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復習
之讀懂“詩家語”1.2018(全國卷1)唐李賀《野歌》15.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2.2018(全國卷2)宋陸游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15.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3.2018(全國卷3)唐王建《精衛詞
》
15.一般認為,詩最后兩句的內容是以精衛的口吻表達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6分)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綱要求寫什么?怎樣寫?為何寫?即是從內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題目先“懂”后“答”
——古詩詞鑒賞規律詩歌鑒賞三步走能讀懂會鑒賞精表達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讀懂是鑒賞和表述的基礎。
進行詩歌鑒賞,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詩家語”,懂得詩歌對語言的變形。這是詩詞鑒賞的基礎,同時,也是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可以說,搞不懂詩歌對語言的常見變形,就無法讀懂詩歌,更談不上做高考詩歌鑒賞題。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詩歌對語言的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讀懂“詩家語”(2018·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野歌
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是(3分)()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未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于抒情緊密關聯,脈路清漸。15.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B
[解析]“生活貧窮的命運”錯,望文生義。第五句中的“窮”,在古代指困厄、不得志,并不是指生活貧窮,例如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2015·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岑參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勤王:1)盡力于王事。2)君王有難,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一.改變詞性例1.春風又綠江南岸。例2.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催紅了櫻桃、染綠了芭蕉,把看不見的時光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發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感染力。例3.周邦彥的“風老鶯雛,雨肥梅子。”。“老”,春風和煦中,幼鶯的羽翼漸漸長成。“肥”,春雨的滋潤下,梅子熟了,果實碩大,果肉鮮圓。一“老”一“肥”,形容詞作動詞用,把鶯雛長大,梅子成熟寫得形象生動,呼之欲出。
例4.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天已破曉,油燈將要燃盡,充滿離愁的屋子顯得一片昏暗,渲染出詩人與朋友話別時心境的凄惶。一.改變詞性例1、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例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二、改變語序寒秋,(我)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湘江北去。欲目窮千里。1.主語后置。
例1.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例2.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晴川漢陽樹歷歷,鸚鵡洲芳草萋萋。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2.賓語前置。例1.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詩:“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辛棄疾《賀新郎》詞:“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憐新雨后之竹,愛夕陽時之山。
晉代的陶淵明怎么會酷似三國時的諸葛亮呢?原來作者是把他們二人都用來比喻友人陳亮的,分別說明陳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實為“看風流酷似淵明、臥龍諸葛”。賓語“淵明”跑到了主語的位置上。3.主、賓換位。
例1.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例3.盧綸《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黃花報霜信林暗風驚草4.定語前置例1、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例2、劉叉《從軍行》: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例3、陸游《晝臥》:
“香生帳里霧,書積枕邊山”遙望孤城玉門關聞橫笛聲不見人帳里生香霧,枕邊積書山。5、定語挪后“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一月夜飛渡鏡湖”。“月夜”這個偏正詞組本為句首的時間狀語,現被分拆為二,定語“月”遠離中心語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賓語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飛渡”的顯然只能是“鏡湖”,而不可能是“月”。6.互文: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1.秦時明月漢時關。2.主人下馬客在船。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4.煙籠寒水月籠沙。二、省略壓縮詞語:詩歌語句之間往往具有跳躍性,于是,就產生了省略現象,也就出現了空白,從而為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訪隱者不遇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明明是三番問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對話,作者采用答話包孕問話的方法,精簡為二十個字。這就有如電影里蒙太奇手法,一個意象接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鏡頭之間留下大量的空白,讓我們的讀者根據生活的邏輯、經驗的積累、自身的修養去補充完善。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2.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3.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4.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意象組合:古典詩詞的詞語與詞語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連接作用的詞語。“詩家語”解讀步驟
