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課件_第1頁
免疫細胞-課件_第2頁
免疫細胞-課件_第3頁
免疫細胞-課件_第4頁
免疫細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免疫細胞1ppt課件

免疫細胞的范圍很廣,幾乎都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T細胞和B細胞是主要的兩大群體,它們還可進一步分為若干亞群。

此外還有NK細胞、抗原提呈細胞等。

2ppt課件精品資料你怎么稱呼老師?如果老師最后沒有總結一節課的重點的難點,你是否會認為老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進?你所經歷的課堂,是講座式還是討論式?教師的教鞭“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笨,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娘……”“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5ppt課件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在掃描電鏡下T、B淋巴細胞形態6ppt課件

第二節T淋巴細胞

T淋巴細胞(Tlymphocyte)又稱T細胞,是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thymus-dependentlymphocyte)的簡稱。

T細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細胞總數的65%~85%。

7ppt課件

一、T細胞的分化發育

多能造血干細胞→髓樣前體細胞→紅細胞、巨噬細胞和粒細胞

淋巴樣前體細胞→T細胞、B細胞

在胸腺中發育分化的T細胞統稱為胸腺細胞。

胸腺微環境是誘導并調控胸腺細胞分化發育的關鍵因素。8ppt課件

T細胞發育要經歷陽性選擇和陰性選擇

9ppt課件

發育部位表面標志細胞類型

被膜下區

CD4-

CD8-

“雙陰性”

皮質區CD4+CD8+

“雙陽性”皮質、髓質

CD4+或CD8+

“單陽性”交界處

髓質區成熟T細胞T細胞在胸腺內的發育細胞主要表面標志的變化陽性選擇陰性選擇10ppt課件MHC-I類分子選擇雙陽性細胞的CD8分子,使CD4分子表達關閉,轉變為CD4-CD8+的單陽性細胞;

MHC-Ⅱ分子選擇雙陽性細胞的CD4分子,使CD8分子表達關閉,轉變為CD4+CD8-的單陽性(SP)細胞。

陽性選擇的生物學意義:

T細胞獲得了識別抗原的MHC限制性。

11ppt課件

胸腺中經歷陽性選擇的單陽性(SP)細胞如能識別此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復合物,即發生凋亡,而不能識別該復合物的胸腺細胞則能繼續發育。

由此,胸腺細胞通過陰性選擇而獲得了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陰性選擇的意義)。

12ppt課件

二、T細胞的膜分子(表面標志)

(一)TCR-CD3復合體

TCR:T細胞表面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結構

TCR有α、β、γ、δ四種肽鏈組成。

有TCRαβ和TCRγδ兩種類型的受體。

13ppt課件

TCRα、β與CD3分子呈非共價鍵結合,構成TCR-CD3復合體。

14ppt課件(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15ppt課件CD4分子功能:(1)輔助受體:

CD4分子和TCR結合于同一MHC-Ⅱ-抗原肽復合物---CD4分子與MHC-Ⅱ類分子結合,TCR與抗原肽結合;(2)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體。(3)鑒定T細胞亞群(CD4)的標志。16ppt課件

CD8分子功能:(1)輔助受體:CD8分子和TCR結合于同一MHC-Ⅰ-抗原肽復合物---CD8分子與MHC-Ⅰ類分子結合,TCR與抗原肽結合;(2)鑒定T細胞亞群(CD8)的標志。17ppt課件(三)CD28、CD2、LFA-11.CD28分子為初始T細胞提供協同刺激信號,促使T細胞活化和增殖。2.CD2又稱LFA-2(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2)和E受體(綿羊紅細胞受體)3.LFA-1(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1),在T細胞同APC或靶細胞間起粘附作用18ppt課件

(四)絲裂原受體

絲裂原是指在體外能非特異性地刺激淋巴細胞,使其增殖轉化為淋巴母細胞并發生有絲分裂的物質。

T細胞可表達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等絲裂原受體。

通過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可以判定機體T細胞免疫功能狀態。

19ppt課件

二、T細胞亞群及其功能

(一)CD4+和CD8+T細胞

1.CD4+T細胞:

按其功能不同分為:

輔助性T細胞(Th)

遲發型超敏反應T細胞(TDTH)

20ppt課件

(1)Th0細胞:局部微環境中的細胞因子是調控Th0細胞分化的關鍵因素,可進一步分化為Th1細胞和Th2細胞。21ppt課件

(2)Th1細胞

主要功能:參與細胞免疫。

(3)Th2細胞

主要功能:主要是輔助體液免疫。產生的細胞因子可刺激B細胞增殖并產生抗體。

22ppt課件

2.CD8+T細胞:主要為細胞毒性T細胞(Tc)/殺傷性T細胞(CTL)。

CD8+T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特異性直接殺傷靶細胞,在腫瘤免疫、抗病毒感染、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

23ppt課件

(三)Tr亞群

(四)αβT細胞和γδT細胞

在末梢血中,αβT細胞占成熟T細胞的90%~95%,是體內參與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主要T細胞類型。

γδT細胞多為CD4-

CD8-雙陰性細胞,主要分布于皮膚、腸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和皮下組織,在末梢血中僅占2%~7%。

24ppt課件

第三節B淋巴細胞

25ppt課件

B細胞在骨髓或腔上囊中分化成熟,因而稱為骨髓依賴性淋巴細胞(bonemarrow-dependentlymphocyte),簡稱B淋巴細胞。

B細胞是免疫系統中惟一能產生抗體的細胞。

血液:20%~25%

淋巴結:占1/4;

