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三章內能分類綜合訓練(一)教材知識梳理第十三章內能教材知識梳理分類綜合訓練(一)核心要點突破一、分子熱運動1.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__________的現象。2.分子的熱運動: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分子的運動與_____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運動又叫做分子的熱運動。3.分子動理論:①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構成的;②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③分子間存在著_____和_____。進入對方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溫度分子原子熱運動引力斥力分類綜合訓練(一)二、內能1.內能: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________和分子__________的總和。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________,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能________。(均選填“增大”或“減小”)4.熱量:熱傳遞過程中傳遞________的多少叫熱量,其單位是________。動能勢能做功熱傳遞增大減小能量焦耳(J)分類綜合訓練(一)三、比熱容1.如圖13-F-1所示,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熱本領強弱”的實驗中:圖13-F-1分類綜合訓練(一)(1)用____________來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2)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方法:相同條件下,加熱相同時間,比較_____多少;或升高相同溫度,比較____________。(3)實驗結論:______的吸熱本領強,即________的比熱容大。加熱時間長短升溫加熱時間長短水水分類綜合訓練(一)2.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或降低)時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與它的質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溫度________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其單位是_________。比熱容的大小與物質存在的________和物質的________有關。熱量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的比熱容:______________J/(kg·℃),其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熱量乘積J/(kg·℃)狀態種類Q吸=cm(t-t0)Q放=cm(t0-t)4.2×103質量是1kg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是4.2×103J分類綜合訓練(一)教材知識縱橫物態微觀特性宏觀特性分子間距離分子間作用力有無固定形狀有無固定體積固態很小很大有有液態較大較大無有氣態很大很小無無一、固、液、氣三態特性對比分類綜合訓練(一)內能機械能含義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動能、重力勢能與彈性勢能的統稱研究對象微觀世界的所有分子宏觀世界的整個物體決定因素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等有關,而與物體的外在運動形式無關;物體的內能永不為零與整個物體的質量、運動速度、相對高度和彈性形變程度有關;物體的機械能可能為零補充說明內能是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量,但是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二、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分類綜合訓練(一)溫度熱量內能區別定義宏觀上: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反映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性質狀態量過程量狀態量表述只能說“降低”或“升高”只能說“放出”或“吸收”只能說“有”“具有”“改變”“增加”或“減少”單位攝氏度(℃)焦耳(J)焦耳(J)三、溫度、熱量、內能的區別與聯系分類綜合訓練(一)溫度熱量內能聯系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使物體內能增加或者減少,但物體溫度不一定改變(如晶體的熔化、凝固),即物體吸熱,內能會增加,物體放熱,內能會減少,但物體的溫度不一定發生改變(續表)分類綜合訓練(一)教材圖片展示如圖13-F-2所示,在氣體擴散的實驗中,玻璃板________(選填“上方”或“下方”)的瓶子裝二氧化氮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另一個瓶子裝空氣;抽掉玻璃板后,兩個瓶子中的氣體將混合在一起,最后顏色變得均勻。這個現象說明氣體的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圖13-F-2命題點1氣體擴散實驗下方做無規則運動分類綜合訓練(一)命題點2分子引力實驗如圖13-F-3所示,將截面磨光的兩鉛柱對接并緊壓在一起,下面掛很重的物體也不能將它們分開。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13-F-3分子間存在著引力分類綜合訓練(一)命題點3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1)如圖13-F-4所示,小朋友沿滑梯下滑會感覺到臀部發熱,這是通過______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的。(2)如圖所示,小朋友從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勢能________,內能__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圖13-F-4做功減小增大分類綜合訓練(一)命題點4外界對物體做功如圖13-F-5所示,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團蘸了乙醚的棉花,當迅速壓下活塞時,可看見筒內棉花燃燒起來。這是通過________的方式使玻璃筒內的空氣________增加、溫度升高的。圖13-F-5做功內能分類綜合訓練(一)命題點5物體對外界做功(1)如圖13-F-6所示,用氣筒向裝有少量水的瓶內用力打氣,壓縮瓶內氣體,氣體的內能會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當向瓶中繼續打氣,氣體膨脹對外______,將塞子頂起,伴隨的能量轉化是氣體的部分內能轉化為塞子的__________。(2)塞子跳起時,會看到瓶內出現白霧,這是由于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________,溫度降低,瓶內水蒸氣________形成小水滴。圖13-F-6做功增大減小機械能液化分類綜合訓練(一)命題點6比熱容一些物質的比熱容物質比熱容c/[J·(kg·℃)-1]物質比熱容c/[J·(kg·℃)-1]水4.2×103鋁0.88×103酒精2.4×103干泥土約0.84×103煤油2.1×103鐵、鋼0.46×103冰2.1×103銅0.39×103色拉油1.97×103水銀0.14×103沙石約0.92×103鉛0.13×103分類綜合訓練(一)分析上表可知:(1)水的比熱容較________(選填“大”或“小”)。(2)不同的物質,比熱容一般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3)同種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所處的________有關。大不同狀態分類綜合訓練(一)重點實驗再現實驗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1)實驗裝置:如圖13-F-7所示。圖13-F-7分類綜合訓練(一)(2)設計實驗:取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讓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熱量的多少。(3)測量工具:天平、溫度計、停表。(4)進行實驗:用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來加熱水和食用油,記錄水和食用油分別上升5℃、10℃、15℃所需的時間,比較二者的吸熱能力。(5)實驗結論:不同物質,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________。不同分類綜合訓練(一)(6)評估交流①實驗采用了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②實驗中選用相同的熱源對物體進行加熱,是為了方便比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溫度計在使用時,應當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________在被測液體中,且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和側壁。④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方法控制變量轉換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浸沒分類綜合訓練(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用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印刷用輔助機械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農田基本建設機械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縱切復繞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節慶慶典用充氣拱門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不銹鋼繩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融資擔保服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中堿玻璃纖維無捻粗紗織物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合伙人分紅合同協議范本模板2篇
- 股權轉讓協議書2024年版
- 煤礦管理人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培訓課件
- 2024年重慶高考物理卷試題真題解讀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水族館節能減排策略-洞察分析
- 居間合同協議書范本標準版
- 2024年孝感市(中心)人民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VL3000系列高性能矢量型變頻器用戶手冊上海沃陸電氣有限公司
- 極端天氣應急
- 家具采購安裝方案、家具采購服務方案和計劃
- 2023年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招聘筆試真題
- 影視產業人才培養-洞察分析
- 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與治療評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