解答古詩鑒賞題,分兩步走,一是讀懂,二是根據題干要求規范作答。
讀懂詩歌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要明白詩句寫了什么,二要體悟出全詩是怎么寫的,三要把握準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歌題目表明詩歌體裁表明寫作對象暗示寫作手法概括寫作內容揭示地點詩歌類別表明情感書憤
征人怨春夜喜雨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琵琶行(白居易)
詠柳(賀知章)
尋隱者不遇
(賈島)旅夜抒懷(杜甫)表明時間、背景可知的信息標題是詩歌內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載體,是解讀詩歌的鑰匙。從創作動機上講,題目就是引發作者情思的端點、展開詩歌內容的引子。標題所蘊含的信息主要有:1.提示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2.交代寫作緣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調;4.揭示作品的線索;5.表明詩歌的題材;6.暗示詩歌的表達技巧。方法一:讀標題高考鏈接
詩題重要信息《詠素蝶詩》《殘春旅舍》①交代了寫作對象(素蝶);②點明了詩的類別(詠物詩);③暗示了寫作手法(托物言志)。①點明了時間(殘春);②點明了地點(旅舍);③暗示了詩歌的感情基調(殘)。二、讀作者我們應了解作者的哪些相關信息呢?知人論世1、思想性格2、生活經歷5、時代背景(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3、風格流派4、創作背景和目的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負、人生觀等,往往決定了詩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風格基本是相對穩定的。論世:詩歌作為典型的文學樣式,思想內容不可能不打上時代的烙印。①北朝詩多寫征戰尚武。②南朝詩多寫男女相思。③唐詩題材豐富多彩。有希望建立軍功的、反映邊塞生活的、描繪山水田園的,也有獻詩以求引薦(干謁詩)的、離別思鄉的,到唐末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戰亂頻繁,生靈涂炭,文人憫之,于是憫農詩又興起。總之,唐代是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顛峰時期。④北宋詩重義理。⑤南宋詩重抒愛國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淪于敵手,這一時期的憂國愛國題材就成為當時詩詞中的時代強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漢族愛國詩人面對異族入主中原,紛紛表現出時危顯臣節的氣勢。因此詩歌之中多重忠義。知作者,知人論世如介紹詩歌是作者被貶某地時所作,則要考慮是否有懷才不遇、報國思用等情感;如介紹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則要考慮羈旅愁思、思鄉懷人之情;如介紹作者是南宋詩人(或朝代已滅亡),則要考慮收復失地之心……(09四川)閱讀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含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拓展訓練: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作品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陸游畢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復失地,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09四川)閱讀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含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拓展訓練:
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意象——
“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
領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方法三:讀意象意象與情感月亮思鄉、思親;人生的圓滿、缺憾;幽靜、美好楊柳離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潔、隱逸梧桐凄涼悲傷浮云漂泊意象與情感杜鵑凄涼、哀傷鷓鴣旅途艱險、離愁別緒寒蟬
悲涼鴻雁思鄉懷親之情、羈旅傷感、指代書信
例1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賣花聲·雨花臺①
朱彝尊②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魚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欄。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注]
①雨花臺:即今南京雨花臺。詞中的白門灣、小長干、大長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詞人。這首詞主要寫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氛圍?答案:詞人選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陽、歌板、酒旗、魚竿、燕子等(不能少于4個),營造出衰敗、冷清的氛圍。方法四讀句法
古代詩歌,要借助非常簡省的語言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還要符合音韻的需要,非對語言作出“變形”不可。這種“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為省略成分、顛倒語序、詞性活用等;在修辭上表現為互文見義等。這些“變形”的地方,往往成為讀詩的難點。