脾:1/2;

26ppt課件

一、B細胞的分化發育

(一)B細胞的分化階段

祖B---前B---未成熟B---成熟B細胞---漿細胞

27ppt課件

干細胞早原B晚原B前B未成熟B成熟BSmIg缺如缺如缺如鏈IgMIgM/IgD28ppt課件

受抗原刺激后,原有的某些B細胞表面標志隨之消失,最終分化為漿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

部分B細胞分化為記憶B細胞。

抗體29ppt課件

(二)B細胞發育過程中的陰性與陽性選擇

同T細胞發育過程

30ppt課件二、B細胞的膜分子(表面標志)

31ppt課件

(一)BCR-CD79α/β復合體

1.BCR:B細胞抗原受體,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Igα(CD79α)和Igβ(CD79β)與mIg以非共價鍵相連,組成BCR復合物。

32ppt課件33ppt課件

B細胞抗原受體復合物主要功能:

1)識別并結合抗原

2)傳遞B細胞活化信號

34ppt課件(二)CD80/86、CD40(三)CD19/CD21/CD81

(四)Fc受體與補體受體(五)絲裂原受體:B細胞表面有美洲商陸、金黃色葡萄球菌SPA等絲裂原受體。35ppt課件

三、B細胞的亞群與功能

可把B細胞分成B-1細胞(CD5+)和B-2細胞(CD5—)兩個亞群。

B-2細胞即為通常所指的B細胞,即為參與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的B細胞。36ppt課件

(一)B-1細胞亞群

B-1細胞參與抗感染免疫,是發揮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細胞。

37ppt課件

1.B-1細胞的抗體應答特點

(1)主要分泌低親和力的IgM型抗體

(2)不發生Ig類別轉換:每個B-1細胞克隆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Ig。

(3)無免疫記憶:B-1細胞不產生免疫記憶。

38ppt課件

(二)B-2細胞亞群:通常所指的B細胞。

1.B2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特點

(1)分泌高親和力抗體

(2)可發生免疫球蛋白類型的轉換

(3)有免疫記憶

2.主要生物學功能

(1)分泌抗體,參與體液免疫

(2)提呈抗原(可溶性)

(3)分泌細胞因子

39ppt課件第四節自然殺傷細胞40ppt課件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killer,NK)是一類獨立的淋巴細胞群,因其無需抗原致敏,就能自發地殺傷靶細胞而得名。

NK細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占其淋巴細胞總數的5%~10%。胞質內含有嗜苯胺顆粒,又稱為大顆粒淋巴細胞。

41ppt課件

一、NK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一)NK細胞的來源

42ppt課件

(二)NK細胞的膜分子及其作用

1.殺傷細胞活化受體(killeractivatoryreceptor,KAR):

胞漿內區有免疫受體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與相應的糖類配體結合后,可轉導活化信號,使NK細胞活化產生殺傷作用。

43ppt課件

2.殺傷細胞抑制受體(killerinhibitoryreceptor,KIR):

其胞漿內區有免疫受體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結構,與靶細胞表面的自身MHC-I類分子結合后,能介導抑制信號產生。

44ppt課件NK細胞KIR和KAR的作用

45ppt課件

3.兩種受體對NK細胞殺傷作用的調節

(1)正常情況下:宿主自身組織細胞表面MHC-I類分子表達正常,所以殺傷抑制受體介導產生的作用占主導地位,結果表現為NK細胞失活,自身組織細胞不被破壞。

46ppt課件

(2)病理情況下

①病毒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MHC-I類分子表達減少、缺失或結構發生改變。

②同種異體移植中,移植物細胞表達異型MHC分子。

47ppt課件

MHC-I+細胞NKNK殺傷不殺傷MHC-I-細胞KIR(A)(B)MHC-IKARKIR與KAR受體48ppt課件

二、NK細胞的主要生物學功能(熟悉)

(一)細胞毒作用

1.直接接觸殺傷

識別靶細胞配體穿孔素和顆粒酶靶細胞裂解或凋亡;

2.

ADCC

(二)免疫調節作用

49ppt課件50ppt課件

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是指能攝取、加工、處理抗原,表達MHC分子,并將抗原信息提呈給淋巴細胞的一類免疫細胞。

目前將APC分為專職性APC和非專職性APC兩類:

第五節抗原提呈細胞51ppt課件

專職APC:是指表達MHC-Ⅱ類分子和其他參與T細胞活化的輔助刺激分子。

包括樹突狀細胞、單核-吞噬細胞、B細胞。

非專職APC: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可表達MHC-Ⅱ類分子并發揮提呈抗原功能。

包括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等。

52ppt課件

一、樹突狀細胞

樹突狀細胞(DC)因其成熟細胞具有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而得名。

目前所知功能最強的專職性APC。

53ppt課件

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體內DC處于非成熟狀態。

其表達低水平的輔助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但具有極強的抗原內吞和加工處理能力。

54ppt課件

分布與命名

DC廣泛分布于(腦以外)全身各組織和器官,但數量很少。

淋巴濾泡中的稱濾泡樹突細胞(FDC)

淋巴細胞胸腺依賴區中的稱并指狀DC(IDC)

表皮和胃腸上皮層內的稱朗格漢斯細胞(LC)

55ppt課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