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護理技術-鼻飼術(急救技術課件)_第1頁
常用護理技術-鼻飼術(急救技術課件)_第2頁
常用護理技術-鼻飼術(急救技術課件)_第3頁
常用護理技術-鼻飼術(急救技術課件)_第4頁
常用護理技術-鼻飼術(急救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鼻飼法定義:是將導管經鼻腔插入胃內,從管內灌注流質飲食、水分和藥物的方法。一、不能吃:口腔疾患、口腔手術后、有吞咽和咀嚼困難、不能張口的病人。二、不會吃:早產兒、病情危重和昏迷的病人。三、不愿吃:拒絕進食的病人。鼻飼法的適應證體位1.能配合者取半坐臥位或坐位2.無法坐起者取右側臥位3.昏迷病人取去枕平臥位,頭向后仰清醒昏迷鼻飼法操作要點圖片拍自己學校的,圖片1和2測量插管長度:成人一般插入45-55cm測量方法:①前額發際到劍突②鼻尖到耳垂到劍突鼻飼法操作要點拍攝測量長度的視頻2清醒病人胃管插入10cm~15cm時,囑病人做吞咽動作。插管方法做個類似的動畫1昏迷病人

患者去枕,頭向后仰,當胃管插入15cm時,左手將患者頭部托起,使下頜靠近胸骨柄,增加咽后壁的弧度,緩緩插入胃管至預定長度。(頸椎骨折患者禁用此法)做個類似的動畫2鼻飼法操作要點如患者出現劇烈惡心、嘔吐可暫停插入,囑病人深呼吸,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7插管過程插管過程常見問題鼻飼法操作要點拍攝圖片4如發現患者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紫紺等現象時,表明胃管誤入氣管,迅速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再重新插入。插管過程常見問題鼻飼法操作要點插管過程拍攝圖片5如果插入不暢時,應檢查患者口腔,以了解胃管是否盤在口咽部.9鼻飼法操作流程插管過程常見問題插管過程拍攝圖片6(2)將聽診器放于胃區,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氣,在胃部能聽到氣過水聲。(3)將胃管末端放入水中,無氣體逸出。(1)胃管末端接注射器能抽出胃液鼻飼法操作流程確認胃管在胃內方法實訓中心拍攝三種方法的視頻3、4、5確定胃管在胃內后,用膠布將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頰部。鼻飼法操作流程固定方法拍攝粘貼膠布的視頻6鼻飼液溫度為38~40℃,一次鼻飼量不超過200ml,間隔2小時鼻飼法操作流程灌注溶液→溫開水鼻飼液→溫開水拍攝灌注溶液的視頻7囑患者深呼吸,在患者呼氣時拔出,邊拔邊用紗布擦胃管,至咽喉部處快速拔出,以免管內殘留液體滴入氣管。13停止鼻飼或長期鼻飼需更換胃管時拔管拍攝拔管的視頻81.插管動作要輕柔,注意食管解剖特點,在通過食管3個狹窄處(環狀軟骨水平處、平氣管分又處、食管通過膈肌處)時要特別小心,避免損傷食管黏膜。

2.每次灌食前應證實胃管在胃內,檢查胃管是否通暢。先注入少量溫開水沖管后再選行喂食,鼻飼完畢后再次注入少量溫開水,防正鼻飼液殘留而致凝結、變質。避免注入空氣而致腹脹。

14鼻飼法操作注意事項3.灌注的鼻飼液溫度應在38~40℃,避免過冷或過熱;每次鼻飼量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于2小時;果汁與奶液分別灌注,防止產生凝塊;藥片應研碎溶解后再注入。

4.長期鼻飼的病人應每天進行2次口腔護理,應每周更換胃管,一般晚間末次灌食后拔管,次日晨再從另一側鼻孔插入。5.患有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應禁忌插胃管,以防血管破裂造成出血。鼻飼法操作流程小結急性中毒的治療原則:

立即終止接觸毒物

清除體內尚未吸收的毒物

促進已吸收毒物排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