1.省略成分古代詩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況下,不僅不會使人產生誤解,反而使人感到簡潔明快,有些詩句放到散文中可以說文理不通,但在詩歌中,不僅可以使讀者心領神會,有時簡直令人拍案叫絕,這就是古代詩歌省略技巧的藝術效果。古代詩詞句子中的主謂賓皆可省略。例2找出下列詩句中的省略成分。①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春日即事》)②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琵琶行》)解析:前半句很好理解,即雨絲如網一般想要把春留住;后半句如果也這樣理解,就顯得不合邏輯。所以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應把詩的后半句里省略掉的主語“天色”補進去,即落花一片狼藉,天色接近黃昏。答案:省略主語。下句應為“(天色)近黃昏”。解析:上半句中的“爭”為狀語,其后省去謂語動詞“送”,如果將“爭”誤解為動詞謂語“爭奪”,勢必貽笑大方。答案:省略謂語。上句應為“爭(送)纏頭”。
2.顛倒語序古代詩詞中,詩人為了對偶、押韻、表情達意等,對正常語序進行變換,使其顛倒錯位,增強表達效果。古詩詞中顛倒語序主要有以下幾種較為常見的類型:(1)主語后置
(2)賓語前置
(3)主賓換位
(4)定(狀)中倒裝例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例4.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王維《春日上方即事》)
春山映柳色,夕鳥藏梨花。例5.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
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例6.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琵琶行》)
夢啼紅妝淚闌干
3.詞性活用古代詩歌中一些字詞詞性的改變,有時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所以,古代詩人常常因為煉字需要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名詞、形容詞、數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在古詩詞中屢見不鮮。
例7指出下列詩句中詞性活用的妙處。(2015·廣東卷)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查慎行《早過大通驛》)答案:“軟”“輕”,都是使動用法,均巧妙地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把水波云海寫得可觸可托。全句意為:清風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漣漪,像輕綢軟緞在波動;九子山巔高出云表,像輕輕浮在銀色的海面。
4.互文見義理解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留的詞語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彼此映襯,才能現出其原意。例8指出下列詩句中互文見義的妙處。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答案:本句中“見”和“聞”互文,詩句意為:當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里見到你并聽到你的歌聲。
古詩很講究用典,典故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五、讀典故例9
(2014·江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按要求回答問題。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蘇軾
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注]
①被酒:剛喝過酒,帶著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覺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稱“四黎”。②翁:蘇軾自稱。指出“溪邊自有舞雩風”一句所用典故的出處。解析:根據“舞雩風”這個關鍵詞,可以聯想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一句,可知該典故出處為《論語》。根據典故出處及其內涵,可以明白作者在詩中運用典故的目的:表達自己雖處境艱難,但仍不失樂觀的人生態度。答案:《論語》六、讀關鍵詞詩歌中有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把握作品思想內容的字眼,我們都稱為“情感關鍵字”,即“詩眼”。閱讀時準確抓住情感關鍵字,無疑對正確理解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
又如《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起(首句/聯):開頭。交代時、地、緣起等。承(第二句/頷聯):承接上文。鋪墊蓄勢。轉(第三句/頸聯):轉折(結構思路的轉折點)。
事——理,景——情,物——人。合(尾句/聯):收束全文。表達見解,抒發情感,揭示主旨,卒章顯志。
對格律詩的末句(尾聯)尤其要認真品讀,讀懂它很有可能就抓住了詩歌最主要的情感和主旨。七、讀關鍵句讀尾句,卒章顯志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不論以什么形式結尾,詩人都喜歡在結尾這個地方用點心機,因為結尾在全詩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結尾“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能源汽車的數字化營銷策略試題及答案
- 大學化學考試合成方法試題及答案
- 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的路徑與策略
- 供貨燃料合同范例格式
- 電線電纜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機遇分析
- 供電項目施工合同范例
- 系統復習土木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太原化學考試題及答案
- 如何有效打造建筑施工安全團隊與試題及答案
-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實踐環節試題及答案
- JGJ142-2004《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條文說明
- 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南昌大學
- 2、圓口綱完整版課件
- JB/T 20173-2016輥壓干法制粒機
- 外科護理學題庫(中專)
- DB2110T 0004-2020 遼陽地區主要樹種一元、二元立木材積表
- 建設工程施工項目每日“防高墜三檢”檢查記錄表
- 住建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解讀培訓課件
- 基于深度學習的問題鏈講座課件(44張PPT)
- 水文學習題和答案解析
- 西安交通大學趙進全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8-9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