小腿殘端(膝下截肢)長度為15cm左右3.殘肢圍度4.殘端畸形5.殘肢皮膚情況6.關節活動7.殘肢肌力8.殘肢痛與患肢痛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二)殘肢的評定(三)假肢的評定1.臨時假肢的評定:(1)接受腔合適情況(2)假肢的懸吊情況(3)假肢的對線情況(4)穿戴假肢后殘肢情況(5)觀察步態(6)上肢假肢(7)假手功能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三)假肢的評定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2.永久假肢的評定(1)重點評定內容:永久假肢除以上評定外,應重點強調以下內容的評定。1)上肢假肢評定:要對上肢假肢做進一步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定,對于一側假手,應觀察其輔助正常手動作的功能,同時要對假肢本身進行評定。2)下肢假肢評定:重點評定下肢假肢的步態及行走能力如行走的距離、上下階梯、越過障礙物等。3)對假肢部件及整體質量的評定:通過評定使患者獲得滿意的、質量可靠的、代償功能良好的假肢。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2.永久假肢的評定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2)評定標準Ⅰ級(完全康復):僅略有不適感,能完全自理生活,恢復原工作,照常參加社會活動;Ⅱ級(部分康復):仍有輕微功能障礙,生活能自理,但不能恢復原工作,需要改換工種;Ⅲ級(完全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但不能參加正常工作;Ⅳ級(部分自理):生活僅能部分自理,相當部分需依靠他人;Ⅴ級:僅外觀、美容改善,功能無改善。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2)評定標準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四)ADL評定(五)心理功能評定(六)職業能力評定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四)ADL評定第六節截肢的評定技術第七節骨折的評定技術(一)骨折的定義按醫學上講是“骨或骨小梁的連續性發生中斷即是骨折”,也就是俗話所稱“骨頭斷了”(二)骨折的分類1.根據骨折穩定程度
分“穩定性骨折”和“不穩定性骨折”2.根據骨折周圍軟組織損傷情況
分“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3.根據造成骨折的原因
分“外傷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4.根據骨折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5.根據骨折后的時間
受傷1~2周內的骨折屬于“新鮮骨折”,2~3周以后為“陳舊性骨折”。第七節骨折的評定技術(一)骨折的定義(三)骨折的愈合過程1.愈合過程
骨折愈合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血腫機化期、骨痂形成期、骨性愈合期、塑形期2.骨折臨床愈合標準
臨床上常采用以下標準:①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②局部無反?;顒樱虎踃線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④外固定解除后受傷肢體能滿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舉1kg重量達1分鐘;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連續步行3分鐘,并不少于30步;⑤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第七節骨折評定技術(三)骨折的愈合過程第七節骨折評定技術第七節骨折評定技術(四)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1.病情方面(1)年齡(2)體質(3)骨折部位(4)骨折情況(5)血腫(6)骨折間隙軟組織(7)感染第七節骨折評定技術(四)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2.技術方面(1)復位不良(2)固定不良(3)金屬內固定物的質量差(4)功能鍛煉第七節骨折評定技術2.技術方面第七節骨折評定技術二、康復評定技術(一)常見癥狀和體征1.疼痛和壓痛2.局部腫脹和瘀斑3.畸形4.功能障礙5.全身性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柑橘種植園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營林機械在林業災害應急響應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礦山信息化管理系統與數據安全考核試卷
- 寵物友好醫院寵物友好醫療服務提升措施考核試卷
- 紗線染色牢度提升技術考核試卷
- 《三年級下冊古詩鑒賞課件語文》
- 2019-2025年二級建造師之二建公路工程實務題庫附答案(典型題)
- 2025年初級銀行從業資格之初級公司信貸綜合檢測試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文字、語音、圖象識別設備項目建議書
- 猜測圖片的課件
- 中國藝術歌曲賞析及實踐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四川音樂學院
- CHINET2024年全年細菌耐藥監測結果
- 【MOOC】寫作與表達-常熟理工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吞咽障礙功能訓練課件
- GB∕T 37665-2019 古陶瓷化學組成無損檢測PIXE分析技術規范
- 畢業論文答辯課件
- 《人機工程學》第5章人的作業能力與疲勞課件
- 多桿合一工程設計說明
- 曲阜師范大學畢業論文答辯通用ppt模板
- 一年級家長進課堂電的知識課件(40頁PPT)
-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基坑特點、重點、難點分析及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